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松 《河南建材》2011,(2):42-43
贵州赤水河大桥位于强震多发区,该桥采用连续梁方案,从有利于结构抗震的角度出发,分析比较了纵桥向固定墩个数的影响;从减隔震原理出发,通过参数分析研究铅芯橡胶支座的抗震性能。分析可知:在强震区采用连续梁方案,通过合理设置固定墩个数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桥梁的抗震性能;采用减隔震支座则可大幅度减小桥梁的地震响应,支座型号可通过参数分析得到。  相似文献   

2.
大跨度桥梁由于恒载较大,纵向滑动墩支座处往往存在较大的滑动摩擦力,同时由于其结构体系相对较柔,在地震作用下支座相对位移一般也较大,由此产生的摩阻耗能效应将可能对结构的抗震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针对典型大跨度连续梁桥,应用非线性时程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场地类型地震输入下,连续梁桥纵向活动支座摩擦效应对连续梁桥地震反...  相似文献   

3.
沈明 《中国市政工程》2012,(4):17-19,31
嘉定惠平路桥主桥由于建筑景观要求很高,所以采用针形独塔斜拉桥方案。斜拉桥结构主梁和主墩固结,主塔塔底和主墩铰接,使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效应变得非常复杂。主桥结构的地震反应谱分析结果表明,边墩、过渡墩和辅助墩的支座布置形式不同对主墩的地震效应影响很大。通过不同的支座布置比选分析可以得到,边墩、过渡墩和辅助墩纵向采用速度锁定支座、横向采用抗震限位装置,主桥结构能够满足抗震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高阻尼橡胶(HDR)支座在桥梁结构中的抗震性能,基于某拟建高架桥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线性时程法,分别从结构基本周期、墩底内力、墩顶位移及支座位移等方面对比分析了普通盆式支座和高阻尼橡胶支座的连续桥梁地震响应。结果表明,在E2地震作用下,HDR支座可以起到较好的隔震效果,该结果对地震高烈度区桥梁支座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LNR水平力分散型橡胶支座的抗震性能,以云南某桥为实际工程背景,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水平力分散型橡胶支座、铅芯橡胶支座和抗震盆式橡胶支座进行了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比较。分析表明:使用水平分散型橡胶支座可延长结构的周期,减小结构地震动响应;水平分散型橡胶支座可以使桥梁下部结构水平力分散,各墩协同抵抗地震水平力作用,使内力分配更加合理;研究结果对非规则桥梁在E2地震作用下支座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6×25m桥梁工程为背景,对该桥进行了非线性时程分析,并对比分析了普通板式支座桥梁和铅芯橡胶支座减隔震桥梁的地震响应。结果表明:使用铅芯橡胶支座后,桥梁顺桥向和横桥向各墩墩底剪力和弯矩都明显减小;桥梁顺桥向和横桥向梁端位移也明显减小;各墩墩顶位移也减小很多。铅芯橡胶支座的使用,降低了桥梁地震响应,增强了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以某下承式系杆拱桥为工程实例,分别对系杆拱桥纵、横向采用不同支承体系下的地震响应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推荐了合理抗震体系,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三跨系杆拱桥,采用两个固定墩未必能够起到有效分担纵向水平地震力的作用;与常规纵向约束布置体系相比,主墩采用弹性拉索支座具有有效的减隔震效果,拉索支座自由行程及弹性索刚度为设计关键。各桥墩横桥向采用滑动支座的情况下,主墩、主梁之间采用X形板弹塑性挡块,可以在控制结构横向地震位移的同时,显著减小桥墩地震力,从而提高结构整体的横向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8.
以连续梁桥为例,对铅芯橡胶支座和液体粘滞阻尼器共同使用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二者合理组合方式及其对桥梁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发现:合理共用两种减隔震装置,比单独使用其中一种减隔震装置,可进一步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然而,如果两种减隔震装置设置不当,则有可能增大桥梁构件的地震响应;结合静力设计,将两种减隔震装置分设不同位置时,即将液体粘滞阻尼器设置在边墩处,将铅芯橡胶支座设置在其余墩处,可较大限度地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高墩连续梁桥结构设计难以满足抗震设防要求的问题,提出了采用盆式橡胶支座与隔震支座的组合约束方案,通过分析表明,该组合结构约束体系减小了桥墩的地震内力和滑动支座的位移,抗震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0.
采用常规设计的系杆拱桥固定墩地震响应较大,固定墩的能力往往无法满足抗震性能目标。基于一座主跨跨径为105 m的钢箱拱肋系杆拱桥的工程背景,设计拉索减震支座同时变化拉索初始自由行程的三个减隔震方案,采用非线性时程方法分析地震作用下各个方案的墩、桩地震响应。分析可得:在拱桥中应用拉索减震支座,可以达到较好的减隔震效果;通过合理地控制拉索的初始自由行程,既可有效地减小桥梁易损构件墩和桩的地震响应,同时又可有效限制墩梁相对位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