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首先从历史视角阐述了庐山近代中西合璧建筑产生的时代背景,分析了石材作为建筑主体结构材料的成因。其次,从中西传统文化层面剖析了庐山近代建筑呈现自然美的深层原因。该文重点挑选了庐山近代建筑的经典案例,通过石材加工、砌筑等构建细节,展示了庐山近代建筑精彩纷呈的结构艺术,揭示了西方建筑文化与本土工艺的结合对于近代建筑风貌的深刻影响。最后,文章指出了庐山近代建筑的结构艺术性,是庐山世界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为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建筑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历史时期(1840—1949)是中国建筑急剧变化的时期。一方面,由于封建经济结构的逐步解体,资本主义的侵入和发展,开始了一系列新的建筑活动;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极端不平衡,反映在近代建筑活动上,也呈现出各方面的复杂性。中国近代建筑处于承上启下、中西交错、新旧并存、相互影响的过渡阶段。近百年建筑大部分遗存至今,仍为目前与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生产、生活所使用,对中国的城市建设有着直接的  相似文献   

3.
4.
中国近代建筑处于承上启下、中西交错、新老并存、相互影响的过渡阶段,其历史演变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从甲午战争到五四运动、从五四运动到抗战爆发、从抗日战争爆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本文概述了各阶段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特点,列举了各种类型的建筑的代表作品,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分析近代岭南大学核心校区最具代表性的一批教会建筑的建设背景,以及对结构材料及细部构造与建筑空间、立面形态的关系的深入研究,揭示蕴含于岭南大学近代教会建筑中精彩纷呈的结构艺术。指出中西合璧的结构艺术是近代优秀教会建筑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刘松茯 《城市建筑》2005,(11):43-47
哈尔滨近代建筑具有多元化的风格构成,在近代中国城市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传统建筑文化的再现、新思潮建筑的整体导入、“中华巴洛克”建筑的试验三个方面论述了哈尔滨近代建筑艺术特色,并阐明哈尔滨是近代中国建筑样式最丰富的城市。  相似文献   

7.
辛塞波  侯凤武  张立昆 《华中建筑》2007,25(12):178-181
古今中外,建筑就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该文分析了从中国近代以来,建筑教育中艺术课程所占的比重,以此来分析艺术学科在我国建筑学教育中的特征,并指出建筑学与艺术学科之间互补关系,以及适合我国当代建筑学艺术学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曾凡普  何俊萍 《山西建筑》2006,32(24):23-24
论述了中国近代建筑文化的出现以及一系列背反现象,探讨了现代建筑运动的两个阶段以及对建筑发展的影响,阐述了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历史,指明了其发展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沈阳近代建筑为例,否定了以"欧洲中心论"对待和评价中国近代建筑的片面思想,强调在近代建筑导入不同地区时,为适应当地条件而经历的本土化的变异、成长与发育过程,主张以"中国建筑的中国观"去看待中国的近代建筑,这对正确认识中国近代建筑、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引进,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建筑与建筑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1941年,毛主席就指示我们:“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并强调首先要懂得“昨天”,“对于近百年的中国史,应聚集人材,分工合作地去做,克服无组织的状态”(《改造我们的学习》)。作为近百年社会物质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代建筑也应当引起我们重视。但是过去这方面的工作做的很不够。特别是近十几年来,由于林彪、“四人帮”全面篡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建筑历史尤其是近代建筑史的研究工作,被迫停顿下来,这也是对我国建筑界的一个很大的干扰破坏。  相似文献   

11.
张金 《建造师》2008,(12):40-45
从样式研究的角度来看,中国近代建筑主要有三大类型。在中国几千年的古代封建社会里,虽然政治上有20佘朝皇帝的更替,文化上有多次的对外交流,但是,中国文化基本上是连续的一元文化。中国的建筑,在中国整个环境总影响之下,虽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的特征,但其基本的方法及原则却始终一贯  相似文献   

12.
一、命题阐述(一)分期标准众所周知,建筑是有实用功能的技术产品,也是具有民族和时代特征的艺术产品。建筑的民族形式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中外古今概莫能外。功能和技术的急剧变化,无疑会给建筑形式以极大的冲击,"近代建筑"这个概念首先指的就是伴随着十八、九世纪以来工业生产而出现的新形式的建筑。"近代"既是一个  相似文献   

13.
本世纪初出现的所谓“中国式”建筑,不是中国古典建筑的延续或发展,而是传教士与外国建筑师设计的一种变态的建筑。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固有式”建筑,是一种复古现象。但很快就完成了“以复古代更新”的历史使命,出现了新的形式……  相似文献   

14.
刘亦师 《建筑师》2012,(6):79-84
中国近代建筑是产生于近代时期的政治、社会、文化条件下,并反映这些条件影响的那部分建筑。其具备如下几个特征:异质性、多样性、全球关联性、建筑样式的政策指向性及连续性等。这些特征指明未来近代建筑研究的两个主要方向:分类总结近代建筑样式及研究近代建筑与社会的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15.
刘楠  于超  侯冬梅 《山西建筑》2010,36(23):35-36
对坊子近代德式建筑进行了概述,从外观线条、视觉效果、对称效果、以人为本的居住理念等方面归纳了近代德式建筑的艺术风格,指出这些德式建筑群建筑科学及文化艺术方面的价值,是人类可利用的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近代中国水塔建筑为研究对象,分析水塔的历史、发展、建筑构造以及材料等相关内容.尤其分析了汉口作为近代城市地标性建筑的水塔,揭示其在近代工业建设和城市建设的建筑地位.  相似文献   

17.
<正>化图为实大约两年前,看到过一个关于建筑设计的电视节目,有一个镜头至今难忘。那个电视片展现了"长城下的公社"别墅群的设计建造过程,其中有一栋是张永和设计的,他的设计图相当诡异,因此将图像化为实体,也就特别困难。那个让我难忘的  相似文献   

18.
确定重点、营造环境、强调个性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中国近代建筑的砖(石)木混合结构、砖(石)钢骨混凝土混合结构、砖(石)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三种基本结构类型的特点,并结合实际案例,探索了近代建筑结构的演变及其混合形态的复杂性,为现代建筑结构设计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0.
王世仁 《古建园林技术》1987,(14):7-12转42
“近代建筑”指的是伴随着十八、九世纪以来工业生产而出现的新形式的建筑。建筑形式要满足新功能,运用新技术,又要符合民族审美观念。现今,民族形式逐渐成为近代建筑创作的新命题。中国近代建筑的民族形式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从一开始立足于如何继承旧形式,改造旧形式,最终以新形式取代旧形式。现在对民族形式的探索,不但要注意传统建筑外部的形式特征,同时也注意研究民族形式内在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