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油田高含水开发阶段大量的产出水给地面设施带来巨大的压力,增加了生产操作成本。井下油水分离及同井回注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本文介绍了井下油水分离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管柱组合,结合FB-79井先导试验,表明该技术可以降低地面含水率,提高油井产量,延长油井生命周期,提高油藏采收率,在高含水油田开发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油田面对低油价的巨大挑战,油井维护井是否上修尚无量化标准。油田为提质增效,开展了基于效益评价探寻维护井是否扶躺的研究。根据油田生产情况,针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费用、扶趟费用、免修期,结合原油价格,确定产出等于投入的临界点,最终确定油井扶躺井的最低产量。  相似文献   

3.
油井出水是目前油田开采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众所周知,油井开采过程中,一般先产出油和气,随着油水边缘的推进,由于油层的非均质性和油水流度比的差异,造成推进速度不均,高渗透性地层水的推进速度快,特别是注水开发油田,油井含水逐年增加,直接威胁着油田的高产稳产。同时,堵水工作量以及地面油水分离的费用也随之增加。例如,苏联1970年随原油产出水量为2.8亿方,1975年为4.2亿方,1978年达9亿方,美国1974年12月的石油储量总数(地质)为  相似文献   

4.
针对油田降本增效的要求,延长油井免修期,开展精细防偏配套措施研究。通过对油井抽油泵扣型及配套拉杆的使用,解决油井拉杆偏磨致躺的难题;通过软件应用有效优化了加重杆及加扶抽油杆长度,避免过度造成的修井费用增加及配套不到位造成的偏磨躺井;结合以上两项措施,进一步优化油井工作参数,可以有效延长偏磨井免修期,为油田防偏控趟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风化店油田构造破碎复杂、层系多、含油井段长,油水关系复杂,经过近40年的开发,已整体进入"双高"开采阶段,存在诸多地下认识难点与开发矛盾。以-266断块为先导实验区,按照"三重"技术路线,深化井网层系重组设计,形成二次开发方案,并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依据2000年开始区块剩余油研究,不断分阶段进行扩展加深,并不逐渐摸清地下剩余油的分布规律。还通过对稠油区块的油层水侵规律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精细研究,找出制约油水分布的主要因素,制定科学的措施治理方案,实施配套增产措施,为老油田在开发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最大的恢复油井产能、减缓区块综合递减速度、提高区块开发水平和油井利用率提供有力的保证,对同类油藏开发中后期起到宝贵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2010年新木油田开展了高频井极低免修期油井的治理工作,目的是降低此类油井的年作业次数,提高其油井免修期.腐蚀结垢油井就是此类高频井之一.该类井频繁的作业导致了大量的杆管费用的发生、作业生产成本的直线上升,同时也严重地影响了此类油井的生产时率,制约着我厂原油产量的提高,也严重地影响了我厂的经济效益.为此我们开展了针对性的加药治理工作.以解决因腐蚀结垢导致开发经济效益低的瓶颈制约.经过精细治理,取得了可喜的技术效果.  相似文献   

8.
王进旗  袁媛  华龙  郑庆龙 《当代化工》2015,(3):465-466,476
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和开采,油井的数量逐步上升,产出液的含水率也不断升高,因此准确的测量各个产层的流量和含水率对于确定油井出水、出油层位,计算原油产量,预测油井的开发寿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油田对生产测井的要求研制的同轴相位含水率计应用于油田测试工作,可以根据该仪器在某一产液量给出的不同响应值求得相应的含水率。通过在模拟井筒内对仪器进行反复的测量与校正从理论上分析了仪器对油水混合介质的反映规律。研制的仪器不但提高了测量精度,还实现了油井含水率以往难实现的连续测量。利用该仪器进行现场测试,并与模拟井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仪器可很好地应用于该地区的油井测试工作。  相似文献   

9.
渤海油田大部分油藏为稠油,地层胶结疏松。在生产油田生产一段时间后,由于地层疏松出砂导致电潜泵不能正常工作影响油田生产,给油公司带来经济损失。如何解决油井出砂,快速恢复油井生产是中国海油曹妃甸作业公司急需解决的问题。介绍了大修再完井关键技术,结合水力切割技术、套铣技术、砾石充填防砂技术在曹妃甸2井的综合应用,形成了一套适用于曹妃甸油田的大修再完井技术,并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今后曹妃甸油田油井恢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油田中后期开发的深入,二次采油、三次采油技术的规模应用,油井高含水以及大量产出水的处理严重制约了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本文介绍了井下分离同井回注技术(Downhole Oil-Water Separation,简称DOWS)的作用原理,对该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表明井下油水分离回注技术可以大幅度降低高含水油田的采油成本,具有稳油、控水、节能、节支、增储、环保等多种优势,是油田高含水期开发降本增效的有效措施。同时本文也指出了该项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云南化工》2017,(9):63-64
大港油田是一个开采时间较长的陆上油田,其人工举升大多数采用YQY107的潜油电机作为潜油泵的动力。由于需要降低采油成本,故要求潜油电泵要有一个较长的检泵周期和电泵寿命。另一方面,也需要提高电泵的可修复性,可以使电泵被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12.
电潜泵排水采气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潜泵排水采气技术在国内外仍处于试验推广阶段,本文通过对电潜泵排水采气中关键技术—离心式气体分离技术和变频控制技术的研究和相应装置的配置,满足了电潜泵在排水采气过程中对抽汲介质为气水混合物、泵的工况为气水两相流、生产方式为油管排水套管采气的特殊要求,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为电潜泵排水采气的进一步推广摸索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3.
随海上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的推广,注聚规模的扩大和注聚时间的增加使生产井聚合物采出浓度增高,由此产生的含聚原油乳状液的性质变化对电潜泵工作性能的影响值得关注。针对此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实验,模拟渤海油田含聚原油乳状液,分析其流变性能:乳状液体系粘度随温度的上升而下降,随含水率的上升而上升,随聚合物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原油乳状液综合转相点为70%。本文在实验数据和现场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在一定生产条件下的粘度预测方程,同时利用软件分析含聚浓度变化对电潜泵特性的影响,发现相同含水条件下,随着浓度升高,电泵的系统效率和排量效率都呈下降趋势,表明采出液含聚浓度增大影响电潜泵的能耗。  相似文献   

14.
潜油电泵同井采注水技术可以实现在同一口井中从水源层采出水直接注入注水层。本文阐述了应用于中原油田内蒙油区的一口典型井锡6井的工艺实施实例,该井无故障运行了两年时间,累计注水11543m3,为对应油井增加地层能量。利用该技术可为边缘区块、无注水管网区块提供了有效、经济的注水开发手段。  相似文献   

15.
《云南化工》2019,(9):80-81
针对潜油电泵的系统能耗问题,结合我国潜油电泵的应用现状,首先对潜油电泵的系统效率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潜油电泵系统能耗的相关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这些因素出现的原因,并提出降低能耗的相关措施,为推动潜油电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研究表明:参数设计、库存以及结垢等因素都会影响潜油电泵的系统能耗,各因素影响系统能耗的途径各不相同,但是都会给油田单位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相关单位必须从这些影响因素出发,采取必要的措施,降低系统能耗。  相似文献   

16.
王纪新  于浩  徐玉朋 《广东化工》2014,(1):136-137,121
在我国油品运输中铁路油罐车卸油工艺仍然存在,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目前为止,还在使用上部卸油工艺。轻油存在密度低,易挥发的特点,鹤管虹吸管路通常处于负压工作状态,当管路某一点的剩余压力小于油品操作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时,油品便大量汽化,造成不连续流或断流现象,这就是气阻。故此工艺在夏季高温或地处高原低气压地区卸油时,易有气阻及气蚀情况出现。气阻产生后,不仅延长接卸时间,增大油品挥发损耗,严重时导致断流而无法卸油。而气蚀会对仪器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目前国内油库大多数火车卸油系统采用转子泵卸油、气动潜油泵输送、液动潜油泵输送,电动潜油泵输送。现在对几种卸油工艺进行优缺点的比较和分析,讨论较为合适的卸油工艺。  相似文献   

17.
针对开采中后期的中深度油层开发的实际现状,需要小排量高扬程的潜油离心泵。通过对影响潜油离心泵提液性能的叶导轮结构尺寸和性能参数的研究,开发研制出单级高扬程潜油离心泵叶导轮,同时进行高扬程潜油离心泵耐高压密封工艺研究,并形成综合配套工艺。该小排量高扬程潜油离心泵在现场应用增油提液效果良好,性能稳定,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冯欣 《河北化工》2014,(9):63-64
由于井下用水没有规律可循,使用水地点也比较分散,很难控制水泵压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决定对井下多泵调压进行集中电气控制,为井下各个地区供水,通过可编程控制器PLC软件梯形图开发环境和运用环境,绘制多泵调压供水电气系统原理图,编制I/O设备地址分配表,并进行PLC程序设计、应用与调试,最后对井下供水泵进行集中控制改造。这不仅可以实现对井下供水系统自动化控制,而且可以减轻职工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9.
油井脱气是生产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它直接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如不及时采取措施,不仅给采油工作带来困难,而且将会影响油层的采油速度和采收率,解决油井脱气问题,现场措施及手段很少,通常通过油藏部门进行分析后制定井下工艺措施进行治理,但卡气作业涉及人员多、工作量大,成本高。在多年的油井管理中,针对脱气油井能否实现通过油藏知识利用现场工作制度的调整实现治理脱气现象一直是现场探索的课题。如何实现既可以减少油井作业,又可以延长电潜泵的使用寿命,我们始终将油井脱气的现场治理作为油井精心管理的一个重要工作,以地质油藏为基础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诊断、规划、处理形成一套治理脱气的有效方法,以具备参考价值的E1-2井治理的典型性形成总结。  相似文献   

20.
井筒内温度分布情况对井下电潜式往复泵举升系统的设计和工作有着重要影响。本文根据传热学和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了井下电潜式往复泵系统的井筒温度场模型。模型中考虑了不同井段的传热热阻情况和电机、电缆和泵的热量产生规律,较为准确的体现了井筒温度场的实际情况,为油田中井下电潜式往复泵举升系统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