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旅馆、酒店和会所,夏季需要制冷,冬季需要供热,全年需要生活热水,采用水源热泵系统,对部分机组的冷凝温度加以调整,该系统一机三用,夏季制冷、冬季取暖,一年四季制备生活热水,夏季制冷的同时制备生活热水,即免费制备热水,该系统比常规水源热泵系统更加节能;以大连长兴岛高尔夫球场会所空调、采暖、生活热水三用型水源热泵系统为例,根据空调、采暖、生活热水负荷,配备了三台水源热泵机组,分析了空调、采暖、生活热水三用型水源热泵工作原理;夏季空调制冷,制备生活热水,COP值达到5.72,过渡季制备生活热水、冬季空调采暖和制备生活热水的COP值达到3.75,有较大的节能效益。  相似文献   

2.
祁蕊  陈浩 《制冷》2023,(2):8-12
本论文以珠海某酒店项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生活热水耗热量及空调冷负荷进行计算,初步选型余热回收机组;然后通过分析余热回收量与生活热水用热需求的匹配关系,提出热回收机组的选型建议;最后,对热回收机组节能效果进行量化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3.
对工程概况及系统设计进行详细介绍,通过土壤释热吸热不平衡率的计算,分析地源热泵系统只承担空调负荷和同时承担空调负荷以及生活热水负荷时,对机组效率的影响;分析不同生活热水系统的经济性,确定较适宜的运行策略。  相似文献   

4.
以某生活小区为例,介绍用带冷凝热回收的制冷机组同时满足空调供冷和生活热水的需要。阐述冷凝热回收的原理,对其经济性进行分析,从不同角度论证冷凝热回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一种水侧转换的三联供水(地)源热泵机组,其主要特点是将冷凝器分成以显热交换为主的一级冷凝器和以潜热交换为主的二级冷凝器。通过对该机组及系统技术方案的分析,以及机组能效比和性能系数的计算,认为该机组可以充分利用冷凝热的潜热和显热分别对生活热水进行梯级加热,不必采用高温工质就能够满足生活热水和空调热水出水温度要求,达到最大化利用冷凝热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常先问  陈伟青 《制冷》2015,(1):37-41
本文结合实际工程特点,对空调冷源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同时对冷水机组热回收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及探讨。该工程的冷源具有大小主机搭配、可与风冷热泵机组互为备用的特点,较为经济节能。水泵与主机一对一连接,控制简单可靠。空调水系统设计为分区两管制系统,更加符合实际运行需求。冷水机组热回收系统采取热水罐串级连接,依靠热水罐的水温分层作用有效地实现了热水的梯级利用及顺序利用,同时综合考虑了热水管网的回水加热循环,充分地利用了冷水机组的冷凝热,更加节能,而且优化后的热水系统供水温度稳定,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冷凝排热-相变蓄热热回收空调系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相变蓄热材料的相变过程将空调系统冷凝热回收并制取热水,解决空调系统运行时段与热水使用时段的时间差以及生活热水的用量与冷凝热量之间的不一致。针对冷凝排热相变蓄热热回收空调系统制备生活热水进行试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选择合适的相变蓄热材料,该系统试验工况下制取的热水达到了预期温度35~40℃,可满足洗浴用生活热水的温度要求;如需更高温度的热水,可在热水管路上设置辅助加热器加热,以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基于多能源互补的热泵空调热水系统。基于多能源互补的热泵机组可实现对空气能、太阳能、浅层地能、污水余热能等低位能源的互补利用,一套设备同时具备制冷、供暖、供热水三种功能。  相似文献   

9.
根据寒冷地区的气候特点,提出一种将双级压缩和冷凝热回收技术相结合的带热水供应的新型热泵空调;通过室外温度为-11℃、制热兼制热水下蓄热工况的模拟运行分析,验证了新型热泵空调可以同时满足供热量和生活热水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陈小雁 《制冷》2011,30(3):42-46
介绍通过热水需求量来确定空调负荷供应量的太阳能空调和热水站综合系统,建立常年生活热水和夏季空调冷水综合应用的太阳能利用系统.提出几点不足.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准确评估洛阳市地下水源热泵空调系统节能性及经济性,基于洛阳市典型工程项目的现场调研数据,建立地下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性及经济性评价的数学模型,并依据初投资、运行费用、标准煤耗量等评价指标对传统中央空调系统和地下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能耗及经济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所提出的单位空调面积评价方法是适用于地下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运行能耗和经济性的科学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种新的轿车空调方案——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减少轿车的油耗和提高轿车的动力性,本文应用热力学和传热学的方法,通过对现有轿车空调系统和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轿车空调系统的分析比较,指出利用发动机高温冷却液驱动的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代替现有空调系统的可行性。并对轿车空调用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工作原理进行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中央空调系统的特点,采用了模糊控制算法对冷/热水系统、冷却水及冷却风系统进行了控制,分析了中央空调耗能的特点,阐述了中央空调模糊控制系统的原理及结构,工程实践证明,模糊控制在中央空调节能系统中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14.
针对华南地区某连锁酒店客房热水供应及该酒店商场空调需求,提出了空气源热泵承压热水供应与全新风空调联供系统方案,介绍了系统具体构成及关键部件的匹配设计计算方法,利用蓄热水罐、蓄冷风柜等蓄能装置和以PLC为核心的数据采集及控制手段,探讨了冷热需求不同步、冷热负荷不均衡的冷热联供固有局限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并对实施的工程系统进行了全年性现场运行性能测试和分析调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可靠地满足该酒店热水供应的同时,又满足了该酒店商场夏季全新风降温空调的需求,该系统年平均综合能效比大于4.7,为空气源热泵冷热联供提供了一种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目前空调系统排风中能量回收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相关的技术数据比较,提出了基于空气源热泵空调排风的深度节能利用方案,即把空调系统排风引入到空气源热泵室外换热器,利用空调系统的排风具有的能量来加强空气源热泵室外换热器的换热强度,从而提高空气源热泵的制冷、制热系数和机组的制冷(热)量,减少电能消耗。该方案在技术上可行,初投资小、回收年限短、能量回收率高(可以达到100%)、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以烟台地区某公共建筑为例,借助HDY-SMAD全年动态负荷模拟软件对建筑物的冷热负荷进行模拟计算,根据全年能耗分布曲线图、季节性能耗分布曲线图和全年负荷频率分布图进行冷热源的匹配,并从室外土壤换热系统及室内空调通风系统两方面对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进行了全面介绍;最后通过经济性比较,说明了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在节能环保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蒸发冷却+空气源热泵复合冷(热)水机组夏季能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蒸发冷却+空气源热泵复合冷(热)水机组由蒸发冷却段和机械制冷段组成,蒸发冷却段是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机械制冷段是直接蒸发冷却器(DEC)与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的联用。本文首先对DEC+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的夏季能耗进行分析,并与传统的单独运行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的情况进行对比;另外从压一焓图和温一熵图角度分析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联用DEC后能效比提高的机制;然后以西安地区为例对蒸发冷却+空气源热泵复合冷(热)水机组进行夏季能耗分析,推导出单独利用蒸发冷却技术就能制取18℃左右高温冷水的气候条件。为蒸发冷却制取冷水技术在中等湿度地区甚至高湿度地区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连志强  赵有民  安锦锋 《制冷》2010,29(3):77-80
本文从大型商业中央空调的方案设计出发,通过对中央空调冷热源、水系统、风系统及空调自控系统的设计理念阐述及运行节能特点分析,以期望在提高中央空调设计质量,降低大型商业建筑空调能耗方面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热泵技术的原理及分类,分别对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土壤源热泵、太阳能热泵空调系统的运行原理、特点、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对比了这四种空调方式的优缺点,为不同地区选用热泵空调机组提供了参考依据。结论指出,通过合理热泵空调形式的应用,可以大大节约空调能耗,为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做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中等湿度和高湿度地区的气候特点,提出一种新型的节能环保型空调系统—基于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相结合的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该系统中,蒸发冷却与风冷热泵组合式冷热水机组夏季制取高温冷水供给毛细管辐射末端,承担室内显热负荷,冬季制取热水;蒸发冷却新风机组制取新风送到室内,承担室内潜热负荷和部分显热负荷。文中以西安为例,分析了其节能性和舒适性特点,并结合具体例子对空气处理过程进行了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