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目前软岩中广泛运用的联合支护存在的缺点,指出最合理的联合支护应该由锚杆支护系统与支护层次最高的注浆加固组成.通过对现场进行锚注加固试验,取得了良好的围岩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3.
4.
软岩巷道锚网喷支护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锚网喷"支护作为一种主动支护,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软岩巷道.根据葛店煤矿具体的围岩条件,对锚网喷支护中影响支护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支护对策.对类似条件下软岩巷道支护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软岩巷道应用锚网支护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海秋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4,21(3):47-50
利用锚网耦合支护原理控制物化膨胀软岩巷道的大变形。在软岩巷道中围岩变形是绝对的,因此在设计中要允许巷道围岩有一定量的变形,但变形量必须控制在满足巷道安全和使用的范围内。本次实践根据围岩条件选择冒落拱理论进行计算,并采用锚网耦合支护理论指导设计。现场观测结果巷道围岩变形量较小,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证明锚网耦合支护技术是治理物化膨胀软岩的较好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7.
通过对软岩的性质特点、软岩巷道稳定性、影响软岩巷道围岩与锚网支架变形的主要因素、软岩巷道的支护原理和变形特点、巷道的锚网支护方案、锚网索耦合支护施工要求、锚网支护失效机制等理论的研究,阐述了煤矿在软岩开采过程中巷道变形量大的情况下的支护方案。对软岩的特性、软岩巷道的稳定性控制原则和方法进行了论述,对锚网索复合支护基于耦合意义上进行了研究,表明了采用锚网索支护是实现有效控制大变形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的技术措施。锚网索复合支护形式是一种既经济又先进的支护形式,如何在软岩巷道中应用好这种支护形式,无疑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软岩巷道锚网支护的特点和主要作用是充分释放围岩的膨胀能 ,实现岩体结构的转化及形成承压拱 ,充分发挥巷道围岩的自承能力。本文介绍了软岩层巷中锚网支护技术及取得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树脂锚固支护技术在软岩中的试验情况,阐述了软岩巷道中树脂锚固支护技术工艺及应注意的事项。通过技术及经济效益分析,展示了树脂锚固支护在软岩巷道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11.
12.
软岩巷道中采用锚杆支护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童亭煤矿传统巷道支护方式存在的问题 ,介绍了应用新型锚杆支护技术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及取得的成效 ,并提出了今后的应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根据祁南煤矿82回风上山破坏实际情况,将其分为破坏较轻段、破坏较重段、整体需返修段3种类型,针对这3种情况分别提出了锚注支护方案、施工工艺并对锚注支护的参数进行了选择.经过在82回风上山的实际应用表明,锚注支护不仅能保持巷道的稳定,而且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软岩巷道长短锚杆协调支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高地应力软岩巷道矿压显现剧烈及支护难度大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提出了软岩巷道长短锚杆协调支护技术,结果表明:可接长锚杆与普通锚杆搭配使用,可协调长短锚杆与围岩的相互作用力,不仅保证了围岩具有较高的支护强度,而且可以适应软岩巷道的大变形。长短锚杆协调支护技术在蒲河煤矿应用表明,该技术能较好的支护巷道,可将巷道顶板的变形量控制在100~200 mm,应用效果表明长短锚杆协调支护较好的适应了顶板的大变形,对围岩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塘子凹矿区软岩巷道的变形破坏特征,提出了软岩巷道支护与加固的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法.采用有限元软件对花岗岩中巷道掘进过程中围岩的应力、塑性区及安全率进行了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锚杆长度为1.8m,间排距为0.75 m×l.0 m,喷射混凝土厚度为10 cm时,采用反拱形式浇灌底板是比较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该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6.
基于巷道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的实验室测试以及现场围岩变形的监测结果,探讨了软破围岩条件下巷道变形破坏机理和特征。通过室内试验和井下巷道试验研究了围岩的膨胀变形规律、钢纤维混凝土和高强度锚杆的力学特性。以围压恢复加固理论为指导,采用物理模拟和数值分析对支护参数进行优化,提出了带有顶、底拱的全封闭强化支护的主动和被动联合支护控制技术。工业试验结果表明,软破围岩条件下的巷道工程采用该类联合支护技术能够有效地控制巷道地压,提高了巷道抗变形能力,延长了安全稳定期。 相似文献
17.
18.
19.
针对高地应力软岩巷道变形量大、持续时间长、难于支护的问题,以锚网索拱协同耦合支护思路为指导,通过现场钻孔观测、支护参数计算、数值模拟分析,对巷道关键部位锚索二次耦合支护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合理的支护体系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锚网索拱耦合支护方式可以有效调整深部围岩强度,减小巷道变形量.在试验巷道顶板中线25°左右范围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