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基于令牌的单点登录协议及其形式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新的适用于分布式网络的单点登录协议,利用令牌将身份认证和服务授权结合起来由一个验证服务器实现,授权校验的同时进行密钥分配,实现了用户和应用服务器的双向认证,令牌使用户只需在登录网络时进行一次身份认证即可接入各应用服务器。从而提高了网络认证效率,同时使验证服务器不需要保存用户的状态,有效提高验证服务器的性能,采用BAN逻辑对该协议进行形式化分析表明,协议达到了认证和密钥分配的目标,具有较强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在对现有单点登录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SAML的单点登录模型.该模型通过对用户登录流程的改进,实现了更安全的用户统一登录与用户统一授权;同时结合XML签名技术,提高了用户登录的安全性与信息传递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用户在访问多个不同的应用系统而需要进行多次登录认证的困扰,提出了单点登录技术。通过分析现有的单点登录模型的优缺点,结合Web service、Cookie及HTTP重定向等关键技术,提出了代理和经纪人模型,解决了统一身份认证和异步验证两大比较核心的问题。同时,由于HTTP重定向技术以及RSA加密技术的采用,使本系统在安全和性能上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4.
针对企业用户日常工作中访问多个业务应用系统,需要进行多次重复身份认证和登录的问题,本文从目录服务、数据管理、统一认证、单点登录四个方面介绍了基于目录服务的统一身份认证和登录系统,为企业用户提供统一的应用系统认证和登录入口,使用户只需一次身份认证和登录就可以访问不同的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5.
单点登录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分析研究了基于B/S架构的单点登录模型的具体框架实现.作者着重分析了二个基于Kerberos认证系统模型的B/S架构变形的具体认证流程,并在此研究基础之上提出了跨越多个单点登录系统的一种联合认证的实现模型,并为此模型引入了认证域、认证主机域、联合认证域、联合认证主机域以及信任域等诸多概念.这种联合认证模型具有安全、灵活、实现简单、部署方便等诸多特点.尤其在该模型的安全性问题方面文中给出了重点分析.实现该联合认证模型可以解决凌驾多个单点登录系统之上的更高一个层面上的统一身份认证问题.  相似文献   

6.
现代企业中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应用系统往往各自提供一套身份认证方式,这不仅增加了用户的负担,而且降低了系统安全性.企业内部另一重要的问题是管理员如何控制已验证身份的用户的访问请求.基于SAML的单点登录技术和基于XACML的访问控制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两个问题.在对SAML和XACML规范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SAML和XACML的单点登录模型,分析了该应用模型的安全性,最后在微软.NET平台上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7.
数字校园中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校园功能的完善和应用系统的增加,不仅使用户访问各个应用系统时频繁登录,而且对管理不同应用系统的用户信息、维护用户信息的一致性提出了挑战。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提供了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办法。本文首先介绍了建立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必要性。然后通过目录数据库的建立、单点登录的实现机制和建立统一身份认证W eb服务器3部分,介绍了一个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完整的设计方案。最后,通过这个方案在东华大学的实现,验证了它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企业构建统一门户平台进行应用集中时面临的\"身份集成\"的问题,提出了统一认证和单点登录方案.基于Web单点登录的基本架构及其实现条件,引入集中认证服务(CAS)单点登录的开源工具,描述了CAS协议模型,对其单点登录的实现流程和协议进行了安全性分析.通过简单的环境配置和Java编程,对基于CAS的单点登录(SSO)模型作了实验性开发,并验证了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唯一的用户信息数据库系统对用户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分析实现用户在多个集成应用系统间切换的单一登录认证过程.利用统一身份认证基本原理,分析并解决应用系统集成中用户数据集成问题.对于未实现用户信息集成的系统,提出了利用伪认证方式使之与信息门户进行有效的用户身份传递,从而表现出单点登录的功能.同时,讨论了校园信息门户中利用Portlet实现多个应用系统页面集成.  相似文献   

10.
运用统一认证和RBAC模型等原理,结合Web服务技术,提出了一种统一的身份认证和授权服务接口规范,并在企业应用系统中进行了试用。试用表明,该授权方法与接口规范能实现各应用系统间的一次登录、统一认证、统一权限管理,但单点登录和审计方面的功能还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三维地形是飞行模拟视景系统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研究三维地形的数据结构、模型表示方法及大场景的可视化显示和动态修改的技术意义重大。文中介绍了DEM数据模型的规则网格模型、等高线模型、不规则三角形网模型,利用O penGL实现了三维数字地形的算法模拟和真实DEM数据模型的可视化显示。在地形绘制和显示的基础之上,从地形的单点、多点修改出发对三维数字地形动态修改做了研究,并给出了地形区域修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B/S架构的单点登录系统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满足企业的具体应用集成需求,提出了一种B/S架构的单点登录模型,并讨论了密码同步的解决方案。该模型采用活动目录、ActiveX插件和Kerberos认证,将传统的C/S遗留应用(包括标准Windows应用、 FTP 和Telnet等)和Web应用集成到B/S模式下,用户通过IE浏览器调用具体的应用,提高了企业应用的可用性和可管理性,增强了用户访问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一种无人机路径规划的混沌遗传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采用基于混沌的遗传算法进行无人机路径优化问题的求解。算法利用极坐标描述战场中的威胁位置和航路点,缩短了路径编码长度,提高了搜索效率,并在遗传算法操作时加入混沌操作,扩大了搜索范围,提高了优化速度,有效地解决了解空间巨大带来遗传算法收敛速度慢和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局限。实例仿真结果表明,文中的算法与标准遗传算法相比,优化效率显著提高,得到的优化解即优化航路更好地规避了威胁。  相似文献   

14.
PKI/PMI支持多模式应用的单点登录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支持C/S和B/S应用的SSO单点登录方案。认证和授权基于PKI和PMI,服务端以中间件的方式实现认证、鉴权、审计功能,引进了SAML交换认证和鉴权信息;客户端则采用安全Cookie、共享内存与ticket技术实现多模式跨域的SSO解决方案。该方案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更为全面的解决多模式的单点登录问题,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结合变复杂度和响应面近似建模方法,采用CFD和工程估算气动分析方法,构建了基于响应面校准的变复杂度气动分析模型。以冲压发动机导弹为例,采用拉丁超方取样技术,选取6个CFD计算状态,建立了差值和比值校准响应面,并比较校准后的气动性能与CFD分析。结果显示,基于差值校准响应面的变复杂度方法具有较好的逼近能力和计算效率,适合于飞行器多学科设计优化过程的气动分析。  相似文献   

16.
自主飞行是先进无人机的重要特征。基于智能A gent技术,采用分层的混合型A gent结构,进行了小型无人机自主飞行任务管理器的设计与实现。该设计方案在吸收各领域专家及操纵手的专门知识和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基于认知型A gent结构的顶层自主任务管理推理机制和策略,以及基于反应型A gent结构的任务规划执行底层的规则集。对基于该任务管理器的全自主飞行、半自主飞行模式进行了几十架次的飞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充分表明了其推理机制和策略的有效性以及对应急事件响应的快速性。  相似文献   

17.
铰链磨损可靠性分析及计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铰链销和孔在周期性载荷作用下的磨损情况;以A rchard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在给定使用时间t时,铰链间隙增量的数值计算公式;将机构各尺寸参数、载荷、材料属性、许用磨损量等均视为随机变量,给出了单个铰链与多个铰链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和计算模型;并以曲柄滑块机构为例,验证了文中所建立模型与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信噪比对系统性能影响的规律,将信噪比分布分为高信噪比区、中信噪比区和低信噪比区3个区域。当部分平均信噪比分别取3个区域典型值时,引入迭代增益,判断典型信道状态对应的最佳迭代次数。将数据子信道对应的接收信噪比进行排序,计算部分平均信噪比,利用其进行聚类分析,对当前信道进行辨识,在不同的信道状态下,自适应选择迭代译码次数。仿真结果说明,在平坦慢衰落信道下,采用OFDM系统中基于信道辨识的自适应Turbo码译码算法,可以兼顾系统性能和译码速度,得到较低的平均误比特率和较高的平均译码速度。  相似文献   

19.
单视SAR图像保留了最大的分辨率和场景可观测的全部纹理信息,根据单视SAR图像的统计性质,在双M arkov模型的框架下,对低层M arkov随机场提出了指数自回归EAR纹理模型,并对纹理含噪情形下的高层M arkov随机场模型给出了一种参数估计方法及相应的无监督分割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与以往的有监督GAR模型和不考虑纹理的模型相比,无监督的双M arkov-EAR模型能大量降低分割时的错分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