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仲钼酸铵和硝酸为原料,在超声波作用下,通过加入不同表面活性剂,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了纳米级三氧化钼。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种类及用量等因素对产物纳米MoO3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及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对产物的结构及形貌进行了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液相法制备纳米三氧化钼的过程中,表面活性剂可有效抑制三氧化钼颗粒的长大和团聚,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分散性能优于阳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仲钼酸铵溶液浓度为0.16 mol.L-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浓度为1.8 mmol.L-1时,可制备出粒径为50 nm左右的球形纳米三氧化钼。随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浓度的增大,产物纳米三氧化钼的形貌由球形转变为束状、层状。  相似文献   

2.
李斌  杜芳林  张欣 《中国锰业》2008,26(1):12-16
采用水热法,以锰硝酸盐和尿素为原料,制得中间产物碳酸锰,经煅烧后,获得方铁锰矿Mn2O3。主要考察了水热反应的温度和时间,不同反应物浓度,煅烧温度以及加入表面活性剂对产物的影响。利用DSC/TG、XRD和SEM对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水热反应的温度对所得中间产物的种类有影响;不同煅烧温度所得产物的晶型和形貌不同;水热反应时间长,颗粒越大;反应物浓度越大,产物粒径越小;水热反应温度低时,得不到完整结构的晶体;添加表面活性剂,产物的形貌为球形,粒径大大减小,但团聚严重。  相似文献   

3.
刘冶球  康灵  王明明  周磊 《稀土》2012,33(2):51-54
利用氨水沉淀法制备纳米CeO2,并利用XRD对其物相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选择了聚乙二醇1000(PEG1000)、聚甲基纤维素(CMC)以及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CeO2在水中的分散剂,通过Zeta电位和吸光度讨论了pH值以及分散剂浓度对CeO2在水分散液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偏碱的条件下添加CMC和PEG1000,在偏酸的条件下添加CTAB时,CeO2在水中有较好的分散稳定性.通过Zeta电位和吸光度选择了分散剂的最佳添加浓度,CMC为0.1%,PEG1000为0.14%,CTAB为0.1%的添加量时,同时,CMC相对于其他两种分散剂而言对CeO2水分散液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粒径为25 nm的CeO2纳米线,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对其进行了表征和观察;同时考察了沉淀剂种类、沉淀剂浓度、分散剂种类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纳米线的合成的影响,最终得到合成纳米线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氯化铈为铈源,氢氧化钠为沉淀剂,CTAB为分散剂时所合成的纳米线分散性好,粒径均一。讨论了纳米线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TiCl4共沉淀法合成超细钛酸钡粉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TiCl4和BaCl2配制混合溶液,加入自制混合表面活性剂,以NH4HCO3和NH3·H2O作沉淀剂合成钛酸钡前驱体,再经过1020℃煅烧制成超细钛酸钡粉体.研究了物料配比、TiCl4浓度、表面活性剂用量、加料方式、反应温度、煅烧温度等因素对钛酸钡理化指标的影响,合成.  相似文献   

6.
由三元杂多化合物 (NH4) 1 3 [Y(Si Mo1 1 O3 9) 2 ]· 36 H2 O与喹啉反应合成了电荷转移化合物 (C9H8N) 1 0(NH4) 3 [Y(Si Mo1 1 O3 9) 2 ]· 2 0 H2 O。采用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固体漫反射电子光谱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喹啉通过 N原子结合质子形成阳离子与稀土杂多阴离子成盐 ,固体化合物中阴离子和阳离子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 ;化合物在光激发下发生分子内电荷转移 ,导致有机 C9H8N 大阳离子的氧化和稀土杂多阴离子的还原 ,标题化合物颜色由黄转变为深蓝色  相似文献   

7.
采用APT中湿掺杂仲钼酸铵((NH4)6Mo7O24)的方法,系统研究了不同Mo掺杂量对还原W粉形貌和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还原过程中,Mo经历了MoO3→MoO2→Mo的转变过程,以单质Mo的形式存在W粉中,使含Mo的W粉表面形貌不规则;随着Mo掺杂量的增加,W粉的平均粒径不断减小。  相似文献   

8.
以Bi(NO3)3·5H2O、NH4VO3和(NH4)6Mo7O24为原料,研究了浓度、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对纳米级钒钼酸铋(铋黄)粉末制备的影响。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表征其物相结构,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产物的形貌和微观结构。产物粒径及比表面积采用激光粒度分布测试仪和比表面积测试仪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此技术制备的纳米级铋黄颜料,与同类颜料比较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9.
表面活性剂在材料合成时具有形貌控制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提高镍三元正极材料LiNi0.8Co0.1Mn0.1O2的综合电化学性能,本文通过在正极材料前驱体Ni0.8Co0.1Mn0.1(OH)2合成过程中加入不同的表面活性剂来控制三元材料的形貌,并对煅烧后所得的高镍三元产物材料LiNi0.8Co0.1Mn0.1O2进行形貌和电化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表面活性剂合成的产物材料有着更加规整的形貌和晶体结构稳定性;分别添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蔗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以及聚乙二醇之后,首次充电比容量分别可以达到232.2 mAh·g-1、248.1 mAh·g-1、231.3 mAh·g-1以及216.1 mAh·g-1,其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胶硫钼矿中钼的生物浸出效率,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20对氧化亚铁硫杆菌(A.ferrooxidans)的代谢活性以及胶硫钼矿生物浸出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浸出产物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吐温20对A.ferrooxidans氧化Fe2+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S0的氧化则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吐温20对胶硫钼矿生物浸出的作用表现为:低质量浓度促进,高质量浓度抑制,当其质量浓度为30 mg·L-1时,浸出40 d,Mo的浸出率由未添加时的42.21%提高至54.10%.吐温20的加入强化了浸出过程中间产物S0的生物氧化作用,提高了体系中细菌浓度,同时削弱了矿物表面生成的黄钾铁矾和单质硫的钝化作用,从而促进了胶硫钼矿的氧化与溶解.   相似文献   

11.
水热法合成不同形貌羟基磷灰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羟基磷灰石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而应用广泛,形貌控制对其应用至关重要。本文分别以Ca(NO3)2.4H2O、KH2PO4.3H2O为Ca源和P源,采用水热法制备不同形貌的羟基磷灰石。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反应产物进行表征,研究水热反应温度、水热反应时间和反应物浓度对羟基磷灰石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条件下,产物为长径比不同的片状、带状及花状羟基磷灰石(HA),其长度为1~100μm、宽1~5μm、厚约100 nm、长径比为1~100,并从晶体生长动力学方面探讨不同合成条件对羟基磷灰石形貌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12.
采用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AB)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2种表面活性剂引起的BSA内源荧光猝灭均是由静态猝灭引起的;相同条件下,SDBS对BSA的结合能力强于CTAB对BSA的结合能力,作用力以氢键和范德华力为主.2种表面活性除结合常数存在差异外,其他并无不同.  相似文献   

13.
共沉淀法制备超细钐铁复合氧化物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共沉淀法制备超细钐铁复合氧化物FeSmO3。考察了不同沉淀剂(NaOH,NH3·H2O和(NH4)2CO3)、分散剂乙二醇的加入及焙烧温度对沉淀产物粒度和形貌的影响;并用TG/DTA、XRD和SEM等技术对粉体的形成过程、形貌和粒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以NH3·H2O为沉淀剂,并加入一定量的乙二醇为分散剂时产物的粒度最小,分散性最好;FeSmO3的形成过程先为钐和铁的氢氧化物分解形成钐和铁的氧化物,然后通过复合反应生成FeSmO3;当沉淀物于800℃焙烧2h后钐铁复合氧化物的粒度能达到185nm左右,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产物的粒度增大。  相似文献   

14.
以铜试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为硫源、硝酸铋为铋源、丙三醇-水体系为溶剂,采用复合溶剂热法大规模合成了Bi2S3纳米棒.对所制备的样品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等测试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样品为纯相正交晶型,其形貌为分散性良好的单晶纳米棒,径向和轴向尺寸分别为30~50 nm和几微米.对Bi2S3纳米棒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丙三醇-水复合溶剂及表面活性剂PVP对其形貌和尺寸均有重要影响. 复合溶剂热法;Bi2S3;纳米棒;丙三醇-水;PVP  相似文献   

15.
两步水热法制备超细纳米颗粒钇稳定氧化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两步水热法制备钇稳定氧化锆(YSZ)的超细纳米颗粒.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pH值以及分散剂和阳离子浓度对YSZ粉体的相组成、相结构和晶粒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步水热法制得的YSZ粉体具有立方相结构,平均晶粒尺寸约为6nm;pH值越大,越利于立方相的生成,pH为12时,YSZ粉体为纯立方相;无水乙醇作为分散剂,可以有效地减少粉体的团聚;阳离子浓度过高时(2 mol/L),不利于立方相生成,在阳离子浓度适当(约0.02~0.05 mol/L)的前提下,稍大的阳离子浓度得到的粉体粒径较小,团聚较少,最佳的阳离子浓度为0.05 mol/L.  相似文献   

16.
铂电极上硫化钠溶液的电化学氧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清风 《稀有金属》2002,26(6):448-451
研究了硫化钠水溶液在Pt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行为 ,探讨了电势扫描速率、Na2 S溶液浓度以及表面活性剂等条件对阳极液的循环伏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 ,硫化钠的阳极氧化是不可逆的电极过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存在时 ,电势在 -0 .65~ 0 .2 5V(vs .SCE)范围内 ,由于CTAB在电极表面上的吸附 ,阻止了电活性物种向电极表面的迁移 ,从而出现阳极电流几乎为零的平台。硫化钠溶液浓度较大时 ,阳极钝化层在电势返程扫描时被硫化物溶解而除去 ,从而出现一阳极峰。恒电流电解过程中 ,若阳极电流较低 ,则在时间 电势曲线上出现电势变化缓慢的平台 ;而电流增加时则出现电势峰 ,表明电极过程存在自催化现象 ,由此可推算出自催化过程的反应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以硫酸钴、碳酸氢铵为原料,聚乙二醇为表面分散剂,采用钴盐沉淀—热分解法制备超细八面体Co3O4的方法。通过热重-差热分析仪、红外光谱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场发射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前驱体碱式碳酸钴和产品Co3O4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Co3O4粉末呈八面体晶体形貌,粒度在亚微米至微米级,粒度分布均匀且范围窄,制备过程分散剂的添加消除了粉末的团聚现象。  相似文献   

18.
两种不同分散剂对ITO纳米粉末粒度和团聚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取纳米铟锡氧化物(ITO)粉末,研究了两种不同的分散剂对粉末粒度、团聚的影响,并用差热分析(DTA)、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分析了所制得粉末的形貌。结果表明:两种分散剂均有减少纳米粉末团聚程度的效果,二号分散剂效果优于一号分散剂,而添加一号分散剂所制备的ITO纳米粉末的晶粒度比添加二号分散剂的细小;二者都对纳米粉末的形貌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撞击流反应制备CeO2超细粉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Ce(NO3)3·6H2O为原料,碳酸氢铵为沉淀剂,少量表面活性剂作分散剂,撞击流反应制备碳酸铈,经焙烧得到超细二氧化铈粉体.研究了加料方式、硝酸铈浓度、表面活性剂用量、搅拌速率、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陈化时间及碳酸铈的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等因素对CeO2颗粒尺寸的影响,从而得出优化工艺条件.采用WJL激光粒度仪检测二氧化铈的粒径,并且通过TG、XRD和SEM等方法对合成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是立方晶系的球形二氧化铈超细粉体,晶粒尺寸为20.5nm.  相似文献   

20.
水热法合成纳米氧化锆团聚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ZrOCl2·8H2O、Y(NO3)3和氨水为起始原料制备水热前驱物,以矿化剂溶液作为水热介质,通过水热法合成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纳米粉末.运用XRD、SEM等测试手段对YSZ粉末的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研究了水热处理工艺、矿化剂的种类及浓度、有机表面活性剂对水热合成过程中粉末团聚现象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