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给出两个解三维承压水非稳定流方程的高阶精度差分格式.从理论上证明了用这两个差分格式去逼近相应的非稳定流方程的相容性,并达到高阶精度.另外,还证明了差分格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对一类带有齐次边界条件的Rosenau-KdV-RLW方程的初边值问题进行数值研究,提出一个三层线性化差分格式,证明了差分解的存在唯一性,并运用离散泛函分析方法直接证明了该格式的二阶收敛性和无条件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对流方程构造三阶迎风格式.方法采用迎风Lagrange插值方法.结果与结论证明了三阶迎风格式对所有p∈[1,∞]是Lp稳定的.数值算例表明,三阶迎风格式优于多数二阶格式.  相似文献   

4.
考虑Burgers方程的初边值问题,提出了隐-显多步有限元方法的逼近格式,并证明了该格式的最优阶误差估计。  相似文献   

5.
将有限解析法用于奇异摄动问题,建立了一类奇异摄动问题的离散格式,证明了格式的某些性质并作了误差分析.数值实验的结果表明格式的精度很高.  相似文献   

6.
给出了二阶导数带小参数的线性常微分方程两点边值问题的有限解析格式,证明了格式的截断误差为一阶  相似文献   

7.
给出了两类牛顿迭代法的修正形式,证明了这两类迭代格式至少是三阶收敛的,数值实验表明,与其它已知的三阶收敛的牛顿迭代格式相比,新迭代格式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对一个血吸虫病模型,采用交替方向差分格式给出了一种术解方法,并证明了这种格式的平均稳定性和收敛性。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抛物型方程的一种高精度交替方向格式,并用能量估计方法证明了该格式的收敛性,其收敛阶为O(Δt2+h4),通过数值算例与传统的几种格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研究所提出的格式和已有的格式相比,计算精度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用待定系数法构造了扩散方程的一个高精度差分格式,证明了差分格式的收敛性和稳定性的条件,针对具体例子给出了一系列数值试验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1.
叶轮是发动机核心部件,由于其整体形状结构复杂,是具有代表性的难加工零件,一般主要采用五轴加工。本文利用CATIA软件对某型叶轮进行三维建模,优化刀具加工轨迹,生成后处理程序,再利用VERICUT模拟加工,最终证明CATIA与VERICUT结合加工复杂零件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2.
氯化浸出铅阳极泥回收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对湿法处理铅阳极泥回收金进行了研疣.实验结果表明:铜的浸出是酸浸除杂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温度为65℃,盐酸浓度为2.9moL/L,氯化钠浓度为1.3mol/L,硫酸浓度为0.3mol/L时,铜的浸出率达到92.03%,杂质能有效去除.在氯化浸金的过程中,温度与氯酸钠的用量对金的浸出率影响最大.随着两者的增加,金的浸出率将明显地增加.当温度大于80℃,氯酸钠用量大于料重的12.5%,硫酸浓度为1.5mol/L时,金的浸出率大于98%.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薄壁类零件的加工精度,利用蛇形弹簧受轴向力产生径向膨胀而夹紧零件的原理设计了一套薄壁套筒类零件磨削夹具.对夹具中的螺栓拧紧力矩与蛇形弹簧的轴向力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显示,当蛇形弹簧所受轴向力为5 000 N时,螺栓所需拧紧的力矩为309.46 N·m.利用Workbench软件对夹具中螺栓拧紧力矩(309.46 N·m)的工作状态进行有限元分析表明,夹具所使用的材料可满足其性能要求; 蛇形弹簧应力集中处为Φ25轴径处,蛇形弹簧过盈配合处(Φ36内径)胀紧变形为0.007 mm,最大应变为0.000 51,最大应力为101.79 MPa; 蛇形弹簧膨胀接触处为套阀阀芯变形最大处,最大径向变形量为0.002 1 mm、最大应力为25.22 MPa、最大应变为0.000 13.对夹具进行可靠性分析表明,其应力可靠度为100%.  相似文献   

14.
目前,目标油田BQ57区由于边水活跃造成油层采出程度低,因此需要对BQ57区剩余油分布进行研究,以期在热采过程中获得较好的效果。通过研究BQ57区Ⅲ1、3层纵向及平面上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得到剩余油总量为43.22×104 t。纵向上:Ⅲ11层地质储量为17.76×104 t,剩余地质储量为14.72×104 t,采出程度为17.19%;Ⅲ12层地质储量最小,为5.79×104 t,剩余油较少,为4.86×104 t,采出程度为16.09%;Ⅲ31层剩余油最多,为15.4×104 t,采出程度为11.20%;Ⅲ32层剩余油为8.26×104 t,采出程度为6.17%。平面上:水下分流河道的剩余地质储量比例为52.87%,由于其分布面积最大,因此其剩余油所占比例最高,储量丰度值也最高;前缘席状砂微相所占剩余油比例为44.98%,其丰度值较高。由于后期井网调整需要结合单井产能,因此井网调整的部位应优先考虑水下分流河道和前缘席状砂。  相似文献   

15.
为了能够将弹丸在某一时间段内的飞行姿态实时再现,提出采用弹道同步跟踪反射镜技术,在摄像机前放置一面跟踪飞行弹丸的转镜,将弹丸的运动状态实时反射于高速CCD摄像机内.设计了弹道同步跟踪系统,给出了主要元件摆放参数,做出反射转镜转角及角速度随时间变化曲线.针对弹丸速度为1000 m/s、垂直距离为50 m,计算出弹丸速度的最大离散间隔为10 m/s,扫描速率为20等关键参数并进行仿真,结果证实本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正交法考察了各因素对浸取纯化黄酮工艺的影响,确立了离子交换纤维纯化黄酮的最佳工艺.获得浸取银杏叶黄酮的最佳条件:以pH值为8的70%的乙醇溶液,在75℃浸提3.5h;强碱阴离子交换纤维吸附黄酮的最佳条件:上柱药液的pH=4,药液流速0.38mL/min,药液质量浓度0.5289mg/mL,固液比1:200;吸附在强碱阴离子交换纤维上的黄酮动态解吸的最佳条件:HCL浓度2mol/L,流速0.5mL/min,解吸剂是体积分数为60%的乙醇,体积60mL.实验结果表明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纤维提纯黄酮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是否存在苔原,关系到地球是否有地理意义的第三极——高极,因此其是全球地理科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在给出苔原定义的基础上,拟定了由5个要素组成的苔原环境指标组合.这5个要素分别是7月平均气温为0℃~10℃;位于冰盖或冰川外围的冰缘区,寒冻强烈;存在多年冻土;土壤为寒冻土;植被无林.青藏高原7月平均气温介于0 ℃~10℃的范围约占高原面积的50.4%,为129.64×104 km2;在此范围内,山谷冰川广泛分布,现代冰缘环境典型,寒冻过程强烈;连续多年冻土占高原多年冻土面积的72.5%,土壤为寒冻土,且冰沼土发育;植被因海拔高度突破森林线而无林,仅有小灌丛、草类及苔藓等;因此,判定青藏高原存在苔原.青藏高原沼泽湿地植物多特有种,冻胀泥炭丘普遍,与多边形土等形成冻胀组合,构成沼泽苔原.高原外围山地发育山地苔原,中部发育高原苔原.青藏高原具有山原性质,因此有世界唯一的山原苔原,表现出苔原的多样性.中国除长白山、阿尔泰山和天山以外不存在苔原的传统观点是不正确的,青藏高原苔原才是中国苔原的南缘.高原苔原的发现将从地理环境上确认青藏高原全球第三极的地理极性,这对深化高原环境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国内在双材料微悬臂梁焦平面阵列方面的研究仅限于无基底情况,提出并设计了以K9玻璃为基底,规模为120×120,器件单元大小为40μm×40μm,且基于牺牲层技术的双材料微悬臂梁阵列结构.分别采用旋涂法、等离子体增强型化学气相沉积和光刻技术制备牺牲层和红外吸收层,以及各层的图形化.并对器件制备过程中各阶段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其中旋涂法转速为3 000r/min;等离子体增强型化学气相沉积技术沉积制备氮化硅薄膜方面,当基片温度350℃、射频功率100 W、反应压强70Pa、SiH4流量40mL/min、N2流量60mL/min时薄膜特性最佳.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金属磁流变光整加工装置设计中用导磁性材料对平行布置磁极进行连接引起的加工区磁场的变化规律,对金属磁流变光整加工中平行布置磁极进行改进,以改进后的加工区磁场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软件对加工区磁场的强度和分布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对磁场强度进行了实际测量.研究结果表明:平行磁极布置改进后,靠近导磁材料区域磁力线分布密集,连接部位磁力线最为密集,远离导磁材料区域磁力线分布相对稀疏;平行磁极布置改进后纵向磁感应强度的分布出现了较明显的区域差异,呈现出中间加强两端减小的变化趋势,纵向磁场中部磁感应强度平均提高0.01T.平行磁极布置改进后,加工区内磁场方向没有发生变化,磁场强度分布均匀性变差,中部磁场强度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20.
从科学主义的视角来研究近现代语文教育改革的方方面面,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课题。作者客观地评价了科学主义在语文教育改革中的功过与利弊,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本书视角宏阔,立论新颖;材料翔实,结构严密;方法创新,思考深邃;思路清晰,文笔清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