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金坪水电站泄洪洞出口采用底流消能方式。根据黄金坪泄洪(放空)洞出口的地形、地质条件,结合水力学模型试验,对出口消力池连接段体型进行试验对比。根据试验结果所推荐的方案不但有利于工程施工,而且消能更加充分,流态更趋稳定,更适合本工程泄洪洞出口消力池所处的地质条件,从而解决了工程面临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2.
导流泄洪洞是水电站建设中的重要建筑物,通常单宽流量较大,佛氏数较低。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一个具体工程的导流洞消能问题,该导流洞后期还要改为泄洪洞,属典型的"龙抬头"式泄洪洞。要求出口消能工既要满足导流期的消能问题,又要满足正常运行期的泄洪消能要求。通过多种方案的试验研究,最终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的综合式消能工。从而圆满地解决了该导、泄"二合一"隧洞出口消能工体型选择及泄洪消能问题。  相似文献   

3.
枕头坝一级水电站江沟弃渣场泄洪洞出口消能工处的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存在诸如地形狭窄,建筑物布置空间有限;水流出口左岸为公路,须避免泄洪水流对公路安全产生影响;消力池内覆盖层较厚,难以布置护坦等技术难题。经过多方面分析比较,确定了异型挑坎+多面体消能工方案,成功解决了洪水归槽难,以及深覆盖层河床消能防冲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恰甫其海水利枢纽工程消能区河床狭窄、泄水建筑物走向与河谷走向夹角较大,针对其地形地质条件,为满足工程布置及下游防冲,对消能进行了多方案论证及水工模型试验,采取了:表孔泄洪洞和深孔排沙放空洞出口采用带导向的曲面贴角窄缝挑流消能工、中孔泄洪洞出口采用“消力墩 T型墩 消力池”方案、三个泄水建筑物出口布置顺河向相互错开等消能方案,消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科克塔斯水库泄洪洞位于坝体右岸,由导流洞改建而成。泄洪洞与导流洞在平面上为同一轴线,泄洪洞由引渠段、进口塔架段、洞身段、出口消能段组成。泄洪洞洞身段底坡变化复杂,水流变化复杂,文章结合科克塔斯水库泄洪洞的布置,对泄洪洞洞身段和出口消能段的水流情况进行了细致研究。  相似文献   

6.
梅伟  郑铭 《人民长江》2013,44(12):14-16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德泽水库溢洪道布置在左坝肩,若按常规设计采用底流消能,消力池入池水流流速高达42.37 m/s,所需消力池长度过长,致使现场难以布置。为降低入池水流流速,减少消力池长度,在溢洪道泄槽段布置了阶梯式消能工,使水流在下泄的过程中消耗部份能量。水工模型试验表明,设置阶梯式消能工后,消力池内流速可减少到25 m/s,达到了减小入池流速、缩短力池长度、降低抗冲耐磨难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导流泄洪洞在水利工程中应用十分广泛,本文以辽宁丹东梨树园子水电站为例,针对导流洞改建泄洪洞中的消能问题提出了一种射流-旋流梯级内消能工,并对其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显示,设计的射流-旋流梯级内消能工具有良好的消能效果,建议在工程设计中采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阶梯式溢洪道在白杨河水库工程中的应用,对该工程的阶梯式溢洪道和光滑面溢洪道从消能效果、消力池长度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阶梯式溢洪道的消能主要集中在台阶上,而相对于光滑面大大缩短了消力池的长度,降低了投资。  相似文献   

9.
以某工程导流泄洪隧洞底流消能工为试验研究对象,原方案试验中,在闸门半开工况下,下泄水流出现脱离泄槽底板现象,不利于下泄水流的消能,经研究,改变压坡段底板坡度,同时将泄槽的两个坡段改成一个坡段;原方案底流消能工消力池内均发生远驱式水跃,消能效果差,通过研究采用以最大临底流速为控制目标的最小跌坎深度计算公式,确定消力池底板高程。经两次优化试验后,消除了闸后水流脱离泄槽底板的现象,下泄水流流态稳定,消力池内形成稳定的淹没水跃消能,出池水流与下游水流衔接较好,消力池内临底流速和时均动水压强均明显降低,消能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某水库泄洪洞出口挑流消能工进行水工模型试验发现,挑流水舌底部会间歇性受底部水体的影响,水流集中,不利于下游河道消能防冲。调整泄洪洞挑坎高度及挑角后,挑流水舌不再受底部水体的影响,挑流消能的效果较好。今后在挑流消能体型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下游地形及下泄水流在各工况下的实际流态情况,以便类似工程避免出现不利情况。  相似文献   

11.
张岩 《水力发电》2012,38(4):73-75
库什塔依水电站导流兼泄洪洞出口消能根据地形条件采用底流消能工消能。通过采用RNG k~ε模型模拟湍流,利用VOF法追踪自由水面,对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最终确定的消力池及其辅助消能工体形进行三维流场数值模拟计算,并将物理模型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两者吻合较好,其结果可以为底流消能体形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结合大渡河泸定水电站右岸2#泄洪洞出口消力池体型优化试验,在一般浅水垫消力池体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双浅水垫消力池的新体型。为了深入探究该型消力池的消能机理及其水力特性,采用三维RNGk-ε紊流模型对双浅水垫消力池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研究,并与传统的底流消力池及单浅水垫消力池(跌坎式)的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双浅水垫消力池更能充分发挥浅水垫的"垫层"作用,能有效地降低消力池临底流速,水跃流态更好且稳定,消能效果较佳;同时,消力池底板动水压力分布也更加均匀,对消力池稳定性和安全有利。  相似文献   

13.
黑河水库“龙抬头”式泄洪洞出口消能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晓红 《防渗技术》2000,6(2):22-25
简要介绍了“龙抬头”式泄洪洞的特点,并以黑河水库泄洪洞为例,着重介绍了试验研究洪消能问题,在体型轮廓上和原导流洞完全一致,减小了二期工程量,对降低工程造价,加速工程进度有重要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梯级内消能工是解决导流泄洪洞消能效果不佳的重要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此次研究以梨树园子水电站为例,利用数值模拟的方式探讨了导流泄洪洞射流-旋流梯级内消能工竖井出口体型优化问题,获得的最优方案可以为背景工程设计建设和相关类似研究提供有益的支持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龙抬头”式泄洪洞的特点 ,并以黑河水库泄洪洞为例 ,着重介绍了试验研究推荐的出口体型 ,成功地解决了其泄洪消能问题 ,在体型轮廓上和原导流洞完全一致 ,减小了二期工程量 ,对降低工程造价 ,加速工程进度有重要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双阳县地处半山区,建国以来,共建成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14座,小(二)型水库32座,塘坝241座。在已配套的水库输水及泄水建筑物的出口皆为水平段、陡坡段、挖深式消力池及海漫组成的老式结构。其特点是消力池基础开挖深,一般3~4m;边墙高,一般3m以上;池长10~15m,海漫段长15~25m,工程量很大。多年运行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如耳墙与消力池边墙脱节或消力池边墙内倾。泄流量小则满足不了行洪要求;泄流量大时陡坡段以下的边墙容易水毁,因此,出口消能工型式急待改进。1991年在扩建小龙〔小(一)型〕水库时,我们引进了吉林省水科所研制的拱型垂直网板消能工成果。这种消能工是低佛氏数出口消能防冲的一种新型式。它是利用设在柔性护坦上水跃区的拱形垂直网板前后双重消能,消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在大型导流洞改建为永久利用泄洪洞方面,泄洪,消能和空化之间的协调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在以往的设计中,在满足国大的泄量和消能量条件下,通常泄洪洞还是满足σf〉σi,以免发生空化空蚀。本文提出的一种新型无空蚀旋涡孔板消能工,通过对水体的控制,允许空化仅在水体内部存在而不致对洞壁空蚀破坏,因此,可以加大消能量,提高泄流能力,使工程设计更为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大渡河泸定水电站右岸2#泄洪洞出口消力池体型优化试验,在一般浅水垫消力池体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双浅水垫消力池的新体型。为了深入探究该型消力池的消能机理及其水力特性,采用三维RNG k-紊流模型对双浅水垫消力池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研究,并与传统的底流消力池及单浅水垫消力池(跌坎式)的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双浅水垫消力池更能充分发挥浅水垫的“垫层”作用,能有效的降低消力池临底流速,水跃流态更好且稳定,消能效果较佳,同时,消力池底板动水压力分布也更加均匀,对消力池稳定性和安全有利。  相似文献   

19.
小浪底工程多条隧洞泄洪布置的特点与消能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黄河小浪底工程泄洪建筑物下游消能的试验研究,总结了多条隧洞泄洪布置的特点与消能问题.该工程泄洪消能布置的特点是:布局紧凑,多条隧洞集中布置,下游设一综合消力池,池内设二道纵向隔墙,分为三个小池,消力池下游接泄水渠,使水流平顺地导入主河道.为解决其消能问题,采用洞内多级孔板消能,优化出口体型,调整消力池尺寸等措施,充分利用了消力池的长度和宽度,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小山口水电站采用表孔和底孔联合泄流的泄洪方式。中小流量时,以底孔和机组泄流为主;大流量时,则以表孔、底孔和机组联合泄流。实践证明,"表孔宽尾墩+底孔+挖深式消力池"的联合消能设施是一种高效的联合消能工程,消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