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正相微乳液聚合法在超声波作用下制备导电聚苯胺,研究超声场强度的变化和作用时间的长短对导电聚苯胺的粒度和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非超声场相比,采用超声场作用下正相微乳液聚合法制备的导电聚苯胺粉体的粒度显著降低,平均粒径从16.59μm减小到10.35μm。随着超声时间的增加,聚苯胺的电导率从5.230×10-2S/cm提高到1.923×10-1S/cm,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在超声波的作用下,聚苯胺粉体中分子间的偶极矩变化加强,超声作用产生的空化效应强化了十二烷基苯磺酸的掺杂和乳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超声辐照乳液聚合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述了超声辐照乳液聚合的特点,聚合成核机理,影响因素及反应动力学特点,简要介绍了超声辐照无皂乳液聚合,超声辐照微乳液聚合,超声辐照乳液共聚和纳米粒子存在下的超声辐照乳液聚合。  相似文献   

3.
高分子纳米粒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高分子纳米粒子最新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高分子纳米粒子的研究概况、制备方法、研究方法及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辐射乳液聚合、种子乳液聚合、无皂乳液聚合、微乳液聚合、分子自组装、模板聚合、分散聚合。高分子纳米粒子在功能电路的设计、高档涂料、医用等方面得以广泛应用,如将高固含量纳米级胶乳应用于水性涂料,可得到较好的涂膜性能。  相似文献   

4.
为了完善我国粒度测量溯源及传递体系、满足粒度仪检定校准需求,本文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方法制备得到了两种亚微米级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标准粒子,在此基础上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图像分析系统对其进行了定值研究和不确定度分析。  相似文献   

5.
超声原位制备纳米银/P(AAEM-St)复合材料及其热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圣涛  邢宏龙  徐国财 《材料导报》2015,29(10):61-63, 85
在不使用还原剂和乳化剂的条件下,利用超声辐射引发无皂乳液聚合双原位合成纳米银/乙酰乙酸基甲基丙烯酸乙酯和苯乙烯共聚物[P(AAEM-St)]复合材料,并通过UV-Vis、XRD、TEM、HRTEM和TG等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银粒子具有面心立方结构和球形或近球形形貌,且较均匀地分散在聚合物基体中;纳米银粒子的存在降低了基体P(AAEM-St)的热学性能。  相似文献   

6.
超声辐照引发MMA微乳液聚合产物结构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表征了超声辐照引发MMA微乳液聚合产物的结构,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超声辐照引发MMA微乳液聚合得到的PMMA乳胶粒平均粒径为36.5nm。粒径分布窄;粘度法测试表明得到的PMMA分子量约为5百万;红外光谱法和核磁共振氢谱法测试结果表明,超声辐照引发微乳液聚合得到的PMMA以间同立构为主。  相似文献   

7.
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丙烯酰胺是一种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在水处理、石油开采工业、造纸、生物医药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传统制备聚丙烯酰胺的方法,有水溶液聚合、反相乳液聚合、反相微乳液聚合、分散聚合等。近年来发展的一些新兴聚合技术也成功应用于聚丙烯酰胺的制备,如辐射聚合、活性/可控聚合等。文中综述了聚丙烯酰胺的合成方法,并对其生产工艺、理论研究以及潜在的应用等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辐射引发种子乳液聚合制备硅氧烷/丙烯酸酯共聚乳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60Co γ-ray辐射引发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聚有机硅氧烷(PSI)/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通过TEM和IR分析对复合粒子微观形态和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对乳胶膜的力学性能做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辐射引发PSI种子乳液聚合,制得了具有核壳式结构的P(SI—BA—MMA)共聚乳胶粒子。随着PSI含量的增加,复合乳胶膜的力学性能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9.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对超声辐照下苯乙烯乳液聚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超声辐照引发苯乙烯乳液聚合中加入一种新型的以羧甲基纤维素为基础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CMC—A9),讨论了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对反应动力学的影响。实验表明,超声辐照下初级自由基并非由通常认为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产生,而是十二烷基硫酸钠在超声辐照下断裂,产生自由基。通过对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发现超声辐照下乳液聚合机理不同于常规乳液聚合,聚合反应过程只有两个阶段,即加速期和减速期,不存在恒速期。加入CMC—A9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和较低的超声功率下达到较高的单体转化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是对聚丙烯酰胺的生产方法进行阐述,主要包括水溶液聚合法、反相乳液聚合、反相微乳液聚合、悬浮聚合、沉淀聚合、辐射聚合法、泡沫聚合法等,针对各类方法存在的优缺点,探讨国内生产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综述近年来水性丙烯酸酯胶黏剂改性方法和合成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以期为水性丙烯酸酯胶黏剂的进一步研究及在包装材料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介绍丙烯酸酯胶黏剂的组成,综述水性丙烯酸酯胶黏剂的主要改性方法,阐述种子乳液聚合、反相乳液聚合、核壳乳液聚合、微乳液聚合、细乳液聚合、无皂乳液聚合、超声辐照乳液聚合、乳液互穿聚合物网络和Pickering乳液聚合等技术合成不同种类和性能丙烯酸酯胶黏剂的相关研究,概述丙烯酸酯胶黏剂在包装、纺织等领域的具体用途。结论 对水性丙烯酸酯胶黏剂的未来趋势和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将多重改性方法有机结合,开发高性能水性丙烯酸酯胶黏剂,合成并应用新型生物基胶黏剂、特种功能性胶黏剂、低成本绿色水性丙烯酸酯胶黏剂。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聚丙烯酰胺类微球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功能性聚丙烯酰胺类微球的各种制备方法,主要为分散聚合法和无皂乳液聚合法。其中重点介绍了改进的无皂乳液聚合法-超声波无皂乳液聚合法、紫外光引发无皂乳液聚合法和微波加热无皂乳液聚合法;同时,还介绍了功能性聚丙烯酰胺类微球的种类和应用,诸如:温敏性聚丙烯酰胺微球、磁性聚丙烯酰胺微球、pH值响应聚丙烯酰胺类微球以及聚丙烯酰胺与无机微粒形成的复合微球。并对功能性聚丙烯酰胺类微球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将超声波辐照技术引入到聚合物纳米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制备了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酰胺(AM)/纳米SiO2复合材料。粒径及粒径分布测试表明制备的乳胶粒粒径在400nm~500nm之间;反应过程中粒径经历了从小到大,然后又变小的过程;当超声输出功率为450W时,平均粒径最小,粒径分布也最窄;随着体系中丙烯酰胺(AM)含量的提高,粒径变小,粒径分布也变窄。  相似文献   

14.
Microwave irradiation has been an interesting alternative for heating systems and several chemical reactions. In polymerization processes, microwaves can enhance reaction rates or improv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rmed polymer. In this work, the use of microwave irradiation in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reactions has been studied, using a commercial microwave reactor, which is able to perform syntheses under controlled conditions of temperature and power. Methyl methacrylate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reactions were faster, resulting in smaller polymer particles, in comparison to the conventional heating method (reactions in a jacketed reactor). Different effects were observed in the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of butyl acrylat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high power microwave irradiation upon the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a pulsed irradiation strategy was developed, in which the samples were repeatedly heated within short intervals of time (about 27 s) at the maximum microwave power.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the total time of irradiation was observed in reactions carried out under the pulsed scheme, showing the kinetic advantages of using microwaves in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5.
超声波无皂乳液制备BA/AM/纳米SiO2复合材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超声波辐照技术引入到聚合物纳米材料的制备过程,通过超声产生的分散、活化及引发等作用实现纳米粒子分散的同时进行无皂乳液聚合,制备了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酰胺(AM)/纳米SiO2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经丙烯酸丁酯表面改性后的纳米SiO2粒子.生成的乳液分散稳定性好。FT-IR及TEM证实了聚合物对纳米粒子的包裹。研究了超声波强度、超声辐照时间、单体配比等因素对单体转化率和聚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超声波强度,延长超声辐照时间以及提高丙烯酰胺在单体配比中的含量.均能提高单体转化率和聚合反应速度。  相似文献   

16.
The Ag-Ga/poly(methyl methacrylate)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in-situ by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method under ultrasonic irradiation without any initiators or metal reductant. HRTEM, EDS and XRD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to characterize the nanoparticl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nanocomposite particles possessed core-shell structure with diameters of 80-200 nm, as well as excellent monodispersity.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polymer forms the shell via layer-by-layer self-assembly was found. XRD proved the existence of Ag0.72Ga0.28 and the probability of new Ag-Ga alloy because of two unknown diffraction peaks.  相似文献   

17.
在不加任何引发剂和金属还原剂的条件下, 超声辐射双原位引发乳液聚合制备纳米银镓合金/聚甲基丙烯酸甲酯(Ag-Ga/PMMA)复合粒子。利用HREM、 EDS、 XRD等对复合粒子进行了分析, 表明所制得的乳胶粒子具有典型的核壳结构, 粒径为80~200nm, 分布均匀, 单分散性好, 基本没有出现团聚。乳胶粒子中成壳部分的聚合物产生了一层层有序组装的现象。XRD证明, 有纳米合金Ag0.72Ga0.28存在; 此外还出现了2个新的衍射峰, 推断可能是新的银镓合金物质。   相似文献   

18.
对近十年来超声波技术在高分子合成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详细介绍了超声波技术在诸如嵌段共聚物的合成、高分子的改性、乳液聚合及本体聚合的引发、溶液聚合、微/纳米粒子的制备、高分子反应过程监测、高分子反应机理研究等等方面的应用情况;认为随着相关配套技术的发展,超声波技术今后在高分子科学各方面的应用将会不断开拓并深入,尤其因超声波引发本体聚合反应可以获得高纯聚合物材料,这一特点在某些领域必然产生独特应用。  相似文献   

19.
利用功率密度仅有0.25 W/cm2的超声波为辐射源对溶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MMA物料体系进行辐照引发了MMA的本体聚合。考察了超声波、促进剂、阻聚剂、反应气氛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利用凝胶色谱仪对产物分子量及分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反应为自由基引发聚合,大分子与单体之间的摩擦力是产生自由基的根本原因;超声波频率、辐照时间等对聚合速率有明显影响;产物具有较为规整的分子量分布且几乎不含引发剂残基,可应用于对材料纯度有特殊要求的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