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砂方器造型变化众多,古有“方匪一式”之说,主要有长方、四方、六方、八方、随方、寓方等几种基本形状。在基本形态的造型处理中,方器又可以根据高中低、大中小、粗中细演变成几十种不同壶器形态。也有人在处理方器时,借助于圆器、筋囊器等不同造型进行配合,做到上圆下方,或上方下圆,或口方盖圆,或口圆盖方,也可以做到身圆嘴方,或身方嘴圆,  相似文献   

2.
储立强 《江苏陶瓷》2014,47(5):29-29
紫砂方器造型变化众多,古有“方匪一式”之说。方器造型主要有长方、四方、六方、八方、随方、寓方等几种基本形状。紫砂方器造型的变化可以随着作者对形器的设计创意要求,进行或圆或方的处理。在基本形态的造型处理中,可以根据高中低、大中小、粗中细演变成几十种不同的方器形态。也有人在处理时将方器与圆器、筋囊器配合起来制作紫砂壶,使壶器做到上圆下方、上方下圆、口方盏圆、口圆盖方、身圆嘴方、身方嘴圆,又或是身圆把方、把圆身方等等形状。  相似文献   

3.
宜兴紫砂壶,造型千姿百态,简练大方;色彩淳朴、古雅,丰富多彩;表现形式独具匠心,手工工艺精美绝伦,变化无穷。紫砂壶按其不同的形式及特点,可将它分为圆壶、方壶、筋纹壶三大类。本人长期从事紫砂方壶制作,对方壶有独特兴趣和施艺追求。现对制作方壶的技艺和遇到的问题谈谈感想和体会。所谓紫砂方壶,主要是它的造型呈方形,其造型主要有长方、四方、六方、八方、随方、寓方等几种基本形状。在基本形状的造型处理中,有可以根据高中低、大中小、粗中瘦演变成几十种不同的方壶形态。亦有人在处理时与圆壶、筋纹壶配合,做到上圆下方、上方下圆、…  相似文献   

4.
徐伟强 《佛山陶瓷》2014,24(10):74-74
《鸳鸯壶》选用原矿紫泥制成,壶身椭圆造型若湖中鸳鸯,造型动感;一变嘴前伸,耳把方圆结合;圆盖板上壶钮若雄鸳鸯头部斑斓色彩的流线型,整体线条流畅,很是飘逸。  相似文献   

5.
宜兴紫砂圆器造型,为紫砂茗壶造型体系中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它与紫砂方器、筋纹器并存于世,相互辉映,不断演变、调整、发展,蕴育了漫长的紫砂发展史,创造了"方匪一式,圆不一相"、姿态万千的茗壶世界。紫砂圆器造型要求达到"圆、稳、匀、正",柔中寓刚、刚柔相济。圆,要求有变化,要求于壶肩、腹、足、盖、底、嘴、把等过渡处见骨、见肉,骨肉匀亭,整体达到"珠圆玉润"的艺术效果;稳,要求顾及视觉安定外,更注重实用的稳定;匀,要求壶整体要与盖、肩、腹、底、嘴、把、足以及附饰物各部分过渡处要匀称协调、和谐自然、浑然一体;正,要求制作工艺严谨、规范、挺拔、端正。但是,紫砂圆器造型变化丰富,故有"圆不一相"之说。紫砂圆器造型的完美,主要反映在圆器壶体造型的形式上。一把上好的紫砂圆器茗  相似文献   

6.
《六方宫灯》整体造型在宫灯的基础上呈六方式,做工严谨。六方的造型线条规整,流畅有力,呈现出的是一种对称协调之美。壶钮呼应壶身,和壶身一样也是六方型,精致细腻。壶嘴方正,从壶身胥出,嘴口齐整,造型优美,出水流畅。壶把方形,线条分明,骨肉亭匀,执握趁手。壶型底部加宽线条设计,呼应整体造型。  相似文献   

7.
《大彬六方》壶式经典,圆隐方中,方中带圆,壶身棱角分明。线面挺括平正,轮廓线条分明,收线干净利落,整壶明快挺秀。壶体六方,层次分明,将方器精髓展现,壶身与壶盖紧密相连,钮、身造型呼应,经典器型兼具审美特色与实用功能,非常有收藏价值的一把好壶!  相似文献   

8.
《南瓜壶》壶身造型圆润可亲,不觉流露出生活的恬静美好,映着阳光,温暖幸福。短圆嘴、藤钮、圈把,底足稳重有度,尽显壶的精神风貌。壶身筋纹虽简洁,却刻画清晰,对称展开,美不胜收。把玩抚摸,自有另一番享受。  相似文献   

9.
《南瓜壶》壶身造型圆润可亲,不觉流露出生活的恬静美好,映着阳光,温暖幸福。短圆嘴、藤钮、圈把,底足稳重有度,尽显壶的精神风貌。壶身筋纹虽简洁,却刻画清晰,对称展开,美不胜收。把玩抚摸,自有另一番享受。  相似文献   

10.
此款《圆趣》壶就是典型的圆器,成型技法以拍身筒的形式,将壶身拍打成扁圆的形式,光洁素雅的外观也呈现出紫砂壶最初形态的美来,壶身造型圆润,壶腹饱满,光素浑圆,壶体优雅自然,简约天成。  相似文献   

11.
《长四方抽角壶》整体造型方中寓圆、圆中寓方,兼有方器和圆器的共同点,气场十足。壶身线条曲韵委婉,充满动感的旋律,六方壶盖与壶口严密吻合,壶钮棱线清晰,妙趣自然,壶流顺畅,简洁有力。此壶融入传统与创新的诸多元素,既流露着浓郁古韵,也呈现出现代艺术的优美。  相似文献   

12.
正紫砂壶是一种"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形式,仅从造型设计的角度来看,每一把壶都不是孤立的、粗浅的,而是历代制壶艺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不断融入传统与创新的设计元素,不断地渗透与众不同的构思内容,使其一直保存着长足发展的动力。综合而言,紫砂壶由壶身、嘴、把、盖等部分组成,是一个严谨、和谐而完美的整体,并以此呈现出一把壶的造型效果。紫砂壶按造型大致可分为光货、花货和筋瓢货三类,其中光货坚持"圆、稳、匀、正"的造型规则,圆器珠圆  相似文献   

13.
刘彩萍 《江苏陶瓷》2012,45(5):33-33
紫砂壶的造型,传统中有"方匪一式,圆不一相"的说法,形态各异,变化万千。仔细加工的紫砂壶均可做到轮廓周正、线条清晰。紫砂圆器打身筒、方器镶身简、筋纹器或花货搪身筒,独特的泥片成型以及众多的加工工具等,可规范每一个造型部位。传统的壶艺多以实用为主,在延续传统壶艺的进程中,有借鉴、挪用、发明也有创造。追求作品的完美是历代艺人的奋斗目标,人们用紫砂壶的元素来表达、发挥、关注、延伸壶艺的概念,形态的变化会随着思考及情感的变化而变化,比如  相似文献   

14.
范敏 《江苏陶瓷》2012,45(5):40-40
宜兴紫砂圆器造型为紫砂茗壶造型体系中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它与紫砂方器造型并存于世,相互映辉,不断演变、调整、发展、蕴育了漫长的紫砂发展史,创造了"方匪一式,圆不一相"、姿态万千的茗壶世界。紫砂圆器造型的艺术美,主要反映在圆器壶体造型的完美形式上。紫砂圆器茗壶的艺术美往往用"形、神、气、态"四大要素来衡量,其中"形"的好坏直  相似文献   

15.
《喜上眉梢壶》是紫砂圆形器造型工艺,主要运用各种圆曲线、抛物线和曲线等形式,组成浑朴、圆润、饱满的圆体造型形势。紫砂圆器的工艺要求是"圆、稳、匀、正",柔中寓刚,刚柔并济,壶身彩绘梅花、喜鹊,场景好不热闹。壶身造型骨力稳固,比例精确、配置合理,从而增加了造型的艺术魅力。作品以简练的线条构成浑朴大方的形体,深厚且具神韵。设计上空间明快、虚实和谐、提携舒适,使整体造型更加妩媚动人。  相似文献   

16.
葛家佳 《江苏陶瓷》2014,47(5):62-62
宜兴紫砂壶造型多变,争奇半妍,“方匪一式,圆不一相”,是陶瓷器造型中变化最多的一类器型。宜兴紫砂壶从初创期始,方壶和圆壶就同时出现。紫砂巨匠时大彬,是一位对宜兴紫砂有极大贡献的制壶大家。他所流传至今的作品不仅有圆壶“鼎足盖圆壶”、“如意纹盖三足壶”、“调砂提梁壶”、“书扁壶”、“高执壶”、“龙蛋壶”等,还有方壶“六方壶”、“四方执壶”、“开光方壶”、“印包方壶”、“僧帽壶”等。圆壶是用拍打身筒成型的,方壶是用泥片镶接成型的,这两种技法在时大彬创作时已基本完善,以后代代相传,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17.
此款《福圆壶》就是典型的圆器,成型技法以拍身筒的形式,将壶身拍打成扁圆的形式,光洁素雅的外观也呈现出紫砂壶最初形态的美来,壶身造型圆润,壶腹饱满,光素浑圆,壶体优雅自然,简约天成。  相似文献   

18.
宜兴紫砂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中独树一帜的一种,有着悠久的历史。宜兴紫砂器主要有紫砂壶、花盆、瓶、等等各类造型,也有紫砂雕塑等等观赏性摆件。其中尤其以紫砂壶的款式最为多样。紫砂壶分为方器、圆器和花器三种。紫砂方器相对于紫砂圆器来说稍微缺乏一些实用性,但也不逊色于其他器型。紫砂方器作为紫砂器型中独具特色的一种器型,经过手工艺人多年的努力和积累经验之后,慢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作工艺,紫砂方器作为陈设和使用来说也都独具一格。紫砂方器有着方非一式之说,其造型变化也是多种多样,常见的如四方、六方、八方等等作为基本的造型。其中四方造型较为常见,如我们本篇讲到的魁方壶,除此之外还有方斗壶、升方壶等等。方壶的制作工艺较紫砂圆器来说更加的难做,有一方抵十圆之说,可见方器制作难度之大,方器的制作要达到壶身刚劲挺拔,端庄大度,整个壶身规整有力,这需要老师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一把好的传统方器造型是经过历代紫砂壶匠人们经过巧妙构思和运用其精湛的制壶技艺打造出来的,其造型古朴自然,艺术表现性强,深受紫砂壶爱好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19.
朱泥壶的造型变化乃是我们制壶师一个永恒的主题。因为手拉成型的朱泥壶,基本上都是以圆形为主,要做到圆非一相,壶艺师要在器型变化的基础上,注重壶身造型点、线、面的构成,从中找出共性、个性的特点和关系,巧妙处理,形成变化。  相似文献   

20.
许士群 《江苏陶瓷》2010,43(6):53-53,55
2009年,我在学习借鉴传统经典造型的基础上,用新的设计理念、新的制作技法设计创作了"六方掇韵壶"(见图1)。"六方掇韵壶"是在借鉴古代传统经典之作"掇球"、"掇只"的造型基础上创作的。"掇球"、"掇只"的造型是以壶的钮、盖、身三圆套叠的手法制作而成,造型圆润可亲,端庄大度。众所周知,圆在诸造型中是最简练的一种,所以最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在紫砂壶的造型中也应用得最为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