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无菌真空包装舱对煮制后的白切羊肉、凉手抓羊肉、椒盐羊肝、酱羊肉以及酱羊头肉进行无菌包装,在0~5℃冷藏,对其菌落总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白切羊肉和凉手抓羊肉的菌落总数在30 d时达到4.45 lg CFU/g,达到变质临界值4.47 lg CFU/g;椒盐羊肝的菌落总数在28 d时达到4.47 lg CFU/g,达到变质临界值4.47 lg CFU/g;酱羊肉和酱羊头肉的菌落总数在35 d时达到4.87 lg CFU/g,接近变质临界值4.90 lg CFU/g。结合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硫代巴比妥酸(TBA)值、色泽、p H、低场核磁水分分布、致病菌的测定进行相关性分析,初步判定:以上五种冷拼菜肴在0~5℃条件下的保鲜期分别为30、30、28、35、35 d。经实验发现使用这种无菌包装方法不仅能够避免二次杀菌对品质的影响,还能有效的延长低温肉制品的保鲜期。  相似文献   

2.
《肉类研究》2017,(7):34-43
以白切羊肉、凉手抓羊肉、椒盐羊肝、酱羊肉和酱羊头肉5种宁夏特色滩羊肉制品为研究对象,经切割、分块、煮制等过程得到羊肉系列制品,用保鲜盒包装。实验组的切割、包装间采用无菌处理,包括紫外照射和空气过滤装置,并采用紫外照射对羊肉制品的加工包装过程进行层层减菌处理;对照组1、2分别在正常环境下加工后进行微波杀菌和高压灭菌,包装好后置于0~5℃贮藏。在贮藏第0、7、14、21、28、35天时检测各组样品的菌落总数、pH值、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TBARs)值及水分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贮藏过程中,减菌处理的羊肉制品的各项理化指标均优于微波杀菌和高压灭菌,说明采用栅栏技术的减菌处理方法是适用于低温羊肉制品的最佳杀菌方式。经减菌处理的白切羊肉和凉手抓羊肉的货架期为30 d,椒盐羊肝的货架期为28 d,酱羊肉和酱羊头肉的货架期为35 d。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冷藏过程中羊肉蛋白与脂质氧化及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于温度4 ℃,相对湿度48%条件下贮藏羊肉,采用市售普通PE保鲜膜进行包装,测定不同冷藏时间羊肉的硫代巴比妥酸(TBARS)值、巯基值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TBARS值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巯基值贮藏前4 d呈下降趋势,从第5 d开始增长。从冷藏羊肉中检测出9大类挥发性物质,共31种化合物,具有樟脑气味的叔丁醇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庚醛、正辛醛、正己醛等羊肉的主要香味物质第3 d时含量最高,贮藏至第5 d时检测出3-羟基-2-丁酮和2-庚酮,第7 d检测出引起酸败腐臭味的异戊醛及二甲基二硫。综上所述,在冷藏条件下,第3 d羊肉的风味品质较好,第5 d可能为羊肉变质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4.
正蒙山全羊汤主料:羊肚、羊肠、羊肝、羊头肉、羊肉、羊骨。配料:葱花、香菜。调料:盐、味精、胡椒粉。制法:1.将羊骨敲碎,熬成骨头汤。羊肚、羊肠、羊肝、羊头肉和羊肉洗净待用。2.起锅,下入羊肚、羊肠、羊肝、羊头肉和羊肉煮熟,捞出切片。3.将切好的羊杂放碗内,撒葱花、香菜末,冲入骨头汤,加盐、味精、胡椒粉调味即可。  相似文献   

5.
丁香和青花椒精油在酱卤鸭肉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酱卤鸭肉为研究对象,将丁香精油和青花椒油应用于热封包装的酱卤鸭肉保鲜,研究酱卤鸭肉在4℃冷藏过程中的感官品质、理化品质和微生物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丁香精油(0.05 g/kg)和青花椒油(0.1 g/kg)对酱卤鸭肉进行二次拌料,在不影响产品风味和质地的情况下,与空白组相比,在贮藏过程中,添加组的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明显低于空白组,前期的2~6 d,添加组对脂肪氧化有一定的抑制效果,酱卤鸭肉保质期由10 d延长至12 d。丁香精油与青花椒油对酱卤鸭肉的保鲜具有抗氧化和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6.
宁夏清真手抓羊肉特征指纹图谱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建立手抓羊肉风味特征指纹图谱,为手抓羊肉品质评定、原料判断提供一种新方法.以不同年龄小尾寒羊前腿肉制作的手抓羊肉为研究对象,选取色谱图中的特征峰,构建不同年龄小尾寒羊前腿肉制作的手抓羊肉风味特征指纹图谱;通过夹角余弦法计算样品与指纹图谱相似度,并对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手抓羊肉香味指纹图谱稳定性好,相似度高,具有较强的特征性和唯一性.该图谱能综合、准确地反映手抓羊肉的风味情况,为评价手抓羊肉品质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方法.  相似文献   

7.
冰温贮藏结合不同包装方式对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与传统冷藏比较,研究冰温贮藏结合不同包装方式(托盘、真空、气调)对羊肉货架期和品质的影响,确定适合于冰温贮藏的方式。结果表明:与冷藏相比,冰温贮藏可以显著延长羊肉货架期(p0.05);冰温可以维持羊肉较好的感官品质和较低的菌落总数,冰温结合气调包装组在宰后19 d的菌落总数为5.67 lg CFU/g,仍在安全范围;冰温贮藏显著降低羊肉的加压失水率(p0.05),其中冰温结合真空包装使羊肉维持一个稳定的保水力;包装方式及贮藏温度(冰温、冷藏)对硬度都没有产生显著性影响(p0.05);冰温环境下,真空包装和气调包装都可以使羊肉维持较好的弹性;冰温结合气调包装可以较长时间维持羊肉的鲜红色。冰温结合真空包装或气调包装有利于维持贮藏过程中羊肉的品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贵州黑山羊肉为研究对象,比较研究电磁场保鲜和冷冻贮藏对贵州黑山羊肉品质的影响。在不同贮藏时间(0、15、30、45、60 d)测定贵州黑山羊肉的色差、保水性、pH、剪切力、脂质氧化值(TBARS)、挥发性盐基氮(TVB-N)以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羊肉经电磁场处理15 d时,L*值显著高于冷冻组,电磁场处理在30 d内可以改善羊肉的a*和b*值。两组pH无显著变化(P>0.05),但冷冻组下降较电磁场组快。贮藏45 d内电磁场处理后羊肉的嫩度和持水力较冷冻组显著提高,且显著降低羊肉蒸煮损失率。贮藏45 d内电磁场组与冷冻组羊肉TVB-N值均小于国家安全标准(≤15 mg/100 g)。冷冻组共检出挥发性风味物质48种,电磁场组54种,其中,醛类、酯类和醇类物质的含量增高。电磁场处理后ROAV≥1的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最多,相对含量也较高。综上所述,电磁场保鲜在贮藏45 d内对保存羊肉品质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此研究为肉类在电磁场保鲜技术延长货架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小尾寒羊前腿肉为原料,通过响应面分析优化手抓羊肉的加工工艺,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分析手抓羊肉中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手抓羊肉的最佳加工工艺参数为浸泡时间17min,煮制时间70min,食盐添加量3.50%,香辛料添加量0.20%。同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联用技术在最佳工艺制备的手抓羊肉中检测出烃类、杂环类化合物、醛类、酯类、醇类、酮类、酸类、醚类等共5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  相似文献   

10.
《肉类研究》2019,(9):59-63
为研究气调包装酱卤鸭食管冷藏条件下贮藏品质的变化,将未加抑菌剂的气调包装酱卤鸭食管在冷藏(0~4℃)条件下贮存12 d,分别测定其pH值、水分活度、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TBARs)值、感官评分及微生物菌相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气调包装酱卤鸭食管的感官品质显著降低、pH值显著下降,而TBARs值呈显著上升趋势,水分活度呈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很小;将分离纯化后的腐败菌采用16S rDNA测序方法进行鉴定,发现冷藏条件下气调包装酱卤鸭食管中的优势腐败菌主要有副黄假单胞菌、特基拉芽孢杆菌、肉芽肿克雷伯氏菌和香坊肠杆菌。  相似文献   

11.
二次杀菌对宁夏手抓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同刚 《肉类研究》2019,33(4):7-12
为降低二次杀菌过程对肉制品品质的影响,将采用不同杀菌方式处理的“五成熟”手抓羊肉产品从色泽、质构与风味三方面与未经二次杀菌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五成熟”手抓羊肉与110 ℃杀菌组方式结合时,其色泽、质构均与对照组产品差异不显著(P>0.05),风味综合评分最为接近。因此在保证货架期的前提下,选用“五成熟”产品结合110 ℃、20 min高温短时杀菌时,手抓羊肉产品与对照组品质最为相似,此时对真空包装产品品质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4℃贮藏条件下,羊肉僵直和解僵过程中风味品质的变化。以羊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快速气相电子鼻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测定宰后不同贮藏时间羊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宰后贮藏过程中共检测出挥发性风味物质6类51种,主要为醛类和醇类物质,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熟制羊肉的醛类物质含量先增加后降低,醇类物质的含量先降低后增加,己醛、庚醛、辛醛、壬醛、1-戊醇、1-辛烯-3-醇和1-庚醇为宰后贮藏过程中羊肉的关键风味物质,宰后1 d与1 h羊肉的共有关键风味物质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宰后3 d和5 d羊肉的风味物质种类和含量降低;超快速气相电子鼻主成分分析结果与GC-MS结果相一致。因此,僵直前(宰后1 h)和解僵初期(宰后1 d)羊肉的共有关键风味物质种类和含量差异不显著,解僵后期(宰后3 d和5 d)羊肉关键风味物质含量和种类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3.
在肉制品贮藏和加工过程中,脂质水解是影响肉制品质量和风味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脂质水解主要是由于脂肪酶的作用,不同的内源性脂肪酶作用于不同的脂质位点,进而使得脂质水解形成不同的醛类、醇类、酯类、烃类等物质,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肉制品风味。适当的水解有利于改善肉制品的风味,但是过度水解会导致肉制品的品质下降,出现蛋白氧化、哈喇味等现象。同时,脂质水解和脂质氧化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脂质水解所形成的游离脂肪酸会发生氧化,导致肉制品的品质下降,风味物质减少。控制脂质水解程度有利于提高肉制品的品质,确定更加有利于肉制品贮藏和加工的条件。脂质水解对不饱和脂肪酸影响较大,脂肪酶对脂质位点的作用也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综述肉及肉制品中脂质水解及其发生机制、肉品中脂质水解所导致的化学变化、脂质水解对肉及肉制品品质和风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7):242-246
为探明鲟鱼肉冷藏过程腥味形成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文中研究分析了鲟鱼背部、腹部和尾部肌肉组织品质指标和鱼腥味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冷藏前期3个部位的鱼肉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增加缓慢,5 d后TVB-N呈现快速增长,表明鱼肉开始出现微生物腐败迹象。表征脂肪氧化程度的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冷藏前期增幅缓慢,第3天后增幅加速,脂肪氧化速度加快;冷藏期间脂肪氧化酶(LOX)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冷藏2 d后鱼体主要不饱和脂肪酸下降幅度加快,挥发性物质总量增加明显。对鱼肉冷藏期间挥发性物质风味特征进行分类分析表明,鱼肉冷藏过程中以鱼腥味、青草味及脂肪氧化气味变化为主,其中以鱼腥味变化最为突出。将贮藏过程中鱼肉品质指标与鱼腥味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发现,鱼腥味等异味的产生主要是由脂肪氧化所致,后期微生物腐败对鲟鱼肉风味变化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羊肉糕的制作工艺,对肉的斩拌,烘烤、包装等制作工艺、辅料的加量和包装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成功的研制出了风味独特,外形新颖、有别于其它肉制品的新型肉制品——羊肉糕。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研究真空包装对羊肉冰温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从而确定更优的羊肉贮藏方法。以羊肉为原料,比较冰点(-2℃)下真空包装与空气包装的羊肉在贮藏过程中pH、色差、质构特性、感官、挥发性盐基氮(TVB-N)、菌落总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冰温条件下,与普通包装相比,真空包装能使羊肉保持良好的色泽(P>0.05),延缓羊肉pH、TVB-N和菌落总数的增长,并且使货架期延长3 d。真空包装贮藏至第24 d时菌落总数为5.94 lg cfu/g,TVB-N为13.67 mg/100 g,仍在安全范围。在贮藏末期,真空包装色泽显著优于空气包装(P<0.05)。冰温条件下,空气包装和真空包装相比并没有对羊肉的质构特性(硬度、粘附性、弹性)产生显著性影响(P>0.05)。研究结果表明,在贮藏期内真空包装的羊肉贮藏品质更优。  相似文献   

17.
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由大蒜提取物(A)、辣椒提取物(B)、生姜提取物(C)和茶多酚(D)4种天然保鲜剂组成的复合天然保鲜剂对真空包装手抓羊肉的保鲜效果。实验在无菌条件下,用不同的复合保鲜剂对手抓羊肉进行处理并真空包装后,于4℃贮藏过程中(第0,1,2,3,4,5周)测定其菌落总数、pH值、汁液流失率、TVB-N值和感官指标。结果表明:4种天然保鲜剂的最优组合是A1B2C3D3;该组合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各项理化指标都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可使手抓羊肉在贮藏5周后仍保持良好的品质,大大延长了其货架期。  相似文献   

18.
采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对滩羊肉制品中的水分进行测定,根据其弛豫特性的变化,可反映出不同滩羊肉制品的贮藏终点。结果表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滩羊肉制品在低温贮藏过程中水分分布情况及水分迁移变化规律,能够准确判断肉制品的贮藏时间。通过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快速检测出清蒸羊羔肉的贮藏终点为60天,羊肉臊子的贮藏终点为70天,羊棒骨的贮藏终点为70天,白水羊肉的贮藏终点为40天,手抓羊肉的贮藏终点为60天。  相似文献   

19.
气调包装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包装技术应用于肉及肉制品,能较好地保持肉及肉制品品质、色泽、风味及营养、延长肉及肉制品货架期,对产品副作用小。本文主要就气调包装的技术原理、常用气体组成成分及作用、气调包装在肉及肉制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以及影响气调包装保鲜效果的因素进行概述,并对气调包装技术的研究应用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肌肉蛋白是肉及肉制品的重要成分之一,不仅是衡量肉制品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而且对肉的品质特性有重要的影响。肌肉蛋白本身没有气味,然而它们能结合风味化合物,作为风味载体和改良剂从而影响肉制品风味释放与感知。本文综合近几年国内外相关研究,简述肌肉蛋白与挥发性风味物质相互作用的机制,综述引起肌肉蛋白质结构发生变化的影响因素以及结构变化对肌肉蛋白与风味物质相互作用的影响,以期为肉制品风味调控提供理论参考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