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系统安全2类危险源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危险源辩识的具体方法.为更科学、准确的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评价,以单元内危险物质的临界量为参考值将系统中的危险源划分为一般危险源和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并针对这2类危险源提出了相应的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和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的评价方法.这些方法对化工企业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对安全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系统安全2类危险源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危险源辩识的具体方法.为更科学、准确的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评价,以单元内危险物质的临界量为参考值将系统中的危险源划分为一般危险源和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并针对这2类危险源提出了相应的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和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的评价方法.这些方法对化工企业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对安全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针对涂料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等级的评价模型,从固有危险因子和危险抵消因子两个方面,构建了重大危险源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组合赋权判断各级指标权重,通过集对分析法(SPA)建立联系数函数,求出各指标单项联系数和整体联系数,以此为依据判定重大危险源的安全风险等级。结果表明:此模型可有效地解决评价中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定量困难的难题,评价结果既能对企业安全状况作出分析,又能对企业未来的安全趋势作出合理的预测,可以为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管和事故预防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在石油化工过程,采用CPS技术针对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测辨识预估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危险化学品风险监控预警系统。该系统分为物理层、网络层和决策层。在物理层完成前端危险化学品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和数据的本地存储,实时将数据分类传送到云端服务器。数据经过网络层由决策层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危险化学品隐患风险预警,最后对整体进行显示。在决策层采用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算法对重大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完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验证了基于CPS危险化学品远程监控预警系统具备危险源识别及风险隐患预估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2005年国内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进行了统计,从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等环节,分析了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的过程、不同类型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的特点及事故产生的原因、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的一般规律,介绍了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殊性和危害性.分析结果对提高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预防预测技术、制定完善的事故防范对策和应急处置预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三维GIS的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三维GIS技术、事故模拟技术开发了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系统.构建重大危险源事故场景三维可视化及信息管理GIS平台;结合事故模拟技术在三维GIS平台上联动实现重大危险源事故后果影响区域图绘制;根据事故后果模拟结果进行应急救援分析决策支持,包括影响区域内人员安全撤离路径选择、应急救援资源查询定位和最短路径分析以及事故周边区域道路封锁等,有力地辅助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非公有制企业的快速发展,危险化学品运输需求量激增。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也关系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如何加强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的监管,是政府各监管部门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本研究从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教育培训、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危险货物运输网格化管理、事故应急预案演练等方面,对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提出了政府部门安全监管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危险化学品是高校实验室重要危险源之一,根据目前高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现状:对危险化学品特性认知不足、危险化学品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安全培训不到位等问题.安徽建筑大学通过采取改造危险化学品仓库、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实行统一采购危险化学品管理、加强安全培训、集中处置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废弃物等措施,提高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水平,为建立和谐稳定的校园文化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2005年全国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2005年国内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进行了统计,从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等环节,分析了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的过程、不同类型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的特点及事故产生的原因、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的一般规律,介绍了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殊性和危害性.分析结果对提高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预防预测技术、制定完善的事故防范对策和应急处置预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危险货物运输安全,减少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对2008年我国发生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管理问题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进而明确加强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从监管体系的结构出发,应用事故树法建立了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体系树。通过对最小割集及结构重要度的计算,得出各监管要素对监管体系建设的影响程度,进而找出主要影响因素,即监控平台的技术应用、法律法规的制定及运输人员的素质。本文为建设以科技为支撑的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体系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预防化工企业救援事故,深入探究事故原因,针对27起化工企业救援事故进行分析,明确救援事故主要发生于受限空间内中毒窒息事故的救援作业过程中。依据事件发生的时间序列,运用24Model分析化工企业救援事故的不安全动作原因,管理层不安全动作出现频率高于直接操作者,其中管理层的高频不安全动作为未有效开展应急培训及错误安排人员,共出现频次为43次,占比31.16%。操作者的高频不安全动作为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检测措施、未具备作业资格及未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具。研究结果表明常态化安全培训教育及应急演练、特殊作业人员作业资格审查、危险作业过程安全要求及现场监管、劳动防护用品的科学配置及使用将有助于改善化工企业事故预防效果,有效避免化工企业救援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2.
基于江苏省1980—2010年共31a逐日雷暴和雷击伤亡人数资料的统计和分析得到:1)江苏省雷暴过程和雷击事故均呈上升趋势,但后者较前者上升趋势更为明显;2)江苏省雷击事故过程的雷击率呈单峰型特性,气候倾向率为正值,呈上升趋势;3)江苏省历年雷暴和雷击伤亡总人数都呈单峰型特性,峰值出现在7月,趋势线基本平行,相关系数(0.627 885)较高,上升趋势较为一致,雷击死亡人数波峰出现在7月,而雷击受伤人数的波峰却出现在8月;4)雷击伤亡人数的雷击率呈双峰型特性,其峰值分别出现在5月和7月,峰谷值相差很大,各月波动明显;5)雷击伤亡总人数、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的各雷击率地区分布不同,雷击伤亡人数的雷击率最高值区出现在南通地区,死亡人数的雷击率最高值区在南通和淮安地区,而受伤人数雷击率最高的区域在徐州地区,其地域分布差异较大,非均一性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13.
对苏州高新区的15家主要化工企业进行筛选,识别出对水环境有潜在风险的4家化工企业,运用危害量化模型评价方法,通过泄露、扩散等相关模型计算企业潜在污染事故对水环境的危害范围,在此基础上,根据危害范围内环境敏感点的情况,构建水环境风险危害指数模型,由此计算各环境风险源的环境危害指数,从而为苏州高新区的水环境管理和风险预警提供政策依据,也对其它经济开发区的水环境风险分析提供了示范案例。  相似文献   

14.
建设工程监理过程中监理安全管理责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目前建设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等的分析,从工程实体质量安全事故中监理的责任和工程安全生产事故中监理的责任两方面对监理安全管理责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论述,认为监理对工程实体质量安全事故,应为其由于失职、不尽职等行为造成的后果承担责任,而对于安全生产事故,监理不应承担安全管理责任.随着监理市场的日趋成熟,应大力改进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等的不足或不完善之处,在安全监督管理方面,政府有关部门不能一味强调监理的责任,更应该加强施工单位的安全监督管理力度,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马钢苯加氢油库罐区属于国家一级重大危险源,油库区域内有3个容积均为4500立方米的轻苯贮槽,在输送轻苯过程中,轻苯贮槽若发生泄漏,ESD系统第一时间实现紧急切断功能,避免发生轻苯大量泄漏事故,确保人身、装置的安全,同时为落实安监总管三(2016)62号《遏制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重特大事故工作意见》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6.
汽车加油站储罐区是加油站涉及油品最多的区域,油品均属于易燃液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概率较大,而且一旦发生事故,后果相当严重.针对汽车加油站平面布局的合理性问题,提出了池火灾数学模型计算罐区火灾的事故后果;根据不同热辐射值对人体的伤害和周围设备的破坏情况,推导出不同危险情况下的危险距离;采用蒸气云爆炸数学模型计算油罐区发生爆炸的爆炸能量,选用G·M莱克霍夫计算公式,依据爆炸事故产生的爆炸冲击波对周围建筑物和人员的伤害程度进行评估,计算出危险距离.加油站发生火灾和爆炸波及的危险距离对于确定加油站的选址、建设、平面布局、风险控制等有很重要的意义.同等危险情况下,爆炸危险区域大于火灾危险区域,即爆炸的安全距离大于火灾的安全距离,所以汽车加油站储罐区周边设置其他建构筑物或设备设施时,可以根据此算法,重点考虑储罐区发生爆炸波及的危险区域.  相似文献   

17.
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伴随高校化学实验室软硬件的不断提升,危险化学品安全面临诸多挑战,本文从危险化学品和剧毒化学品角度,分析了高校化学实验室特点、易产生事故的原因、安全防护措施,提出了防止化学品事故发生的对策,对高效实验室危险品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