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承压水对平推式滑坡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地质调查分析,探讨承压水对平推式滑坡稳定性的影响方式。结合下山滑坡的地质环境条件,构建典型平推式滑坡地下水渗流分析模型,提出通过计算承压水作用范围,使边坡稳定计算结果更合理。根据承压水一维稳定渗流理论,推导出承压水作用范围的计算公式;同时计算分析承压水作用范围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计算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各影响因素有如下规律:(1) 承压水作用范围随着渗透系数增大而线性减小;(2) 承压水作用范围随渗流量增大而线性增大;(3) 承压水作用范围和透水层厚度呈抛物线关系,且随着透水层厚度的增加呈加速趋势减小。最后分析了承压水作用范围大小对滑坡稳定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滑坡稳定性系数随着承压水作用范围增大而线性减小。 相似文献
2.
平推式滑坡成因机制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以四川省宣汉县天台乡滑坡为地质原型,采用相似材料的机制模拟法,通过物理模拟再现滑坡的变形破坏过程,进一步验证平推式滑坡的启动机制和张倬元等提出的启动判据公式。研究结果表明,促使滑坡启动的临界水头高度和与滑面倾角之间的关系为:滑面倾角越大,启动临界水头高度越小;反之,滑面倾角越小,启动临界水头高度越大。 相似文献
3.
4.
平推式滑坡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滑坡,其隐蔽性往往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以重庆开县桌子石滑坡为案例,基于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现场勘察结果,对滑坡的成因机制进行分析并对稳定性计算公式进行修正。理论和模型实验发现,软硬相间岩床会造成坡体产生阶梯式沉降,使得平推式滑坡下滑力增大,从而在较低的水位和降雨条件下发生快速下滑破坏。当后缘坡体发生阶梯沉降时,传统稳定性系数计算平均误差高达32.27%,采用考虑阶梯沉降的修正公式更加符合实际。在对桌子石滑坡进行稳定性计算时,后缘坡体阶梯沉降产生的推力是平推式滑坡稳定性评价不可忽略的关键因素。基于修正公式的稳定性系数由原有的1.179下降为1.031,与实际结果相符。因此,在对软硬相间岩床平推式滑坡进行安全评价分析时,要综合考虑阶梯式沉降等造成的抗滑力与滑动力因子的变异,才能保证稳定性评价的准确。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滑面裂隙水流拖曳力对平推式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建立平推式滑坡渗流–径流耦合模型。该模型采用Navier–Stokes方程描述滑面裂隙径流,用Brinkman-extended Darcy方程描述软弱层多孔介质渗流。径流区和渗流区的流体运动均满足连续性方程,且在交界面处的流体满足流速相等和切应力连续双边界条件。根据上述条件推求出径流区和渗流区的流速分布,并引入Newton内摩擦定律求出滑动面裂隙径流拖曳力。利用刚体极限平衡理论对径流状态下平推式斜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出修正后的平推式斜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和后缘裂隙临界水深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工程实例讨论后缘水深、滑面倾角和滑面裂隙宽度对安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底部裂隙流体拖曳力效应时,滑坡安全系数下降了5.90%。因此,在进行平推式滑坡稳定性分析与计算中,应考虑滑动面裂隙水流拖曳力作用。 相似文献
6.
7.
8.
平推式逆作法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基于既有建筑分块平移和地下空间逆作推进相结合的思路,可实现狭窄场地下既有建筑的原位地下开发,具有施工简便、经济效益高的特点。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平推式逆作法的技术原理和应用,以期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结构工程师》2017,(6)
隔水层土体采用应变相关修正剑桥模型,建立考虑承压水、土体、支护结构、水平支撑体系和竖向支承系统共同作用的三维有限差分耦合模型,考虑连续墙和土体之间的接触,采用FLAC3D实现基坑分步开挖过程。分析了承压水作用下深基坑开挖变形性状,包括坑底隆起变形、围护结构侧移、墙后地表沉降和侧移、深层土体沉降和侧移等,最后分析不同承压水头对基坑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承压水头较大时,坑底隆起变形受初始承压水头影响较大,特定点隆起变形随初始承压水头变化规律与室内试验结果较为吻合;不同初始承压水头下水平支撑以下的连续墙侧移差异较大;随初始承压水头增大隔水层中墙体和承压含水层中墙体的侧移表现出不同的变化形态;初始承压水头对墙后土体变形影响较小;在理想隔水层条件下,承压水头对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变形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以沿海滨江城市繁华商圈内的一个深基坑开挖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试验、建立模型、计算分析等方式,对基坑施工时的降水措施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提出最优的解决方案,并在工程实践中得到论证,为今后类似的深基坑开挖工程坑内降水措施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数据和宝贵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1.
12.
针对深基坑施工过程中承压水造成的突涌问题,以天津某工程为例,对承压水地质条件、基坑降水方案、施工措施、监测结果等进行论证分析,寻求各阶段协调统一、安全可控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3.
分别建立了承压含水层完整井、非完整井及含悬挂式隔水帷幕的基坑降水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完整井基坑涌水量的理论计算值与有限元值一致.非完整井基坑涌水量的理论计算值较有限元值偏小,且当含水层厚度超过滤管长度3倍时理论计算结果已出现较大的误差.设置悬挂式隔水帷幕可有效降低基坑涌水量及基坑周边水位降深,基坑涌水量随隔水帷幕深... 相似文献
14.
准确的滑坡易发性评价结果是滑坡风险评价的关键,对防灾减灾意义重大.为了提高滑坡易发性评价精度,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将镇康县境内150个滑坡灾害点转换为栅格数据作为评价样本,选取高程、坡度、坡向、起伏度、地形曲率、剖面曲率、地层、断层、年均降雨量、河流、土地利用类型、道路12项评价因子,并通过独立性检验,构建... 相似文献
15.
滑坡预测及相关模型 总被引:62,自引:10,他引:52
殷坤龙;晏同珍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6,15(1):1-001
在有关滑坡时空预测基本论点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作者近年来所建立的滑坡时空预测相关模型的基本原理,即信息模型和Verhulst灰色模型。重庆市和鸡鸣寺滑坡灾害的实例分析研究,说明了这两种类型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6.
在深大基坑的开挖深度确定时,承压水水位的高低决定了承压水突涌风险的大小。研究承压水水位动态和趋势成为重要的课题。基于历史区域观测资料,结合近年来钱江新城区工程的不同观测频率的成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水位动态变化规律,并预测变化趋势。区内目前年平均水位介于-2~-3m,年水位波动约3m,4月份和6月份为高水位期,8月底~9月初是最低水位期。同一场地一定距离的不同点水位呈现“普遍不等,偶然相等”的现象。今后的一段时期内承压水水位将呈现稳中渐升的趋势。在无长期水位观测成果时,设计可以根据勘察所得水位,并按本文水位波动规律大致推测出基坑开挖期间的最危险水位,以确保基坑安全。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以上海徐家汇中心大厦深基坑降水工程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三维渗流模型,进行基坑渗流场模拟,以此预测基坑内外的水位变化情况,用于指导降水井设计和布设。经与坑内外降水水位变化实际进行对比,验证了三维渗流模拟计算的合理性及用于指导降水设计的适用性。由于项目基坑所处区域含有深厚承压水层,地下连续墙无法隔断承压水层,在深开挖工况下基坑极易发生承压水突涌事故,为此,根据计算分析,提出了按需降水控制原则,并通过控制坑外水位来确保周边环境及基坑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