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建华 《治淮》2002,(2):10-11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是扩大淮河下游洪水出路,提高洪泽湖防洪标准,确保淮河下游地区2000万人口和3000万亩耕地防洪安全的战略性骨干工程。该工程在盐城市境内长96km,涉及阜宁、滨海、射阳3县,共需迁移人口3.68万人,拆迁房屋80多万m~2,搬迁企事业单位78个,征用耕地及有收益非耕地5.43万亩。如此大量的河道工程拆迁移民在盐城市乃至江苏省水利工程建设中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2.
1概况 淮河入海水道堤防关系到淮河下游地区2000万人口、200万hm2耕地的防洪安全,其沿线土质情况复杂,有粘土段、淤土段和砂土段.  相似文献   

3.
董西平  张忍  杨升东 《治淮》2008,(9):11-12
一、基本情况 阜南县位于淮河中上游结合部,国土面积1768km^2.境内主要河道8条.其中外河2条(淮河与洪河)、内河6条。堤防总长390km,保护面积510km^2,耕地51万亩,人口46.7万。其中漾洼蓄洪区是淮河进入安徽境内处第一座蓄洪区,保护面积180.4km^2、耕地18万亩、人口16.74万,设计防洪水位29.30m,库容量7.5亿m^3。  相似文献   

4.
黄敏吾 《治淮》2011,(9):29-30
一、工程概况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是扩大淮河洪水出路,提高洪泽湖防洪标准,确保下游地区2000万人口、3000万亩耕地安全的战略性骨干工程。干河西起洪泽湖二河闸,沿灌溉总渠北侧向东,至扁担港注入黄海,全长163.5km。淮河入海水道绿化混凝土护坡主要集中在淮安段,主要分为淮河入海  相似文献   

5.
谢浩 《治淮》2010,(9):14-15
<正>一、前言淮南市地处淮河中游,是全国25个重点防洪城市之一,辖六区一县,总面积2594.6平方公里,耕地177万亩,总人口241万人。淮河流经全市87公里,洪涝灾害频繁,防洪除涝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6.
纪冰 《治淮》2010,(10):24-25
<正>淮河安徽段位于淮河中游,干流河长431公里,其间有4个蓄洪区、16个行洪区。我省淮河流域涉及10个市50多个县、区,流域面积6.7万平方公里,耕地282万公顷,人口3980万人。其面积、耕地和人口分别占全省48%、67%和59%。我省淮河流域是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核心区之一,是国家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  相似文献   

7.
1行洪区基本情况鲍集圩行洪区位于淮河干流苏皖边界盱眙县境内西南部,北临洪泽湖,西、南、东三面被淮河包围,四面环水,高程18.0m以下面积153.4km2,安全建设范围为194.16km2。鲍集圩东北高、西南低,最高地面高程18.0m,最低11.5m。盱眙县境内淮河北堤,西起下草湾石坝,东至淮河镇黄岗之间,全长37.8km,防洪标准接近20年一遇。鲍集圩涉及盱眙县鲍集、铁佛、兴隆、淮河和明祖陵等五个乡镇,30个圩区,总人口6.5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22万人,耕地1.03万hm2,人均耕地0.158hm2,以农业经济为主。2002年圩内工农业总产值10998.2万元,其中农业产值9001.4万…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有效灌溉面积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鹤华 《治淮》2007,(10):19-20
江苏省总面积10.26万km2,总人口7474万人。耕地总面积4742khm2,占全省总面积46.2%,占全国耕地总量的3.9%,人均耕地0.064,仅为全国平均数的64%。土地人口负荷量仅次于沪、津、京三市,列第四位。全省淮河以  相似文献   

9.
庄亚洲 《治淮》2002,(5):31-32
一、概述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是扩大淮河洪水出路,提高洪泽湖防洪标准,确保淮河下游地区3000万亩耕地、2000多万人口安全的战略性工程。由于大堤施工接头多,地质条件差,延伸距离长,薄弱环节多,南堤又与苏北灌溉总渠北堤嵌接,因而防洪与抢险任务较重。  相似文献   

10.
董爱民 《治淮》2010,(1):42-44
一、工程基本情况 淮河人海水道工程是扩大淮河洪水出路,提高洪泽湖防洪标准,确保淮河下游地区2000万人口、3000万亩耕地安全的战略性水利工程。工程西起洪泽湖东侧二河闸,沿苏北灌溉总渠北侧与总渠呈两河三堤,东至扁担港注入黄海,全长163.5公里。  相似文献   

11.
汤秀全 《治淮》1989,(5):5-6
信阳地区位于河南省南部,地处淮河上游,大别山北麓,东与安徽省为邻,南同湖北省接壤,是豫鄂皖三省的结合部,总面积18293平方公里,耕地810多万亩,人口610多万。淮河自桐柏山太白顶源头流出73公里后,  相似文献   

12.
张永玉  潘光杰 《治淮》1999,(10):37-38
淮阴,地处淮河下游,其1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直接承接淮河中上游15.8万平方公里的来水,经淮河入江水道、淮沭河、苏北灌溉总渠等主要行洪河道分泄入江入海,境内的洪泽湖大堤是保障淮河下游2300万人口、3000万亩耕地的生命线,防洪保安及水利建设任务历来十分艰巨。 淮阴的经济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与洪涝旱等自然灾害不屈抗争的历史。五十年代初期,淮阴人民在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声中,掀起了以治淮为重点的第一次水利建设高潮。  相似文献   

13.
沂沭泗水系是淮河流域内一个相对独立的大水系,是沂河、沭河和泗运河水系的总称。该水系位于淮河流域东北部,北起沂蒙山脉,西至黄河右堤,东临黄海,南以废黄河与淮河为界。流域面积7.96万平方公里,内有耕地5650万亩,人口4500万。  相似文献   

14.
纪冰 《治淮》2001,(3):19-20
安徽位于华东腹地,南北长约570公里,东西宽约450公里,总面积13.9万平方公里。现有耕地430.27万公顷。长江、淮河横贯省境,将全省天然地划分为淮北、江淮和江南三大块。省境西部为长江、淮河的入口,桐柏山、伏牛山以东的河流由西北向东南流入淮河,省内大别山区北麓为淮河流域,东侧和南麓为长江流域。  相似文献   

15.
曹光华 《治淮》2000,(10):12-13
淮河干流童元、黄郢、建湾三行洪区位于河南省固始县三河尖乡,淮河干流与史灌河、泉河交汇的三角地带,总面积18.3平方公里,地面高程低洼23~24米。三圩区内有耕地1.55万亩,堤外耕地0.25万亩,1988年人口为13720人。 三行洪区在50年代初群众生产、生活较为稳定,当时陆运不发达,淮河水运占较大优势,当时成为三河尖水陆联运码头,是像、皖大别山区与外地通商的主要商品集散地。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大量的沿淮洼地、湖泊不断围垦,与水争地、抢占洪水出路,迫使淮河水位抬高,  相似文献   

16.
在淮河的上游与中游的交汇处,有一个举世闻名的王家坝。因为它是淮河干流第一个蓄洪区进洪闸所在地,王家坝闸门的启闭,关系上下游,豫、皖两省间的利害关系以及蒙洼蓄洪区内12.6万人民和18万亩耕地的安危。因此,一到汛期,上至党中央、国务院,下至沿淮的每一个群众,都关注着这个闸的开启或关闭。王家坝闸的举足轻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洪汝河在这里汇入淮河。 洪汝河为西北至东南走向,流经河南、安徽两省13个县(市),流域面积12380平方公里,流域内有耕地1100万亩,人口610万。上中游分为两支:北支  相似文献   

17.
郭剑 《治淮》2002,(6):12-13
淮河入海水道是扩大淮河下游洪水出路,提高洪泽湖防洪标准,确保下游地区2000万人口、3000万亩耕地安全的战略性工程,也是改善和解决渠北地区数十年来存在的排灌问题的关键性工程。淮安市渠北排灌工程涉及清浦和楚州两个区,总面积835平方公  相似文献   

18.
王钧 《江苏水利》2003,(6):11-12
引言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流经豫、皖、苏三省,全长1000km。洪泽湖是淮河中下游结合部的巨型平原水库,承泄上中游15.8万km~2来水,总库容达176亿m~3,湖底高程10~11m,高出下游地面4~8m,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地上“悬湖”,使下游地区200hm~2耕地、2000万人口受洪水威胁很大。 淮河下游防洪骨干工程现主要  相似文献   

19.
张法宝 《治淮》2011,(9):5-7
一、基本情况 安徽省淮河流域面积6.7万km2,耕地293万hm2,人口3728万,涉及蚌埠、淮南等10个市38个县(市、区)。先后实施了淮河干流扩大排洪通道工程、行蓄洪区整治工程、淮北大堤加固工程、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和跨省淮北支流治理等防洪工程,淮河中游防洪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20.
淮河入海水道是扩大淮河洪水出路,提高洪泽湖防洪标准,确保淮河下游地区2000万人口、3000万亩耕地防洪安全的战略性骨干工程。南北大堤分别为Ⅰ、Ⅱ级水工建筑物。由于堤防工程面广量大,点多线长,一旦失事,将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危害,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堤防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