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利用酸性CuCl2蚀刻废液制备微米级Cu2O粉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含CuCl2酸性蚀刻废液为原料,葡萄糖为还原剂,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分散性好的微米级Cu2O粉. 实验确定最佳制备条件为:反应温度80℃,终点pH值8~9,反应时间1 h,还原剂和铜离子摩尔比为0.8. 所制Cu2O产品纯度为99.34%,Cu回收率可达99.7%. 进一步采用XRD, SEM, LZS, TG等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品为高纯Cu2O,粒径为1.8~2.2 mm,空心多面体结构,且常温下抗氧化性好,有可能用于催化剂、涂料、染料等的制备. 相似文献
2.
3.
水热还原制备铜纳米棒和纳米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水热180℃条件下,利用CuSO4·5H2O和NaOH作原料,保持c(Cu2+)∶c(OH-)=1∶4,加入与Cu2+等物质的量的山梨(糖)醇作还原剂,反应20h后得到产物。经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该产物为金属铜,扫描电镜照片显示产物大部分为球形颗粒组成的正六角体,此外产物中还有少量纳米棒和纳米线。纳米棒的直径在100~500nm不等,长径比在50以上,而纳米线比纳米棒更细,扫描电镜照片显示其蜿蜒曲折,柔韧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不同水热温度下脂肪族多元醇对还原Cu2+产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CuSO4×5H2O和NaOH为原料,核糖醇、木糖醇和山梨醇3种脂肪族多元醇为还原剂,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为表征手段,研究了80, 150, 180℃水热温度下铜的还原. 结果表明,80℃时,产物都是Cu2O,添加核糖醇和木糖醇时是大小不等的八面体,添加山梨醇时生长为大八面体;150℃时,产物都是Cu2O,添加核糖醇时是八面体及棱角较圆滑的去顶八面体,添加木糖醇和山梨醇时是大小不等的八面体;180℃时,产物都是Cu,添加核糖醇时多为小颗粒组成的球形,添加木糖醇时是大小不等的无序颗粒,添加山梨醇时为小颗粒组成的八面体,且棱角有一些较大的颗粒排列. 可初步认为,3种多元醇的还原能力依次为核糖醇>木糖醇>山梨醇,且还原反应先生成Cu2O,随温度升高,再被还原成Cu. 相似文献
5.
利用表面氧化法在铜基底上制备CuO纳米带(CuO NRs),通过电化学法将Cu_2O沉积到CuO NRs上,得到复合电极Cu_2O/CuO/Cu。借助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Cu_2O/CuO/Cu复合电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线性扫描伏安法(LSV)、光电流-时间测试、电化学阻抗测试对Cu_2O/CuO/Cu复合电极光电催化CO_2性能进行了考察。借助变色酸分光光度法来测定CO_2光电还原产物。结果表明:氧化铜在铜基底上呈纳米带生长;复合电极Cu_2O/CuO/Cu对CO_2有较强的光响应性,表现出优异的光电催化性能;Cu_2O/CuO/Cu复合电极光电催化还原CO_2的主要产物是甲醇,在0.1 mol/L NaHCO_3溶液中光电催化6 h后,甲醇质量浓度为32.2mg/L。 相似文献
6.
利用电化学氧化还原法在不锈钢基底上制备聚苯胺纳米管(PANI NTs),将Cu2O沉积到PANI NTs,得到Cu2O/PANI/不锈钢电极,通过循环伏安法(CV)研究Cu2O/PANI/不锈钢电极的电化学行为。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Cu2O/PANI NTs进行结构表征,借助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和气相色谱法对CO2还原产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PANI在不锈钢基底上以直立的中空纳米管的形式横向生长,内经约为100nm,外径约为200nm;Cu2O/PANI NTs具有优良的光电催化还原性能,对 /CO2具有催化活性;Cu2O/PANI/不锈钢电极光电催化还原CO215h 后溶液中甲醛的浓度为29.5μmol/L。 相似文献
7.
光催化技术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去除有机污染物的技术。三维定向的结构易于有利于光子的吸收并且中间产物不易堆积在催化剂上,易于光催化剂的再生利用。宽带隙的半导体改性过程增加了合成材料的成本,直接寻找对太阳光吸收范围更宽的光催化剂是我们致力研究的方向。铜网以其本身较为廉价、导电及相应的半导体光催化剂是当下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简单的阳极氧化技术在金属铜网上原位生长三维结构的Cu_2O纳米线/Cu网催化剂。通过控制制备过程中的不同条件,在O2和OH-存在下,自发形成Cu_2O纳米线阵列,并且NaOH浓度是形态控制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8.
9.
10.
11.
两种多元醇水热条件下还原所得产物铜的形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借助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研究了180℃水热条件下,以CuSO4×5H2O和NaOH为原料,当[Cu2+]/[OH-]为1:4时,分别添加不同质量的两种多元醇D-山梨醇和核糖醇时还原产物铜的形貌. 结果表明,在两种质量下,添加不同多元醇的产物有很明显的区别,添加D-山梨醇所得产物为叶形,添加核糖醇所得产物大多为表面粗糙的八面体. 其机理是,当[Cu2+]/[OH-]为1:4时,D-山梨醇不仅作还原剂,而且可能与[Cu(OH)4]2-配位作导向剂决定晶体生长,而核糖醇仅作为还原剂. 相似文献
12.
13.
水热法制备Y2O3:Eu3+微米棒及其荧光性能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热法制备了Y2O3和Y2O3:Eu3+,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对产物晶型的影响,确定了生成较好晶型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24 h,氢氧化钠溶液浓度2 mol/L. 研究了Y3+和Eu3+的配比对Y2O3:Eu3+荧光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当n(Y3+):n(Eu3+)的比例为100:5时,其荧光强度最佳. TEM分析表明,Y2O3:Eu3+粉末具有直径约0.2~0.6 mm、长度为几到十几微米的棒状结构. 相似文献
14.
用CuSO4·5H2O和NaOH为原料,一种六元脂肪族醇为还原剂,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为主要表征手段,研究了不同水热条件下铜的还原。结果表明,水热条件变化时,可以得到形貌各异的氧化亚铜和金属铜。其中,当n(OH-)∶n(Cu2+)∶n(醇)=4∶1∶1,,水热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20h时,得到产物经XRD分析确定为金属铜,SEM照片显示,在产物中有纳米棒和纳米线形成,纳米棒的直径在100~500nm不等,长径比在50以上,而纳米线比纳米棒更细,蜿蜒曲折,柔韧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16.
17.
为制备具有大比表面积和高金属分散度的复合催化剂,研究了水热沉淀法制备Ni-CaO/Al2O3复合催化剂的工艺条件,实验考察了制备反应温度、尿素溶液溶度和焙烧温度对复合催化剂比表面积和Ni金属分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150℃、尿素溶液浓度3 mol/L、焙烧温度500℃时得到的复合催化剂有最大的比表面积134.4 m2/g和最高的Ni金属分散度9.45%。将该条件下制备的复合催化剂应用于固定床反应吸附强化甲烷水蒸气重整过程制氢评价,在0.1 MPa,600℃,H2O/CH4物质的量比为4,体积空速340 h-1条件下,得到氢气浓度为97.5%,甲烷转化率95.3%,均高于文献已报道水平。 相似文献
18.
以五正丁氧基铌为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稳定的Nb2O5聚合溶胶,详细考察了溶胶制备过程参数(体系酸度、水解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螯合剂用量)对溶胶尺寸、稳定性以及制备重复性的影响。采用平均粒径为4.8 nm的Nb2O5溶胶,通过浸浆法在平均孔径为3 nm的γ-Al2O3中孔膜上制备出Nb2O5微孔膜。利用TG、XRD、NH3吸附-脱附、CO2吸附、吡啶吸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Py-IR)和单组分气体渗透实验等手段对Nb2O5粉体及微孔膜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200℃、0.3 MPa条件下,350℃烧成的微孔Nb2O5膜对H2的渗透率和H2/CO2的理想分离因子分别为3.1×10-9 mol·m-2·s-1·Pa-1和21。此外,微孔Nb2O5膜经150 kPa的水蒸气处理8 h后,膜的渗透性能以及H2/CO2理想选择性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9.
以CoCl2·6H2O和AlCl3为起始原料,NaOH为沉淀剂,用微波水热法合成了纳米CoAl2O4钴蓝色料.分别研究了填充度、pH值、nCo/nAl、起始原料浓度等对合成色料物相组成、颗粒大小与形貌和呈色的影响.用XRD、TEM和色度仪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oCl2·6H2O和AlCl3的浓度分别为0.15 mol/L和0.30 mol/L,在填充度为50%、pH值为13、nCo/nAl为1∶2的条件下,230℃微波水热反应3h可制得呈色较好的尖晶石型钴蓝色料;其形态为八面体,晶型完整、发育良好,粒径多为70~80 nm左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