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导致我国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生态补偿机制的缺失。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应遵循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责权利相统一、分类解决、公平合理、政府主导原则。国家作为对其划定的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补偿主体,应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对该区域内的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生态移民、自然形成的水土流失和风沙区治理、因生态环境保护造成区域发展机会损失等进行生态补偿。流域上下游之间可通过水权交易和排污权交易途径进行生态补偿。开发建设项目作为对区域生态补偿的主体,应对其造成的水土流失治理、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等给予全额补偿。  相似文献   

2.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水土流失补偿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是对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超越,核心思想是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类生产建设活动必然造成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发展到一定程度会恶化生态、制约经济发展。水土流失补偿制度是生态补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建立和完善水土流失补偿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我国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类型划分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水土流失十分严重,防治任务非常艰巨,建立和完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对加快水土流失治理进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水土保持现状、总结国内外生态补偿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依据水土流失特点和水土保持相关群体的利益关系,划分了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类型,界定了补偿的责任主体和对象,研究了补偿标准的测算方法,分析了实现途径并提出了制度安排和政策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4.
1 水土保持工作的六项主要任务 (1)做好监督保护工作,控制人为水土流失 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各种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的任务十分艰巨。而这种人为破坏造成的水土流失后果非常严重,很难治理。因此,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就必须把监督保护工作跟上去。总的设想是,近期要切实有效控制人为水土流失,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长远要实现开发建设同保护水土资源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从国家的层面上讲,近期将重点抓好“三江”源区等生态良好区域和特殊生态功能区的预防保护工作,并加强对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等公路、铁路、水利、矿山等国家重点资源开发和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各地也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建立近期重点预防保护区,确定重点监督区和重点监督工程,并对其实施有效的监督。在滑坡、泥石流易发区和其他生态极度脆弱区、生态敏感区,要严格控制进行任何形式的开发建设活动;有特殊情况必须建设的,要深入研究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慎重对待,为国家把好生态保护关。要加强城镇化过程中的水土保持工作,做好城镇周边和开发区的水土流失防治。要以监督执法为切入点,加大对农村”四荒”治理开发的监督管理,控制农业开发中造成的生态破坏和水土流失。对集中连片、动土量大的治理开发项目,更要严格执行开发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  相似文献   

5.
2014年5月30日,河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了《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自2014年9月1日起施行。《实施办法》贯彻“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实行“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坚持“谁开发利用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的原则,在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我省水土流失防治形势,建立了各级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度、农林开发水土保持方案备案制度、废弃土石综合利用制度、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和水土保持方案限批制度等,从法律层面进一步强化了水土流失预防保护、生态治理和监督管理工作,对推动河北省水土保持工作,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轻水、旱、风沙灾害,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的河北、富裕殷实的河北、山清水秀的河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修订后的《实施办法》共七章四十三条,涵盖了水土保持规划、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水土保持监测与监督等各方面内容。主要表现为8个方面的强化。  相似文献   

6.
根据水土保持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和法律依据,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完善的补偿资金制度体系,明确补偿主体与补偿对象,确定补偿范围和标准,完善补偿机制理论支撑,加强水土保持生态保护和生态补偿的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7.
根据水土保持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和法律依据,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完善的补偿资金制度体系,明确补偿主体与补偿对象,确定补偿范围和标准,完善补偿机制理论支撑,加强水土保持生态保护和生态补偿的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8.
张栋 《人民黄河》2022,44(1):10-14
为了完善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制度,明确理论定位以指导制度实践,以相关政策文件为研究对象,从法律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视角,分析了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的制度基础及其理论特性,基于横向生态补偿的市场性、多元性特征对相关制度安排进行综合对照评价。结果表明:相较于具有补偿性、规制性等公法特征的纵向生态补偿,横向生态补偿主要体现出交易性、市场性等私法特征。现行制度安排对横向生态补偿的真实生态价值衡量机制有待完善,多元化、市场化导向缺乏制度补充,横向生态补偿法律关系尚待清晰合理地界定。因此,针对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制度的建构与完善,应进一步还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的价值内涵,以市场机制为导向,调整公法与私法在横向生态补偿中的介入范围,明确法律保障机制,形成去中心化和协同化、多元主体参与的契约式流域生态治理法律结构与包容性制度形态。  相似文献   

9.
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是解决目前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水土流失矛盾,拓宽水土保持投资渠道,推动水土保持工作全面开展的有效方法。建立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 ,是加快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速度 , 解决该流域水土保持投入不足 , 提高全流域保护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意识的需要。依据长江流域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特点、形态、相关群体利益关系和防治对策的不同,提出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构想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在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中,结合水土流失严重、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政府大量投资治理水土流失有困难的现状,我省对如何解决水保投入,逐步建立长效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抓好水土保持项目建设的同时,开展了水保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增加水  相似文献   

11.
以区域间水权交易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同一流域和跨流域两种不同的区域水权交易特征,提出基于替代方案成本估计的生态补偿方法,建立基于生态补偿机制的区域水权交易价格定价模型,为水权交易制度建设提供方法储备。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水电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电开发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给流域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建立科学合理的水电开发生态补偿机制,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研究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水电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框架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综述国内外生态补偿的理论研究成果与实践进展,研究太湖流域省际边界地区水生态环境建设和水资源保护中的生态补偿问题,设计跨界河湖治理生态补偿机制的框架体系,包括生态补偿依据、补偿范围、补偿主体和客体、补偿模式、补偿标的和标准,提出跨界河湖治理生态补偿的政策建议,即,加快生态补偿立法和规划工作;拓展生态补偿资金来源和生态补偿方式;完善生态补偿行政管理系统,健全生态补偿工作绩效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14.
实施生态保护补偿是调动各方积极性、保护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从我国国土空间主体功能定位和生态功能区划、水资源权属制度角度,定义了水生态补偿的内涵,研究了水生态补偿范围、补偿对象、补偿内容、补偿费用测算、补偿方式和补偿经费来源等,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为我国建立并实施水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涉水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国内外与水有关的限制发展区域、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的生态补偿模式,并对3种模式的生态补偿主体和补偿对象进行了阐述.生态补偿标准确定方法主要有基于生态服务价值评估、保护成本、支付意愿和受偿意愿、保护损失等4种.认为对于有市场潜力,能够市场化的水源保护区,应将其生态服务转化为相应的经济效益,政府可以较少介入或不介入;政府应加强对纯公共物品的介入与补偿力度,还应稳定资金来源,更为合理地运用政府间转移支付;补偿标准决定着生态补偿机制的成败,应采取服务功能价值核算法或成本核算法,公正地确定补偿标准等.  相似文献   

16.
针对跨界流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面临的横向治理评估体系不完善、治理主体主动施策意愿低的问题,从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改善、生态价值实现角度探索治理主体协同决策的动力机制。分别构建Nash非合作博弈、Stackelberg主从博弈以及协同合作博弈模型,分析流域上下游政府的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策略,并建立基于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发现:在非协同合作下,上下游政府努力程度不足;协同合作在经济层面上比非协同合作更加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上下游政府自发达成协同合作比较困难,通过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能够有效促进上下游达成合作并能提高跨界流域生态环境合作治理效益。研究成果可为跨界流域府际合作机制的构建及横向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流域生态补偿对弥补区域间水资源保护外部效应,协调各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正在加快推进跨区域横向补偿机制,如何合理测算各区域间生态补偿标准是主要难点和关键问题。本文建立基于水资源价值流的跨多区域横向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模型,建立水资源保护产生价值的运移传递关系矩阵,计算多区域间的补偿标准,并应用于东江流域,对东江流域各区域逐级进行生态补偿标准测算。利用2017年统计数据进行计算,得到作为补偿对象的赣州和河源应获得的生态补偿量分别为6.67亿元、15.61亿元,下游惠州、东莞、深圳、广州和香港应承担的生态补偿量分别为4.89亿元、6.87亿元、4.18亿元、3.03亿元和3.30亿元,可为确定流域内跨多区域的生态补偿标准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8.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芳  王孟  叶闽 《人民长江》2010,41(24):101-104
建立与完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不仅可以有效地调动各生态环境建设参与者的积极性,而且对生态环境破坏者的破坏行为将起到经济制约,从而更加有效地保护、建设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在生态保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了在水源区建立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并探讨了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内涵和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补偿的主体和对象及生态补偿的方式和实现的途径,并提出了实施生态补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理论框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和完善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对保护水源区生态环境以及地区之间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生态保护成本(或效益)外部性问题内部化,依据"公平、公开、公正"和"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提出了水源区生态补偿概念;从生态补偿主客体的划分,补偿标准,补偿模式与补偿方式,补偿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理论框架,为建立和完善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就巴彦淖尔市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情况,提出要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加大补偿力度,实现生态补偿的社会化、法制化、规范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