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鄂伦春族非遗文化是其传统生活方式与精神价值的载体,为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巨大的资源宝藏。依据市场需求,制定相应的策略,挖掘非遗文化,塑造文创产品独特价值,增强消费者的文化认同和精神体验,带动本地区文创产业的发展,创造新的经济价值,以推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文化符号语意的塑造与传达是文创产品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环节。通过产品所传达的文化语意效果,关系着该文化在当下的年轻化发展。文章基于符号语意的相关理论,以故宫衍生产品中的文化符号为例,分析开发者如何将博大精深的故宫文化,转化为适用于产品的文化符号,并总结其转化方式。  相似文献   

3.
"博物馆+"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博物馆文创产品合作开发形式的主流,大致有"博物馆+博物馆""博物馆+高校""博物馆+企业"这三种主要模式。文章通过对这三种模式的逐一分析后认为,它们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博物馆文创的发展,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仍然无法避免博物馆文创开发步入瓶颈阶段。面对产品的文化内涵把握不准确、创意性不足、落地生产的局限性等问题,仍然需要博物馆发挥主体作用,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在"博物馆+"这一基本模式下将合作领域扩大范围,将合作方式优化创新,突破当前瓶颈。  相似文献   

4.
产品"同质化"是博物馆文创产品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它严重制约了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健康发展。在提出规避博物馆文创产品"同质化"问题的有效措施前,需要先对"同质化"的成因进行研究。文章先通过文献资料了解产品"同质化"的产生背景、研究进展及变化演进;再结合调查研究法所获得的市场调研资料,进一步总结产品"同质化"问题的若干种现象;然后,利用逻辑论证法分析造成上述现象的可能原因,亦即"同质化"问题的可能成因;最后,针对这些可能的原因提出有效的措施。通过分析得出造成产品"同质化"问题的两方面原因,据此可以得出改善博物馆文创产品"同质化"的两项措施:构建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方法体系、完善艺术授权制度。  相似文献   

5.
童怡 《数码世界》2021,(3):236-237
随着我国文化保护意识的觉醒,近年来非遗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得到了迅速发展,也为我国非遗文化的传承带来了新的希望.南京作为非遗文化的重要聚集地,包含南京云锦、秦淮灯会等145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在南京众多非遗文化传承中,其非遗元素的文创产品却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对南京非遗文化的传承产生了严重的阻碍.在如今信息化高度普及的背...  相似文献   

6.
铜镜承载着所处朝代的经济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研究价值。文章选取常州淹城博物馆内明代铜镜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前期对其相关资料的梳理与分析,提出从铜镜纹样、装饰表现效果、使用方式和造物思想四个方面出发,结合现代审美将我国传统铜镜文化重新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设计出蕴含明代铜镜文化内涵的梳妆镜,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7.
在乡村振兴中甘肃甘肃非遗手工艺及产品始终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且经过生产线保护与传承得到有效发展,而为了进一步扩大其影响途径可以通过展示、展览的方式。为更好的的展示宣传、销售肃非遗手工艺及产品,可以通过专业会展活动与各种形式、渠道,真正做到“见人见物见生活”,真正实现其价值。  相似文献   

8.
我国博物馆藏品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玉器文物众多。将玉器艺术精髓创新运用到当代产品中,是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文章通过案例分析与理论归纳,阐述了玉器文化产品设计的三个方面:"形"似、"意"达、"神"绘。以大众需求、文化内涵以及信息技术作为设计的基础要求,为玉器文创产品设计开拓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使国内院校产品模型课程进行改革。文章以非遗手工艺为切入点,探讨产品模型课程新模式的发展方向。通过分析产品模型课程的教学目标、发展现状及非遗手工艺与产品模型课程的关联性,总结非遗手工艺对产品模型课程改革的意义,不仅激活了产品模型课程的创造力,还为非遗文化的普及推广与文化创新设计提供参考资料,证明非遗手工艺融入产品模型课程是行之有效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当前日趋火热的国内博物馆文创品为研究对象,较为深度地分析了目前国内博物馆文创产品存在的问题,客观论述了卖萌创意法的优势与不足,建设性地提出文创痛点的开发之道。  相似文献   

11.
中国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艺术、文化及科学价值,传承数千年的文化资源以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首先,文章阐述了我国博物馆的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程度,然后分析了可能存在的问题,明确了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方向。最后,文章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进行了性格偏好、心理和生活状态分析以便能设计出适合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的文创产品。  相似文献   

12.
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是当今文创产品行业重点发展的领域,也是我国文化兴国的重要战略步骤。而在当前市场现状中,要让博物馆文创产品起到其应有的文化传播价值,就必须在开发时,对其主要消费群进行需求分析。文章从年龄递增分层的角度将博物馆青年观众消费群划分为4个小群体来进行研究,总结出青年消费群的偏好遵循"好玩—个性—实用—意义"这样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继移动互联网技术之后,具有多元沉浸感的元宇宙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多媒体艺术设计领域的科技前沿,为我国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传播与创新传承带来全新的技术支持,文章主要研究利用元宇宙技术传承京津冀非遗文化。结合经典案例,对元宇宙的核心技术特点及应用方法进行了理论梳理,从京津冀非遗传承中的问题导向出发,探索如何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非遗资料档案存储平台,结合云计算技术优化京津冀非遗项目分类,并通过京津冀非遗项目元宇宙展示空间设计的技术优势和形式思考,以实现传统非遗文化多角度的视觉呈现及活态传承策略。基于元宇宙三大核心技术的多感官设计,是构建京津冀非遗文化新时代传承的有效路径。元宇宙虚拟设计的综合运用更能激发互动和情感共鸣,技术与艺术跨界融合将进一步加速非遗文化“破圈”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的文创市场中,产品设计多以结构功能简单、小批量制造、体现传统手工艺为特点,产品生命周期短、受众面小、成本不稳定、企业间竞争激烈成为了行业流动性高的原因。同时,国内智能产品行业虽然如沐春风增长极快,但在外观造型设计方面始终跳不出极简主义等现代设计风格,针对于日益重视审美品位及文化因素的现代消费者,科技产品制造企业除了核心技术研发及品牌建设以外,难以以设计风格占据高端市场。因此,借着中国智造和文化传承的春风,"科技引入文创"成为了双赢策略。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文创产品进行简明扼要的介绍,并分析文创产品的物质性与精神性。基于文创产品的物质性与精神性对现有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法进行浅析。文章结合时代特点对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法提出创新点与创新方向,为之后文创产品设计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6.
闽南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闽南传统工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工艺价值,如厦门漆线雕、珠绣、闽南漳浦剪纸、德化陶艺、惠安影雕在中国非遗和传统艺术中独树一帜。但如同大多数非遗传统工艺产品一样,这些产品与市场需求脱节、面临着严重的人才断层、生产方式陈旧落后、缺乏产品创新、非遗传统工艺传承后继乏人等问题。本文通过现代学徒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以数字媒体技术为载体,实现非遗传统工艺与艺术设计专业相融合,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引入"非遗大师"、推行"双导师"实践形式是目前集美工业学校正在试行和探索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国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文化有着非凡的意义,而文化创意设计则是现代新兴的设计理念,两者既存在差异又彼此融合。文章从文化创意设计与民间艺术的相关概念入手,分析民间艺术融入文创设计的现状,并从文化符号、色彩、设计风格等方面分析了文创设计与民间艺术的融合方式,以期让民间艺术更好地融入文创设计,让民间艺术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设计行业从业者的角度,探析文创产品融入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运用资料查阅法、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工业设计方法,探究设计如何助力文化传承与文创产品的有机结合,并通过拆分设计流程来提出新的观点。文创产品的内核是文化,运用设计能激发文创产品的文化传承性。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梳理毛麻绣的视觉语言特征,从情感、文化、审美三个方面来明确不同受众的心理认知,结合系统性情境思维设计,建立动态情境,推动毛麻绣和红色文化的融合,设计出能够体现陕北地域红色文化特色的产品,提升产品价值,为毛麻绣的发展探寻新路径,赓续助推乡村振兴,赋能红色文化价值创新。  相似文献   

20.
云锦非遗有鲜明而稳定的视觉符号,以云锦为载体进行再创作,形成独特的IP形象,可呈现在动画以及文创衍生品中,原作与再创作系列作品之间形成稳定的价值链,有助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可持续发展,产生较好的经济和文化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