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论述了饲料预混料安全储藏的重要性、难度和多条件限制的约束性。归纳了饲料预混料的安全储藏应严格控制其储藏期限、储藏条件并采用分类存放的原则。同时还指出了预混料的成品库房宜采用保温、隔热和有通风装置的混凝土结构仓。  相似文献   

2.
粗脂肪含量不同的三种饲料分别储藏在温度10℃、相对湿度80%~85%和温度30℃、相对湿度30%~35%的恒温恒湿箱中120天。在储藏前后测定了饲料中粗脂肪、水分、氨基酸总量、氨含量以及酸值和过氧化值。储藏中除前30天外,以后每隔15天测定分析饲料的酸值和过氧化值。结果表明:饲料经储藏后,粗脂肪含量降低,氨基酸总量也略有降低,但氨含量略有增加,饲料水分随储藏条件的相对湿度变化。随饲料储藏时间的延长,饲料酸值增加,饲料过氧化值增长较快。储藏温度和湿度对饲料储藏品质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优质稻在高温高湿的华南地区常规储藏条件下的储藏特性,研究了脂肪酸值和蒸煮品尝评分的变化规律,确定了优质稻在华南地区常规储藏条件下的安全储藏时间,提出了优质稻在此条件下安全储藏须控制的优质稻入库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4.
从目的、特点、影响因素及要求等方面,探讨了饲料安全储藏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黄曲霉生长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其在玉米储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玉米储藏条件不当很容易导致黄曲霉污染而产生对人畜有害的黄曲霉毒素,找到适当的储藏条件可以保证玉米安全储藏.对黄曲霉在不同的温度和环境相对湿度条件下的生长状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黄曲霉菌落生长速度,找出了抑制黄曲霉生长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对玉米安全储藏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徐红梅  宗力 《粮油加工》2010,(12):70-72
对农业生产的新特点和高水分稻谷的收购与安全储藏形势进行综合分析,论述了收购高水分稻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对原储藏技术规范的稻谷安全储藏水分控制标准进行分析,并结合各地实践经验,提出了根据实际储藏技术和条件相应提高稻谷安全储藏水分控制标准的思路。综合分析了高水分稻谷安全储藏的应对措施,为我国进一步修订稻谷安全储藏水分控制标准的技术规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比较分析自然低温仓房(16±1)℃、空调控温仓房(20、25℃)及不作控温处理的对照仓房储藏优质籼米皖稻207时主要质量指标变化规律和害虫发生情况,研究大米储藏周期和大米储藏安全水分,探讨储备大米品质判定关键指标。试验结果表明,从抑制害虫和抑制霉变的角度来看,(14.5±0.5)%水分的供试大米在低温储藏条件下可安全储藏,其他储藏条件下仍需配合磷化氢熏蒸密闭处理方可安全度夏;由于垩白粒率值超标(30%),4种储藏条件下的供试大米安全储藏期均仅为4~5个月;同时,推荐垩白粒率、品尝评分值和色泽气味3个指标共同作为优质籼米储藏品质判定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在不同包装材料和不同温度条件下,小麦粉在海南地区储藏品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储藏温度为20℃时,采用真空或充氮气包装能使小麦粉储藏8个月后,其各项质量指标仍在规定数值以内;30℃时,布袋、纸塑袋包装仅能维持小麦粉安全储藏时间4个月。实仓实验表明:采用真空包装能使小麦粉储藏7个月后,各项质量指标符合小麦粉质量安全要求。因此,真空或充氮气包装能有效延缓小麦粉在海南地区的质量变化,延长小麦粉保鲜、保质期。  相似文献   

9.
低温和气调储藏对油菜籽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温度(15、25、35℃)和不同氧气体积分数(2%、5%、10%、15%、21%)对油菜籽进行储藏,每隔20 d测定一次储藏油菜籽的含油率、酸值、过氧化值等品质指标,探讨不同储藏条件下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180 d的储藏期内,储藏条件(时间、氧气体积分数和温度)对油菜籽含油率、酸值和过氧化值的影响显著,不同储藏条件下油菜籽的酸值和过氧化值均随储藏时间延长而升高,两者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41.低温和低氧气体积分数有利于油菜籽的安全储藏.  相似文献   

10.
通过比较分析自然低温仓房(16℃)、空调控温仓房(20℃和25℃)以及不作控温处理的对照仓房储藏大米度夏时主要质量指标和品质指标变化规律、害虫发生情况,探讨储备大米宜储性控制关键指标,研究大米储藏安全度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温度16℃、湿度65%是优质籼米黄花粘储藏防虫保质的最优储藏条件。在20℃、25℃储藏条件下的大米需结合防虫技术才能安全度夏,自然温度储藏条件下的大米不能安全度夏;色泽气味和品尝评分值是黄花粘宜储性控制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11.
糙米保鲜储藏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东北气候条件及粳糙米储藏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着重研究不同储藏条件与粳糙米品质变化的关系以及储藏条件对粳糙米品质的影响,并寻求较高水分糙米的储藏条件,保持糙米的新鲜.在单因素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全因素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储藏方式、储藏温度、糙米水分对糙米脂肪酸、黏度的影响,建立了各评价指标与各影响因素的数学模型,并经优化处理找出了最佳参数组合:组合l为充氮储藏、温度12.05℃、水分15.58%;组合2为真空储藏、温度12.3℃、水分15.35%.结果表明:上述储藏方式较常规储粮的安全水分14%提高约2%,可以显著地降低稻谷烘干成本.  相似文献   

12.
实验以粮仓中安全水分稻谷为研究对象,探究稻谷在不同储藏温、湿度中的霉菌生长规律,采用Logistic方程拟合稻谷霉菌在不同储藏条件下的生长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在20℃及以下,霉菌数量增长缓慢,稻谷处于安全状态;25℃时,43%和75%的湿度为安全储藏条件;30℃时,仅43%的湿度为安全储藏条件;40℃时稻谷霉菌数量变化较小。Logistic方程所拟合出的各个储藏条件中霉菌生长方程的决定系数R~2为0.987±0.017,适用于描述稻谷中霉菌的生长曲线。结合B_f和A_f值,同一温度下,环境相对湿度越高,模型的准确性越低;在10~3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模型准确性下降。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水分大米储藏品质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实验室人工模拟条件下控制大米的储藏温度和水分,对储藏大米进行了为期13个月的试验研究。在研究期间对影响大米质量的感官指标、脂肪酸值等数据进行定期检测。结果表明:高水分大米经高温条件下储藏,当脂肪酸值达25mgKOH/100g时是大米的安全储藏期限;较低水分的大米常温或准低温下储藏,其安全期限以感官指标来判定。提出了不同含水量的大米在不同温度下的安全储藏期限。  相似文献   

14.
在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下,玉米入仓后及时通风降水,储藏中维持粮温稳定,预防粮温变化幅度大。同时,采用富氮气调绿色防虫、杀虫技术,可在实现玉米在广西地区安全储藏,提高玉米储藏质量。  相似文献   

15.
温度对小麦安全储藏水分及霉菌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小麦储藏条件,将小麦水分调成12.5%~15.5%,在15~35℃条件下储藏50d,研究小麦储藏安全性和霉菌活动的状况。结果表明,水分为13.0%的小麦在各试验温度组合中均没有发现霉菌含量显著增加现象(P>0.05),也没有出现原有优势霉菌被灰绿曲霉等典型储藏型霉菌替换的现象。试验结果还揭示了储藏温度与小麦储藏安全水分的关系,从30~15℃,储藏温度每降低5℃,小麦安全储藏水分可升高0.5个百分点,且没有霉菌明显活动的迹象,线性关系明显(r=1)。因此,在实际储藏环节,可根据小麦水分情况,通过控制储藏温度实现安全储藏。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利用冬季严寒的气候条件,对收购的高油玉米进行烘干、缓苏一冷却、低温入仓,通过低温储藏以达到安全储藏和保鲜的目的。经过三、四年的储藏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华南地区高温高湿的储粮生态气候特热点,对粮食储备非常不利。近年随着国家储备战略的需要,华南地区的大豆储备规模激增,如何实现大豆的安全储藏,是仓储企业的当务之急。自2008年2月第一批进口储备大豆进库开始,新沙粮库围绕大豆安全储藏已经开展了大量生产性试验,通过多角度分析大豆入库的质量状况、储存品质状况、仓房条件,对比常规储藏、高浓度熏蒸储藏、控温储藏三种大豆储藏方式,初步总结出一套比较适合华南地区浅圆仓安全储藏大豆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储藏过程中CO_2气调条件对青稞品质劣化进程的影响,研究在0、25、37℃条件下,分别充CO_2气调和常规储藏青稞300 d,比较不同储藏条件下青稞品质变化差异。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充CO_2气调组与常规组相比,其品质变化幅度小,气调储藏一定程度起到了延缓青稞品质下降的作用。青稞在储藏过程中,其含水量、游离巯基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α-淀粉酶含量和过氧化氢酶含量均随着储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温度上升促进这些指标下降。与其他储藏温度相比,青稞在37℃储藏条件下的含水量、色泽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更大。青稞随储藏时间的延长,其值呈上升趋势,储藏温度越高,变化趋势越大。综合看来,低温条件下能更好保持青稞的品质,而高温下充CO_2气调储藏能起到了延缓青稞品质降低的作用。研究结果为青稞的合理、安全储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余昆 《西部粮油科技》2010,(6):81-83,94
我国各地区气候、仓房设施、储粮技术等储粮环境条件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各地区粮食储藏安全水分也不相同。在粮食储藏工作中,用查表法、计算法和图解法3种方法均可确定当地或某一仓房储藏粮食的安全水分。  相似文献   

20.
优质稻因营养丰富、口感好,但优质稻的储藏期限明显低于普通稻谷,在常规储存条件下,安全储藏期通常不超过一年半。针对常规储藏条件下易变黄、生霉结块、品质口味变差等突出问题,通过对优质稻储藏品质特性的研究,探索优质稻黄变的环境条件,建立优质稻黄变的检测方法,研发新型粮堆结露结块防控和处理技术,明确不同储藏条件下优质稻的保质储存周期,并将优质稻低温储藏工艺集成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