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静压支承是一种广泛用于各种机械设备的新型支承结构,文章概述了静压支承原理,通过实验,讨论了静压支承的三个重要参数:承载能力,油膜厚度、供油压力,并给出了不同供油压力下轧制力与油膜厚度的关系曲线,阐述了油膜刚度与供油压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通过数值模拟不同的墙厚对软土地基上加筋挡土墙的工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挡墙高度一定的情况下,挡墙厚度越小基底沉降量越大。软土地基上加筋挡土墙的墙面位移最大值的点位于墙顶,而不是在0. 7H高处。墙背土压力随着挡墙厚度的增大而增大,总体上分布在静止土压力线和主动土压力线之间。随着挡墙厚度的增大,软土地基的加筋体拉力最大值有两处,分别在墙趾附近和加筋体末端。  相似文献   

3.
一、绪言机械工程中运动副间的线接触问题,例如直齿轮的啮合、滚子轴承的接触、滚子从动件盘状凸轮传动等等,都可以用两个相互滚滑的滚子来模拟。从润滑的角度来看,还可进一步简化为一个滚子和一个平面之间的滚滑。Martin 首先研究了刚性滚子间稳态润滑油膜的性态,求出了最小油膜厚度的表达式。Gatcombe 研究了粘度随压力变化的润滑油所润滑的刚性滚子间润滑油膜的性态。Dowson 等研究过准稳态常粘度润滑油所润滑的刚性滚子间润滑油膜的性态。佐佐木外喜雄等研究过载荷突变时  相似文献   

4.
应用数值分析方法求解了表面波度对线接触往复运动工况下的热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的影响.分析中假设所研究的润滑油服从Ree-Eyring流变模型,使用3种冲程长度,并使这3种冲程下冲程中心的卷吸速度值完全相等.表面波度扰乱了压力、膜厚和油膜中层温升的分布.由于表面波度的影响,一个周期的两个冲程内的油膜的变化不再一致.同光滑表面接触相比,表面波度在一个周期内提升了油膜中的最大压力和最大温升,降低了最小膜厚和摩擦因数.表面波度对油膜中最大压力的变化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5.
水压力是水下隧道设计的关键指标。利用室内模型试验系统,对水下隧道的渗流场进行了研究,得出了隧道在不同排水方式下注浆圈和衬砌背后水压分布规律:衬砌背后各点水压随排水量的增加迅速减小,当排量达一定程度,减小速率变缓,直到水压值接近0;从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来看,土体表面到拱顶,水压呈静水压力分布;注浆圈水压快速减少,说明其对水压力折减效果十分显著。通过改变注浆圈厚度和渗透系数的实验研究,发现在相同排水量条件下,注浆圈厚度越大,衬砌背后和注浆圈边缘水压力越小,注浆圈渗透系数越小,衬砌背后及注浆圈边缘的水压力越大。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短扶壁对干式矩形泵房外墙受力性能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悬臂外墙模型和8种不同墙厚短扶壁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在下部走道板下设置短扶壁能大幅减小外墙底部的弯矩,外墙厚度越小,减小的幅度越大;短扶壁模型下部走道板边缘纵向拉力随外墙厚的增加而减小;短扶壁根部的剪力随着外墙厚度的减小呈线性递增趋势。与悬臂式外墙方案相比,在下部走道板下设置短扶壁的结构方案能显著减小外墙根部弯矩,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工业发展对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陶瓷材料由于其优良的机械性能得到了广泛应用.为研究陶瓷材料的润滑性能,采用光干涉技术测得了纯滚动工况下陶瓷球与玻璃盘间形成的点接触副油膜形状和厚度,讨论了卷吸速度、外载荷、润滑剂等的影响,并将陶瓷球与钢球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速度、载荷和润滑剂对油膜形状和厚度均有影响.在相同条件下,陶瓷球的膜厚小于钢球,故陶瓷接触副的润滑特性并不比钢球接触副优越.  相似文献   

8.
条形荷载下黄土地基沉降基础尺寸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均质和层状黄土地基为例就条形荷载下地基沉降的基础尺寸效应问题进行计算研究。在基底压力不变情况下,地基沉降量随着基础宽度的增加呈非线性增加,但随着基础宽度的增加,沉降增量逐渐减小。对上硬下软双层地基,在基底压力和基础宽度一定情况下,基础宽度取值越小,上层厚度变化引起的沉降差异越小,基础宽度越大,宽度增量导致的沉降增量越小。对于上部荷载恒定的条形基础,地基沉降量随着基础宽度的增加呈非线性减小,在基础宽度一定情况下,基础宽度取值越小,双层地基上层厚度变化引起的沉降差异越大,基础宽度较小时地基沉降对其宽度变化较敏感。对于小尺寸基础,采用增大基础宽度减小地基沉降的方法是有效的,但对于大尺寸基础,则不宜采用增大基础宽度减小地基沉降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刚性挡土墙后设置柔性垫层能有效减小墙背土压力。聚苯乙烯土工泡沫(EPS)是一种常见的柔性材料,具有受力易压缩的特性。通过开展室内挡土墙模型箱试验,对铺设不同弹性模量以及不同厚度的EPS板的各工况下墙背土压力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详细分析了弹性模量和厚度对EPS板在不同填土表面荷载作用下的减压性能的影响;并通过FLAC3D建立有限差分数值模型,对不同压缩量情况下土压力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EPS板能有效地减小挡土墙墙后土压力;EPS板的弹性模量越小、厚度越大、墙后填土表面的外荷载越大,EPS板的减压效果越明显;EPS板厚增加到一定程度后,EPS板的减压效果不会再有明显提升,EPS板厚达到0.1倍墙高即可获得最佳减压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钢板的材料强度、厚度以及螺钉外直径、内直径、螺纹间距、钻头处直径对冷弯薄壁型钢螺钉连接的拔出破坏模式和抗拔承载力的影响,选取板厚为0.8、1.0、1.2mm的LQ550及板厚为0.8、1.5、2.0mm的S350冷弯型钢,采用不同螺钉参数,进行了287个试件的拔出试验。结果表明:1.0mm及以上厚度板件主要发生螺纹剪切破坏,随着板厚增加,螺纹剪切破坏越明显;0.8mm厚超薄板件主要发生钉孔挤压破坏,且螺钉直径越大、板材强度越低,钉孔挤压变形越显著。螺纹间距对抗拔承载力影响较小,抗拔承载力随着螺钉外直径增加而增大,内直径增大而减小,且二者对超薄板件的影响更大。对于自钻自攻螺钉应采用内直径与钻头处直径的较大值计算抗拔承载力,螺钉钻头处直径越小承载力越大。我国GB 50018—2002《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中抗拔承载力计算公式对于螺钉连接LQ550高强钢板偏于不安全,尤其对于0.8mm厚的超薄板件。最后,提出考虑钢板材料强度、厚度以及螺钉外直径、内直径、螺纹间距、钻头处直径的设计承载力计算式,其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某些润滑油组分在润滑过程中会被吸附在固体表面上形成不流动层,另外,有时固体表面会镀上一层有机或无机膜,考虑到上述两种润滑状态,建立了加入不流动层的点接触弹流润滑热模型,进行了完全数值分析,得到了新模型下的压力分布与油膜形状,并研究了不同厚度的不流动层对润滑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当不流动层的厚度较小时,对润滑性能的影响较弱,可以忽略,但随着不流动层厚度的增加,影响逐渐增强,因而不可忽视.在温度场的计算中,引入逐列扫描法求解了固体、不流动层及油膜内各点的温度,从而验证了用数值方法求解考虑不流动层模型的可行性,并通过求解具体算例验证了其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为精确地计算涵洞顶部竖向土压力集中系数,进行了土石混合体填料—涵洞室内模型试验.利用试验结果标定了 FLAC数值模型,运用该数值模型研究了结构参数与填料性质对涵洞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侧墙顶部以下0.35D(D为侧墙高度)处出现最大水平负弯矩,在0.67D处出现水平弯矩反弯点;含石量对侧墙上水平土压力影响显著,含...  相似文献   

13.
液体黏性传动变形摩擦副间油膜压力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液体黏性传动摩擦副变形后油膜的压力分布特点,构建变形油膜三维物理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原理,采用有限体积法(VOF)进行求解,并与变形前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摩擦副变形后,油膜静压、动压和总压均大于变形前;油膜静压沿径向递减,沿油膜厚度方向几乎不变,油膜外径局部区域出现负压;油膜动压沿径向递增,...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刚性模型风洞测压试验,针对分离泡和锥形涡作用情况,研究了不同风向下倒角化迎风前缘对平屋盖表面风压幅值和脉动特性的影响。对比分析采用倒角化迎风前缘前后,平屋盖表面风压分布以及角部面积平均风压的变化。通过本征正交分解法,给出了平屋盖表面风压脉动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从时域和频域角度,分析了倒角迎风前缘部位测点的风压特性。结果表明:采用倒角化迎风前缘后,分离泡和锥形涡作用区内风吸力单调递减,但迎风前缘附近风吸力可能增大;分离泡作用下,倒角化迎风前缘将增大屋盖角部面积平均风压均值;锥形涡作用下,其可减小屋盖角部面积平均风压的均值和极值,最大降幅分别为68%和82%;屋盖表面风压脉动区域减小至迎风前缘附近,且风压脉动能量降低,最大降幅出现在锥形涡作用下倒角半径较大的平屋盖表面;在倒角迎风前缘部位,极值风吸力和脉动风压谱峰值可超过其邻近区域;增大倒角半径,该部位的极值风吸力和低频风压脉动能量将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5.
利用自制小型环境箱实验研究了面漆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散发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气流速率、涂层厚度、基底材料的特性以及基底的边缘效应等对面漆VOCs的散发特性有重要影响。高气流速度可以提高VOCs浓度的衰减速率,缩短面漆VOCs的蒸发时间;涂层越厚,环境箱内VOCs浓度越高,VOCs的蒸发时间越长:采用孔隙率较低的材料作基底,基底内VOCs的残存量低,可减轻建筑物使用后的VOCs低浓度污染。基底“边缘效应”可明显改变VOCs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以流体动力学为基础,基于混凝土泵送设备两个输送缸交替送料的特点,提出一种新型的双向润滑系统,对该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及分析,通过求解得到砼活塞唇口处润滑点的油膜厚度曲线,并在实际中得到验证.双向润滑系统不仅可以改善泵送设备结构运动副的润滑效果,延长泵送系统的使用寿命,而且能够减少润滑剂使用量约33%,降低成本,减少对环境的...  相似文献   

17.
以岛式地铁站台为研究对象,利用FDS 软件建立火灾数值模型,模拟计算有、无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对地铁站台中部行李火灾烟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地铁站台烟气蔓延速度及烟气温度会得到抑制;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对烟气中CO 质量浓度及烟气能见度影响不大;烟气中CO 质量浓度在火源附近区域变大,远离着火源区域变小;烟气能见度在火源附近区域会降低,远离火源区域会提高。  相似文献   

18.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ind pressure coefficient of the air flow around enclosed and open-window buildings were studied by using wind tunnel model tests and numerical analyses. A typical high-rise building model was designed and wind tunnel tests were performed for the airflow around the building for an enclosed and an open-window condition. The experimental findings were complemented by the numerical analysis.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opening windows of a building has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wind pressure coefficients in the area around the window of adjacent area from window edge; the wind pressure coefficient increases slightly after opening the windows of the buildings. Opening the windows in the rooms adjacent to this window decreases the ventilation efficiency of the room although the influence is small. The time-average value of the wind pressure coefficient can effectively represent the magnitude of the instantaneous wind pressure coefficient. The wind pressure coefficient is independent of the wind velocity of inflow. Furthermore, this study also propose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wind pressure coefficients with different incident angles of wind.  相似文献   

19.
采用离散元软件PFC2D模拟软硬互层岩体渐进破裂过程,研究倾角、软硬层厚比和围压对其力学特性及变形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软硬互层岩体抗压强度、黏聚力、内摩擦角和弹性模量随岩层倾角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随围压的增加逐渐增大,随软层厚度的增加逐渐减小;(2)软硬互层岩体强度与其单结构面理论强度分布规律大致相同,但实际强度没有保持不变的倾角范围,且在最不利破坏倾角α=π/4+φj/2附近的变化幅度也没有单结构面理论强度明显;(3)硬层中生成贯穿层理面裂隙所需应变随软层厚度增大,增大岩体裂隙数量发展速度随岩体倾角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在45°或60°时达到峰值,围压增大,岩体裂隙发展越充分;(4)软硬互层岩体在岩层倾角0°时为贯穿层理面的张剪破坏,在30°~60°时为沿层理面的剪切滑移破坏,90°时为沿层理面和局部贯穿层理面的复合张剪破坏;(5)围压的增大会诱发岩体发生剪切破坏,而软层厚度的增加可增强岩体破坏时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