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笔者应用江苏常州武进制药厂产的人用止泻新药复方地芬诺酯片(复方苯乙哌啶片)治疗猪顽固性下痢2例,均在3日内治愈。现将情况简介如下: 例1,1988年8月6日,杜洛克后备公猪一头,发生急性下痢,病猪粪呈水样稀便并掺有未消化饲料。曾分别用土霉素、鞣酸蛋白、矽碳银、次碳酸(?)治疗均未收效。8月15日病猪已食欲废绝、卧地不起、粪便稀薄其中混有粘液、脓汁,并且含有气泡,具有恶臭味。立即改用复方地芬诺酯片6片(每片含盐酸地芬诺酯2.5毫克,硫酸阿托品0.025毫克)、土霉素8片(每片含土霉素25万单位)混合,并用5%葡萄糖  相似文献   

2.
本介绍了一种用于人工肛门(犬模型)排便控制的8089单片控制器--一种电压控频脉冲发生器和排便检测器。  相似文献   

3.
磁致伸缩逆效应是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的一个重要应用特性,应用磁致伸缩逆效应可以制作超磁致伸缩力传感器,基于能量变分原理,建立了超磁致伸缩力传感器的有限元模型。应用该模型计算了超磁致伸缩力传感器空气隙中的磁感应强度和磁致伸缩棒上施加力的关系,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表明建立的超磁致伸缩力传感器的有限元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复方降脂中药的性味归经与药效的BPNN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复方中药药效与其性味归经之间复杂的、不确定的关系,建立适于复方降脂中药的BP神经网络模型,运用Matlab快速预测复方降脂中药的药效指标。经验证,该方法为一种快速、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采集癫痫小鼠模型在常态与致癫状态下的脑电信号以研究其癫痫脑电的自动分类。对经过噪声和伪迹消除预处理的脑电信号进行小波变换,获得不同频率子带的小波系数,对脑电信号及与癫痫特征波相关的小波系数提取相应的线性特征(标准差)和非线性特征(样本熵);基于这些特征及其组合使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实现分类。实验发现基于小鼠脑电本身的标准差和样本熵的分类正确率分别为59.10%和58.00%;而融合各相关小波系数的标准差或样本熵,分类正确率分别达到86.60%和88.60%;融合全部相关小波系数的线性和非线性特征后分类正确率为99.80%。这些结果说明基于小波系数特征融合的分类算法性能有显著提升,能有效实现小鼠癫痫脑电的自动分类。  相似文献   

6.
I/O一致性问题是众核处理器设计所面临和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传统的一致性模型往往是站在处理器的角度,研究存储器和CPU之间的一致性,缺乏一个完整的I/O一致性模型用于指导I/O一致性处理的设计。把I/O一致性问题纳入众核处理器数据一致性问题的统一框架内,从处理器核、I/O和存储器相互关系的角度描述数据一致性问题,避免了孤立、片面地分析I/O一致性问题;在SPARC的TSO模型和PSO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扩展I/O的广义一致性模型-GIOTSO模型和GIOPSO模型,并进行了形式化描述;最后对模型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一致性模型可以大大改善I/O处理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可能性构造空间理论和模糊量化的复方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药复方的产生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创造性过程,其中存在着大量的构造和选择过程,应用创造性思维模型——可能性构造空间理论,在提出的复方创新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模糊数学量化中药的性味、归经改进复方创新系统的相似性选择方法,初步实现了基于可能性构造空间理论的中药复方创新系统。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热效应对超磁致伸缩执行器中超磁致伸缩材料性能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从而影响超磁致伸缩执行器的定位精度;提出一种简化的强制水冷策略保证磁致伸缩材料温度恒定;同时建立了超磁致伸缩材料智能构件流-热多场耦合的有限元模型,运用COMSOLMultiphysics 3.4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进一步的实验结果证实了提出的温度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是一种测量精度高,测量位移大的新型位移传感器.传感器设计涉及多学科交叉,难以建立统一数学模型.以FeGa材料作为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核心波导丝,建立了波导丝材料磁致伸缩弹性波振动模型,波导丝磁机耦合模型和信号检测模型;同时分析了弹性波信号的受限因素,信号衰减特性.在数学模型基础上,搭建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系统,设计了扭转波信号检测电路.实验结果表明信号的输出随着传感距离的增加而减小,该模型对大位移磁致伸缩传感器研究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隐蔽致灾因素是制约煤矿智能开采建设的关键问题,而三维地质建模是实现隐蔽致灾因素透明化的主要技术手段。目前煤矿三维地质建模技术以几何建模为主、属性建模为辅,缺少针对隐蔽致灾因素的灾害属性建模。针对上述问题,以陕北某煤矿作为研究对象,对煤层厚度、顶底板构造起伏、积水区、浅埋煤层地形地貌等隐蔽致灾因素进行三维地质建模。首先,完成对地质资料、物探、钻探等成果的数字化工作,建立煤矿地质数据库。其次,利用DepthInsight建模软件从全矿井和工作面2个尺度开展建模工作,即以钻孔分层数据作为地层控制点,通过煤层及地表等高线、虚拟钻孔等数据联合控制地层层序,并处理初始层面模型中的穿层异常,构建地层面模型和地质体模型,再运用数字高程模型对工作面进行地表模型构建。然后,采用岩体建模构建采空区、积水区模型并标注温度、气体等信息,利用工作面回采测量数据构建回采实测模型。最后,创建截断网格模型,通过序贯高斯模拟生成含水层渗透率、富水系数模型,实现区内水文隐蔽致灾因素透明化显示。基于三维地质模型,从地层、煤层及工作面、采空区及其积水区、水文属性多角度分析隐蔽致灾因素的分布及影响。研究成果可为煤矿隐蔽致灾因素的...  相似文献   

11.
改进的激光陀螺热致零偏补偿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现有的激光陀螺热致零偏补偿方法在精度方面存在不足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在神经网络基础上改进的热致零偏补偿算法,利用神经网络求取更加准确的热拟合系数,从而有效抑制热致零偏对激光陀螺的影响;文中建立了两种激光陀螺的温度补偿模型:常规零偏温度补偿简化模型和一种改进的神经网络模型,并根据建立的两种模型进行了仿真研究;通过与常规的零偏补偿方法的仿真结果比较可知,改进的热致零偏算法在精度上有了显著的提高,具有良好的工程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张川  王柏  艾波 《计算机科学》2004,31(Z1):153-157
介绍了NGOSS一致性测试资源的内容及分类,分析了对其进行管理的特点,提出了一个通用的NGOSS一致性测试资源管理模型,并详细研究了该模型的数据组织方式.最后,举例说明了如何利用XML技术实现该模型.  相似文献   

13.
在处理器从单核向多核演进的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好的性能和可扩展性,适用于多核处理器系统的Cache一致性协议变得越来越复杂。Cache一致性协议的验证一直是模型检测在工业界主要应用之一,被工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相对传统方法而言,微结构级的模型检测能够描述和验证更多的协议细节。利用NuSMV工具对Intel公司的MESIF Cache一致性协议进行模型检测在微结构层次上进行了建模,并对该协议进行模型检测,试验结果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CMP是处理器体系结构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其中Cache一致性问题的验证是CMP设计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基于MESI一致性协议,本文建立了CMP的Cache一致性协议的验证模型,总结了三种验证方法——状态列举法、模型检验法和符号状态法,并给出了每一种方法的复杂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使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辨识Jiles-Atherton模型参数。针对J-A模型对超磁致伸缩致动器(giant magnetostrictive actuator,GMA)迟滞特性建模中磁化参数互相嵌套难以辨识的特点,改进磁滞模型并建立了考虑超磁致伸缩材料磁机耦合特性的动态磁滞模型;为了克服普通粒子群算法实际求模型参数时计算量大,运行时间长的缺点,提出基于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的改进算法--带交叉因子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将模型仿真所求的磁化强度和实验测得的磁化强度的差值的平方作为适应度函数,并结合最小二乘法思想对J-A模型的几个参数进行辨识;最后,在Matlab 7.0上进行仿真,给出了模型辨识后的结果。在不同预压力和驱动频率下的仿真结果与GMA已有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得出辨识后的模型可较好地与实验数据拟合,磁致伸缩位移误差在5%以内。  相似文献   

16.
本文建立了信息安全事故致因分析理论和事故致因分析模型,并且对近年来的两起重大的信息安全事件应用事故致因模型进行事故致因分析,相信在对重大信息安全事件科学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信息安全监管工作的完善能够起到作用.  相似文献   

17.
长线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磁极化强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线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磁致伸缩材料的磁致伸缩效应及其逆效应实现位移测量的传感器.运用电磁学和铁磁学相关理论,构建了磁极化强度模型,讨论了该种传感器中扭转式弹性波的产生机理.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使用ANSYS仿真平台进行了激励磁场的仿真模拟.理论模型对仿真结果数据的进一步计算获得了磁致伸缩线体内应力的分布特性.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比较,证明了磁极化强度模型相关理论的合理性.为构建有效的弹性波信号,提高该种传感器检测精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锆钛酸铅(PZT)薄膜微致动器的结构模型。该致动器采用高d33特性的压电陶瓷材料,用于对空间谐振式微光机电(MOEMS)陀螺微镜进行位移和角度的精确定位。建立了该致动器的简化模型并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其驱动能力。结果显示,当采用双层结构的PZT薄膜微致动器时,在外加电压50V作用下,环形PZT位移控制器中心位移可达到0.345μm;十字形角度控制器偏转角度可达3.29″,增加PZT薄膜的层数可以进一步增加致动器对微镜位移和角度的控制能力。通过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选用多层PZT薄膜材料制成的微致动器能够满足调整微镜位移和角度所需的范围和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海马尾巴的解旋能力,基于生物结构的启发提出了一种基于螺线构型的气动软体致动器.区别于已有的软体致动器的弯曲运动,螺线型气动软体致动器(螺线型致动器)随着输入气压的增大可以实现正负曲率两个方向的展开运动.首先,在保持基体外侧弧长相同的情况下,依据圆形、阿基米德螺线、对数螺线3种不同螺线的数学表达式对螺线型致动器进行了3种结构设计;其次,基于超弹性材料模型、几何关系和虚功原理建立并修正了通用的静力学模型,描述输入气压与展开角度的关系;然后,对3种结构的螺线型致动器进行样机制作,并测试了它们的运动性能;最后,对比静力学模型计算结果和样机实验数据,最大平均展开角度误差为10.0166°,证明了模型的准确性.另外,根据从形状刻度线采集的坐标数据转换得到的构型空间参数,重建了螺线型致动器在不同展开状态下的理论展开形状,验证了构型空间参数获取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为揭示磁致伸缩力传感器的物理机制,研究了磁致伸缩传感器输出电压与核心元件磁特性的关系。基于磁致伸缩材料的逆磁致伸缩效应,使用片状Fe-Ga和Fe-Co合金设计一种新型的力传感器,根据霍尔效应原理和Jiles-Atherton模型推导了力传感器输出电压模型,通过传感器输出特性测试平台对传感器输出特性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偏置磁场6kA/m、 外力2N时,Fe-Ga合金力传感器的最大输出电压为112mV,Fe-Co合金力传感器最大输出电压为58mV,与输出电压模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从物理机制层面上分析磁致伸缩力传感器输出电压的影响因素,确定力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主要由偏置磁场、外力、以及传感器核心元件磁致伸缩(λ/ λs)和Ms/ λs1/ 2决定,并且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与(λ/ λs2)1/2成正比,与(Ms/ λs1/2)成反比,揭示了磁致伸缩力传感器输出特性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