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综合评价湖南省水贫困与城市化发展现状及其二者的耦合协调关系,构建水贫困及城市化发展模型,对2007-2017年湖南省水贫困及城市化水平进行测度,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评估水贫困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关系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近10年间,湖南省水贫困程度降低84. 14%,城市化发展水平提高88. 42%;各市(州)水贫困程度差异显著但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城市化发展水平空间差异较大且呈扩大态势;水贫困与城市化的耦合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属极强耦合。协调度增长了63. 5%,由轻度失调逐步过渡到高度协调;各市(州)水贫困与城市化发展的协调度差异明显,可分为良好协调型(长沙市)、初级协调型(株洲市、湘潭市)、勉强协调型(常德市、岳阳市、衡阳市、郴州市)、濒临失调型(张家界市、湘西州、怀化市、永州市、邵阳市、娄底市、益阳市) 4种类型。最后为城市化与水资源协调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城市化与水环境耦合协调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彤  任丽军 《人民黄河》2013,35(6):75-79
通过建立城市化与水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定量揭示1995—2010年山东省城市化与水环境系统的主要影响因子。城市化与水环境子系统演变趋势对比表明,山东省城市化对水环境的胁迫性在城市化发展初期较为显著,后期相对较弱,而水环境对城市化的约束作用始终较小。山东省城市化与水环境耦合协调度计算结果表明:1995—2010年,山东省城市化与水环境分别经历了严重失调的低度耦合期(1995—1996年)、失调的拮抗期(1997—2000年)、基本协调的磨合期(2001—2005年)和良好协调的高度耦合期(2006—2010年)。2006年之后,山东省城市水环境污染控制措施作用明显,维持了良好的水环境质量,但水环境质量也有较大波动,因此还需要提高水环境安全预警能力,预防水危机产生。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城市化与水环境之间的关系,找出促进城市化与水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以青岛市为研究区域,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灰色关联度模型,对研究区域2000—2017年城市化综合指数、水环境综合指数、城市化与水环境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以及两个系统不同指标之间的灰色关联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7年青岛市城市化系统与水环境系统综合指数均呈上升趋势,两个系统在此期间经历了从低水平耦合失调到高水平耦合良好协调发展的阶段,同时两个系统各指标间的灰色关联度系数都大于0.5,关联性较强。  相似文献   

4.
构建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城市化与水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均方差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1995—2012年黄河三角洲地区城市化与水环境系统指标权重,得出系统内主要影响因子。城市化与水环境系统演变趋势对比分析表明,城市化初期对水环境状态影响较大,后期则相对较弱,反之,水环境对城市化的胁迫作用始终较小。黄河三角洲地区城市化与水环境耦合协调度计算结果表明:1995—2012年间,黄河三角洲地区城市化与水环境分别经历了中度失调的低度耦合期(1995—1998年)、失调的拮抗期(1998—2002年)、基本协调的磨合期(2002—2007年)和良好协调的高度耦合期(2007—2012年)。2007年之后,黄河三角洲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发挥作用明显,使水环境维持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河南省水贫困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情况,构建了水贫困与城镇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水贫困指数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2006—2016年水贫困和城镇化发展及其耦合协调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水贫困状况不断改善,豫北、豫东、豫南地区的水贫困状况较豫中、豫西地区严重;河南省城镇化不断发展,豫中、豫北、豫西城镇化发展相对较快,豫东、豫南城镇化发展较慢;河南省水贫困与城镇化的耦合协调等级不断提高,协调等级在空间上总体呈现出由西向东逐渐降低趋势,协调发展的地市数量逐渐增多、整体等级逐步升高。  相似文献   

6.
周凯  王义民 《人民黄河》2022,44(6):88-93
为探究区域水贫困与经济贫困的相互作用关系,以陕西省县级行政区为基本研究单位,基于优化决策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模型,从经济基础、产业结构、教育和医疗4个方面构建陕西省农村经济贫困综合测度指标体系,从资源禀赋、水利基础设施、使用情况、利用能力、生态环境5个方面构建陕西省农村水贫困综合测度指标体系。采用耦合模型、相关系数及因果检验法进行水贫困和经济贫困综合测度及其耦合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多数县(市)水贫困状态与经济综合贫困状态较为匹配,极度耦合为主要耦合类型;21个县(市)水贫困与经济贫困的耦合程度明显升高,19个明显降低,均位于关中地区;非贫困县水贫困与经济贫困测度的相关系数较大,而贫困县相关系数较小;在全省水平或贫困县水平上,经济贫困导致水贫困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在建立城市化与水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皖江城市带的城市化与水资源环境的耦合关系进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到2014年,皖江城市带的城市化与水资源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处于0.3852到0.9411之间,大致呈波动上升的态势,多数年份属于高度协调的耦合。空间上,皖江城市带9个地级市的水资源环境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度差异较大,整体上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态势,最高的合肥达到0.8168,而最低的六安则只有0.3506,大多属于中度协调的耦合、高度协调的耦合、极度协调的耦合3个类型,且耦合协调度与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有很大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干旱区城镇化的发展,水资源问题日益凸显,水资源永续利用成为干旱区研究的热点。分析了2003—2018年新疆15个行政区城镇化发展综合评价指数、水资源利用综合评价指数以及相对发展度的演变特征,并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城镇化发展与水资源利用耦合协调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新疆城镇化发展综合评价指数与水资源利用综合评价指数均显著增大,但城镇化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增速大于水资源利用的;新疆城镇化发展系统与水资源利用系统耦合度常年处于拮抗阶段,并向着磨合阶段发展;新疆城镇化发展系统与水资源利用系统耦合协调类型分为低度耦合协调、中度耦合协调、高度耦合协调3种。从空间上来看,虽然各行政区起点不同,但都相继达到了高度耦合协调。最后,提出了基于水资源永续利用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与水资源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人口、经济、空间、社会城市化指数体系构建辽河口盘锦市城市化发展综合指数,并统计分析城市化发展综合指数对区域水生态协调影响程度.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盘锦市经济和社会城市化与水生态环境协调度最大,达到0.59,盘锦市水生态环境与城市化发展综合指数之间的协调度总体呈现平稳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为厘清水资源约束条件下四川省各市州产业可持续发展适宜模式,通过构建四川省水贫困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均衡法赋权,应用水贫困指数(Water Poverty Index,WPI)模型计算2006-2013年全省21个市州的水贫困指数,并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等,对全省及各市州水贫困时空格局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受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影响,2008-2011年全省水贫困全面、均衡改善的态势受阻;灾后水利重建、水利精准扶贫等工作的推进,使得全省各市州2006-2013年WPI平均值呈波动下降趋势,水资源管理能力的提升和水环境的改善对缓解水贫困起到了关键作用。(2)21个市州处理水贫困的能力差别较大,且差距逐渐拉大;成都市和雅安市为极微水贫困区,攀枝花市、广元市、阿坝州、甘孜州和凉山州为微水贫困区,泸州市、绵阳市、乐山市、眉山市和宜宾市为中度水贫困区,自贡市、德阳市、南充市、巴中市、资阳市为强水贫困区,遂宁市、内江市、广安市、达州市为极度水贫困区。(3)四川省水贫困问题的解决,应从强化水贫困意识、提升高效用水能力,科学优化配置水资源、提高保障率,严格水资源管理、调控产业结构及生产模式,系统管控水安全风险,提升水管理能力、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积极推进水权改革,增强水利扶贫力度、助推扶贫攻坚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1.
乌鲁木齐市城市化与水资源协调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乌鲁木齐市2000~2015年的发展数据,建立了城市化与水资源综合指数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该市的城市化发展水平与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耦合协调性以及相关性等方面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可以发现:(1)乌鲁木齐市的城市化综合指数呈现出上升发展的特征,城市化综合指数由2000年的0.165 4上升至2015年的0.945 2;(2)乌鲁木齐市的水资源综合指数呈现波动变化的趋势,总体呈现出上升的发展特征;(3)2000~2015年的城市化水平与水资源利用状况的耦合度均处于拮抗阶段;(4)城市化综合指数与水资源综合指数相关性分析结果为0.91,表明水资源环境的状况与城市化水平发展存在着高度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吉婷婷  倪立奇 《人民长江》2018,49(21):49-55
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苏州市2006~2015年间城市化与水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时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苏州市城市化综合指数总体呈现出较明显的增长趋势,人口、经济、空间和社会城市化等4项指数为总体升高的趋势,但是空间城市化与社会城市化指数相对而言波动较大;(2)水资源环境综合水平呈现为波动上升的趋势,但是水资源水平、水资源压力和水资源保护指数的波动较大;(3)城市化与水资源环境的耦合关系经历了早期低水平耦合后期高水平耦合的变化过程,二者的协调度也经历了初期协调性弱,而后过渡期磨合,并进入到协调发展的过程;(4) 2006~2008年和2009~2015年分别为城市化滞后于水资源环境发展、水资源环境滞后于城市化发展的两大阶段。目前,城市化与水资源环境已进入到优质协调发展阶段。明晰苏州城市化与水资源环境耦合的合关系,对促进该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构建城镇化与水资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以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河南省城镇化与水资源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城镇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水资源系统不断优化;河南省城镇化与水资源利用的耦合协调度整体较低,但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由极度失调向弱度耦合协调转变;河南省各市耦合协调等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且存在地区差异,不间断从失调状态转化为耦合协调状态,且等级不断提升;中度、高度耦合主要集中在豫中、豫北,弱度、低度耦合则集中在豫南、豫西和豫东。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城镇水系问题日趋严重。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城镇化系统进程状况和河湖水系连通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求出各项指标的权重,进而利用耦合协调模型计算城镇化与河湖水系连通系统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江苏省2004-2014年城镇化水平逐年提升,河湖水系连通水平基本上呈下降趋势。城镇化与河湖水系连通系统经历了低水平耦合阶段和颉抗阶段,并向基本磨合阶段过渡。耦合协调度前期普遍处于较低水平,后期呈上升趋势,故在城镇化过程中要注重城镇化建设与河湖水系连通建设,使二者耦合协调,促进区域人水和谐。  相似文献   

15.
黄宾 《人民长江》2016,47(22):16-20
人口、经济和空间的发展与水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关系,协调性可被用来度量这种关系。基于熵权法与容量耦合协调模型,利用浙江省2000~2013年的数据,测度了人口、经济和空间发展与水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虽然各类协调关系变化不尽相同,但是总体协调关系呈现变差趋势。在此基础上,对城市空间无序扩张所导致的水循环系统破坏、粗放经济发展方式所造成的大量排污,以及水环境治理投入不足所产生的纳污能力下降等原因开展了进一步分析研究。根据分析研究结果,提出了改善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6.
西安市城市化与水资源环境耦合关系研究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西安市2005-2017年的统计数据,构建了城市化与水资源环境间的耦合模型,对二者间的耦合关系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预测。结果表明:2005-2017年西安市城市化与水资源环境的耦合协调度介于0. 3299~0. 9675之间,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70%的年份属于高协调度耦合; 2005-2012年为城市化发展滞后于水资源环境阶段,2013-2017年为城市化发展超前于水资源环境阶段,得益于西安市采取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措施,使水资源环境状况不断改善,但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相比还是显得不够,水资源环境指数将长期低于城市化综合指数; 2020年水资源环境状况虽有所改善,但仍不能满足未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将是西安市城市发展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因此加强水资源保护、提升市政供水和污水处理能力及增强市民节水意识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