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作压力 知道吗? 身体 有时候是很容易上当的。当工 作压力潮水般地压向你时,身体就会出现“对抗或者逃避”的选择,而此种心理异常会迫使身体释放出更多的肾上腺皮质类固醇以及其他荷尔蒙以供给身体做出反应。但在多数情况下,我们面对压力时并未付出相应的体能而,身体本身又没有能力去分辨这种差异,于是一旦饥饿感觉被启动,人就会不知不觉地吃下很多的食物。  相似文献   

2.
据科学家介绍,人的记忆不仅存在于大脑的皮层中,也存在于身体和舌头味蕾中。每个人都会记住某一时期、某一地方吃到过的某种食物,因为这种味道让人产生了眷恋,于是就会不自觉地记住它。味蕾还会进一步对这种味道发生好感记忆,并诱使人们去寻找、回味。  相似文献   

3.
1“莎草纸”的小史 “莎草纸”是距今3000年以前.古埃及人使用的一种最早的记事材料。它的诞生与先民从事宗教活动密切相关。在人类的进化历程中,生存的基础第一是取得食物:第二是治病保命。开始的时候.古人消灾、治病的祷词全凭口授,但是常有遗误、流传不广。因而要求书写下来.以利扩大传播.由此迫切需要某种记录载体。为此.先民们就四处寻找合适的使用物品,终于有了结果。  相似文献   

4.
食物也会对身体产生副作用?答案是肯定的。就像能够治病的药物一样,就是再好,也或多或少会对人体产生某种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民以食为天”,每个人一生下来就知道吃,中国人更是以“会吃”闻名于世。提出“你会吃饭吗”这个问题似乎是毫无意义的笑话,但以谷类、薯类、蔬果类、肉蛋类、奶豆类和油盐5大类食物构建而成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来衡量,很多人并不会吃。  相似文献   

6.
缠足是封建社会强加给女性的道德产物,在封建社会里,中国妇女“自愿”忍受缠足之苦,是为满足社会舆论要求。在女权低微的封建社会,女人只能随俗从众,任人摆布。而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人发出了“中国妇女不能从自己身体的人为中走出来,也就没有办法从限制她们身心自由的男性中心社会走出来”呼声。  相似文献   

7.
千寻  由鸟 《中国烹饪》2009,(10):39-39
很多顾客在餐厅点餐的时候,会询问服务员某道菜或某种食物的分量,服务员有时会给出具体答案,只时只能统笼地说—下盛器的尺寸。在荣寿司,菜谱将每份生鱼片的数量标出来,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食量来选择。这种做法也可以应用在中餐中,比如饺子、包子等以“两”为单位出售的面食,可以在菜谱上标明每“两”的个数;而以‘份数”为单位出售的菜肴,可以标明盛器的尺寸。有些餐厅已经部分实行了这种做法,比如某火锅店将每道菜的价格分为两个标准:三两,五两。  相似文献   

8.
作为营养师,常常会有人问我“某某食物有没有营养?”“什么食物最有营养?”之类的问题,通常我会感到很无奈。因为,某种物质之所以被称为食物,首先必须含有支持人体生理活动的物质,也就是水、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所以论述某种食物有没有营养根本就很荒唐。  相似文献   

9.
牙问嵌塞食物残渣人人都会遇到,尤其是中老年人。塞牙在医学上被称为“食物嵌塞”,分为“垂直嵌塞”和“水平嵌塞”两种。中老年人的牙齿一般存在一定的磨损,在他们吃东西时,牙齿(尤其是切牙)锐利的牙尖会像钉锲子一样,在咬合的上下牙相对的牙缝之间挤出一条缝隙,食物纤维或碎屑就会嵌塞进这条缝隙,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垂直嵌塞。有螳中老年人的牙龈因种种问题而萎缩,两邻牙床间隙的龈乳头萎缩后,就会留下一个小窄隙,在咀嚼食物时,食物纤维和碎屑也有可能被挤压进这个小间隙中,这种情况叫做水平嵌塞。  相似文献   

10.
《饮料工业》2013,16(3):47-48
这种减肥新饮料并不含有某种新型药物,它含有的只是我们的身体每天都会产出的东西。配方的秘诀是酮,这是我们身体自然产出的微量而强大的能量来源,每当人体缺少碳水化合物而开始使用脂肪所储藏的能量的时候,身体就会产出这种物质。研究人员最近发明了一种神奇的新型饮料,它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减肥,还能治疗癫痫、糖尿病,甚至连老年痴呆可能也会被一并治疗。它可能还是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能量助推器。有一组国际赛艇的冠军们喝了它之后,其中一人真的破了世界纪录。  相似文献   

11.
食疗溯古     
李霖 《烹调知识》2003,(9):10-10
在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和发展了饮食疗法,它又简称食疗。原始人在寻找食物时发现,摄入的食物如果不适合身体需要,就会引起不适,甚至死亡,还有些食物则会缓解或消除身体之不适。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学会了选择食物。最早的食疗措施,可以说是源自把生食改为熟食。当一场森林大火过后,人们就发现被火烧  相似文献   

12.
王国昆 《食品工业》2021,(2):I0056-I0056
食物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食物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食物有多种作用,不仅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而且是身体和器官生长发育的营养来源,食物能够与生命、生活画等号,因此,无论何时何地、对谁来说食物都是人们的"天"。在古代,生产技术、经济水平都不及现在生活的时代,先民们对食物的要求并不高,也不像如今人们要求吃得营养、健康,人们只希望食物充足,能够果腹,毕竟当面临生存问题时,又怎么会有过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食物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合理的饮食结构和科学的进餐时间,还能帮助大脑发挥最大潜能。有时候,我们会感到头晕脑胀,还会发生名字到了嘴边却怎么也叫不出来。诸如此类的“记忆障碍”屡见不鲜。这些反应迟钝现象只要我们注意饮食,就可以缓解。饮食不仅影响人的健康和情绪,还会左右人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4.
日本的阿部博幸曾经写过一本非常著名的养生书——《食物是最好的医药》,事物都有两面性,食物也是如此,现在医学也告诉我们“食物也是最厉害的过敏源”,据估计三分之一的人出现过过敏现象,而引起过敏的症状的原因除了“花粉、尘螨、动物的皮毛”以外,食物占了很大一部分的比重,在一项对3000多名成年人的调查中发现,43%的人有食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人们在烹调中使用淀粉是有一定道理的。人的味觉与食物的物理状态和化学组成成分有关,而物理状态如湿度、黏度、温度、嫩度等因素又会影响食物的味道。食物因和人的舌头接触时产生的冷、热和接触时间长短等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味道。例如油爆肚这道莱,趁热吃味道是香、脆、嫩,若凉了,肚仁就会吐“浆”、“回生”,不脆也不香了。炸里脊,趁热吃味道又香又脆,嫩美多汁。  相似文献   

16.
宾朋相聚:或是举家团圆时,许多人通常都会脱口而出“趁热吃”,而“趁热吃”早巳成为了居家生活中的一种饮食习惯。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杜立阳教授提醒,吃得过冷过热都会有损肠道和身体机能,平时多吃和体温相近的食物,可以延缓肠胃老化,助人延年益寿。而且,由于各种食物的特质不同,在不同温度下其口味和口感也会有很大差距。所以很多美食家都提出这样的观点:味蕾的感应决定了你对食物的把握,食物温度的高低.照样会反射给味蕾。这时,我们才能在食物的温度最佳时刻,充分调动味蕾,就像食物的体温在“说话”。  相似文献   

17.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对食品中的营养开始有了一种模式化的看法。提到某些营养素,一定会让人们想到某种食品,而说到某些食物也往往会让人们想到某种与营养有关的成分。比如,一说到维生素C,人们马上就会想到柠檬和橙子;一说到钾,人们马上会想到香蕉:一说到胡萝卜素,人们肯定会想到胡萝卜;一说到菠菜,马上就会想起草酸;一说到芹菜,马上会想到降血压……其实,食物的健康作用是不能这样模式化的,很多食物的营养真相会令我们十分惊讶!  相似文献   

18.
杨月 《烹调知识》2011,(8):78-79
营养来自食物,“人的血型决定他们身体所需要的食物类型”,美国著名的“自然疗法”专家彼德·达达莫医生提出这一血型饮食减肥论,解释了为什么那些减肥的人屡屡失败的原因。只要认清自己的血型饮食特质,吃对食物就能轻松减肥。  相似文献   

19.
一些食物会在我们的食谱中得到特别的青睐,因为它们有个“好名声”。比如富含某种营养素、可以排毒或者仅仅因为听说它们能就大吃特吃。对于“食不厌精”的中国人来说,这样做未免把饮食这件事弄得过于草率了,仔细分辨,我们更想知道这些食物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中外食品工业》2008,(1):82-82,84,86
就像事情都有两面性一样,我们吃进嘴里的食物也不例外,很多为人所熟知的“好”食物,也可能会给身体带来小小的伤害。但我们不能因噎而废食,人活着总要吃饭——这是最基本的常识。我们能做到的就是规避错误,将伤害减少到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