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0后”大学生宿舍文化管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0后"大学生大多富有理想,有强烈的追求成功的愿望,但同时也存在叛逆心强、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等特点.越来越多的"90后"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对高校思想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宿舍是大学生活的一个主要活动空间,是大学生德育的重要阵地,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入手,论述宿舍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德育的重要意义,并对"90后"大学生宿舍文化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论大学生宿舍和谐人际关系的培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大学期间,宿舍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大学生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宿舍中度过的。因此我们要建立良好的宿舍环境,而良好的宿舍环境的建立依赖于和谐的人际关系。主要从内因的决定作用、语言艺术、宽容、换位思考、自由和纪律的关系、竞争和合作6个方面阐述宿舍和谐人际关系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主要从宿舍文化对大学生素质的影响、新形势下影响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几个因素、建设健康向上的大学生宿舍文化的途径等几方面进行一些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我市6所高校1260名大学生进行SCL-90测量和自编调查问卷调查发现,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在心理状况上存在差异,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紧张、焦虑、自卑、人际关系敏感、孤僻、内向、抑郁等心理问题。本文通过对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探寻解决其心理问题之对策。  相似文献   

5.
以569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简明负面评价恐惧量表、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及总体幸福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探讨负面评价恐惧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过程及人际关系困扰的中介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负面评价恐惧女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男大学生,并存在显著年级差异;人际关系困扰总分及待人接物、异性交往两个因子男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女大学生,并在交际交友和异性交往两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年级差异;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性别和年级差异不显著;负面评价恐惧与人际关系困扰总分及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负面评价恐惧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直接效应,人际关系困扰在负面评价恐惧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心理健康和为人处世的一杆标尺。关注高职高专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对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变化",90后"大学生正面临西方文化思潮和多元价值观念的剧烈冲击;网络的普及深刻地影响着"90后"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和行为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更是对他们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90后"大学生在学习认知和交往能力方面明显区别于"80后"及以往各代人。本文提出了高校"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以期能够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校教学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宿舍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交流的主要场所,宿舍文化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文章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宿舍文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揭示了当今大学生宿舍文化的一般特性;并针对宿舍文化建设提出解决思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和谐人际交往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重庆的3所大学的322名学生的人际关系和谐状况调查,发现有77%以上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或多或少地存在不和谐的情况。从学生个体特征方面分析了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心理、认知和情感因素及性格缺陷。提出通过增强人际认知、培养交往体验和改进交际方式来构建大学生和谐人际交往模式。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和针对性的访谈,了解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新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与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无显著差异;心理问题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的问题最突出。由此得出,新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处于全国平均水平,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要采取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1.
采用SCL-90量表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了家庭来源地、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关系及家庭经济状况各因素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发现父母关系状况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经济状况不同对大学生人际关系产生影响.进一步调查发现不同经济来源对大学生心理产生不同影响,家庭来源地、父母受教育程度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采用"SCL-90症状量表"和"团队凝聚力问卷"的测试结果来研究拓展训练对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班实验后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症状、恐怖症状和偏执症状5个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在"团队凝聚力问卷"中5个因子都存在显著性差异,学生团队凝聚力有较大提高;对照班实验后在"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中9个因子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团队凝聚力5个因子中只有团队信任、团队情感两个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证明:拓展训练对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和提高团队凝聚力有显著的作用;为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提供了研究模式和依据;拓展和丰富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3.
人际关系是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网络人际关系已成为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成都工业学院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人际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网络人际关系虽然扩大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深度和广度,但是过分沉溺网络会造成现实的人际情感疏远,影响大学生现实的人际交往能力。高校可以通过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目标,提高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人际交往的教育,利用多种方式帮助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4.
采用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和人际关系敏感量表对38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完美主义各维度得分在性别、专业、年级等方面差异不显著;担心错误、行为疑虑、个人标准与人际关系敏感均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担心错误和行为疑虑能正向预测人际关系敏感。在此结论的基础上探索了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筛选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本科90名学生,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学生90名,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明显性差异,对实验组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对照组学生无任何干预措施,对干预前后,两组学生的职业生涯认知状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状态的积极性、影响性。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在经过八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后,自我认识、职业认识、就业信心、职业生涯定向、自我规划五个维度上的分数得到明显的提高,P值小于0.05,说明存在干预前后存在明显差异,而对照组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认知方面无明显提高。对此可以得出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状态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可以作为就业指导课程的主要形式加以采用。  相似文献   

16.
高职生特别是大一新生进入大学期间,每个人所必须面对的问题是宿舍的人际关系。宿舍成为高职生除课堂外活动时间最多的空间,是其生活和学习的必要场所。因此,与同宿舍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成了高职生除了学习之外课余生活的主要关系。本文采用抽样调查,自行设计问卷的方式调查并分析了我院高职新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为高职新生建立良好宿舍人际关系提供一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90后"是当代大学生的主要群体,他们的婚恋观正确与否不仅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关,而且也直接关系到和谐校园的构建以及社会的稳定。本文在调查"90后"大学生婚恋观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他们婚恋观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并进一步从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个维度提出对"90后"大学生婚恋观进行教育引导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90后"已成为当今大学生的主力,"90后"大学生有着明显不同于其他年龄群体的思想特点。本文在阐述"90后"大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高校党建工作的一些建议,希望为"90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以及高校党建工作有益。  相似文献   

19.
"90后"高职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目前普遍存在心理困扰。文章对目前高职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并提出相对"90后"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性探究。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流动变化快、宣泄性倾向、认同化选择和社区化形式等主要特点,分析了网络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作用,提出了构建大学生良好网络人际关系的对策:加强网络道德教育,规范大学生网络交往行为;重视网络心理教育,排解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处理好网上交往与现实交往的关系;构建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