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4 毫秒
1.
采用酰化试剂A、酰化试剂B、交联剂和表面活性剂改性脱脂大豆粉,研究了各种方法改性后的脱脂大豆粉的粘接性和抗水性.实验结果表明,热压能明显提高胶的粘接强度,酰化试剂B和交联剂改性能提高大豆胶的粘接性和抗水性.酰化试剂B改性提高大豆胶的粘接性和抗水性的条件为:10%酰化试剂B、6%脱脂大豆粉、温度为55℃,改性脱脂大豆粉60 min,用改性后的脱脂大豆粉配成的胶粘接的木块浸水24 h后有最大的粘接强度(26.8 kg/cm2).交联剂改性提高大豆胶的粘接性和抗水性的条件为:体积数为脱脂大豆粉重量20%的2.5%交联剂溶液、8%脱脂大豆粉、pH值6.5,温度为40℃,改性脱脂大豆粉30 min,用改性后的脱脂大豆粉配成的胶粘接的木块浸水24 h后有最大的粘接强度(26.0 kg/cm2).  相似文献   

2.
化学改性对脱脂大豆粉性质的影响(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酰化试剂A、酰化试剂B、交联剂和表面活性剂改性脱脂大豆粉,研究了各种方法改性后的脱脂大豆粉的粘接性和抗水性,实验结果表明,热压能明显提高胶的粘接强度,酰化试剂B和交联剂改性能提高大豆胶的粘接性和抗水性.酰化试剂B改性提高大豆胶的粘接性和抗水性的条件为:10%酰化试剂B、6%脱脂大豆粉、温度为55℃,改性脱脂大豆粉60min,用改性后的脱脂大豆粉配成的胶粘接的木块浸水24h后有最大的粘接强度(26.8kg/cm^2),交联剂改性提高大豆胶的粘接性和抗水性的条件为:体积数为脱脂大豆粉重量20%的2.5%交联剂溶液、8%脱脂大豆粉、pH值6.5,温度为40℃,改性脱脂大豆粉30min,用改性后的脱脂大豆粉配成的胶粘接的木块浸水24h后有最大的粘接强度(26.0kg/cm^2).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焦点位置、光栏、输出能量对金刚石切割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Nd∶YAG激光器切割金刚石膜时,焦点处于切割膜的中部时,切缝最小;加光栏后,有利于减小切割宽度,提高断面质量;对于一定厚度的金刚石膜,应选择最小的、一次能切透金刚石膜的激光输出能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聚合物的掺入对外墙外保温抹面砂浆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以石英砂和P·C32.5,P·O42.5两种强度等级的水泥为基本原材料,聚合物按水泥与砂总质量的8.6%、11.4%、14.3%、17.1%、20%的比例掺入,形成聚合物砂浆并制成试件.测试砂浆的稠度、抗压、抗折强度、抗冲击重力性能和与聚苯板的粘接性能;依据试验数据,建立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得出聚合物的最优掺量.结果 掺入聚合物,明显改善了砂浆的抗冲击性能、聚苯板的粘接性能及压折比.提出了施工建议聚合物掺量,即聚合物∶水泥∶砂∶水的质量比为1.2∶2∶5∶0.8,水泥强度等级P.O42.5;BP神经网络预测的聚合物的最优掺量,即聚合物∶水泥∶砂∶水质量比为1.1∶2∶5∶0.8,水泥强度等级P.042.5.结论 随着聚合物掺量的增加,砂浆抗压、抗折强度及压折比呈明显下降趋势,抗冲击性及与聚苯板的粘接强度则增强.随着水泥强度等级的提高,砂浆抗压、抗折强度增加,抗冲击性能无显著变化,与聚苯板的粘接强度提高.  相似文献   

5.
利用光纤耦合InGaAs半导体激光器作抽运源,研制一台端面泵浦薄片式全固态Yb∶YAG激光器.使用掺杂浓度为6%的Yb∶YAG晶体,在泵浦功率20 W时,基于平-凹腔获得2.6 W的TEM00模1 030nm连续激光输出,光束发散角为10 m rad,阈值为3.2 W,光光转换效率为13%,斜效率为18.6%.  相似文献   

6.
用提拉法从熔体生长出6mol%Mg,0.1%Mn,0.03?-LiNbO3(Mg∶Mn∶Fe∶LN)晶体.切割后,分别对其中两块晶体进行氧化和还原处理.对晶体的抗光致散射能力和衍射效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晶体抗光致散射能力和衍射效率与氧化、还原处理条件有密切关系,其对晶体进行大容量体全息存储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CFRP-铝合金粘接接头在湿热环境下的老化行为及机理进行了研究.将接头在80℃/95%相对湿度环境下老化不同周期,然后进行准静态拉伸、剪切测试.分析总结接头剩余强度及失效形式变化规律,并结合胶粘剂红外光谱分析,揭示老化机理.结果表明:湿热老化造成接头强度显著下降,变化规律近似服从指数函数;老化前、后接头断面均以内聚失...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CFRTC)高质高效原位增材制造,设计一种激光聚焦加热CFRTC原位增材制造平台,以单向连续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热塑性复合材料(T800 CF/PEEK UD)预浸带为原材料开展CFRTC成型工艺相关研究. 制备环形样件进行剪切强度测试表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样件的截面形貌,确立激光聚焦加热CF/PEEK的可行工艺参数窗口与较优工艺参数. 结果表明,CF/PEEK成型件强度受激光聚焦加热温度、成型速度影响较大,均表现出随激光聚焦加热温度与成型速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成型速度为30 mm/s和激光加热温度为450 ℃时,环形样件有较高的剪切强度,并且表现出较少的微观缺陷.  相似文献   

9.
本文制备了Er3+/Yb3+共掺的透明氟磷酸钙纳米微晶玻璃,并对其近红外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样品经过热处理后,经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测试发现:玻璃基质中均匀地析出了20 nm左右的Ca5(PO4)3F晶体,并且稀土离子进入到了析出的纳米晶相中.同热处理之前的样品相比,在808 nm和980 nm激光的激发下,Er3+/Yb3+共掺的微晶玻璃在1.54μm处产生很强的近红外发光,其半高宽高达75 nm.另外,我们对微晶玻璃的近红外发光与Er3+和Yb3+浓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由于其具有高效的近红外发光,表明Er3+/Yb3+共掺的氟磷酸钙纳米微晶玻璃是一种潜在的激光和光放大材料.  相似文献   

10.
含稀土Er的Al-Zn-Mg合金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探讨稀土Er对热处理可强化(沉淀强化)的铝合金系作用,采用铸锭冶金法制备了6种含Er量不同的Al-Zn-Mg合金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硬度测试、拉伸力学性能测试、金相观察、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了稀土元素Er对Al-Zn-Mg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稀土元素Er可以显著地细化Al-Zn-Mg合金的铸态晶粒,减小其枝晶网胞,当Er的添加量达到w(Er)=0.7%时,枝晶网胞几乎完全消失,晶粒变得非常细小且分布均匀;对于合金的冷轧态组织以及时效态晶粒也有同样的细化效果;添加Er后,Al-Zn-Mg合金在冷轧态及时效态下的屈服强度(σ0.2)及抗拉强度(σh)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塑性有所降低;稀土元素Er添加到Al-Zn-Mg合金中,主要与Al相互作用形成了Al3Er相.合金显微组织的细化及合金的强化都与该相的形成和析出有关.  相似文献   

11.
针对油水层复杂、渗透率高、含水上升快的陆9K1h油藏,在室内通过筛选增粘能力和抗剪切能力较强的疏水缔合聚合物作为调剖用凝胶主剂,采用酚醛类作为交联剂,研制的凝胶体系(AP-BC)表观黏度可达11×104mPa·s,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经多孔介质剪切后凝胶成胶时间延长50%,胶体强度降低小于10%,稳定性更好,老化5个月未见脱水现象;在相同渗透性的油、水饱和的填砂管实验中,AP-BC凝胶更易封堵水层.由于陆9K1h油藏具有底水、薄层的特点,因此采用了"垫+调+堵"多段塞深部封堵的工艺,通过逐渐提高弱凝胶的强度,促使高强度堵剂得到合理的放置,实现对高渗透大孔道的封堵作用,提高注水开发的波及效果.现场试验表明,7个井组中,对应油井在调剖后第2个月到第6个月期间见到了明显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12.
采用抛光或抛光-化学刻蚀对铝合金表面进行预处理,获得微纳米结构表面,再利用自制模具对铝合金与尼龙6(PA6)进行热压成型。用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硫酸刻蚀形成的微纳米结构表面有利于树脂在铝合金表面形成良好的机械互锁结构,实现PA6/铝合金优良的连接性能。力学性能测试显示,硫酸刻蚀后的PA6/铝合金连接试样拉伸剪切强度达到了19.1 MPa,界面粘结性能最优,比抛光后的连接试样提高了870%,其失效模式由界面失效变为内聚失效。  相似文献   

13.
煤体剪切破坏过程电磁辐射与声发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剪切实验台和电磁辐射、声发射接收系统对煤体剪切破坏的电磁辐射、声发射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煤体剪切破坏过程中电磁辐射和声发射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在加载初期出现较高的强度 ,加载中间阶段有较为平静的区域 ,主破坏发生前又逐渐增强 ,破坏时出现较高的强度 ,破坏后逐渐减弱 ;另一种是随应力增大电磁辐射和声发射持续增强直至破坏 ,破坏后减小 .试验结果与预测冲击矿压、煤与瓦斯突出等动力灾害的现场测试结果吻合 .  相似文献   

14.
采用吡咯化学沉积聚合方法对聚酯(PET)纤维进行表面改性,研究聚合工艺条件对纤维与环氧树脂界面剪切强度的影响.分别用SEM、共聚焦显微镜、DMA及单纤维拔出实验等测试手段对改性前后纤维的表面形貌、粗糙度、聚吡咯(PPy)与基体纤维大分子作用力及复合材料的界面剪切强度(IFSS)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吡咯化学沉积聚合改性是一种有效提高纤维与树脂界面粘结性能的方法.此外,可进一步通过聚合改性工艺条件控制聚吡咯层的形貌及聚吡咯与基体纤维大分子的作用力,从而调控纤维与树脂界面剪切强度,吡咯气相化学沉积后再液相沉积,增强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比原纤维的提高了127.98%.  相似文献   

15.
用RYL-600岩石剪切流变仪对5组大理岩节理试样进行了3次不同法向应力的剪切试验,并用三维非接触式激光形貌仪Talysurf CLI 2000将每次剪切前后的节理上下表面进行形貌测试,用多个参数来定量描述节理表面的形态特征,并计算了每次扫描测试后这9个参数的值。分析得出:节理经过3次剪切试验,节理表面的最大高度、节理表面高度的算术平均差和高度均方根都呈减小趋势;节理表面高度分布的偏态系数、峰态系数和节理表面的坡度均方根变化不明显,且剪切作用对节理表面轮廓线形状影响较小;节理表面面积展开比呈下降趋势,节理表面的复杂程度降低;节理表面纹理层面比呈增大趋势,节理表面各向异性性质有较小变化,仍保持各向异性的性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进一步改善原无粘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锚固特征,提高长期稳定性,配制新型高性能的环氧树脂专用锚固专用胶.方法 以环氧树脂E44和相应的固化剂、增韧剂、偶联剂等为原料,用纳米级SiO2进行改性,同时,用五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对关键配料参数进行了优化.并进行了相关的补充试验.结果 固化剂、偶联剂、增韧剂、纳米级SiO2和填料五种因素对粘结的剪切强度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影响大小的顺序为固化剂→偶联剂→增韧剂→纳米级SiO2→填料.优化和改性后,其性能得到显著提高.结论 纳米级SiO2改性环氧树脂专用锚固胶有效地改善了界面的粘接效应,可大幅度改善环氧树脂胶粘剂的粘接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发泡聚氨酯材料的界面粘接性能,利用二乙醇胺与环氧树脂反应合成端羟基环氧树脂,再将其涂敷于发泡模具的内表面,加入聚氨酯羟基组分并与稍过量的异氰酸酯组分混合均匀后发泡成型,制得环氧树脂改性聚氨酯泡沫材料.研究了合成反应的温度、时间、配比以及反应动力学方程.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产物的环氧基特征吸收峰消失,且羟基特征吸收峰增强变宽,说明环氧基参与了反应并生成了端羟基环氧树脂.性能测试实验的结果表明:环氧树脂改性聚氨酯具有凝胶、固化快等特点,环氧树脂链段的引入可以将聚氨酯发泡材料的界面粘接强度提高约57%.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大功率半导体激光阵列快轴准直镜装调缺乏定量研究的问题,利用光线传输矩阵法和CCD成像法,获得其准直后光束的指向和发散角.对比半导体远场特性分析仪测量准直后的残余发散角可知,利用光线传输矩阵法和CCD成像法测量角度,测量误差可以控制在13%以内,CCD成像法可作为调整半导体激光阵列准直的有效监测手段.同时,测试6个自由度上准直镜的位置对快轴准直的影响,分析各轴上准直镜位置的允许偏差量,为全自动装调快轴准直镜的算法优化提供了实验基础.结果表明:快轴准直镜装调对各轴运动精度要求不同,尤其对y轴运动精度要求最高.  相似文献   

19.
采用剪切试验和拉拔试验对不同黏层材料配方、不同洒布量和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环氧乳化沥青黏层的抗剪性能和抗拔性能进行研究,分析了配方、洒布量和温度对黏层的粘结力、内摩阻角和抗拔强度的影响,通过与SBS改性沥青、海川高黏沥青和环氧树脂沥青的性能对比试验对环氧乳化沥青黏层的粘结性能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抗剪强度随正应力的增大近似呈线性增大,符合库伦-莫尔理论;粘结力、内摩阻角和抗拔强度均随洒布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粘结力和抗拔强度随温度的升高大幅度降低;20℃、40℃及60℃条件下抗剪强度、粘结力最大值对应的洒布量分别为0.6、0.8、0.8kg/m~2;环氧乳化沥青的最佳配方及最佳洒布量分别为环氧树脂∶固化剂∶乳化沥青=16∶4∶80及0.8kg/m~2;与其他3种黏层材料相比,环氧乳化沥青的粘结性能较优异.  相似文献   

20.
长庆油田某区块非均质性较强,地层中有大孔道、微裂缝和高渗透条带,在实施天然气驱过程中气窜风险较高,而传统聚合物微球吸水膨胀速率快,易剪切破碎,封堵强度低。针对这些缺点,通过引入激活交联剂,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种延时膨胀聚合物微球,并采用激光粒度仪、偏光显微镜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室内实验,系统评价了延时膨胀聚合物微球的抗温性、抗盐性、溶胀性、稳定性和天然气封堵性。结果表明,延时膨胀聚合物微球抗温85 ℃,抗盐100 000 mg/L,延时7 d膨胀,粒径扩大倍数达到5.5,并长期保持稳定,稳定性大于6个月,封堵率大于92.0%,可用于地层深部微裂缝和高渗条带的封堵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