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症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对64例重症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抗结核化疗,做好呼吸道管理,营养支持等护理干预方法,严重者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比较干预前后患者血气分析和血氧饱和度各指标。结果 :干预后有3例患者死亡,患者血气变化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对于重症肺结核患者合并呼吸衰竭,为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控制重症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病情的继续发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有利于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2.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营养及饮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结核和糖尿病常合并存在 ,两者并存互为因果给治疗带来难度 ,为了提高治疗效果 ,合理安排病人有关营养及饮食问题尤为重要。现对此疾病的临床特点 ,营养需要及其饮食措施进行了阐述。1 疾病特点1.1 肺结核对糖尿病的影响肺结核可导致胰岛细胞营养不良 ,胰腺内分泌功能减退。肺结核的中毒症状发热、纳差等可引起糖代谢功能调节障碍 ,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可使血糖升高、波动并难以控制。因此 ,肺结核的治疗效果与血糖水平密切相关。1.2 糖尿病对肺结核的影响糖代谢失调可促发或加重肺结核。由于糖代谢紊乱可引起脂肪…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低嘌呤糖尿病饮食对痛风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12月痛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84例,将其按双盲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2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并同时采用糖尿病饮食,对照组患者不限制饮食中嘌呤摄入量;观察组患者每日饮食中,将嘌呤摄入量控制在低于150mg范围内,将2组患者治疗8d后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尿酸检测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等检测值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之间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低嘌呤糖尿病饮食应用于痛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对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值及血尿酸浓度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依照妊娠糖尿病的病情特征,实施规范化治疗方案,观察并探究其临床可行性。方法 :将2017年11月-2018年6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抽取5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就诊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给予规范化治疗方案,参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结束时,将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孕期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明显较低,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论 :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实施规范化治疗方案,疗效显著,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对比分析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与单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为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工作提供研究依据。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的100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10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等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论是与单纯肺结核患者相比较,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改变更加显著,临床医生应根据这些临床特征做好诊断和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并分析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气阴两虚兼痰瘀互结证)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都是在本院2016年11月-2018年2月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共52例,以计算机表法实现各组处理。试验组(n=26例)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n=26)进行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96.15%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76.92%,呈现出P小于0.05的最终结局,具有探讨研究价值。结论 :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控制患者的血糖,防止血栓的产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研究妊娠期糖尿病的营养治疗与护理干预方法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参照患者的入院治疗的次序,按1:1比例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营养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后的血糖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以及妊娠结局明显较优,积极因素与对照护理组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 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给予营养治疗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对改善患者妊娠结局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分析饮食控制妊娠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中抽选92例,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实验组采取饮食控制联合胰岛素控制血糖,对照组仅采取胰岛素控制血糖,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概率为4.35%,对照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概率为19.57%,实验组不良母婴结局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采取饮食控制联合胰岛素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改善妊娠结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寻糖尿病患者临床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从我院2018年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采取双盲筛选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及糖尿病护理小组干预方式,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临床上,我们应学习采用糖尿病护理小组干预方式,可指导患者有效控制血糖,强化患者健康行为,值得临床广泛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77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接受依那普利,观察组接受依那普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血压、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为74.36%,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那普利、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降压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治疗社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及健康宣教,在此基础上为实验组患者联合应用饮食控制及运动疗法治疗,统计两组血糖控制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分别为1.48±0.19mg/dL、0.79±0.13mg/dL、(4.96±0.71)%、5.04±1.75mmol/L、7.40±1.60mmol/L,以上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患者血糖控制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7.5%VS 85.0%,P0.05)。结论: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是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有效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定期随访对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血糖控制达标率的影响.方法:将12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随访组60例,每周随访1次.定期对患者治疗依从性评价,进行糖尿病知识方面的教育,规范用药行为.对照组64例,采用传统的不定期门诊随访,3个月后进行比较.结果:定期随访组治疗依从性和血糖控制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定期随访能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血糖控制达标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40例。采用常规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基于此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后各时段抗酸杆菌转阴率及疗效。结果:在治疗后各时段抗酸杆菌转阴率上,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显著较高,且P0.05。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2.5%较对照组77.5%显著较高,且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效果显著,且可提升抗酸杆菌转阴率,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门诊治疗患者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对象来自于某社区医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门诊治疗的8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抽签方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结果:通过不同护理方案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有效改善血糖水平,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及血糖控制所具有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6年1月~2018年8月期间接诊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共140例开展研究,根据患者护理干预方式的选择将其的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70例。常规组接受一般护理干预,研究组在一般护理干预基础上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血压及血糖数值变化。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血压及血糖检测指标对比无差异性,P0.05;经各组护理干预后,患者血糖及血糖指标的较干预前均呈现下降趋势,但研究组上述指标更趋向于正常水平,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的实施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病情进展控制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可配合药物治疗使患者血压及血糖均控制在较为健康的范围内,改善患者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研究,从中抽取78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的分组原则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39例,社区护理干预)和对照组(39例,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血糖血压控制情况以及患者的自我护理管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和血糖水平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患者的各项自我护理管理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有助于稳定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是备受临床关注的一组身心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明显上升。临床治疗糖尿病主要从健康教育、饮食和运动干预、血糖自我监测指导和药物控制等方面入手,其中饮食干预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部分轻度糖尿病者甚至仅通过饮食干预便能控制病情平稳。因此,临床分析饮食成分、结构与糖尿病尤其是糖尿病的内在联系,探究切实有效的糖尿病饮食干预方案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7年1月到2018年4月治疗的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8.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1.1%(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患者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慢性胃炎患者症状,对糖尿病患者也有明显降糖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对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后的干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时间为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选取60例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前者进行饮食干预护理,后者为常规护理,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血糖、甲状腺指标控制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甲状腺指标均得到有效控制,且并发症发生较少,该组对护理工作较为认可,护理满意度高,P <0.05。结论:对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干预,有较为明显的临床效果,并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低血糖指数(GI)全营养素与高蛋白营养素2种不同营养配方预进餐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5例2型糖尿病患营养治疗记录,其中高蛋白营养素治疗组31例为高蛋白组、低GI全营养素治疗组39例为低GI组、无肠内营养治疗干预组45例为对照组,每组都进行糖尿病饮食指导、教育并编制糖尿病膳食食谱。观察比较3组患者营养干预前,营养干预后第1d、第3d、第7d的空腹、餐后2h血糖控制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蛋白组与低GI组空腹血糖在干预前后均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2h血糖在干预前、第1d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第3d、第7d血糖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GI组相比,高蛋白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干预前后均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营养配方预进餐有利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尤其是餐后2h血糖控制,2种营养配方控制血糖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