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柴达木盆地红柳泉地区下干柴沟组E13可划分出4个砂层组,在对下干柴沟组E13Ⅰ和E13Ⅱ砂层组岩心的观察描述和沉积相的电性特征分析基础上,研究了这2个砂层组的沉积微相,并根据微相模式识别和单井相分析,建立了沉积序列和沉积演化模式,并结合剖面沉积微相和砂岩含量和分布,绘制了E13Ⅰ和E13Ⅱ砂层组的沉积微相平面图,结果表明,红柳泉地区下干柴沟组E13Ⅰ和E13Ⅱ砂层组发育有三角洲前缘水下河道砂体,前缘席状砂体也有较好的好育,二者均是储集砂体发育的有利相带。  相似文献   

2.
四川盆地三叠系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资源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四川盆地三叠系的总体勘探形势,认为该层系资源发现率和探明率不高,仍具有很好的勘探前景。通过分析四川盆地三叠系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指出该层系可划分为2个含油气系统,即志留系—中三叠统含油气系统和上三叠统—侏罗系含油气系统。通过研究四川盆地三叠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生气强度、展布特征等,定量评价出该层系油气资源总量为8.01×1012m3,同时指出了该层系天然气有利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3.
测井约束反演技术在LZ21-4构造带储盖层综合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测井约束反演技术对位于辽中凹陷北洼部位的LZ21-4构造带储盖层进行了预测。在东营组上段TU3A,TU3B,TU3C三组反射中解释了4套储盖组合,并分别对TU3B,TU3C反射层中发现的3个单砂体进行了分析评价。认为LZ21-4构造带的TU3C地层中的2砂体储集物性好,且盖层条件也好。在此构造以南的LZ21-1S构造上的TU3C地层中的2砂体也具备良好的油气储集条件。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天然气样品的分析,系统总结了台盆区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天然气烃类组成以湿气为主,部分地区为干气,湿气分布在塔中、满东—英吉苏、英买力—东河塘、哈得逊和解放渠东—吉拉克等地区,在巴楚、轮南—桑塔木等地区既有干气又有湿气;在非烃气体中以N2和CO2为主,巴楚、塔中、满东—英吉苏、东河塘—英买力、哈得逊等地区以中、高N2含量为特征,在和田河和东河塘地区天然气具高CO2含量特征;天然气碳同位素具有中部轻、周边重的分布特征,塔中、东河塘—英买力、哈得逊等地区的天然气δ13C1值小于-40‰,和田河、满东—英吉苏、轮南—吉拉克等地区的天然气δ13C1值大于-40‰,δ13C2值一般大于-30‰。  相似文献   

5.
对CO2碳同位素组成和 3He/ 4He值分析表明,松辽盆地高含CO2天然气藏中的CO2皆为幔源成因。在对已发现含CO2天然气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松辽盆地CO2在含量、层系和平面上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松辽盆地CO2在含量上具有“两端元”的分布特征;受区域盖层和储层性质的控制,在层位上,CO2主要富集于营城组和泉四段;在平面上,CO2呈多个点状或狭长带状局限分布,其平面分布明显受控于深大断裂,与基底大断裂和火山岩体具有较好的伴生关系。幔源CO2运聚成藏机制可概括为:深部热流底辟体的顶部是CO2的储集库,基底大断裂向下收敛于拆离带并沟通CO2气源,CO2通过基底大断裂和古火山通道向上输导,并在适当圈闭中聚集成藏。运聚通道组合类型决定了气藏中CO2的含量及含CO2天然气的赋存层位,幔源CO2的运聚通道可划分为3种组合类型。建立了松辽盆地含CO2天然气藏的“三阶段”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6.
尕斯库勒油田是柴达木盆地最大的油田,其中包含深层E31油藏和浅层N1—N21油藏。利用油藏地球化学方法研究油藏中的油气运移,对于认识其成因具有重要意义。对这两个油藏的16个原油中含氮化合物进行了分离和GC—MS分析,研究了中性含氮化合物的运移分馏效应,探讨了油气运移问题。结果表明,原油中性含氮化合物的运移分馏效应显著,其运移分馏特征指示了E31油藏油气充注点位于构造中北部的东、西两翼,并向南、北两端方向运移;N1—N21油藏北区油气从东部和南部注入,并向西部和北部方向运移。根据油气运移方向认为,两个油藏的原油都来自茫崖凹陷和尕斯断陷;但是,由中性含氮化合物总丰度在两个油藏之间的差异可知,它们具有不同的油源。  相似文献   

7.
由于储层孔隙中充满了气体,地震波高频能量将会很快衰减(气体介质纵波衰减速度相当快),因此,地震波传播过程中高频能量衰减规律可应用于储层含气性检测。为了确保提取地震信息的准确性,首先对地震资料进行高分辨率、高信噪比和高保真处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基于子波能量的吸收分析,求取能时变、空变地震子波,再求取瞬时子波能量衰减的垂向分布规律,消除强反射的干扰,以便在叠后资料中准确分析出含气储层的吸收异常。指出吐哈盆地鄯勒地区Esh气储层为砂砾岩,J2x2油储层之下发育多套特殊地层—煤层,这些层位在地震剖面上均表现为强反射,在瞬时子波吸收剖面上表现为强吸收,这样储层含油气引起的强吸收与煤层的强吸收混在了一起,但由于受油气引起的强吸收的影响,煤层的强吸收在含油气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使得含气层、含油层和含煤层的强吸收仍存在差异,例如Esh层含气部位强吸收存在时窗往上漂移,位置高于砂砾岩地层的地震同相轴,J2x2油层的强吸收较煤层的强吸收弱,故可以通过这种差异来识别油气层。  相似文献   

8.
 为了获得高性能Silicalite-1沸石膜,采用提拉法在大孔α-Al2O3载体上制备了Silicalite-1/TiO2复合过渡层,再在此过渡层上水热合成Silicalite-1沸石膜,探讨了过渡层中Silicalite-1晶种对成膜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RD、SEM和单组分气体渗透测试对Silicalite-1沸石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合成得到了典型的Silicalite-1沸石膜,没有其它杂晶出现,同时缩短了传统水热合成法的成膜周期。所得Silicalite-1沸石膜层薄而致密,晶粒小而均匀,没有大的缺陷,紧密围绕载体表面生长。在25℃、0。1MPa条件下,该Silicalite-1沸石膜的H2渗透速率为1.0×10-6mol/(m2·s·Pa),H2/SF6理想分离因数达到205.4;在200℃、0.1MPa条件下氢气渗透速率达到2.1×10-6mol/(m2·s·Pa),H2/N2理想分离因数达到3.5。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热分解、沉淀法从硝酸盐或氯化盐制备出ZnO、Fe2O3、CuO、MnO2、CaO 5种金属氧化物,并采用干混法制备出系列复合ZnO高温煤气脱硫剂。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在500℃、3600h-1、40%H2、0.4~0.6%H2S和N2平衡的条件下,评价了单一金属氧化物、复合ZnO高温煤气脱硫剂硫化性能。采用程序升温还原(TPR)测试新鲜脱硫剂的还原性能,并使用XRD对新鲜和硫化后的脱硫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ZnO高温煤气脱硫剂较单一金属氧化物脱硫剂,具有较高和稳定的脱硫效率、较长的反应时间、大的硫容。ZnO与可还原金属氧化物复合改变了其还原性能,并在硫化前或后形成新的物相,显著提高了脱硫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东部幔源CO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我国东部含油气盆地幔源CO2气藏的CO2/3He比率在107-1013之间,与幔源气体脱离玄武岩浆时恒定的CO2/3He比率(2×109~7×109)相比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形成于中生代的万金塔CO2气藏,具有109~1013的高CO2/3He比率,而新生代以来形成的黄骅、济阳、苏北、三水等地的幔源CO2气藏,均以107-109的低CO2/3He比率为特征。研究表明,幔源气藏CO2/3He比率的形成受到了幔源气体的释放机制的控制。在玄武岩浆喷溢、侵入为幔源气藏的形成提供大量气源的同时,岩浆房中的幔源气体通过深切岩浆房的断裂通道直接释放,对幔源气藏的形成、幔源气体的补给以及气藏CO2/3He比率等地球化学特征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我国东部含油气盆地中无机成因CO2气藏的CO2/3He比率特征为气藏的幔源成因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
柴达木盆地北缘南八仙油气藏的蒸发分馏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南八仙油气藏E31与N22—N1油层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和油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根据油气分异作用与其组成变化的相互关系研究了该油气藏的蒸发分馏作用,并从地质构造背景和油气及其烃源岩地化特征方面探讨了其成因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南八仙油气藏E31与N22—N1两层系的原油对比表明两者是同源,但它们在轻烃组成和正构烷烃系列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E31原油轻烃中正烷烃含量很少,而芳烃化合物含量异常高,其正烷烃摩尔分数对数曲线为折点在nC10的折线,表明其经历了强烈的蒸发分馏作用.而N22—N1原油轻烃中正烷烃占优势,高碳数化合物较少,说明该层原油是从E31油气层通过蒸发分馏作用向上运移而来.该含油气构造带的断裂系统和高成熟的油气及其煤系烃源岩是导致蒸发分馏作用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12.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含油气系统划分与成藏历史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通过对柴北缘烃源岩演化历史模拟和油气源对比,分析了其成藏历史,研究并划分了该区的含油气系统.得出的主要结果是:①柴北缘主要烃源岩为中、下侏罗统煤系烃源岩,分为Ⅰ、Ⅱ1、Ⅱ2、Ⅲ1、Ⅲ25种有机质类型;②中、下侏罗统烃源岩大多已超过过成熟阶段.下侏罗统在上干柴沟组-下油砂山组沉积时期进入大量生、排烃阶段,中侏罗统则在下油砂山组-狮子沟组沉积时期进入生、排烃阶段;③柴北缘可分为两个含油气系统:一个是J1-R(!)含油气系统,生、排烃阶段在下干柴沟组-上油砂山组沉积时期;另一个是J2-J3(!)含油气系统,生、排烃阶段在下油砂山组-狮子沟组沉积时期.  相似文献   

13.
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地区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前景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塔里木盆地北部阿克库勒地区,有3套烃源层,油气资源丰富.现今奥陶系顶面是一个大隆起,闭合面积5800km2;其上有T60、T50、T40三个重要不整合面;发育三组不同方向的断裂系统;下古、上古、中新生界3个构造层叠加发育6排构造带;发现落实57个局部构造和预测4个地层岩性圈闭;在奥陶系、石炭系、三叠系、下白垩统4个目的层找到13个油气田(藏)和含油气构造.该区具有多种圈闭类型,多期聚油成藏,储盖组合及圈闭形成期与油气运聚期匹配较好等特点.全面勘探开发,有望成为中国石油工业“稳定东部,发展西部”战略接替的首选地区.  相似文献   

14.
保山盆地新近系生物气资源及勘探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山盆地新近系羊邑组和南林组属于湖泊—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暗灰色泥质烃源岩厚度为700~1 000 m,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混合型,含少量腐殖型,热演化程度处于未成熟阶段。根据生物气的形成条件和烃源岩的分布特征,在应用有机碳产烃率法分别计算了羊二段、羊三段和羊四段—南林组产气强度的基础上,采用排、聚系数法估算出生物气的总资源量为21×108m3。根据生物气对成藏特征的分析,指出有利探区为盆地西部摆宴屯次凹。  相似文献   

15.
迈向新世纪的中国石油地质学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2  
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的进展不断提出石油地质的新问题.通过实践和认识,丰富了石油地质学的理论.迈向新世纪的中国石油地质学将在以下五个方面继续作出努力:(1)陆相生油理论;(2)源控论与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的理论;(3)我国海相沉积岩含油气系统的研究;(4)古潜山油气藏的理论;(5)数字地球与石油地质学.  相似文献   

16.
短短芽孢杆菌和蜡状芽孢杆菌降解原油烃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短短芽孢杆菌和蜡状芽孢杆菌两株微生物采油菌作用于石油烃的机理,原油经两株菌种作用以后,高碳链饱和烃的相对含量降低,低碳链饱和烃的相对含量则相应增加,∑nC21-/∑nC22+值由原来的1.35分别升高到1.73和1.87;Pr/nC27与Ph/nC28值分别增加19.0%、17.9%和9.5%、23.1%,而Pr/nC17与Ph/nC18值在微生物作用前后几乎没有变化.表明短短芽孢杆菌和蜡状芽孢杆菌作用原油烃时只降解高碳链饱和烷烃,同时无低碳饱和烷烃的生成.微生物作用前后原油中非烃的红外光谱分析也同样表明,有一定量的羧酸生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对油样提取物中微生物产生的酸、醇、酮等物质进行了分析研究,两株菌产酸以饱和烷基酸为主,尤其以直链饱和烷基酸居多,同时也生成一定量的环烷、烯基酸和少量的芳基酸.可以推断,短短芽孢杆菌和蜡状芽孢杆菌对大庆原油的降解以氧化降解为主要途径,存在一种非常规的次末端氧化,同时兼有末端氧化和双末端氧化,生成单脂肪酸、羟基脂肪酸和二羧酸.  相似文献   

17.
石南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腹部,其J1s12砂组为湖侵体系域沉积,砂体发育,储盖层配置良好,是该区岩性圈闭发育的有利层位。以井、震资料为基础并综合多种沉积参数,研究了该区J1s12砂组的精细沉积相,并分析了岩性圈闭的主控因素,预测了岩性圈闭发育的有利区带,最后,以夏盐3井岩性圈闭作为实例,对其储盖组合、成藏条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8.
胜利油区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深部储层形成机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地壳的断块型结构、深大断裂发育、地幔上隆、岩石圈减薄、大地热流值增高、幔源火成岩广泛发育、以及胜利油区无机幔源二氧化碳气藏的存在、高温热液蚀变矿物硅灰石、低温热液蚀变矿物片钠铝石的发现、沙四段碳酸盐胶结物氧、锶同位素特征、与东非裂谷基伍湖类似的金属离子含量、粘土矿物异常演化等方面论证了早第三纪渤南洼陷普遍存在着与亚碱性-碱性岩浆有关的沉积、成岩期后的热液活动.结果表明深部储层具备产生耗散结构的一切条件,初始强酸性含矿深部热流体是形成次生孔隙的主要因素之一.阐述了脉动性深部热流体双扩散循环对流机制.  相似文献   

19.
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烃源岩干酪根13C核磁共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柴达木盆地北缘是柴达木盆地三大油气区之一,其源岩为早、中侏罗世煤系地层.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Ⅲ1型和Ⅱ型干酪根为主,Ⅰ2型干酪根仅在局部地区有分布.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烃源岩中不同类型干酪根的13C核磁共振研究,指出了研究区Ⅰ2、Ⅱ、Ⅲ1型干酪根的化学结构特征以及化学结构中“芳构碳”、“油潜力碳”与“气潜力碳”的相对含量,据此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对不同类型干酪根的生油气贡献作了评价.Ⅰ2、Ⅱ、Ⅲ1型干酪根的生烃能力依次减弱,对生油的贡献也依次减弱,且生成油气的比例不同,Ⅰ2、Ⅱ型干酪根以生油为主,Ⅲ1型干酪根则以生气为主.  相似文献   

20.
大巴山前陆盆地形成及演化与油气勘探潜力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根据野外地质调查、地震资料解释以及大量岩心分析化验等资料,探讨了大巴山前陆盆地的形成及演化,分析了油气勘探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大巴山前陆盆地形成始于燕山中幕,盆地演化经历了J1-J21陆内坳陷湖盆阶段、J22-J3前陆盆地阶段、K1N盆地萎缩阶段以及喜马拉雅期最终定型阶段。大安寨段和凉高山组两套优质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以Ⅱ1型和Ⅱ2型为主。侏罗系发育大安寨段、凉高山组自生自储型和下沙溪庙组下生上储型3套生储盖组合。有利勘探区带包括大巴山前冲断带、川北凹陷带和川中低隆起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