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提高浑河流域水环境治理的有效性并明确其水体污染季节性变化特征,文章调查分析了该流域2016年3月—2017年2月期间水环境状况,依据改进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和不同水期的水质指标,识别了影响水体污染的主要因子,分析了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浑河流域年内pH值变化区间为6.40~8.08,电导率在枯水期最高;沿岸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点源污染为影响浑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各监测断面的综合水质在平水期和枯水期均未达到水质要求;流域综合水质指数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增大,主要为NH_3-N和COD污染。  相似文献   

2.
为了改善浑河沈阳城区段生态环境,提出了南部污水排放截流工程,即将市区南部排水系统的污水全部截流至下游凌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再排放,本文采用一维水质模拟模型对污水截流后浑河沈阳城区段水质变化进行了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3.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在水库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评价水质的因子有总磷、总氮、重金属元素、溶解氧等多项指标,评价方法一般有模糊数学法、隶属度法、灰色建模法及层次分析法等.但这些评价方法大都针对水体等级的评价,而对主要污染因子的污染程度定量描述相对较少.运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浮桥河水库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水质达到地表水标准Ⅱ类,但有恶化为Ⅲ类的趋势,主要污染因子为氮、磷营养盐及有机物,表明水库富营养化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4.
从秦淮河南京段的水功能区划目标着手,运用污染指数法对秦淮河南京段2001--2010年的水质变化过程进行分析评价,指出秦淮河南京段污染源贡献大小依次为NH3-N、BOD、CODMn和石油类,主要超标污染物为NH3-N;秦淮新河的水质明显优于其他河段,内秦淮河的水质污染情况依旧严重。总结10年治污对秦淮河水质的影响,指出城市污水接管率、污染源、水动力条件等仍是影响秦淮河水环境的主要因素。在污染源综合整治、河道疏浚、生态修复、政策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控制污染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别采用了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基于超标倍数法和改进熵权法的模糊综合评价,分别对东辽河7个重点断面开展水质评价.通过遴选,确定总氮(TN)、总磷(TP)、氨氮(NH3-N)是东辽河水质的主要影响因子,处于Ⅳ类、Ⅴ类及劣Ⅴ类较多;综合这3种方法比较,单因子评价法表现为过保护,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更适...  相似文献   

6.
赣江为鄱阳湖的重要补给水源,赣江水质对鄱阳湖生态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电导率(EC)、浊度(TUR)、悬浮物(SS)、总磷(TP)、总氮(TN)、氨氮(NH4-N)、硝态氮(NO3-N)以及化学需氧量(COD)作为赣江水质评价指标,采用水质标识指数法对赣江尾闾段2015年10月30日、12月4日以及2016年1月12日、3月10日和5月30日5个时间点、3个支流、8个监测点的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主要污染物水质标识指数法(PP-WQI)所得赣江下游北、中、南支流污染指数分别为3.84(COD)、3.53(COD)、3.84(COD/SS),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CWQI)所得污染指数分别为3.8077、3.5003、3.7465;水质介于Ⅲ类和Ⅳ类之间,属于轻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COD、TN和SS。水质在空间上表现为中支较好,南支和北支较差,上游优于下游;在时间上表现为夏季(5月30日)最差,冬季最好(12月4日和1月12日)。  相似文献   

7.
植被生态需水量是生态需水研究中的主要内容,对维持河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14年遥感图像资料,首先使用Hargreaves算法计算浑河流域沈抚段区域不同月份的陆地植被蒸发量。其次散点描绘,使用origin软件进行曲线拟合,导出拟合曲线公式。最后植被蒸发量乘以不同类型植被面积,得到植被生态需水量。提出依据拟合曲线规律及公式对区域内植被蒸发量作出预测,从而得到未来植被生态需水量。  相似文献   

8.
怀柔水库是北京市重要的饮用水源保护区,目前其水质评价主要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该法以参评的某一项最差的水质类别作为该监测点的综合水质类别,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水质标识指数法是近年新提出的一种水质评价方法,分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该法能直观反映水质类别、水质数据及功能区目标值等信息。采用水质标识指数法对怀柔水库水质进行评价,通过该法获得的评价结果可较好满足水环境管理人员的需求,建议今后采用该方法对怀柔水库水质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
结合熵权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能定性、定量地对河流的水质进行评价,而评价指标的权重对评价结果的影响较大,因此提出了基于熵权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利用该方法对广东某河流2个监测站点的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石油类、粪大肠菌群等8个主要水质指标的监测数据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较好地反映了该流域水质的状...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柳河流域彰武段2011-2020年水质监测数据为依据,研究了柳河流域彰武段近10a水质的时空变异特征,并对水质变化趋势及其污染现状利用有机污染综合指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柳河流域彰武段水质呈好转趋势,可见流域内水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枯水期水质大多处于严重或中等污染状态,年内水质具有较大的季节性差异;氨氮属河段内主要污染物,下游段水质不如上游段,污染物主要输入区域和重点污染区域为西二老段、丁家苗圃段。  相似文献   

11.
2016年7月(有引水)和9月(无引水)分别对郑州贾鲁河水系9个断面进行了采样分析,采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和因子分析法分别进行水质评价和污染来源分析。结果表明,贾鲁河郑州段上游水库综合水质为Ⅱ类或Ⅲ类,中游湖泊水质为Ⅳ类,下游为Ⅳ~劣Ⅴ类;索须河和七里河水质分别为劣Ⅴ类和劣Ⅴ类并黑臭;通过杨桥干渠向贾鲁河引黄补水只能暂时改变最近受水区的水质,对出郑州断面水质无明显影响。2个因子可解释5个水质指标的信息;在干流下游和支流,第一污染因子代表性指标TN、TP、NH■-N主要与市政污水处理厂排水相关,第二污染因子代表性指标COD_(Cr)和COD_(Mn)主要与未处理污水相关;贾鲁河上、中游主要为面源性和内源性污染。  相似文献   

12.
基于综合污染指数法,结合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及累积距平法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黄河流域兰州和白银段7个监测断面水质时空变化特征.结果 表明:兰州段和白银段2010-2019年水质综合状况良好,各监测断面综合污染指数均在0.25以下;监测断面水质空间差异显著(P<0.05),兰州段整体水质优于白银段,扶和桥断面水质显...  相似文献   

13.
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在滦河干流水质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分析滦河水质变化趋势,并进行污染源识别。结果表明:滦河干流CODMn和NH3-N 2个指标的浓度、污染物输送率及流量调节浓度均没有明显变化;通过流量调节后上下游各站点浓度变化趋势趋于一致,同一站点CODMn和NH3-N的变化趋势也较一致,流量调节浓度趋势分析能够更好地反映水质变化趋势。5个监测站点中只有三道河子和乌龙矶2个断面的CODMn浓度出现小幅上升;5个监测站点NH3-N输送率均未出现上升趋势,三道河子、乌龙矶和滦县3个监测站点CODMn输送率呈现上升趋势。郭家屯监测站点以上CODMn和NH3-N主要受面源污染影响;郭家屯以下的4个监测站点受点源和面源污染的双重影响,以点源为主。总体上,滦河干流水质有所好转,污染源中含氮有机物浓度在不断降低或稳定不变,有机污染物总量呈增长趋势。指出郭家屯监测站点以上要积极推进水土保持工作,减少水土流失造成的面源污染;滦河下游要加强对点源污染的治理。  相似文献   

14.
渭河陕西段水环境污染历时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渭河陕西段主要污染因子的污染历时现状,对渭河陕西段的年径流量与水质污染程度的关系以及在不同水期水环境的质量进行了分析,利用1990~2000年系列水质监测料,采用频率曲线法分析研究了渭河陕西段水质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渭河水进入陕西段后不仅在空间上被严重污染,而且水中主要污染因子持续的时间长。  相似文献   

15.
沣河控制断面非点源污染年际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河流控制断面非点源污染的年际变化特征,以渭河支流沣河为例,利用秦渡镇断面1992-2011年长期水质监测资料和该断面的径流资料、以及2009-2011年的非点源污染水质水量同步监测数据,运用平均浓度法计算出该断面1992-2011年氨氮、2003-2011年COD、正磷、总磷及总氮的点源和非点源浓度、总负荷量、非点源负荷在总负荷中所占的比重,并拟合了污染物年际非点源污染所占比重与地表径流量、总负荷量和综合污染指数的相关关系,分析了年际非点源污染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氨氮和TN的非点源负荷所占比重受地表径流量和总负荷量影响比其他指标显著;河流总负荷量的年际变化趋势与流域地表径流量的变化趋势相似;氮污染的非点源比重在年际变化中呈下降趋势,COD和TP的非点源比重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17.
降雨对沣河水质和污染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沣河降雨前后水质的监测,分析了沣河污染特征。结果表明:降雨形成的面源污染对沣河总氮负荷影响显著,硝氮和总氮在降雨过程中的变化有很好的相关性,硝态氮是沣河总氮污染的主要存在形式,其主要来自于农田和水土淋溶流失及城市地表径流的硝酸盐氮;非降雨时,农村排放的生活点源是引起沣河COD和氨氮水质污染的根本原因,降雨促使生活点源进入沣河,COD和氨氮在河流水质变化中有着很好的相关性,其污染主要来自于沣河流域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乡镇企业废水及高校生活污水。  相似文献   

18.
里下河地区主要水环境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质时空特征分析和污染源识别是里下河地区水资源管理与污染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2011年里下河37个监测断面的10个水质指标数据,综合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主成分分析法及GIS软件分析了里下河地区水体污染物的时空分异特征及污染源解析。结果表明:汛期的综合水质要差于非汛期的综合水质,非汛期40.5%的断面水质为Ⅲ类水质断面,汛期70.3%的断面水质为Ⅲ类水质标准;无论是汛期还是非汛期,东北部的监测点水质劣于西南部的监测点水质,但是西南部的灌溉总渠沿线由于受洪泽湖的影响水质状况最好;汛期关键污染因子为来源于非点源污染和点源污染的高锰酸盐、总磷、化学需氧量,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非汛期为来源于生活、生产污水排放的氨氮、总磷、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锰。  相似文献   

19.
依据模糊理论建立了河流水质风险评价模型,通过加权评价和熵值法确定了多个监测序列指标权重,给出了5级水质污染风险等级,评价了渭河干流陕西段污染物序列风险以及区间水质污染风险。结果表明:渭河主干河流中下游水质污染风险较大,上游风险相对较轻。这些研究为河流水质控制与恢复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