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4年汛期(6-9月,以下同)河北省防汛抗旱形势基本平稳,可谓风调雨顺。前汛期降雹天气造成局部雹灾,主汛期降水偏少,部分地区出现夏旱。汛期全省降水总量753亿m3,折合降水深401mm,属平水年份。全省各主要河道运行平稳,未发生超标准洪水。大、中型水库汛期来水24.45亿m3,属偏丰年份,水库蓄水较常年明显偏多。  相似文献   

2.
在黄河中游测区两岸选择窟野河、无定河、延水河、蔚汾河、三川河及昕水河等六个典型流域作为测区代表区域,对测区降水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测区受地理位置及自然地理条件影响显著,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3.
石羊河流域降水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石羊河流域各雨量站点观测的雨量资料分析,得出该流域降水量稀少、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较大、面上分布极不均匀,降水量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上游山区,是流域内主要产流区域。由此提出建议,随着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的逐步推进,要逐步解决和缓解来水和用水矛盾,保护生态环境,首先要通过生态移民安置,逐步恢复上游产流区植被,逐步修复山区水源涵养能力,要抓住时机进行适当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增加降水量,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吴传明 《水利科技》2004,(3):7-8,14
该文根据福建省554个雨量站1956年-2000年实测降水资料,分析福建省降水在时间、空间的分布特征,并分析计算福建省各行政分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和不同频率保证率年降水量。  相似文献   

5.
基于淮河上中游流域19个站点1960-2014年的月降水数据,采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趋势分析、变差系数、年内不均匀系数、小波分析、Kriging空间插值等方法,对年降水和主汛期降水的统计特征、趋势和周期性等时间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流域主汛期降水占到年降水的50%以上,地域分布上以东南部和西南部雨量较多。年降水和主汛期降水在年际上分别呈现21~32a、8~19a、3~7a和24~32a、8~21a、3~7a三个时间尺度的丰枯演变特征,同一时间尺度的丰枯变化基本相同。主汛期降水年际Cv普遍大于年降水,但空间分布不一致;年降水Cv较大值分布于流域西部和北部,较小值分布于流域东部和东南部;主汛期降水年际Cv较大值分布于流域西部,较小值分布于流域东北部及蚌埠一带;北部降水的年内分配不均性略大于南部。年降水和主汛期降水的变化趋势均不显著,没有通过95%的置信度检验,但主汛期降水略呈增加趋势而年降水呈微弱下降趋势;年降水在流域北、西和西南部表现为减少趋势,尤以西、西南部较为明显,而流域中、南和东南部主要表现为增加趋势;主汛期降水则从北向南以条带状表现为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6.
李素霞  杨志霞 《河北水利》2006,(7):36-36,47
1.概况 1.1自然地理 河北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根据地貌成因及形态特征,分为坝上高原、山地(包括山间盆地)和平原三大类型,分别占全省总面积的9.3%、51.7%和39%.坝上高原分布在张家口、承德两市北部,地势较高.山地位于我省的西部与北部,西部为太行山山地,北部为燕山山地,呈弧状分布,山前有不明显的丘陵地带.山地海拔一般在2000m以下,山间盆地大部分是构造盆地,尤以断陷盆地居多.平原地势平坦,自西南向东北缓慢倾斜,按成因和形态特征分为山前冲积洪积倾斜平原、中部冲积湖积平原和滨海冲积海积平原.  相似文献   

7.
8.
河南省降水集中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河南省49个台站1957—2005年逐候降水资料,运用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分析了河南省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同时对多水年和少水年的集中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能够定量地表征降水量在时空场上的非均一性,降水集中度平均为0.515,集中期平均为40.029候;降水集中度的EOF分析显示取前6个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可解释80%以上的方差;第一气候模态表现为全省一致性,第二气候模态表征为河南省南、北部的反相;多水年的降水集中度明显比少水年的偏大,且多水年的降水集中度分布较少水年简单,基本为带状分布。  相似文献   

9.
利用粤港澳大湾区31个气象站点1961—2014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Hurst指数、小波分析法、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法等方法,分析区域年、季节降水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961—2014粤港澳大湾区降水波动较大,时空分布不均,年、冬季、春季降水量呈不显著上升趋势,秋季呈不显著下降趋势;春夏两季降水分别在1964—1965年和1965—1966年发生突变;降水变化的整体方向将继承过去的趋势,系统的平均循环长度分别为4 a、6 a、8 a、10 a和11 a;年降水量变化以28 a为主周期,以18 a、13 a和6 a为次周期;年降水量总体上从东南至西北呈现递减趋势;大湾区降水主要是全区一致的变化,其次为东部沿海地区及西北部封开、怀集地区与内陆地区反位向分布。  相似文献   

10.
近60年石羊河流域降水径流演变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宋爱英 《中国水利》2014,(11):47-49
通过对石羊河流域近60年降雨径流序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按单站或区域分析,降水量存在增加或减少趋势,但流域面平均年降水量无明显变化趋势;流域出山口径流过程总体与降雨过程对应,但受人类活动致下垫面条件改变的影响,出山口径流整体存在减少趋势;旱多涝少、连枯多于连丰是石羊河流域径流的主要特征;极端不利的径流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对流域水资源紧张状况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降水特性与农业需水耦合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长系列降水资料对河北省降雨特性分析,河北省降水比较集中,汛期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通过对该区常规种植作物需水量分析,冬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农业结构,少雨期正是小麦需水期,在平水年单位面积缺水量为419.2mm。而棉花生长需水期正是多雨期,在平水年,单位面积缺水量65.3mm,天然降水基本上可满足棉花正常生长的需要。因此,结合该区降水特性,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在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保证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水资源匮乏的区域,种植棉花作物,使得降水季节与作物需水期相适应,从而达到充分利用雨水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诱发山洪灾害的临界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山洪灾害发生频繁,暴雨是诱发山洪灾害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境内发生的山洪灾害及相应降雨资料,计算出不同区域诱发山洪灾害的临界雨量。以期通过实测降雨量或预报降雨量,来判别或预测山洪灾害的发生,为今后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文章根据长治市降雨量的特点,分析了降雨量与水资源总量、辛安泉水资源量的关系,并对其内在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五点滑动平均法及线性趋势分析法,对梅山水库流域1952-2011年降雨量的年际变化、年内变化、时空特征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60年降雨量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变化特征,年降雨量有减少的趋势,年内分布不均的状况持续加剧。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地区50年来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河北省地区石家庄、张家口、承德、保定以及北京和天津6个典型气象站点1960年-2009年共50年的降水资料,运用Mann-Kendall秩相关检验法和Morlet小波变换等方法,分析了该地区近50年来降水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整体上河北省多年平均年降水在500mm以上(张家口站除外),降水集中在夏季,约占全年68%;②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呈一定的减少趋势,但趋势性不明显,其中平原地区年降水量变化率相对较大;③从较大尺度来看,河北省平原区降水量存在约10年左右的周期,而山区存在15年左右的周期,且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降水仍旧偏少;④河北省北部地区年降水量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中后期各发生过一次突变。  相似文献   

16.
受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近几十年来,河北省永定河流域的水文循环过程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对1962年-2001年的降水-径流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降水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而径流量却呈逐年递减的趋势。降水量与径流量均主要分布在汛期,冬季为分布最少时段。从空间分布上来说,流域降水量在空间上分布不均,总体呈现北部降雨量大于南部,东部降雨量大于西部的分布特征;径流量最主要分布在桑干河,其次是洋河,两者年径流量占流域年径流量的90%左右。流域水文循环过程改变原因除气候变化、水资源量短缺、时空分布不均等自然因素外,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也是重要原因。在对降水和径流进行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流域水文循环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流域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提供参考依据,使水资源在持续保护的基础上得到更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河北省46个水面蒸发站1951年(或建站)-2010年60年的蒸发资料,按不同器皿逐月点绘了折算系数分区图,将全省划分为6个分区,分析了20 cm口径蒸发皿与E601型蒸发器水面蒸发折算系数.把不同类型的蒸发器资料均换算成E601型蒸发器资料,从地区分布、时程分配等方面阐述了全省水面蒸发量的特点;蒸发量呈南部大于北部,平原大于山区的地区分布特征;年蒸发量呈下降趋势,年际变化较为明显,20世纪60年代蒸发量最大,减少的变异年份出现在1983年.  相似文献   

18.
环境变化对河北省可利用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变化及其对可利用水资源的影响是复杂的,根据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大量统计数据分析表明,近30年来,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人类活动的增强,河北省可利用水资源量处于减少的态势。地下水超采所引起的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不仅造成地表产流减少,而且使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减少。作物产量水平的提高,在直接消耗大量水资源和土壤水分的同时,也使农田蒸散发加强,从而造成地表径流量和地下水补给量的减少。在新一轮水资源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环境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加强地下水位大埋深条件下,地表产流量,地下水补给量,以及作物产量水平提高对水资源影响的实验研究,以提高新一轮水资源评价成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根据广东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普查成果,分析了广东省水库工程总体分布、工程规模、建成年代、坝型等特点,由此得出:广东省水库工程主要分布在粤东西北地区;河源市水库总数量和总库容均位居全省之首;以小型水库为主,但大中型水库起决定性作用;水库多建成于20世纪50-70年代;主要为均质土坝。  相似文献   

20.
利用承德市1956年─2000年45年降水量资料,分析得出承德市降水分布特征和未来变化趋势。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极不均匀。降水分布总体呈下降趋势。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连续4年降水量低于年平均水平,下降趋势明显。利用1956年─2000年月降水量和月平均温度资料,运用高桥浩一郎的陆面蒸发公式,求得各月蒸发量,并求出可利用降水,得出承德市地表水资源变化特征与降水量变化特征基本相似,地表水资源呈减少趋势。春季是承德市最易出现干旱的季节,可利用降水量仅占全年的9%。提出了缓解和解决地表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方法,开源节流节约用水和调整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