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零部件》2014,(5):13-13
正2014年4月21日,TRW(天合)汽车控股公司宣布将从2015年起,为长城汽车的最新一代中型SUV供应带式传动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市场对运动型多功能车的需求增长迅速,2013年SUV销量较同期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4月21日,TRW(天合)汽车控股公司在美国密西根州利沃尼亚宣布将从2015年起,为长城汽车的最新一代中型SUV供应带式传动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市场对运动型多功能车的需求增长迅速,201 3年SUV销量较同期增幅达43%。TRW全球销售与业务发展执行副总裁Pete r Lake说:"车辆体积越大,所需的转向齿条动力就越大,所以,TRW的带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中型和大型SUV的最佳选择。中国消费者越来越青睐SUV的灵活性和实用性,TRW具备本土化技术能力来满足他们的要求。"为有效降低成本,TRW为这项节能减排的技术建设了亚太区域生产基地。近两年内,TRW的上海安亭厂区安装了制造和  相似文献   

3.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阐述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特点,并对系统的主要机构及元件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了相关的转向特性曲线,同时,对该系统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传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引起的易漏油、结构复杂、拆卸困难等问题,以一种轻型车为试验样车,将电动助力转向技术应用到试验样车的转向系统中,从而替换原有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以试验样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原车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与电动助力系统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参考原车液压助力转向曲线,并通过分析计算地面最大阻力矩、最大助力转矩等实车参数,建立了针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助力曲线,并确定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电动机、减速机构、控制器、扭矩传感器等关键部件的主要参数;将关键部件组装为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并对实验样车做了改装,对改装后的样车进行了蛇形路面试验,并采集了试验过程中的助力电流与入手转矩的对应关系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改装后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可实现随速助力,并有一定的路感,转矩脉动小,具有较好的转向平顺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全面的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相关概念、结构特性及整体发展进行认知,本文通过对大量科研论文进行研究,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类型特点、基本构成、控制原理、助力特性等角度出发,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进行较为全面的诠释,并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策略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进一步证明了该系统的可靠性。阐明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未来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希望本研究对我国汽车转向系统领域研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一套适合于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以稳态回转、转向轻便性、转向回正性、汽车轮胎抓地能力、转向盘中间位置操纵稳定性等作为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转向性能的评价指标,并对其进行了探讨.对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设计、控制策略以及基本控制参数的确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转向助力系统进行分类说明,并对各转向助力系统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提出目前乘用车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套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一EPS,并对EPS系统的原理做出了阐述说明,提出功能安全的重要性,并对某配备EPS系统的乘用车依据GB 17675-2021《汽车转向系基本要求》中附录B.3.3要求开展EPS系统整车层面的功能安全验证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设计表现了很好的安全机制,满足功能安全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安志远 《China Equipment》2009,(9X):213-213
现在人们对汽车转向操纵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如何提高汽车转向操纵性能的稳定性,汽车助力转向系统的未来怎么发展,电动助力转向是现代汽车转向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李驰  荆体魁 《机械》2004,31(12):56-58
利用MATLAB/Simlink硬件在环仿真系统,结合现有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独立设计并建造出一套经实践证明有效的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策略评估系统。并且利用该系统对比例控制和微分(PD)控制两种控制策略进行了测试和评估。  相似文献   

10.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及其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及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重点介绍了EPS的结构特点及分类,对EPS的研究与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动力转向系统的发展概况和国内外研究及应用水平,建立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有关软件进行计算机仿真分析并与试验结果相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在使用转向系统模型研究操纵稳定性时,现有转向系统ADAMS模型只考虑了转向系统刚度、摩擦和机械助力特性,影响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针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基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物理模型,详细分析其主要特性,建立包含转向系统刚度、间隙、摩擦、阻尼、助力特性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ADAMS精细化模型.进而分别对转向系统各个特性进行试验设计.并结合转向系统特性试验方法和ADAMS软件,提出转向系统精细化模型独立仿真测试方法,最后将转向系统特性仿真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转向系统精细化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崔国杰 《汽车零部件》2013,(4):90-92,76
对转向系统的发展做了简要回顾,在分析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原理的基础上,阐述了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技术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邱明 《机电工程》2004,21(8):47-50
分析了汽车可变转向比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工作原理及其对汽车中心操纵性能的影响。首先对差动轮系转向机构进行了静力学和运动学分析,然后建立了简化的动力学仿真模型。仿真的结果表明,基于差动轮系机构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能提高汽车中心操纵性能。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微控制器的选择,各控制电路的设计。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本的控制策略,包括电机目标转矩的获得及其电流控制,并介绍了软件的流程。试验结果表明,系统的控制策略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参数研究及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动助力转向(Electric Power Steering,EPS)系统和二自由度整车的集成动力学模型,建立了汽车转向系统性能评价的转向路感、转向灵敏度和转向稳定性指标函数.通过频域仿真分析,研究了EPS系统结构与控制参数和转向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曲线.以转向路感和转向灵敏度有效频域能量均值为优化目标,转向稳定性为约束条件,建立了EPS系统多目标优化设计模型,并利用MATLAB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工具箱进行了优化设计.最后,对优化前后的系统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EPS系统转向性能得到了较大提高,能够对EPS系统结构和控制参数进行匹配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7.
孟涛  陈慧  余卓平  李莉  郑鸿云 《中国机械工程》2007,18(2):235-237,251
为了改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动态性能,在基本助力控制的基础上引入了电机惯量补偿控制、电机阻尼补偿控制和力矩微分控制。由于电机惯量补偿控制和电机阻尼补偿控制中都需要用到电机转速信号,因此又给出了一种电机转速观测器模型。实车试验的结果验证了上述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地改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动态性能,能减小转向盘力矩的振荡和超调量,所使用的电机转速观测器的精度基本能够满足控制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针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对控制系统的实时性、稳定性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应用于EPS的模糊控制算法,并将其应用在EPS控制器上组成模糊控制器。兼顾转向的轻便性和平稳性,在EPS实验平台上测试所设计的模糊控制器,并在线调整模糊控制参数,使EPS转向手感达到最佳。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糊控制算法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能满足EPS快速、频繁启停以及转向轻便、稳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李琤 《机械强度》2020,42(4):988-993
无论是传统燃油车还是电动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都被广泛采纳。EPS具有提高汽车主动安全性、减少燃油消耗率的显著优势,是现代汽车发展的主流趋势。设计理想的电子助力转向系统,既要考虑操纵轻便性和灵敏度,又要考虑汽车良好的"路感"。以某款车型为例,在不更换硬件设备的前提下,通过调整控制器软件设计参数,优化系统助力特性,通过EPS系统台架匹配试验及整车路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理的EPS匹配设计,能够满足转向系统轻便性、良好路感以及转向回正性能的设计要求,对转向系统的总体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动力转向系统的发展概况及国内外研究及应用水平,建立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有关软件进行计算机仿真分析并与试验结果相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