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嵩口古镇空间意象为对象,分析古镇空间所蕴含的耕读文化、商业文化和山水文化内涵,进而提出深化文化内涵的古镇空间意象营造策略,即:从物质空间、社会空间和心理空间3个方面来营造古镇空间意象,以达到古镇形与神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传统的城市空间结构和住区空间模式逐渐解体,大面积封闭式的住区已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瓶颈。从历史发展纵轴上分析国内外住区空间模式演变过程及存在原因;结合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以多学科视角横向研究我国住区空间模式及设计要点,提出大开放、小封闭的住区空间模式,为我国住区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古镇通过其历史积淀,形成独特的空间格局,使其有别与普通城市,成为旅游热点。本文选择以五凤古镇为例,从空间格局分析出发,结合空间意象,对古镇整体空间、街巷空间、节点空间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而提出古镇旅游开发应加强整体景观线路规划、保留现有优势、进一步统筹老街区古镇的关系、加强纵向街道打造、打造重要景观节点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南阳市中心城区为例,基于空间句法的理论和方法,建立科学的空间分析模型,分析对比可视化图像和空间形态变量值,总结1955-2015年间南阳市中心城区空间演变的规律和特点。研究发现:城市空间由单一中心向"多中心"城市发展模式递进,以及白河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巨大推动作用;城市主要轴线先为历史城区内的新华东路,之后逐渐转变为南北向的独山大道,并向多轴线共同主导的"自由轮轴"式空间结构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历史地图与Landsat遥感影像图,复原了明光市6个时间截面下城市建成区范围与城市道路网络,综合运用分形理论与空间句法理论,分析了明光市城市外部空间形态和内部空间结构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明光市城市空间扩展经历了起步、探索、成长、加速四个阶段,城市呈扇面状向东北扩展,外部空间形态由简单趋向于复杂,由紧凑趋向于松散;2)城市全局集成核范围不断扩大,集成核向东北方向转移,局部与整体耦合度较好,但新旧城区联系度有待加强;3)城市内外空间协同演变,空间扩展方向与集成核转移方向一致,内外空间发展相互引促进;4)从明晰发展方向、空间集约发展、优化交通网络三个角度为明光市城市空间发展提出引导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县域人文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布,进行整体、全面分析,揭示其人文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采用GIS缓冲区分析、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对周至县人文旅游资源分别展开基于点(镇)、线(国道、省道、县道)以及点-线综合的缓冲区分析.从空间结构与资源属性两个维度对其进行总结发现:周至县人文旅游资源在总体上具有明显的"三簇两带"空...  相似文献   

7.
从女性本位的视角对徽州民居的空间使用方式进行论述,以弥补如今诸多关于徽派民居的空间研究中,性别视角被忽略以及缺乏女性主义批评的状况.着重分析徽州女性和古民居空间的互动关系,尝试论述女性使用空间的方式,以及等级制的空间结构又是如何规训女性的行为的.  相似文献   

8.
伴随古都西安城市现代化进程而发展的遗址公园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是平衡古城保护与建设的重要方式,也是新时代公园城市语境下城市更新的重要动力.以西安主城区28处遗址公园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整理,回顾近四十年主城区遗址公园在城市空间中的演进过程,利用ArcGIS技术进行缓冲区分析、核密度分析和空间叠加分析,以此探究主城区28处遗址公园的现状空间特征.结果表明,28处遗址公园呈“单核”分布,具有服务范围广但空间分布不均衡、联系性不强等特征.从西安绿色城市更新视角下遗址公园与城市“空间-功能”的互动关系出发,通过对典型遗址公园案例的实证研究,总结归纳遗址公园的三类空间发展模式,分析其空间特征和实现的空间效益.本次研究结果可以为西安遗址公园空间发展模式研究、基于遗址公园规划建设及空间布局的城市绿色更新发展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城市空间作为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物质载体,其空间扩展时空特征的研究对于理解城镇化过程以及制定区域发展政策至关重要。基于不透水地表数据,从城市空间的形态、结构、过程紧凑三个维度,对长三角地区26个中心城市空间扩展的形态特征、集聚扩散特征、空间扩展模式,以及规模与结构的协同关系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层面,城市空间呈现出“集聚性的扩散”特征,且在不同时段边缘扩展模式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中心城市层面,26个中心城市空间集聚发展势头较好,部分核心城市扩展模式率先转型;城市空间扩展中的规模与结构密切关联,随着城市规模增大,城市空间结构紧凑度提升,空间扩展方式也更为集约紧凑。未来城市规划编制重点应从形态控制向空间结构、增长过程控制转向;同时应完善城市空间政策配套,促进紧凑型空间结构形成。  相似文献   

10.
城市空间结构是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反映,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对于同城化中的辅城而言,充分发挥城区发展的动力机制,既能有效地承接主城部分外溢的功能,又符合低碳城市发展理念,其关键是选择合理的空间拓展模式。在研究同城化中辅城空间拓展的动力机制的基础上,着重阐述辅城空间拓展的四种模式及其选用范围,为同城化中的辅城空间拓展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黄石市“中心——组团”式空间结构和规划建设条件,试从空间景观上构思城市特色,提出了黄石市“双曲线”型城市空间景观框架,并阐述了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掌握古镇水岸空间的热环境特性,以杨柳青古镇南运河沿岸街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环境参数进行现场实测,分析太阳辐射、下垫面类型、空间围合形式、水体布局以及植被组合方式等因素对热环境的影响程度和作用规律。结果显示:杨柳青古镇水岸空间夏季呈现出高温低湿的热环境特征;夏季在有无遮阳条件下的环境温度相差较大,正午时平均辐射温度大幅增加是导致水岸空间舒适度下降的主要原因;绿化组合与建筑阴影在景观要素中的降温效果最好。根据以上结论提出杨柳青古镇水岸空间热环境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从景观设计理论角度,文章试图建构起基于静态角度下的旅游者景区体验空间结构要素,即包含背景氛围空间、焦点景观空间和核心体验空间。基于审美体验层次理论,提出动态下的旅游者体验空间类型,即引景空间、廊道空间、一般兴奋点空间、高潮点空间和回味空间。在此基础上,借用景观设计理论,从旅游者体验角度进行不同类型体验空间的要素、素材设计探讨,以期对景区开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昆明城市商业空间结构正在向多中心空间结构发展,餐饮业的空间分布格局对其具有重要影响.基于2018年昆明市中心城区36 891条餐饮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利用核密度分析、局域Getis-OrdG~*_i指数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昆明餐饮业的空间分布格局、餐饮活动热点区域及其空间分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昆明餐饮业空间分布不均衡,初步形成多中心发展的空间分布格局;显著性热点连片集聚于"老城区",新城区还未形成传统意义上的餐饮热点;住宅小区数量对餐饮业分布影响程度大于公交站点数量与学校数量,对餐饮业分布均存在一定促进作用.传统"老城区"与新城区之间餐饮业发展差异明显,餐饮业布局还需进一步引导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城市高架桥下空间作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衍生空间,是城市空间的组成部分,与土地利用、城市交通、市民生活、景观体系之间关联紧密。以哈尔滨高架桥下空间利用为视角,介绍哈尔滨市高架桥的建设情况、区域分布及高架桥的建筑形式构成;从利用方式、功能协调、景观及管理等方面指出高架桥下空间的利用现状及问题;提出高架桥下空间利用应以交通效率优先、功能整体性、公益功能为主、景观及生态性为原则;并针对性地从整体设计、区域适应性、时间梯度利用、绿化与景观建设及管理方面论证桥下空间利用优化的模式与策略。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发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数理统计和分形技术刻画了湖北省城市体系空间结构若干现状特点,基于断裂点模型对全省城市体系进行了次级划分.应用城市体系空间发展阶段理论对湖北省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形成、演变过程予以阶段性划分,并着重对近10年来湖北省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发展变化特征进行了总结.在对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动力机制认识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湖北省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形成、发展与演变的若干主要因素.最后,在阐述湖北省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发展的现实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湖北省城市体系空间结构优化构想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在实地调查与文献解析的基础上,从古镇的聚落空间、组群空间与单体建筑空间等几个方面,探讨湖头古镇传统聚落的空间构成特色、建筑特色与文化内涵,以显示其特有的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8.
采用科学方法推进城市群空间结构特点和演变的相关研究,对于剖析城市群人口空间、经济空间的集聚和扩散效应,了解城市群区域城市化、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系统剖析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演变和特征;并从空间结构优化角度对加快武汉城市圈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传统住居空间——“院落空间”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统聚落环境空间营建有明确的观念、指导思想、规划意图、原则和章法,注重环境空间结构中生态空间、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内在机制的理性关系.从各空间系统相互关联的分析入手,对古朴生动、充满自然生机和人性情感的传统院落空间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0.
城市住区发展新趋势与城市空间形态互动探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量居住建设改变城市空间形态"现象的反思,重新审视住区建设给城市空间形态发展带来的诸多问题.本文不是孤立地研究城市中的居住模式问题,而是以城市空间形态为着眼点来对其加以分析与探讨.以"城市空间与现代城市住宅模式变化的互动关系"为研究目标,从一个新的视角去观察城市住区模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