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约2000年前,人们发明了纸。从此,纸成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历史最久远的材料之一。在包装领域也一样。瓦楞纸、纸容器和包装纸是重要的包装材料。虽然纸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对环保问题的关注,人们把目光集中在用天然材料制成的可再生利用的纸系列包装材料方面。轻薄瓦楞纤维板Sunshine近来,瓦楞纤维板呈现出向轻薄方向发展的强劲势头。Sunshine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研制成功的。这种纤维板的特点是:1.波纹仅0.6mm高,连同纤维板在内也不过大约lmm高,是日本最薄的瓦楞纤维板。(其厚度分别为E型瓦楞纤维板的80%,B型瓦楞纤维板的…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木质炭素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黄彪  高尚愚 《新型炭材料》2004,19(2):151-157
木质炭化物的高效开发利厢.对解决废弃物资源化、环保、生态环境等问题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通过述评功能性本质炭索新材料的国内外研究和开发进展.涉及到木质炭素材料吸着特性的研究概况、木质炭化物在环境净化方面的应用、木质系炭素新材料的研发、性能和应用等方面一着重介绍了一些木质系炭素新材料:木陶瓷、木质吸油材料、高电导性材料、保健材料、土壤改良材料、二氧化钛/炭复合材料、烧结炭等:同时对其副产物木醋液的应用领域,如在食品添加剂、消臭剂、医药、农业等方面的应用也做了一些梗慨。由此町看出:木质炭化物新利用,高功能化的研发可使占老的木炭衍化为新颖的功能性材料,从而产生更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3.
生物质基氧化石墨烯复合膜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碳包覆纳米磁性颗粒(CEMNPs)是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新型纳米复合材料,独特的理化性质使其在众多技术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随着全球化石能源的日渐枯竭,利用廉价、易获取、环境友好的生物质原料作为替代碳源已成为近年来CEMNPs材料的研究热点。综述了生物质基CEMNPs的制备方法、反应机理以及在电化学、催化、吸附等领域中的应用,最后展望了其发展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5.
生物质是产量丰富、种类繁多、价格低廉、环境友好的优良碳源,以生物质为原料制备碳催化材料无疑是变废为宝,可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介绍了生物质的种类、组分及结构对生物质碳基催化材料性能的影响,对制备生物质碳基催化材料的两种常见方法热解法和水热碳化法进行了对比,探讨了进一步增强催化剂活性的3种方式:杂原子掺杂、金属离子修饰和官能化,分析总结了生物质碳催化材料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当前,以聚乳酸和生物质材料进行复合制备新材料是领域内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以聚乳酸和生物质材料为主体开展材料制备和改性的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聚乳酸、生物质秸秆、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优化方面的研究进展。本文对复合材料改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对环保新材料领域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可为领域内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生物质基降解塑料PBS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和小麦秸秆为原料,通过粉碎、闪蒸等化学和物理处理和加工,并进行初步糖化,使其可作为微生物可发酵的糖源。以新的琥珀酸产生菌株-产琥珀酸放线杆菌及重组微生物作为发酵的微生物菌株对生物质基糖源进行厌氧发酵,在液体深层厌氧培养条件下制备琥珀酸。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发酵液中葡萄糖、酵母膏、磷酸盐、尿素、K+、Mg2+、Mn2+等因素对琥珀色产量的影响。通过离子色谱柱脱色,分离得到纯度为95%以上琥珀酸,秸秆转化率达到75%。利用生物法制备的琥珀酸在Sn-Ti系纳米催化剂作用下通过一步法合成了重均分子量超过20万降解塑料聚(琥珀酸丁二醇酯)。  相似文献   

8.
9.
10.
11.
重油残渣基新型碳功能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以重油残渣为原料,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共炭化法和微波等离子体法可控制备气相生长碳纤维、碳微球、内包铁洋葱状富勒烯、纳米碳管、内包金属碳微米颗粒及定向碳纳米薄膜等各种高附加值碳材料;采用等离子体氧化法、酸处理法、化学还原法等方法对气相生长碳纤维和碳微球进行表面修饰,在产物表面引入含氧官能团,解决了可溶性碳材料的制备问题;在碳微球表面引入Pt纳米颗粒,使重油残渣基新型碳材料在表面修饰和功能化后可望成为性能优异的吸附和催化材料.  相似文献   

12.
磁性功能材料的若干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栋 《功能材料》1994,25(5):385-388
本文综述了几种磁性功能材料的若干新进展。这些材料包括巨磁矩材料、巨法拉第(Faraday)磁光材料、巨磁电阻材料、低温磁致冷材料、稀释磁性半导体材料和超铁磁性纳米材料。  相似文献   

13.
超分子化学领域最近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是阴离子识别的主客体化学及其应用研究。在自然界或生命过程,人工系统及材料科学中,阴离子识别往往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关于阴离子识别的研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就新颖功能有机小分子阴离子识别、阳离子增强的阴离子识别、卤键与氢键协同阴离子识别和阴离子识别受体的大分子化等几个阴离子识别研究的新动向予以扼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李儒  李红波  李清文 《材料导报》2013,27(1):50-56,74
碳纳米管独特的力学、电学、热学及光学性质使其在智能材料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综述了碳纳米管在形状记忆材料、电致变色材料、压电及电致变形材料、人工肌肉、智能凝胶等领域中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碳纳米管作为热学增强组分、导电增强组分在智能材料中的应用,以及碳纳米管对智能材料响应特性的影响,并说明了其在智能材料实际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了碳纳米管在智能材料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泡沫炭是由孔泡和相互连接的孔泡壁组成的一种轻质多孔材料,在许多民用和军用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碳材料。主要介绍了泡沫炭的制备方法、结构、性能及应用,并结合泡沫炭的研究现状,展望了其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魏洁  邵自强 《材料导报》2021,(1):203-211
功能(薄)膜材料是具有光电、磁性、吸附、分离、刺激响应等性能的一类产品,有十分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应用前景.然而功能膜的原料多以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为原料,这一缺点限制了其发展和应用前景,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具有绿色可再生特点的替代品以满足其发展需求.纳米纤维素材料(包括通过化学方法对其进行修饰的纳米纤维素衍生物)是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的最有潜力的绿色可再生材料之一,在提高功能膜材料性能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纳米纤维素材料目前在食品工业、水处理行业、新能源领域、电池制造等产业的功能膜中应用广泛.其在这些功能膜中的作用和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具有高结晶度、比表面积和机械强度的纳米纤维素材料通常被当作纳米填料与功能膜基体混合,以起到增强力学性能的作用,根据需求还可以使用不同尺寸、不同形貌或不同表面改性的纳米纤维素材料以提高其与基体的结合强度,从而帮助功能膜达到理想的力学性能.其次,纳米纤维素材料由于本身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可作为功能膜的基体材料.除了单独成膜外,纳米纤维素材料也可以与其他材料复合成膜,尤其可以和其他生物质材料制成表面平滑、阻隔性能良好的生物膜材料,在包装膜应用领域有着极大的潜力.再者,纳米纤维素的高吸水性、溶胀性和一定的吸附性能对需要一定液体的润湿性功能膜(如超滤膜)性能的改善有很大的帮助.最后,纳米纤维素材料由于稳定的结构、表面改性的多样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的优点,可以作为良好的载体材料及骨架材料与具有特殊功能性(如光电、磁性、响应性等)的材料结合,制备具有应用价值的功能膜材料,使得纳米纤维素材料在导电膜、电池隔膜和其他功能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较于传统功能膜材料,纳米纤维素材料的引入将会为功能膜在提高性能、降低成本、增加生物相容性和促进绿色环保方面带来新的活力和生机.基于此,本文在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纳米纤维素材料在包装膜、超滤膜、导电膜、电池隔膜和其他功能膜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纳米纤维素材料在不同功能膜中的作用机理和应用优势,对纳米纤维素材料在功能膜材料中的进一步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Bi/MnBi材料是一种具有一系列独特性能的新型磁性功能材料。本文阐述了该材料的制备、性能、用途及其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碳纤维材料工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碳纤维材料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系统地总结了吉林石化公司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及其前躯体聚丙烯腈纤维的技术研发历程及其取得的关键技术成果,同时详细介绍了碳纤维的工程技术研究进展与产业化现状,并展望了吉林石化公司碳纤维材料的产业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超级电容器碳纳米管及其复合电极材料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梅根  卢云  张治安  胡永达  杨邦朝 《材料导报》2004,18(Z1):89-90,102
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储能元件,具有比传统电容器高得多的能量密度和比电池大得多的功率密度以及超长的使用寿命等特点.碳纳米管由于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高比表面积而成为超级电容器的理想电极材料.综述了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碳纳米管及其复合材料的结构、特性、电化学性能和基于该材料的超级电容器研究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