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煤的着火点、燃尽点、燃烧烈度、平均放热强度和发热量为评价指标,利用TG-DSC分析添加剂Na2Cr2O7和NaClO4对水泥窑用煤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类燃煤添加剂均能改变水泥窑用煤的燃烧特性。两类添加剂的加入降低了水泥窑用煤燃烧的着火点和燃尽点,使其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燃烧,提高煤的燃烧性和燃尽性,同时降低了煤的燃烧烈度,使煤的燃烧更加平稳,有利于煤在水泥窑内的燃烧;Na2Cr2O7和NaClO4均能使煤的发热量增加,且加快煤粉热量的释放,促进了煤的完全燃烧。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STA-409PC热重分析仪,研究了淮北矿区不同质量比的煤矸石与煤混配样品的燃烧性能与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混配样品中的煤比例的增加,其着火温度和燃尽温度都有所降低,综合燃烧特性指数都有所增大,着火和燃烧特性都得到改善。本文还利用Coats--Redfern积分法对上述样品燃烧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得出淮北矿区煤矸石与煤混煤的燃烧反应历程服从1.5级的化学反应,对优化超临界流化床(简称CFB)锅炉混配燃料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煤与玉米秸秆混合燃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yris 1TGA热重分析仪对煤与玉米秸秆以不同的比例所得的混合试样进行燃烧特性分析。分析了燃烧特征参数如着火温度、燃烧速率最大时的温度、燃尽温度和最大燃烧速率以及燃烧特性指数。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和煤相比具有较低的燃烧特征温度和较快的燃烧速率;在煤中加入玉米秸秆后.着火燃烧提前,同时可以获得更好的燃尽特性。  相似文献   

4.
根据燃煤燃烧机理,在不改变燃煤设备的情况下,投入少量燃煤添加剂,可以改善煤炭的燃烧特性,降低其着火点,提高其燃尽率和发热量,达到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排放的目的。本文从燃煤添加剂的构成、燃煤添加剂的作用机理、燃煤添加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应用前景等方面,对燃煤添加剂的发展态势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工业废水水煤浆燃烧特性的热分析综合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TG-DTG-DTA(热重-微分热重-差热)热分析技术研究了工业废水煤的燃烧特性并与煤粉燃烧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工业废水水煤浆在着火温度,燃尽温度方法比煤粉低;水煤浆燃烧速度最大时的湿度略高于煤粉燃烧速度最大时的温度;水煤浆中挥发物与固定碳发热量之比与煤粉基本一致工略高;说明用工业废水生产水煤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煤粉助燃添加剂是改善煤粉在高炉喷吹条件下燃烧过程的重要措施。研究了无烟煤、烟煤在添加不同比例的MnO2后对其着火温度、爆炸性和发热量的影响,并分析比较了MnO2对不同煤样的影响。同时,确定了助燃添加剂MnO2对不同煤粉助燃作用的最佳添加比例。  相似文献   

7.
煤粉助燃添加剂是改善煤粉在高炉喷吹条件下燃烧过程的重要措施。研究了无烟煤、烟煤在添加不同比例的MnO2后对其着火温度、爆炸性和发热量的影响,并分析比较了MnO2对不同煤样的影响。同时,确定了助燃添加剂MnO2对不同煤粉助燃作用的最佳添加比例。  相似文献   

8.
燃煤添加剂是提高煤燃烧效率的有效措施,对高效燃煤添加剂进行了燃烧对比试验,检验其在实践中的可行性与性能.  相似文献   

9.
燃油添加剂改善HCCI发动机着火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均质预混合压燃着火(HCCI)发动机低负荷易失火的问题,通过在参考燃料(90%的正庚烷和10%的异辛烷)和93号汽油中分别加入适量的着火改进剂过氧化苯甲酸淑丁脂,在HCCI发动机台架上进行燃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考燃料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3%-1.2%的过氧化苯甲酸叔丁脂后,与参考燃料相比,低负荷界限拓宽了15%-28%,而高负荷界限却降低了0.5%-7%,表明添加剂在拓宽低负荷的同时使高负荷范围下降.93号汽油添加适量的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能够实现HCCI稳定燃烧,而未加添加剂的汽油则不能燃烧.  相似文献   

10.
生物质与不同变质程度煤混合燃烧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采用TG/DTG/DTA技术研究了不同变质程度煤(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生物质(小麦秸秆和玉米芯)以及煤和不同比例生物质的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升温速率为15c/min,温度范围为25~900℃,分析了燃烧特征参数如着火温度、燃烧速率最大时的温度、燃尽温度和最大燃烧速率以及燃烧特性指数.采用Freeman-carroll(FC)法计算了燃烧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生物质和煤相比具有较低的燃烧特征温度和较快的燃烧速率;在褐煤和烟煤中加入生物质后,燃烧特征温度降低,燃烧速率增大;无烟煤中加入生物质后,对其着火温度影响较小,燃尽温度降低;此外,加入生物质后煤的燃烧表观活化能降低,表观活化能E与指前因子A存在动力学补偿效应。  相似文献   

11.
通过TG-DSC实验,对三种不同煤阶的煤粉在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的燃烧反应动力学及着火特性进行了研究。在相同的外部条件下,电厂贫煤的活化能最大,电厂烟煤次之,电厂褐煤最小,与煤阶成对应关系;对于同一种煤粉,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煤粉燃烧活化能逐渐变小。在相同的外部条件下,煤粉的煤阶越高,煤粉的着火温度越高;煤粉的着火温度随着升温速率的增高而增高,且上升趋势逐渐平缓,认为煤粉的燃烧存在一个临界升温速率,即在临界升温速率以上,煤粉的着火温度将不再发生变化。并对电厂锅炉在变换负荷和变换煤种的情况下进行燃烧分析,给出燃烧调整的相应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基于煤粉在恒温反应器中燃烧初期环境氧浓度的变化,建立了一个新的定量判别煤粉着火难易的指数Ffire。通过该指数计算得到的煤着火特性,与煤的挥发分含量具有正相关关系,并且与通过恒温热重分析仪实际测得的煤粉着火难易程度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说明Ffire能够准确且定量地判别煤的着火特性。由于Ffire的计算方法中仅需要反应器燃烧环境氧浓度变化数据,此方法拓宽了采用非热重恒温反应器判别煤粉着火的途径。还建立了一种通过煤的工业分析数据直接计算Ffire的模型,介绍了模型的建立过程,并对模型计算的准确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无显著性差异,所建立的计算模型能够基于工业分析准确地计算Ffire值,进一步扩展了Ffire指数的应用范围,对燃煤电站运行人员准确分析煤的着火以维持炉内低负荷稳定燃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高效低污染能源利用,提出煤基燃料氧水蒸气燃烧的近零排放发电技术.在一维沉降炉上研究伊敏脱灰煤、准东脱灰煤在不同氧浓度、水蒸气浓度下的着火温度,并利用快速升温水蒸气高压热重分析仪研究压力对着火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氧浓度对脱灰煤着火温度影响较大,随着氧体积浓度的增加,着火温度逐渐降低;随着水蒸气体积浓度的增加,脱灰煤着火温度逐渐升高,水蒸气体积分数从10%~50%每增加10%,着火温度升高约30℃.当压力小于1.0 MPa时,随着压力的增加,准东脱灰煤着火温度降低;当压力在1.0~2.0 MPa增大时,着火温度基本不变;在压力大于2.0 MPa时,着火温度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4.
利用TG-DTG热分析技术对煤、生物质以及生物质型煤的燃烧过程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生物质及添加比例对型煤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质燃烧的DTG曲线有2个明显的失重峰,第1个失重峰是挥发分燃烧峰,第2个失重峰是固定碳燃烧峰;生物质型煤燃烧过程是生物质和煤燃烧过程的综合,也显示双峰特征,且生物质可以改善型煤的燃烧特性,随着生物质添加量增加,其型煤的着火温度、燃尽温度随之降低,着火特性指数、综合燃烧特性指数随之提高,从而改善型煤的燃烧性能.  相似文献   

15.
燃煤助燃添加剂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燃煤助燃技术是提高煤燃烧效率的有效措施之一,综述了影响燃煤添加剂助燃效果的主要因素、助燃添加剂的研究现状和工业应用现状,指出了燃煤助燃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柴油醇燃料性质和燃烧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柴油醇在应用中存在的相分离、十六烷值低下等问题,本文通过对乙醇—柴油的溶解性和着火性的研究,提出了一种由中碳醇 低分子醚 高分子聚合物 有机硝酸酯构成的复合添加剂。结果表明加入1%~2%复合添加剂后,柴油醇的溶解性和十六烷值明显提高。而燃烧特性的试验结果表明,随乙醇掺混比的增加,低负荷时缸内最高燃烧压力较柴油略有降低,而在大负荷时明显增加;柴油醇的着火延迟期有所增加,但燃烧持续期变短, 平均指示压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硫酸亚铁铵盐弱酸性体系电镀锌铁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硫酸亚铁铵盐和氯化锌为主盐的弱酸性体系电镀锌铁合金,镀液静置15d,仍稳定、无沉淀。研究了添加剂、电流密度、温度和pH对镀层的外观以及镀层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添加剂的用量,降低温度或者电流密度,会使镀层变得光亮。pH对镀层光亮度的影响有一个最佳范围为4.50.5。添加剂用量为15-17mL/L,温度为30oC,pH为4.5-5,电流密度为0.5—1.0A/dm‘时,镀层光亮且铁含量在0.2%__0.8%。SEM图显示,添加剂用量的增加使得镀层的结构更加紧密。  相似文献   

18.
窄分布微孔活性炭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一种制备窄分布微孔活性炭的新工艺,该工艺采用氧化性复合添加剂处理原料,添加剂的添加量为煤量的7%~10%.将添加剂与煤粉和焦油混合挤成条,然后按常规工艺炭化和活化,制成的活性炭微孔发达,微孔孔容达到0.44~0.64mL/g以上,孔径分布集中,80%~90%的孔隙半径在0.4~0.8nm范围内.随着烧失率的提高,微孔孔容增加,且主要是在0.4~0.8nm范围内,在添加剂作用下,T煤更适合于制备微孔活性炭,在复合添加剂的3种组分中,硝酸钾有利于微孔的比例增大,原料的灰分对添加剂作用的发挥有负面影响,不利于孔隙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配煤比例变化对燃煤锅炉尾部受热面飞灰磨损的影响.对神木煤与优大同煤两个煤种的4种配煤比例(神木:大同,1:0,3:1,2:1,2:2)燃烧后所得灰样进行热态冲刷磨损试验,发现配煤中含灰量与磨损量呈非线性关系,即含灰量较大的煤掺入比例增加时,磨损量并不会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20.
结合目前煤炭市场情况,对锅炉燃用神华煤、大同煤的实际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为燃煤电厂实现节能降耗和降低成本提供了参考依据.通过试验发现,用神华煤比大同煤锅炉效率低0.37%,并且储存损失较大;然而神华煤比大同煤SO2排放量小,同时神华煤市场价格较低,按照目前市场价格,燃用神华煤标煤单价比大同煤只要低9.5元/t,燃煤电厂的综合效益就会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