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世垣 《印刷杂志》2011,(12):59-62
<正>2010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6%,预期2011年的增长率可以达到同样水平。然而,2010年德国印刷工业销售总额却继续下降,2011年也弥补不上2009年危机造成的下降。  相似文献   

2.
全球经济危机似乎已过去,德国国内生产总值又出现了增长态势。这对德国印刷工业来说也是个好兆头,但是,印刷工业还尚未从经济增长中获得利润。  相似文献   

3.
徐世垣 《印刷杂志》2010,(12):61-64
全球经济危机似乎已过去,德国国内生产总值又出现了增长态势。这对德国印刷工业来说也是个好兆头,但是,印刷工业还尚未从经济增长中获得利润。  相似文献   

4.
2004年,德国印刷工业的经济形势有所好转。联邦印刷和媒体协会每年均发表上年度的年度报告。本报告分为三部分,根据基本数据阐明经济趋势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5.
郑育英 《印刷杂志》2000,(11):64-65
<正> 1999年上半年德国的经济增长率比较弱,比前半年要低一些,只增长了0.8%。印刷工业的年增长率比起其他大多数的工业部分来稍为强些。1998年印刷工业的增长率高达5%,而1999年上半年的平均增长率为3.6%。由于德国经济的超比例的高消耗的广告费用,使得印刷工  相似文献   

6.
徐世垣 《今日印刷》2006,(11):42-46
基本数据2005年德国经济复苏进展缓慢。与2004年相比,国民生产总值扣除价格涨幅因素,增长0.9%。外贸经济对整个经济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一方面,世界经济连续景气给外贸带来很大动力.另一方面.油价上涨抑制了国内经济发展势头。德国经济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世界经济好转的支撑。  相似文献   

7.
沈洋 《广东印刷》2001,(4):65-65
从二十世纪后半叶开始,近40年来,德国印刷设备工业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1950年原联邦德国印刷机制造业产值1.022亿马克、1960年增长了5倍,到1980年增长了32倍,1998年达 98亿马克,几乎增长了 100倍,德国印刷机产品80%以上供出口,1998年德国印刷机出口达79亿马克,是1950年的150倍,把 81%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印刷工业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与世界印刷强国相比,无论是发展规模、发展格局,还是发展方式、发展质量,都存在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9.
经济形势对于德国许多重要工业部门来说,2009年是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年,生产和销售都以两位数的幅度下降,印刷工业下降了一位数。如今全球经济危机似乎己过去,德国国内生产总值又出现增长态势,但印刷工业尚未从经济增长中获得利润。本文主要分3个部分对德国印刷工业的发展等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经历了1997年至2000年的连续几个好年景后,2001年德国印刷市场风光不再。1997年,德国印刷产业销售额为147亿欧元,1998年增到154亿欧元,1999年达168亿欧元,比1998年大幅增加了9.1%,2000;F印刷市场销售额为177亿欧元,5.1%的增长率也仍相当可观。1997;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一世纪将是人类历史长河展示灿烂的章节,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的大国,应该对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作为印刷术发明古国,也必将摆脱落后阴影,扬眉吐气,登上世界先进行列。 一、承上启下建树中国印刷工业辉煌 历史总是严酷无情的,中国是世界印刷大国,又是世界印刷弱国。我国现有印刷企业10万多家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12.
<正>据德国印刷传媒2015年1月5日报道,2014年底,德国印刷工业的经济形势有些起色。据德国经济信息研究所经济景气调查显示,被调查的印刷企业的业务情况评估指数增加1个百分点,为22%,达到新高,但仍低于上年度(2013年12月为25%)。对业务情况满意或好评的受访者比例与11月份相比,增加7个百分点,为93%;只有7%的受访者对其业务情况评价为差。  相似文献   

13.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信息传输和网络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对印刷工业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高科技的发展,使印刷工业的进步愈来愈快。从发明铅活字到被淘汰经历了5百多年。从“铅与火”的热铅字排版,发展到“光与电”的冷排版,经历了20多年。彩色DTP(彩色桌面出版系统)用了几年的时间,就取代刚刚出世不久的激光照排系统和一向被认为彩色制版不可缺少的电子分色机。而CTP的不断发展和电子传媒的介入,又给印刷业带来极大的变化,甚至“印刷”这个概念,需要给予重新定义。所有这些高科技的发展和将要出现的…  相似文献   

14.
第三届国际印刷工业发展论坛在China Print2013期间举办,本期“商情”整理各国印刷行业专家的发言与读者分享,和大家一起看世界印刷。  相似文献   

15.
范老生前一直非常关心《今日印刷》杂志,我们特地在此刊出范老的一篇遗作,以示纪念。这篇文章写于1992年,文中回顾了中国印刷业10年来的发展状况,总结了技改取得的成就,对我们了解中国印刷业的发展很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今日印刷》2008,(11):102-102
折页专家MBO集团旗下公司,世界特殊折页机专业制造商——海格海曼公司(HERZOG+HEYMANN)日前传来好消息,其凭借在2008年的德鲁巴展会上首次展出的“对角线折页产品折页单元”(folding unlt for diagonal folded Products)技术而再次获得“德国印刷工业创新大奖——印后类技术创新奖”,  相似文献   

17.
《印刷工业》杂志自2010年8月刊改版以来,听到了业界各方的反馈,有称赞,有鼓励,有建议,有鞭策。现约请两位行业专家就最近两期谈谈读后感。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喜庆日子就要到了。60年,一个甲子的轮回。回首我国印刷工业60年的发展,前30年徘徊反复,有停滞甚至有倒退;后30年,则是在不断探索中发展、腾飞。60年,我国印刷工业从弱小到强大,在体制上、管理上、技术上都有巨大的发展变化。值此特殊的日子,本刊开辟专栏,回顾我国印刷工业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9.
一、都市型工业的提出 随着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我国城市建设的速度和规模也相应有迅速的增长。对一些大城市和特大型城市来说,其工业的发展及结构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应如何把握,已愈来愈为各方面所关注。从世界一些特大城市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工业在城市经济中的比重大体上都经历了“低、高、低”的过程。也就是说:城市工业从低向高发展到一定阶段,其比重会再度逐年减小。上海也是如此。九十年代以来,上海在中央总体决策思想指导下,提出了产业结构“三、二、一”的发展方针,即: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调整第二产业,稳定提高第一  相似文献   

20.
中国肉制品工业五十年回顾与展望(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寅初 《肉类研究》1999,13(3):7-11
本文详细总结了新中国五十年肉制品工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肉制品的数量、质量、品种、原辅料、加工工艺与设备、肉类科技进步与交流、人员培训、行业管理等等.着重阐明了改革开放后近20年的巨大变化,同时也对未来20年我国肉制品工业的前景作了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