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运动副间隙及刚度对曲柄压力机执行机构动力学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建立了全面反映压力机执行机构冲压过程各影响因素的动力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研究执行机构中各运动副的间隙、连接刚度、阻尼、执行机构的各参数,以及加载特性等对冲压过程的影响。文中对250kN开式压力机的实际冲裁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考虑运动副间隙影响的平面机构动力分析方面近年来,发表的文献按其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不同,以及考虑因素和基本假设的分类以综述,着重于平面四杆机构,所及运动副是无润滑状态下的,多为回转副。 相似文献
4.
机构的随机因素使其运动输出在名义值附近波动,从而导致机构的运动精度和可靠性降低。为降低机构运动输出对随机因素的敏感度,提高机构运动品质,提出一种考虑构件尺寸公差和运动副间隙等随机因素的机构稳健设计方法。首先应用截尾混合降维法建立间隙机构运动误差的概率模型,然后采用田口质量损失函数导出机构运动的质量损失函数,再以此建立机构的稳健设计模型,最后以平面四杆函数机构综合为例,验证其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机构运动的稳健性,其设计所得机构的运动误差的平均均值和平均标准差分别比原机构减小55%和25%。 相似文献
5.
6.
7.
8.
运动副难以避免地存在间隙,间隙的存在将引起碰撞与磨损,而运动副间隙和磨损会影响机构动力学特性.考虑3RSR(R为转动副,S为球副)并联机构中球副间隙,基于改进的Flores接触力模型和修正的Coulomb摩擦力模型,利用牛顿-欧拉法建立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引入标准四元数搭建约束方程,并采用四阶Runge-Kutta法进行...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动态下求解运动副间隙方向的误差逼近法,给出了近似直线不直度的计算公式,利用该公式可直接计算出近似直线轨迹最大误差和每一点沿近似直线垂直方向上的误差。 相似文献
10.
以3-RRRT并联机构为对象,基于ADAMS仿真软件平台,在考虑库仑摩擦力条件下,利用非线性等效弹簧阻尼的概念建立含间隙铰链的接触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机构的动力学分析模型.对该模型进行仿真,分析铰链在理想接触和含间隙时并联机构的动力学性能,同时还比较研究了机构一条支链存在铰链间隙和三条支链均存在铰链间隙时的动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铰链间隙对并联机构动平台的加速度及机构接触力都有较大影响,在机构设计时需要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分析含球面副间隙的5-PSS/UPU并联机构的动态特性,建立含多个球面副间隙的空间并联机构的刚体动力学模型. 基于“接触-分离”二状态模型建立含球面副间隙的运动学模型;基于改进的接触模型和修正的Coulomb摩擦模型建立运动副元素之间的法向与切向接触力模型,进一步将接触力转化到运动副元素对应的部件质心;采用牛顿-欧拉法并结合拉格朗日乘子建立含间隙空间并联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利用数值仿真分析其动态特性,计算得到间隙分别为0.05、0.10、0.20、0.40 mm时的动平台角加速度均方根误差(RMSE)指标,分别为40.046、65.385、98.489、145.715 rad/s2. 结果表明,在存在多个球面副间隙的情况下,当间隙增加时,空间并联机构的动态性能严重退化.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并联六自由度机构不同标定方法的适用性,依据运动学标定和动力学标定,分别建立了并联六自由度机构的标定模型,并通过数值仿真对标定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运动学标定方法对提高机构运动正解精度更为有效,正解误差比动力学标定的结果小4.9%,有利于传统的基于关节空间的并联机构控制策略;动力学标定方法对提高机构动力学模型精度更为有效,关节驱动力误差比运动学标定的结果小5~25 N,更适合基于工作空间的并联机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3.
通过试验,研究了自同步振动磨机内物料运动形式,考虑了物料区间性非线性作用力,建立了物料非线性作用力自同步振动磨机的振动方程.用非线性理论中的等效线性化法求出振动方程的一次近似解及物料的结合系数与阻力系数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重点探讨了考虑二阶速度边界条件的动态方程有限元模型及相应的计算方法,比较并分析了二阶与一阶边界条件的计算结果及计算精度。文中结合磁头动态浮动特性的研究,对浮动机理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空气悬架的动力学特性,综合考虑空气悬架系统机械、气动、控制等部件间的相互作用,基于AMEsim仿真平台建立空气悬架的一维动力学模型,对特定工况下的空气悬架进行动力学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空气悬架可以有效降低激励导致的系统振动频率,提高行车品质。 相似文献
16.
分析讨论了卷染机电液张力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针对该系统存在的稳定性和精度较差等问题,提出了增加张力积分补偿环节、在张力检测环节增加液压阻尼器等改进措施.建立了改进后系统各环节的动态数学模型,利用Matlab中的Simulink软件进行了系统动态特性的仿真.实验测试得到了不同输人电压时的张力实验曲线.仿真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这论证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改进后系统的稳定性和张力控制精度均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7.
对一种新型的双层预紧式六维力传感器进行了动态性能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首先介绍了双层预紧式六维力传感器的结构特点。建立了该传感器的振动系统简化模型,基于螺旋理论和多自由度系统振动学推导了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经过对运动微分方程进行求解,得到了传感器的各阶固有频率。最后采用阶跃响应法对传感器样机进行动态性能实验研究,经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了传感器的频率响应曲线。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一致,从而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双层预紧式六维力传感器的动态性能较好,能够满足一般工业生产中对六维力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提升油气两相动压密封的运转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研究其密封补偿环的响应运动,揭示油气两相动压密封的追随动态特性, 考虑温度、变形对密封环和流体膜的综合作用,采用MATLAB软件建立密封环与流体膜的流固热耦合有限元分析模型. 计算流体膜的动态刚度和阻尼系数,求解油气两相动压密封的受迫振动模型,分析补偿环的响应运动. 讨论转速、压差、油气比、弹簧刚度和O形圈阻尼对密封补偿环响应运动角向振幅和轴向振幅的影响,分析密封的追随动态特性. 结果表明:提高转速和油气比有利于提高密封的追随动态特性;压差、弹簧刚度和O形圈阻尼的增大不利于密封补偿环的追随响应运动,其中弹簧刚度和O形圈阻尼增大前期,补偿环响应振幅变化不敏感,增大后期,补偿环响应振幅急剧降低. 研究结果为油气两相动压密封的补偿机构优化和动态性能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并得到基于流固热耦合的油气两相动压密封追随动态特性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山西省太行一号风景道K43+175处加筋土桥台工程,开展不同加筋间距工况条件下加筋砂土的动三轴试验,分析循环荷载作用下加筋间距对加筋砂土动强度、动剪切模量、阻尼比、累积塑性应变等动力响应特性的影响,探讨加筋砂土动力响应特性的演化规律,从而为加筋土柔性桥台复合结构(Geosynthetic Reinforced Soil Integrated Bridge System,GRS-IBS)工程设计中的变形预测和稳定状态评估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随加筋层数的增加,加筋砂土动应力-动应变曲线逐渐由双曲线型过渡为直线型,试样动强度和动模量也随之增大,且加筋越密,增幅越明显;增大围压和增加加筋层数均能减小动剪应变,提升动剪切模量,减小阻尼比;增加加筋层数能有效抑制轴向累积塑性应变随循环荷载作用增长的趋势,因此,在GRS-IBS结构中应控制加筋间距,以提高加筋土的临界循环应力比,保证其处于长期动力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20.
用热重法研究了褐煤与稻草混合半焦的燃烧特性,考察了稻草比例和半焦制备温度对混合半焦燃烧特性的影响,并对其燃烧动力学参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半焦制备温度为350℃和550℃时,稻草比例对混合半焦的燃烧几乎没有影响;在750℃时,稻草比例为20%的混合半焦其TG和DTG曲线明显向高温区偏移.随着制备温度的提高,混合半焦着火温度提高,失重率减少.半焦燃烧为一级反应(n=1),活化能在49.78~83.04kJ/mol范围内,制备温度越高,混合半焦的活化能也越高.随着稻草比例的变化,活化能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