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某高层建筑地下商业部分建筑面积超过20 000m2,采用避难走道进行分隔。利用消防安全工程学的方法,针对避难走道的方案能否保证其内部人员安全疏散的问题提出优化调整方案,并借助人员疏散计算机模拟探讨地下商业建筑人员疏散过程的规律,确定合理可行的避难走道及相关防火设计方案,保证地下商业建筑内人员的安全疏散。为地下商业建筑的合理设计提供建议,也可为类似工程的防火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人防”规范中可供人员疏散的两种走道 ,即避难走道和疏散走道进行了讨论 ,分析了二者关系及异同。另外 ,介绍了工程上对避难走道的另一种提法“防烟通廊”的概念 ,并简单介绍了它在国内的工程应用实例及实体火灾试验室  相似文献   

3.
高健  赵雅娟 《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30(11):1018-1019
分析地下大型商场超市安全疏散存在的不利因素。针对地下大型超市疏散通道过长和疏散宽度不足的问题,结合有关消防技术规范和日常工作的实际,进行分析和初步的技术论证,并提出设置疏散避难区的对策。以某地下大型超市为例,应用该方法设置疏散避难区,并进行性能化设计论证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避难走道的做法进行了探讨,研究了避难走道在其他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中运用的可能性。最后结合国内的一些工程实例,对实际工程中如何保障避难走道的防火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希望对拓展避难走道在建筑防火设计中的运用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现有设置避难层的高层公共建筑较少且发挥作用有限.部分避难层被设置成敞开式,避难层内部的防火分隔措施不够完善.我国避难层面积5人/m2的要求明显偏低.必须扩大避难层设置范围,100 m以下高层公共建筑和住宅也须考虑设置避难层、避难间.避难层、避难间的防火分隔、送风系统、照明系统要求偏低,需作改进.  相似文献   

6.
刘原平  李冰 《山西建筑》2011,37(10):3-4
对避难疏散场所的定义、分类以及主要技术要求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并且对太原市小店区的避难疏散场所的设置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作了细致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意见,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新萍 《消防科技》2008,27(3):197-199
指出了目前建筑中避难层设置存在的局限性,分析了建筑中火灾状况下的具体疏散情况。结合建筑实际情况采用性能化方法对避难区域设置需考虑的几个因素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8.
高层病房楼安全疏散和避难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医院高层病房楼建筑和内部人员行为特点出发,对其建筑结构特点、火灾危险性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设计实例,对防火分区设置、安全疏散形式、灭火系统选用、消防泵房设置等进行概述性介绍,针对相关规范中未明确规定的部分,提出了高层病房楼安全疏散和避难设计对策.  相似文献   

9.
戴仁宗  戴欣 《四川建筑》1995,15(4):35-38
高层建筑的垂直交通.平时以电梯作为主要垂直交通工具.楼梯仅兼作1~5层及相邻层间的短途交通辅助工具,楼梯的主要功能为火灾发生时的垂直流散通道。根据(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规定,高层建筑必须设防火分区:一类高层为1000m2,二类高层为1500m2设一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内必须设2部以上楼梯。因此,尽可能减少楼梯、过道、电梯及电梯厅等交通面积.增加有效使用面积.且使疏散通道安全可靠.是每一位设计高层建筑的建筑师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一、楼梯按防火性能分类及适应性楼梯按防火性能分为三类:1开敞式楼梯(图1-A)此…  相似文献   

10.
以某万达综合体建筑为例,分析其防火设计难点,针对难点提出防火分区划分和安全疏散策略,并采用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方法验证其可行性。借助FDS和Building-Exodus软件模拟的方法验证在首层设计避难走道是可行的,且避难走道的最佳加压送风速率为1.2m/s,最适宽度为楼梯宽度的70%左右,并针对潜在的危险提出了增设挡烟垂壁、地面蓄光疏散指示标志及采用内凹式门等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1.
陈晓红 《住宅科技》2005,(10):24-26
伴随着高层住宅的发展,火灾事故的增多,高层住宅的防火与疏散问题日渐突出,引起设计人员的重视.文章就国内外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中不同的着眼点,着重分析、探讨高层住宅建筑中的"逃生"的问题,并就日本高层住宅的防火与疏散设计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地下商业建筑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更大的火灾危险性和火灾危害性,人员疏散设计常常遇到许多问题。本文结合实际工程中的典型案例和现行规范对地下商业建筑的规定,对地下商业建筑疏散设计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地下商业建筑人员疏散设计的通用方法。通过设置火灾场景进行数值模拟和人员疏散模拟,证明了适度借用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将地下过街通道作为避难走道并采取相应的防火、防烟措施等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14.
以长沙市奥克斯广场为例,对大型商业室内步行街防火分区划分难以满足现行规范要求等问题进行探讨。将室内步行街作为临时安全区改进消防设计方案,利用性能化消防设计与评估的技术手段对改进后的方案进行分析确证。结果表明,在增设防火分隔设施及限制店铺面积等条件下,可将室内步行街作为临时安全区。  相似文献   

15.
闫鹏  王泓  王颖华 《地下空间》2008,4(1):12-15
地下建筑火灾具有人员疏散困难、扑救困难的特殊性,文章针对人员的安全疏散分析了地下建筑临时性疏散路径的动线模式,针对它们的特点提出了地下建筑避难空间的概念.概括出几种地下建筑避难空间设计模式及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以解放碑地区E标准分区为例,分析列入社区级防灾疏散避难场所的场地总面积,进而分析社区级防灾疏散避难场所缺乏的区域。对照已批复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社区级防灾疏散避难场所基本覆盖整个标准分区。根据人口总量反算,避难场所面积不足,需多利用常规以外的场所,与城区危旧房改造相结合增加避难场所用地,外迁解放碑地区一定数量人口以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17.
为了确定高海拔环境下特长公路隧道的服务隧道防烟通风策略及人员疏散通道最佳间距,采用FDS和Pathfinder建立了主隧道+服务隧道的通风排烟及人员疏散仿真模拟平台,分析50 MW火灾规模下隧道内烟气运动规律及人员疏散过程,基于克拉尼公式和FED准则综合判定ASET(可用安全疏散时间)。针对低氧气环境下人员运动效率低下的这一背景情况,对人员疏散速度进行折减,进一步确定RSET(必须安全疏散时间)。结果表明:服务隧道内纵向风速1.6 m/s可保证服务隧道内1 200 s时间范围内无烟,考虑高海拔地区火灾增长系数的折减,人员可用安全疏散时间呈现为“W”形,下游200 m处可用安全疏散时间最少,结合人员必须安全疏散时间分析,人行通道间距宜设置为200 m。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突发火灾、恐怖袭击等紧急情况下高层建筑人员疏散的效率和安全性,减少直接通过消防楼梯进行高层建筑人员安全疏散的时间,避免因疏散中出现拥挤踩踏而造成的不必要人员伤亡,在合理选取疏散模型和设定各种疏散场景的基础上,对上海金茂大厦的部分楼层进行了高层建筑人员疏散仿真实验,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结果论证了在高层建筑内设置应急避难区对安全疏散缓冲的重要作用,明确了科学合理设置避难层应当注意的细节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从城市深层地下空间中人员疏散安全设计面临的主要挑战切入,通过分析深层地下空间灾害、疏散设施路径特征、人员主要行为等与疏散组织策略的关系,提出三种亚安全区类型以应对主要疏散问题;分析了深层地下空间中运用三种亚安全区的三阶段疏散组织策略,并结合案例探讨不同类型亚安全区的主要设计模式,总结提炼概念性研究框架.以期为城市深层地...  相似文献   

20.
以某剧场建筑为例,针对建筑平面尺寸过大而导致部分疏散楼梯不能在首层直通室外以及首层部分房间需通过避难走道疏散的问题,采用性能化防火设计的理念,提出了消防设计的原则及解决措施。研究结论可作为同类建筑消防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