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物中毒是由于吃了“有毒的食物”而引起的一类急性疾病的总称.夏天最容易发生的是细菌性食物中毒.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种类有: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动物性食品,特别是肉类和蛋类最容易被沙门氏菌侵蚀.通常分为动物的生前感染和宰后污染两种情况.牛、羊、猪、兔、鸡、鸭、鹅等动物的肠道中均可带有沙门氏菌,当这些动物患病或者由于某些原因机体抵抗力降低时,肠道中所带的沙门氏菌就可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动物的肌肉、肝、脾、肾等部位;家禽  相似文献   

2.
3.
食物中毒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细菌性食物中毒则是他们吃了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率较高,据国内外资料记载,在各类食物中毒中细菌性食物中毒最为多见。据山东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资料,1994年我省细菌性食物中毒起数、发病人数及死亡人数分别占全省食物中毒总数的50%、67.56%、12.55%。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以及微生物学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疾控中心27例明确诊断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的相关资料,对其食用过的食品、呕吐物、粪便进行检验,同时对8名中毒事件厨师进行手试子检验,同时对5个中毒事件食品操作间进行采样检查,调查中毒原因。结果:在27例患者的食品中检验出22株细菌、在呕吐物中检验出13株细菌、在厨具中检验出78株细菌、手试子检验出35株细菌、粪便中检验出28株细菌,共176株细菌。细菌种类中副溶血性弧菌所占比例最高(38.6%),其次为沙门菌,而后依次为变形杆菌、大肠埃希菌与金黄葡萄球菌。结论:微生物检验能够明确细菌感染具体类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夏秋季节天气高热、潮湿,人体胃肠道分泌减少,防御功能降低,易感性增高,此时应注意加强饮食卫生,特别警惕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保证身体健康。 夏秋季食物中毒多由细菌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食入受细菌污染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在国内外都是最常见的一类食物中毒,其中毒起数或发病人数,在各类食物中毒中都占有很大的比例。据山东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内部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学检验结果。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的93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共送检标本93份,送检标本类型有剩余食物、肛拭子、呕吐物,检测细菌感染情况。结果:93份送检标本的微生物学检验结果显示,感染的细菌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35.48%)、变形杆菌(26.88%)、沙门菌(10.75%)等,单一感染占80.65%,二重感染占18.29%,三重感染占1.08%。在2020年1-12月,金黄色葡萄球菌在1-12月均有发生,变形杆菌除了11月以外,其他月份均有发生,2020年1-12月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分布在5-9月,8月份达到高峰。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沙门菌、蜡样芽孢杆菌均可在剩余食物、肛拭子、呕吐物中检出。结论:相关部门应加强春末、夏季的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越来越关注与重视食品安全问题。细菌性食物中毒作为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疾病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如何强化食品安全,提高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检验质量尤为重要。鉴于此,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分析与研究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并以此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运用微生物检验寻找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对其所取得的效果和过程中的相应操作进行重点研究。方法:通过随机选取安溪县2014—2017年间食物中毒事件中的患者50例,分别对事件中的患者的粪便与肛拭子进行检测,对产生呕吐现象患者的呕吐物进行相应检查。结果:依据最终的样本检出率,粪便的检出率最高,为50.00%,其次是肛拭子,检出率为43.75%,最后是呕吐物,检出率为41.18%。其中2014年第1起诺如中毒的检出率为40.00%,第2起的检出率为31.25%;2016年诺如中毒的检出率为40.00%;2017年第1起诺如中毒的检出率为50.00%,第2起的检出率为50.00%,副溶弧菌中毒的检出率为66.67%,总检出率为42.86%。结论:通过使用微生物检验进行检测,不仅能准确检测出引发中毒的细菌种类,还能找出其致病源,从而对中毒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微生物检验为临床上治疗食物中毒病症提供了有力依据,在协助治疗食物中毒上起到了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考期间,气温高、湿度大,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加之考生及考务人员食宿集中,食宿接待单位的工作压力加大,稍有不慎,即会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轻则影响考生正常考试,重则导致人身伤亡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为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近几年来,我站在高考期间均选派卫生监督人员进驻食宿接待单位包点,参与食品卫生专项监督,收效甚佳.  相似文献   

10.
高考期间,气温高、湿度大,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加之考生及考务人员食宿集中,食宿接待单位的工作压力加大,稍有不慎,即会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轻则影响考生正常考试,重则导致人身伤亡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为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近几年来,我站在高考期间均选派卫生监督人员进驻食宿接待单位包点,参与食品卫生专项监督,收效甚佳。  相似文献   

11.
12.
食物中毒种类多,范围广。有些是地域性的,有些与人们的饮食结构有关,有的甚至是世界性的。下面谈谈几种常见的食物中毒和几个病例。 1 芸豆中毒 芸豆又叫四季豆。是我国北方人喜爱吃的一种食物。由于芸豆中含有皂素等有毒物质,如果在烹调时未煮熟,食后会引起中毒。 最近一些地方发生多起食用芸豆引起的中毒事件。其中今年四月份,济南某艺术学校58名学生的中毒事故,是比较严重的一次。据调查,他们中毒的原因是在午餐时,食用了学校食堂未煮熟的芸豆所致。 食用未煮熟的芸豆,主要的中毒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食品安全事故频发,是造成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食物中毒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食物中毒的现象,主要是由于人们食用了携带致病性病原的食物而引发的集体中毒。沙门氏菌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食物中毒会迅速产生反应,如果没有进行及时以及有效的治疗,则会加深不良反应的症状,严重的会导致死亡。本文在此基础上,对食物中毒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并对微生物检验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对象为疾控中心在最近五年中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规范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工作,提高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的实效性,应充分掌握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严格依据其具体的检验流程展开一系列的检验工作.同时,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也有助于基层疾控中心提高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检验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2014年8月21日辖区某宾馆两名学生举办谢师宴招待客人后发生一起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积极查找本次事件的发生原因、爆发范围及途径等相关情况,为合理采取有效的预防及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参加谢师宴的人员及宾馆相关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该宾馆的后厨进行了卫生学调查,同时采样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共计发病82人,罹患率20.5%;临床症状和体征主要以腹泻、呕吐、腹痛、恶心、头痛和发热等消化道症状为主;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显示,葱油心片、蒜泥豆角和甲鱼炖放养鸡为可疑食品,将可疑食品进一步使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蒜泥豆角为最终的可疑食品。结论:综合分析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临床症状、卫生学调查等,确定本次事件是一起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蒜泥豆角为最终的可疑食品。  相似文献   

16.
王海英 《中国食品工业》2023,(6):118-120+95
研究旨在回顾性分析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学检验结果,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判断及防控提供科学依据。纳入2020年1月—2022年12月150例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呕吐物、肛拭子、可疑剩余食物标本中的微生物学检验情况。结果显示,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150例检出致病病原菌165株,其中单一致病菌所导致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115例(76.67%),混合致病菌所导致的细菌性食物中毒35例(23.33%);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150例季节分布方面,第一季度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率最低,第三季度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率最高,第二季度、第四季度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率居中;年份分布方面,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率逐年降低。因此,本地区2020年1月—2022年12月150例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微生物学检验结果显示,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沙门菌为主,每年7月—9月为细菌性食物中毒高发期,相关机构应予以重视,不断强化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微生物学检验的重要作用,完善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相关部署,为细菌性食物中毒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基于气象条件的细菌性食物中毒预警系统。方法基于1992~2006年上海地区集体性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资料和气温、相对湿度的气象数据,计算在给定的气象条件范围内全年和逐月中毒事件发生的条件概率,统计黄金周对中毒事件发生概率的影响。结果建立了基于气温和相对湿度的细菌性食物中毒预警系统,划分了中毒事件预警的等级标准。结论经2007年和2008年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实际发生情况的验证,本研究建立的模型对事件高发期内中毒事件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8.
对2003—2015年淮安地区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基本特征和气候特征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为构建细菌性食物中毒预警模型奠定资料基础。研究发现:2003—2015年淮安地区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没有明显城乡差异,中毒场所、责任单位和致病菌种类比较集中;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与气温和相对湿度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进入5月以来,气温迅速攀升,湿度也明显升高,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风险日益增大。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要求各类餐饮单位加强食品安全防护,消除食物中毒隐患,同时提醒消费者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注意饮食安全。  相似文献   

20.
2000年~2003年广西细菌性食物中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掌握广西细菌性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点及其流行原因,为采取针对性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对2000年~2003年广西各地食物中毒报表与专题调查报告进行统计分析。2000年~2003年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105起,进食17915人,中毒3557人,中毒发病率19.85%,死亡34人,分别占同期广西各类食物中毒起数的22.83%,中毒人数的38.29%和死亡人数的27.64%;4~10月份是中毒高发月份;66.71%的中毒和100.00%的死亡人数集中在西北部的河池、百色以及中心城市南宁、柳州、桂林市;中毒原因主要是农村家庭聚餐、饮食服务单位、集体食堂制作的食物因原料(重点为肉类、谷类及制品)污染或加工不当、生熟交叉污染等所致;病原体构成第一位是沙门菌,其它依次为蜡样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副溶血弧菌、椰毒假单胞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而进食人数发病率最高的是椰毒假单胞菌(98.61%),其次是沙门菌(38.58%)、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34.48%),最低的是由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为10.65%;死亡病例全部系椰毒假单胞菌所产生的毒素污染酵米面所致。细菌性食物中毒是广西食物中毒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食源性致病菌(毒素)引起的进食人员中毒发病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广西西北部农村、饮食业和学校集体食堂等是细菌性食物中毒防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