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各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多种问题。本文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高职院校开展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提出了"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高职院校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存在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等问题,针对一系列教学实况对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围绕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策略展开了分析,希望能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教学质量的提升方面贡献一点力量.  相似文献   

3.
龙张华 《网友世界》2014,(7):203-203
在计算机技术应用发展迅速的今天,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也需要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教程,紧跟世界需要的计算机技术,让高职院校的学生及早的接触并深入了解和提高自己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水平,是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的首要任务。本文即通过对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分析,并对这些问题的改革和完善献出了一些可行性高的策略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及为以后的就业竞争力作最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范潇允 《福建电脑》2012,28(8):32-33,68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院校各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调研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和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多媒体教学方式相较于传统媒体教学具有较大的优势,不仅能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普遍被优先采用。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若采用传统课本式授课方式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欲望,甚至会引起厌学、逃学的现象。该文分析了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特点,又指出了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优势,并对多媒体教学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希望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开展使学生更加形象、直观、积极的学习这门课程。  相似文献   

6.
文章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讨论了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的心得体会:一、体现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的特点;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探讨;三、为保证教学效果而改进课程教学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体制的逐渐深入,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已经出现了翻天覆地的转变,各项独立教学体系开始融合在一起,形成了高质量、高效益的教学结构。《电子技术》课程作为我国高职院校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该方向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对学生职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就当前《电子技术》课程改革思想着手,对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方向进行分析,将院校教学改革措施层次化、具体化,望为今后高职院校《电子技术》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现状和就业需求出发,围绕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展开讨论,总结了近年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改革成果.  相似文献   

9.
对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该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借助网络媒介,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思路、方法,以期提升高职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高职院校新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正日益面临挑战。该文针对其中课程教学存在问题,重点分析了分层教学在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田小娟 《信息与电脑》2011,(12):216-217
本文从建筑工程技术高技能人才的职业素质要求出发,阐述了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建筑制图》与《建筑结构CAD》课程教学融合的必要性,在分析高职院校《建筑制图》与《建筑结构CAD》课程教学现状及其关系的基础上,将两门课程进行融合,并对这两门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改革方案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郑瑾 《福建电脑》2012,28(10):200-201
高职院校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对传统的班级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结合自身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的实践,对分层教学进行了探讨,认为分层教学是当前高职院校《Photoshop》课程教学的一种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吴春梅 《福建电脑》2013,29(4):49-50,79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教学环境及授课对象等要素的变化,使得该课程的教学产生了许多问题,并且面临着许多方面的挑战。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并针对教学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刘任熊 《福建电脑》2008,24(9):208-209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中面向所有学生开设的一门以计算机应用为主的必修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意识与基本应用常识。在高职院校中如何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特点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课程评估等几个环节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该文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首先分析了目前《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顾莉  王梅 《福建电脑》2013,(9):186-186,210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高职院校的公共必修课程,可以作为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个切入点,构建能够培养学生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有价值的教学模式,确保学生能够学以致用,缩短岗位适应时间。本文主要介绍了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在日新月异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时代中,微课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能更好地培养国家应用型人才,许多高者院校都设立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从而出现微课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文章将对该模式进行一定的研究,进而探索出真正适合各个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一体化教学的内涵和意义,分析了高职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考核体系现状,指出了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下高职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考核体系改革的思路和举措。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技术人才,是目前职教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是在我院自动化专业《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的背景下,提出了将MATLAB仿真软件应用于高职教学中,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总结了MATLAB仿真软件在《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中的应用优势,这对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周洪斌  杨佩理 《福建电脑》2011,27(1):207-208
根据作者对高等职业院校《网络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体会,从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入手,对高职院校《网络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理念、内容选取、教学方法、师资培养等方面做了探讨,提出了改进课程教学效果的若干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