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处理专利     
专利名称:污水生物处理频繁硝化反硝化装置 申请号:200520073205.9 摘要:本文用新型污水生物处理频繁硝化反硝化装置.最适用丁城市污水处理和部分工业废水处理,通过在反应池中设置进水布水装置、隔板和曝气器使污水形成螺旋推流前进状态,  相似文献   

2.
我厂现有淮-77型双联下喷捣固焦炉2座,每小时产生的炼焦各类废水达25t左右,配套污水处理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酚氰废水。90年代初又建有硝化-反硝化的生物脱氰及污水除油、除泥气浮装置,此装置还担负公司60t/h甲醇残液等有害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固定床复合生物反应系统为基础,模拟小城镇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的同时硝化反硝化特性;同时对该系统的同时硝化反硝化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中DO在1.5~2.5 mg/L范围时,有利于系统的硝化反硝化同时顺利进行,另外,系统内碳源和溶液pH对硝化反硝化的进行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深床反硝化滤池是国内外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工艺的重要选项之一,为提高深床反硝化滤池的工艺设计和应用水平,分析了深床反硝化滤池的工艺特点,介绍了深床反硝化滤池在国内外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中的应用现状,指出了影响深床反硝化滤池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和解决措施,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深床反硝化滤池的工艺设计,比较了该工艺与其他常见替代工艺之间的技术经济差异。  相似文献   

5.
溶解氧对膜生物反应器硝化反硝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采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考察了溶解氧对膜生物反应器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的影响,同时对膜生物反应器中同步硝化反硝化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反应器对NH3-N、TN的去除率受DO的影响较大,当HRT为6h,进水pH值为7.0~8.5,反应器温度为7-13℃,DO为1.5mg/L左右时,系统对NH3-N、TN的去除率分别在97%和92%以上,达到了同步硝化反硝化的运行条件。  相似文献   

6.
针对广州地区城市污水碳量严重偏低、碳氮磷比例失调的特点,以模拟的广州污水为处理对象,采用SBR反应器,对以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除磷菌的培养及驯化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反硝化除磷菌存在于传统生物除磷体系中。经过两个阶段试验的培养驯化,反硝化除磷菌在聚磷菌中的比例从29.8%上升到852%。稳定运行的反硝化除磷系统具有良好的反硝化脱氮除磷性能,系统出水磷〈1.0mg/L,COD、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82%,97%。  相似文献   

7.
根据含氰废水生物脱氮装置的运行实践分析了生物脱氮反应中的硝化和反硝化特点、原理,对制约脱氮反应的硝化和反硝化的条件进行改进。在相同条件下.氨-氮合格率由改进前的27.5%提高到改进后的89.5%。  相似文献   

8.
根据含氰废水生物脱氮装置的运行情况分析了生物脱氮反应中的硝化和反硝化特点、原理,对制约脱氮反应的硝化和反硝化的条件进行改进,在相同进水量的情况下,改进前,氨-氮合格率为27.5%,改进后,氨-氮合格率为89.5%。  相似文献   

9.
OGO工艺是一种在OCO基础上改进形成的新型环流循环污水处理技术,具有良好、稳定的生物脱氮效果。OGO系统在处理中浓度生活污水时,出水TN、NH3-N浓度分别为7.03~12,88mg/L和4.32~9.01mg/L,系统对TN和NH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74.04%和81.14%,环区内TN的去除约占整个系统生物脱氮的57%。环区各检测点硝态氮浓度均小于3mg/L,且无明显差异,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为OGO系统生物脱氮的主要途径之一,而主反应器内显著的DO浓度梯度,部分活性污泥絮体的团块化,以及系统中存在部分具有反硝化能力的好氧菌属,是系统发生同时硝化反硝化实现生物脱氮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为保证排水总氮能够长期稳定达标,公司污水处理系统增加了污水深层反硝化脱氮流程。通过新建1套50m3/h反硝化生物设施,加强了装置的脱氮能力,实现了稳定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1.
丛晓东  吕勇  王肇君 《广东化工》2012,39(6):152-154
首先简单阐述了生物脱氮除磷机理,然后重点介绍了目前几种污水生物处理新技术:厌氧/缺氧/好氧MBR工艺、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和倒置A2/O工艺等,最后对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一体式同步硝化反硝化中试实验装置启动的过程及其应用于处理实际城市生活污水,并确定其启动所需时间及其处理效果.利用污水厂浓缩池污泥作为该装置的启动污泥,以经过超细格栅间后的生活废水为该反应器的进水。启动过程分为3个阶段以连续进水方式进行,在16.1~20.6℃,进水量100 L/h,水力停留时间19.5 h,污泥浓度(MLSS)约为6 500 mg/L的条件下,分析反应器对废水中COD、氨氮、总氮及硝化反应的处理效果。经过42天反应器对废水的COD、氨氮、总氮的除率分别为80.87%、86.11%、52.23%。亚硝酸盐积累率(NAR)达到52%以上。一体式同步硝化反硝化中试实验装置启动阶段处理实际生活污水具有高效稳定的特点,反应器设计结构占地面积小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与财力,一体式同步硝化反硝化装置的启动实验对应用于实际工程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复合垂直流渗滤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污水土地处理技术.通过对复合垂直流渗滤系统的模拟,揭示了该系统非生物作用与生物作用对氮的降解机制.并通过在系统中添加新型球形填料考察其对系统污染物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对污水中氮的降解是以生物作用为主,非生物机制为辅;氮转化以硝化效果为主,反硝化效果比较弱.球形填料能大大提高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能力.硝化-反硝化能力随着球形填料填充比的增加而提高.当氨氮浓度、硝态氮浓度较高时,硝化速率、反硝化速率均表现为零级.  相似文献   

14.
《清洗世界》2021,37(9)
采用高效的生物反硝化技术去除污水中硝酸盐氮,并研究反硝化菌处理硝酸盐氮废水的影响因素及其处理效果曲线。研究表明,DO、微量元素、pH等因素影响微生物的活性,合理调控可以有效提高反硝化反应速率。其次,对反硝化过程中各指标如pH、ORP随硝酸盐氮浓度变化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自养反硝化菌进行污泥负荷、污泥沉降性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焦化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齐荣  余兆祥 《现代化工》2005,25(Z1):57-60
焦化废水是一种氨氮和有机物浓度较高的难生化降解的有机废水.随着排放指标的日益严格,出现了很多焦化废水处理技术,而焦化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主要包括传统活性污泥法、生物脱氮缺氧/好氧法等.本文系统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焦化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并简要介绍了国内外一些生物处理新技术,包括以活性污泥法为基础的序批式反应器(SBR)工艺、生物强化技术、同步硝化-反硝化工艺及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等.  相似文献   

16.
由于排放标准的提高,某石化企业污水二级生化装置排水,进入深度处理装置再处理,该深度处理装置采用"反硝化滤池+臭氧+生物活性炭滤池+高密度沉淀池"的工艺,处理后污水水质达到CODCr≤30mg/L、氨氮≤2mg/L、总氮≤15mg/L、总磷≤0.3mg/L.装置投运后运行较为平稳.2020年大修后,CODCr去除率为74...  相似文献   

17.
毛霖  荆黎 《化学工程师》2022,(10):41-44
本文以污水处理厂的生活污水和污泥为试验对象,室内进行了100d试验,分析了短程硝化反硝化技术在处理污水时污染物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通过构建周期性的厌氧/低氧环境后,60d内可试验该装置的启动,随后通过构建厌氧/缺氧/低氧环境,最终出水中PO4--P浓度在0.5mg·L-1以下、COD浓度在30mg·L-1以下、NH3-N浓度在0.2mg·L-1以下,PO4--P及NH3-N去除率都在90%以上,COD去除率在85%以上。研究结论可为进一步了解短程硝化反硝化技术处理污水污染物机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研究发现了突破传统脱氮除磷原理的同时硝化反硝化现象、反硝化除磷现象、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厌氧氨氧化工艺。这些新技术和工艺克服了传统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所存在的不能使脱氮和除磷同时达到最佳效果的缺点。重点从新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体现出来的优势以及相关工艺等几方面综述这四种新技术和工艺。  相似文献   

19.
硝化菌与反硝化菌混合培养生物脱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污泥中筛选得到了脱氮效率较高的硝化菌、亚硝化菌和反硝化菌,测定了其在含氮溶液中的生长曲线,计算得到其反硝化或硝化强度。将所得菌种在好氧条件下于模拟污水中进行混合培养,研究了脱氮效率及影响因素,并与用传统生物序列法进行硝化与反硝化培养脱氮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混合培养硝化菌、亚硝化菌和反硝化菌过程中不会累积中间产物,生物脱氮率可达76.7%,较传统序列式脱氮法有显著提高,混合培养过程受pH值和温度的影响较小,是一种简易可行、高效和无污染的生物脱氮方法。  相似文献   

20.
何伟  蒋念 《江西化工》2011,(3):8-11
探讨了传统硝化/反硝化BIOSTYR工艺原理和特点,比较得出BIOSTYR工艺与MBR膜污水处理技术的优缺点,探寻了传统硝化/反硝化BIOSTYR工艺用于校园生活污水回用处理的可行性,并给出了其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