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通过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应时间对苯液相部分加氢制环已烯钌催化剂的活性的影响,得到的最适宜反应温度范围为403K-423K;由实验结果得出工业上反应压力就控制在4-5.5MPa,反应时间15-30分钟可保证环已烯有高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3.
4.
将Ni/SiO2催化剂应用于间二硝基苯加氢反应中,考察了该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焙烧温度和还原温度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并通过BET、XRD、TEM、TPR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实验研究范围内,随着焙烧温度的提高,Ni/SiO2催化剂比表面积降低,NiO与载体SiO2之间的相互作用逐渐增强,催化剂的还原温度明显提高,活性组分Ni的晶粒度增大,焙烧温度为773 K时催化剂具有最佳的催化反应性能,此时活性组分Ni以高分散状态存在.催化剂的还原温度对Ni/SiO2催化剂的结构和催化性能影响显著,当还原温度较低时,活性组分还原不完全,催化剂活性较低;而还原温度太高会使活性组分烧结,导致催化剂活性明显降低;还原温度为723 K时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5.
CaO-Al2O3-P2O5三元系统富铝区水硬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首次研究了CaO-Al2O3-P2P5三元相图中C12A17-P2O5连线附近富铝区域组成的水硬活性,讨论了高场强阳离子P^5+极化作用形成[PO4]^3-四面体对体系相组成,进而对其水硬活性的影响。由所研制的磷铝酸盐水泥中,得到了新化合物-三元磷铝酸钙。通过XRD、IR和电子探针微区分析(EPMA)等手段,证实了α-C3P和CA矿相在结构上的变化。由于三元磷铝酸钙化合物与改性α-C3P(3CaO  相似文献   

6.
Raney-Ni浸取方法对木糖加氢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木糖加氢反应中,考察了浸取(Leaching)方法对Raney-Ni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合金原料是160~200目及<320目的Ni-Al-Ti。实验表明,温度(50~93℃)及NaOH浓度(2~6mol/L)越高,催化剂活性越好。但是,若先在低温和稀碱下浸取,再继以高温和浓碱的后处理,则比单一条件浸取时活性好。浸取起始10~20min的反应剧烈程度,对合金破碎情况和催化剂活性均有显著影响;而后处理使活性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对催化剂微孔的扩孔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连续常压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 Pt/Al2 O3分别和惰性石英砂、脱铝 Y沸石、WO3/Al2 O3等组成的机械混合物上苯加氢反应的性能。发现虽然 Y沸石本身没有加氢活性 ,但它的加入可以显著提高 Pt/Al2 O3的活性 ,因为在 Pt中心上得到活化的氢可以快速溢流到邻近的沸石颗粒表面的酸中心上 ,并和吸附在其上的苯发生加氢反应生成环己烷和甲基环戊烷。由于深度脱铝的 Y沸石表面酸中心数减少而导致其上的甲基环戊烷的选择性降低。对于 Pt/Al2 O3和 WO3/Al2 O3的机械混合物来说 ,未在流动体系中观察到活性显著提高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Raney镍上松香催化加氢本征动力学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在不同类型搅拌器下高压釜的持气量和反应效果 ,认识到松香在Raney镍上催化加氢反应受到外扩散的严重影响 ,利用加入 2 0 0号溶剂油、改造搅拌器类型、提高搅拌速度的方法消除外扩散 ,使反应处于化学动力学控制区 ,然后采集动力学数据 ,经对 17种可能的反应机理模型进行筛选 ,推测的反应机理为 :松香中的主要成分枞酸分子不吸附 ,枞酸分子与催化剂表面上被吸附的氢原子进行反应 ,氢原子的吸附为控制步骤 ,据此导出其本征动力学方程 .  相似文献   

9.
甲烷磺酸铝催化合成氯乙酸酯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敏  姜恒  宫红  王锐  刘立军 《化工科技》2003,11(5):40-43
合成了甲烷磺酸铝,用热重和红外对其进行表征。并以甲烷磺酸铝为催化剂,研究其催化氯乙酸与异丙醇酯化反应中各种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反应条件为:醇酸摩尔比1.2∶1,催化剂摩尔分数1.0%(以酸的摩尔数计),反应时间2.5h,反应温度80~85℃,环己烷5mL作为带水剂,酯化率可达96.8%,反应后催化剂经过简单的相分离就可重复使用。与AlCl3·6H2O、Al2(SO4)3·18H2O及其它Lewis酸进行比较,甲烷磺酸铝的催化活性最好。用甲烷磺酸铝作催化剂合成其它氯乙酸酯,酯化率均在96.0%以上。  相似文献   

10.
采用均匀设计法探讨了松香催化加氢制备氢化松香的影响因素 ,得到了温度为 15 0℃ ,压力为 5MPa ,溶剂含量 (占溶液质量 )为 5 0 % ,催化剂含量 (占松香质量 )为 0 .14%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1.
张歆 《江苏化工》1998,26(5):13-15
研究了制备条件对Pt-WO3电极催化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Pt-WO3电极的催化活性由电极的组成和电极的微观表面的结构所决定。  相似文献   

12.
稀土La2O3掺杂对TiO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通过对稀土氧化镧不同掺杂量,不同锻烧温度的样品光催化活性的研究显示,适量的稀土氧化镧掺杂有利于提高TiO_2的光催化活性;而关于稀土镧提高TiO_2光催化活性的机理有异于有关报道。  相似文献   

13.
引 言近年来 ,膜反应器研究已经成为化学反应工程领域的热点课题之一 .其中单侧的膜反应过程研究较多 ,而耦合膜反应过程的研究相对较少 .耦合膜反应过程是指在膜反应器中膜两侧都有反应发生 ,一侧反应的产物是另一侧反应的反应物 ,而膜可优先选择该物质透过 .耦合膜反应过程的研究首先是在前苏联开展的 ,主要以Gryaznov等[1,2 ] 对脱氢反应与加氢反应耦合过程的研究为代表 ,有关介绍参见Shu等[3] 、Zaman和Chakma[4 ] 以及Saracco和Specchia[5] 的综述 .研究表明 ,耦合膜反应过程有其特殊的优点 :通…  相似文献   

14.
孙忠义  李林 《大氮肥》2007,30(3):176-178
分析3500t/a双氧水装置氢化釜出料不畅的原因,认为催化剂选择、工艺指标控制、设备检修等为主要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SBS及相关聚合物的均相催化加氢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SBS及相关聚合物加氢的各种均相催化体系作了全面的介绍与评述。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发展的茂金属催化剂和贵金属催化剂,同时介绍了水/有机两相催化和离子液体两相催化体系用于聚合物加氢的最新动态,指出寻找催化活性高,催化剂易于分离和循环使用的新催化体系是实现聚合物均相催化加氢工业应用突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将四苯基卟啉钴负载于纳米TiO2上得到的催化剂催化CO还原NO.在空速为10 000 h-1,NO和CO进口浓度分别为500 mg/m3和5 000 mg/m3,O2含量为4%时取得了85%的转化率.SO2对催化剂的毒化作用不明显;H2O的竞争吸附使反应活性有所降低,但脱附H2O后可以恢复;SO2和H2O同时存在时,催化剂活性缓慢下降,但真空热处理后可以基本恢复.反应机理分析表明,NO2较NO更容易被CO还原,NO的还原产物为N2O和N2,随着温度的升高,生成N2的选择性增强;NO2的还原产物为N2.该催化剂可用于不同时含有SO2和H2O的一些烟(废)气NO催化CO还原.  相似文献   

17.
在研制得到了高活性和高选择性 Pt/Al_2O_3催化剂的基础上,采用微反-色谱联用装置考察了气相苯加氢反应的动力学。假定在催化剂表面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活性中心,一种吸附氧;另一种吸附苯、环己烷及反应中间物,并假定吸附氢与吸附苯间的表面反应为过程的控制步骤,从而导出动力学方程。通过实验测得了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和组分分压,并用非线性回归方法处理实验数据,求得方程中各参数。通过偏差分析、方差分析及 Boudart 提出的四条判断准则,验证了动力学模型及回归参数的合理性。结果得到了此动力学模型与实验数据较好地吻合。在此基础上测定了反应的活化能及氢、苯和环已烷的吸附热。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经过筛选研制出一种活性较好的均四甲苯气相氧化制均酐的催化剂DO—6,然后通过测定催化剂中钒离子价态、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吸收光谱分析、差热分析及电镜对催化剂形貌的观察等试验方法对DO—6催化剂组成、结构与催化剂活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分形在催化剂筛选和活性考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纪红兵  林维明 《化工学报》1997,48(4):453-456
对于甲烷、二氧化碳与氧气催化氧化重整反应,在利用盒子维法测定催化剂表面分形维数的基础上,考察了表面分形维数与催化剂筛选、催化剂制备方法、稀土元素添加量和催化剂反应前后的处理等之间的关系,实验证明分形是一种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20.
以氢氧化钠、月桂酸、硝酸铋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合成新型、无毒、绿色催化剂月桂酸铋.研究月桂酸铋的合成工艺、结构特性及其在聚氨酯中的催化特性.结果表明,月桂酸铋的产率可达97.1%,属低结晶性化合物,对聚氨酯反应具有明显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