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现代企业内部,对企业信息也都是使用网络技术来进行管理,形成了企业内部的信息网。无论是什么网站,都会有其自己独特的IP地址,企业信息网的出现,必然也就需要对其IP地址进行管理,也就出现了相应的管控系统,即企业信息网IP地址管控系统。  相似文献   

2.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IP地址管理政策根据国际上IP地址管理政策制定,涉及RFC-2050(IP地址管理指导)、RFC-1817(CIDR及无级路由)、RFC-1879(A类网络子网试验结果及建议)、RFC-1918(专用INTERNET网IP地址分配)等RFC建议。 一、申请IP地址时应注意的事项 1.所有用户(包括邮电部门所属单位)申请IP地址时都应填写IP地址申请表。用户应严格按照“ChinaNet IP地址申请表填定说明”的要求如实填  相似文献   

3.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IP地址管理政策是根据国际上IP地址的管理政策制定的,涉及RFC-2050(IP地址管理指导)。RFC-1817(CIDR及无级路由),RFC-1879(A类网络子网试验结果及建议),RFC-1918(专用Internet网IP地址分配)等RFC建议。一、申请IP地址时应注意的事项1.所有用户(包括邮电部门所属单位)申请IP地址时都应填写IP地址申请表。用户应严格按照“CHINANETIP地址申请表填写说明”的要求如实填写。IP地址申请表填写不合格的,用户需要重新填写。以前未填写IP地址申请表的,用户需要补填。2…  相似文献   

4.
对于一个网络管理员来说,绝大部分时间是用在如何应对内网安全事件的处理上,在内网管理中,IP地址的管理是所有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在一个多层网络、双核心、双链路的网络环境下,实现IP地址的管理,防止局域网中用户盗用IP地址呢?本文以思科交换机为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软交换是承载在IP网络上的应用,软交换终端通过IP网接入,必须分配IP地址。由于IPv4本身地址空间有限,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IP地址匮乏情况越来越严重,因此,运营商、企业用户等都大量采用私有IP地址。普通的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存在无法对H.323、会话启动协议(SIP)、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GCP)等协议数据区的私网IP地址信息进行处理的问题。文章对采用会话边界控制器(SBC)解决问题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并提出该技术在实际组网中存在缺点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电信技术》2012,(8):61-61
日前,阿尔卡特朗讯企业网针对VitalQIP IP地址管理(IPAM)解决方案进行重要升级,帮助客户轻松实现向lPv6互联网地址系统的自动化迁移。以保障其业务连续性。VitalQIP8.0版本在阿尔卡特朗讯现有客户群应用基础上开发,将能够交付满足客户管理需求的IPv6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电子科技》2000,(16):19-19
TCP/IP(Transmite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已成为计算机网络的一套工业标准协议。Internet网之所以能将广阔范围内各种各样网络系统的计算机互联起来,主要是因为应用了“统一天下”的TCP/IP协议。在应用TCP/IP协议的网络环境中,为了唯一地确定一台主机的位置,必须为TCP/IP协议指定三个参数,即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地址。IP地址实际上是采用IP网间网层通过上层软件完成“统一”网络物理地址的方法,这种方法使用统一的地址格式,在统一管理下分配给主机。Internet网上不同的主机有不…  相似文献   

8.
软交换网络以IP分组网为其承载,网络中各网元间的信息互通以IP地址为基础。如何在运行的网络中安全有效的调整全网的IP地址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本文以2006年5月广州固网智能化软交换网整网IP地址调整工程为应用案例,分析调整原则、调整思路,总结指导原则,分析承载层设备、软交换设备、中继网关、信令网关上与IP地址调整相关的数据修改,介绍了协调实施的流程,为现网如何大规模进行软交换网络IP地址的调整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一省广电网络统一规划IP地址的意义 随着全省广电网络整合完成,省级网络公司要想在管理上、运营上真正做到“全省一网、全程全网、垂直管理、三级贯通”,就必须对全省各地区的IP地址进行统一规划,而IP地址合理的规划是全网设计中极为重要的环节。IP地址规划的好坏,影响到整个网络路由协议算法的效率.影响到整个网络的性能。影响到整个网络的扩展,影响到整个网络的管理及运营.也会直接影响到各项业务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
1998年7月发布英文名试用中文名现有名和匐用名ntranet内联网内联网、内部网、企业内部互连网、企业内部网、企业网[企业1内部因特网、内【因]特网。extranet外联网外联网*企业]外部因特网、内[因]特网。intrernetprotocol,P网际协议网际协议、互联网协议、IP协议。addressresolution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地址转换协议、地址分辨协议、地址分解协议、地址解析协议。ARPreverseaddressresolutinn逆地址解析协议反向地址转换协议、逆地址转换协议、逆地址解析协议。protocol,RARPanonymousFTPserver,匿名FTP服务器匿名FTP服务器、不…  相似文献   

11.
有线电视网络采用EPON+EoC改网时,EoC的局端设备要配置VLAN、IP地址后才能工作。在配置时,需将电脑的IP地址和局端的IP地址设置在同一网段,互相联通后才能进行配置。由于局端设备的初始IP地址与配置后的IP地址不同,需要在电脑上设置  相似文献   

12.
李献明  李兴 《通讯世界》2002,8(8):70-71
无线IP网的网络结构选择通用无线IP网配置通用无线IP网包括有线的和无线的IP网。IP网由互连的多个子网构成,每个子网拥有唯一的网址。无线IP网由无线接入网和IP骨干网组成。在无线接入网中许多移动终端(MT)都被连接到一个接入点(AP)。每个MT与它的移动主站(MH)相连接,每个MH有一个节点地址,MT还需要一个标识符,例如MAC地址来识别无线接入网中的MT。在由MT和MH构成的综合终端的情况下,IP地址可以用来识别终端实体。所有AP与一个边缘节点(EN)连接,EN具有IP选路由功能,位于IP骨干网的边缘。IP骨干网结构选择IP…  相似文献   

13.
权海斌  王静 《电信科学》2004,20(9):78-79
1私网用户使用软终端存在的问题 由于IP地址数量有限,而国内的运营商分配到的IP地址数量更少,在现实的网络中用户通常采用私网IP地址组网,通过代理或NAT等方法访问运营商网络资源(公网).下面介绍用户在私网内使用软终端时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们可以把整个因特网看作是一个单一的、抽象的网络,IP地址是用来标识这个网络上计算机的逻辑地址,这个网络也依靠IP地址与本网上的其它站点互相区分、互相通信。然而在实际通信过程中,仅有IP地址是不够的,还必须借助硬件地址,那么IP地址与硬件地址是如何配合通信的呢?本文通过一个实例来揭示它们之间的配合关系。  相似文献   

15.
蒋岱  陈昊 《中国有线电视》2011,(Z1):444-445
1有线宽带对用户上网日志管理的需求有线宽带网与当地电信运营商合作运营,一般都存在公网地址不足的问题,这就必须为用户分配大量私网IP地址,再NAT转换后,为用户提供接入服务,这就使外网定位私网用户行为造成障碍。  相似文献   

16.
组播技术在流媒体业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萍 《电信建设》2005,(1):34-36
IP组播技术对流媒体业务发展起关键作用,它实现了IP网络中从源IP地址到目的IP地址的高效数据传送.本文介绍了IP组播技术在流媒体业务中的应用,并针对现网开展组播提出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陈欣 《无线互联科技》2013,(9):119-119,147
DHCP是一种用于简化计算机IP地址配置管理的协议,企业使用DHcP可以解决手工分配地址的失误和IP地址管理不善而造成的问题。本文从初学者的角度出发,在虚拟机1inux环境中,研究了大型网络如何跨越子网分fiSIP地址的技术。  相似文献   

18.
局域网中的IP地址盗用和滥用问题大量存在,这使得IP地址管理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在研究ARP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ARP协议解决局域网IP地址管理问题的方案,即利用ARP缓存及重复地址检测来对局域网IP地址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9.
在企业通过5G、边缘计算、专网等新技术推进数字化改造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终端和设备将通过5G接入,终端现有的动态IP地址获取方式无法满足企业实际生产管理的需要,因此有必要为企业提供在专网和MEC组网环境下自主可控的终端IP地址分配管理工具.首先分析了行业对终端固定IP地址的需求,接着介绍了MEC的组网架构并对终端获取I...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高校校园网IP地址密集且易冲突的特性指出,在设计IP地址方案之初,应考虑以下问题:为方便管理网络计划划分多个子网;在连入因特网后是否使用真实的网络地址;每个子网信息点的计划划分多少,将来要拓展多少;子网IP地址的分配是采用静态分配或者选择动态IP。还可以用另一个IP地址来代替TCP报头里的IP地址,此法可以由NAT技术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