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问酒     
酒是谁?酒是与人类从远古携手走来的同胞弟兄。伴随着沧海桑田,与人类同唱着一路壮歌。酒,人神皆饮。帝王将相,黎民百姓,神仙妖魔,凡夫俗子,鸿儒雅士,布衣山民,或品或饮,各得其乐。洒,悲饮则苦,喜饮则甜。喜也喝,悲也喝,分别喝,团聚喝,出征喝,凯旋喝……一杯透明的液体,让整个世界的面颊泛起红晕。  相似文献   

2.
菊花酒史话     
“旧日重阳日,传杯不放杯。即今蓬鬓改,但愧菊花开。北阙心长恋,西江首独。茱萸赐朝大,难得一枝来。”这是杜甫的一首《九日诗》,诗描写了唐朝宫中重阳节赐菊花酒、佩茱萸的宫俗,也反映出重阳节饮菊花酒是我国古代一个重要的节仪。  相似文献   

3.
酒亦镇宅     
《中国酒》2003,(3):51-51
从大禹的女儿仪荻一不小心把饭做成了酒以后.酒就成了拴住人思想的一种东西了。几乎每个人都可以离开自己的胞衣之地.离开自己的家.但并不是每一个人在离开家以后也可以离得开酒——人们对酒的依赖已经融入了血液。  相似文献   

4.
《中国酒》2011,(8):44-49
我们请来了著名剧作家石零先生作客《中国酒》杂志,为大家讲苏东坡的传奇人生。上一期讲了《宦海沉浮看东坡》的第一部分,苏东坡为反对王安石的新法,上书万言,直接把矛头指向了皇上。今天请石零先生继续为我们讲苏东坡的遭遇,以及他将要为此付出的代价。  相似文献   

5.
胡普信 《中国酒》2007,(4):60-63
一、吴淑其人 我国从南唐入宋,在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三朝,有一位知名度颇高的文人,他叫吴淑(947-1002)字正仪,润州丹阳人(今江苏省丹阳市人)。据《宋史.文苑列传》记,吴淑自幼才智出众,作文敏捷。当时江东的韩熙截、潘佑以文章著名,自从见到吴淑便对他深加器重。每次作文时,韩潘若有难以落笔之处,便有吴淑代作。后经人推荐,进入翰林学士院,掌制诰诏令撰述之事。不久授予掌管刑狱的官职“大理评事”。参加预修《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泱泱华夏文化的一部分古籍佚文就靠这三部煌煌巨著得以保存了原始面貌。  相似文献   

6.
人生如酒     
傅保卫 《中国酒》2009,(9):72-74
自从人世间诞生了酒这一迷人的液体以来,一直有人贬、有人褒,功过是非争论不休,总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相似文献   

7.
人与酒     
周忠志 《中国酒》2009,(11):72-72
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一生中苦辣酸甜,面对这类事情,都不可过度高兴或悲伤,笑对人生,对酒当歌,何乐而不为。  相似文献   

8.
《中国酒》2011,(9):26-31
我们请来了著名剧作家石零先生作客《中国酒》杂志,为大家讲解苏东坡的传奇人生。上一期讲到苏东坡被押解到京关入大牢并且命悬一线。今天请石零先生为我们讲述诗人此后所遭遇的命运。  相似文献   

9.
傅建伟 《中国酒》2013,(3):76-80
假如说《水浒》、《红楼梦》,包括《金瓶梅》等名著,在酒的品种、时俗、仪式、饮法等方面留给我们的是宝贵的文化与物产、情趣与知识的话,那么《三国演义》侧重的则是酒在政治、军事等事务中发挥的作用,前者传播的是知识与趣味,后者体现的是权谋术数和各式人物的命运。  相似文献   

10.
菊花酒     
我国很早就有酿菊花酒的历史。据成书于西汉的《西京杂记》记载:“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遥想那时的人们,于“九九”重阳节,独行或相邀,神情怡然地去登高、赏菊,或深或浅地啜饮菊花酒,不禁令人神往。  相似文献   

11.
傅建伟 《中国酒》2013,(2):76-80
假如说《水浒》、《红楼梦》,包括《金瓶梅》等名著,在酒的品种、时俗、仪式、饮法等方面留给我们的是宝贵的文化与物产、情趣与知识的话,那么《三国演义》侧重的则是酒在政治、军事等事务中发挥的作用,前者传播的是知识与趣味,后者体现的是权谋术数和各式人物的命运。  相似文献   

12.
鲁达 《中国酒》2010,(7):5-5
今年8月,在唐山举行的中国北方糖酒会,将上演一个特别节目,那就是台酒的精彩登场。对于台湾酒业,我们过去所知甚少,除了市场上难得一见的金门高粱,基本上别无印象。而这次糖酒盛会将要给我们一个惊喜,那就是祖国宝岛不仅出酒,更出好酒!  相似文献   

13.
贪官污吏在位时,多有一个共同嗜好:“中午围着桌子转,晚上围着裙子转。”酒、色成为把他们挑下马的两支利剑。有首民谣形容他们的酗酒之盛:“公仆不怕饮酒难,千杯万盅只等闲;‘习水’‘洋河’腾细浪,‘孔府’佳酿佐鱼丸;‘酒鬼’下肚肚里暖,‘特曲’壮胆胆不寒;更喜‘茅台’‘五粮液’,诸君饮后尽开颜。”虽然不能说酗酒者必腐,但是贪吃贪喝确是走向腐败的重要因子,所谓“酒盅虽小淹死人,筷子虽细打  相似文献   

14.
茹拥政 《中国酒》2009,(1):78-79
“绍兴酒如清官廉吏,不参一毫假而其味方真;又如名士耆英长留人间,闭尽世故而其质越厚。故绍兴酒不过五年者不可饮,参水者亦不能过五年。余常称绍兴为名士,烧酒为光棍。”——清·袁枚《随园食单》  相似文献   

15.
傅建伟 《中国酒》2014,(10):70-74
胡适自称是最敬重吴敬梓先生的“吴迷”,他说:“我们安徽的第一个大文豪,不是方苞,不是刘大魁,也不是姚鼐、而是全椒的吴敬梓”。骄傲之情溢于言表,可见胡先生对《儒林外史》喜爱之深。胡还高度评价吴敬梓的人格和思想,称“吴敬梓是个有学问、有高尚人格的人,不曾想靠做小说饭,故他的小说是一部全神贯注的作品。”超级“吴粉”这段话,切中肯綮,也很有分量。  相似文献   

16.
傅建伟 《中国酒》2014,(9):76-80
胡适自称是最敬重吴敬梓先生的“吴迷”,他说:“我们安徽的第一个大文豪,不是方苞,不是刘大魁,也不是姚鼐,而是全椒的吴敬梓”。骄傲之情溢于言表,可见胡先生对《儒林外史》喜爱之深。胡还高度评价吴敬梓的人格和思想,称“吴敬梓是个有学问、有高尚人格的人,不曾想靠做小说吃饭,故他的小说是一部全神贯注的作品。”超级“吴粉”这段话,切中肯綮,也很有分量。  相似文献   

17.
许广崇 《中国酒》2009,(10):66-67
“难得糊涂”酒文化品牌确实已经落入俗套,当然仍然有可贵之处,贵在“难得”。红楼梦酒应该全面导入《红楼梦》的文化渊源和文化个性,实现红楼梦酒品牌文化的升华。  相似文献   

18.
19.
李汝珍曾在《镜花缘》第七十回中这样写道:“每到海外,必带许多绍兴酒,即使数年不归,借此消遣,也就不觉寂寞。所有历年饮过空坛,随使撂在舱中,堆积无数。谁知财运亨通,飘到长人国,那酒坛竟大获其利;嗣后叹到小人国,蚕茧也大获其利。”咀嚼其中文字,不难发现:一、李汝珍酷爱绍兴酒,航海无聊,何以解愁,唯有绍兴酒。二、越酒行天下,故不虚名。而这里的天下的概念已经超出了古时中国范围内中华天下的范畴了,至少是已经在东南亚有所流通了。  相似文献   

20.
胡普信 《中国酒》2008,(5):74-75
东方朔(公元前154~前93)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人,西汉文学家。与司马相如同时,以辞赋著称。东方朔从小失去父母,由兄嫂抚养成人。汉武帝初即位,即罢黩诸子百家,独尊儒学,并诏今天下举贤良文学之士,东方朔应诏至长安上书自荐,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他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谈笑取乐,《汉书·东方朔传》中描述他然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汉武帝这个人非常喜欢奢侈,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东方朔24岁时,汉武帝想把秦阿房宫以南、以东、宜春宫以西大片土地圈起来,修建上林苑,并与终南山相接,东方朔持反对意见,东方朔直言进谏,并上《谏起上林苑疏》,认为这是取民膏腴之地,上乏国家之用,下夺农桑之业,弃成功,就败事,说得入情入理,为此,汉武帝封赐东方朔为太中大夫。东方朔曾言政治得失,陈农战强国之计,但武帝始终把他当俳优看待,不得重用,于是写《答客难》、《非有先生论》,以陈志向和发抒自己的不满。东方朔原有集2卷,已佚;后明人张溥编有《东方太中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