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4 毫秒
1.
正北京人是从什么时候起把糕点叫做"饽饽"的,我没有考察过,但在我幼年时期,即40年代的时候,就听到北京人把糕点叫做"饽饽"了。最初我以为"饽饽"一词是满洲语,后来看了姚元之的《竹叶亭杂记》,才知道"饽饽"并非满语。姚元之在书中说:"饽,蒲没切,面饽。"又说:"北人呼为波波,南人讹为磨磨。"可见"饽饽"一词,是古已有之的了。饽饽虽非满语,但北京确实是从  相似文献   

2.
钱国宏 《饮食科学》2011,(12):36-36
"饽饽"是满族人民对多种面食的统称,满族的"饽饽"种类繁多,常见的有豆面饽饽、苏叶饽饽、柞叶饽饽、牛舌饽饽、同心饽饽、清明饽饽以及酸枣糕、淋浆糕、五花糕、盆糕、发糕等。饽饽的原料主要有两种:白面和黏米面。制作工艺则多为烘、烤、蒸、烙。满族人对饽饽可谓情有独钟,一年四季离不开饽饽——春食豆面饽饽、清明饽饽;夏吃苏叶饽饽、发糕;秋尝黏糕饽饽、柞叶饽饽,冬天则离不开黏糕、黏豆包。  相似文献   

3.
小时候,我和妈妈去山西看爸爸。去之前,我就听说黑豆用水泡好煮着吃很有营养。一天,我到田野里捡回好多黑豆,并把它泡进水里端给妈妈,谁知妈妈看了差点儿打我一顿,原来我捡回的全是羊屎球。  相似文献   

4.
老人茶     
不喜欢喝茶的我喜欢上了家乡的一种茶,人们叫它"老人茶"或者"虫茶"。我知道所谓"虫茶"其实是一种昆虫产的卵,常常聚结在树叶的表面,细如针尖,红红的一簇,小心取下,用开水泡就成了"茶",小时候我去采过。我喜欢它泡出"茶"来的那种如少女腮红般细嫩,浅浅的红色和清香淡雅的香味!我一直不喜欢喝茶,感觉过于麻烦,喝时要泡,还要泡一次倒掉重新冲开水才可以喝。而"老人  相似文献   

5.
春日说野菜     
马兰头 马兰头在乡间的田头路边挺常见.它叶色深绿,叶片呈长圆形;属菊科植物,却被呼为"兰".我估摸这或许是"拦"字的讹写,叫它"马拦头."似乎更合情理些. 立春以后,马兰头便开始冒出嫩叶来.此时便有小孩子拿着篮子和小刀去野外"挑马兰头".一般称"头"的野菜,多为可摘取其嫩叶或嫩芽食用的,如香椿头、枸杞头等,然而马兰头却不用摘,只需用小刀沿着根部整棵割下,然后择去老叶.这种充满野趣的采摘活,至今依然在我的童年记忆里鲜活着.  相似文献   

6.
正饺子,在清朝乃至民国又叫"煮饽饽",是深受中国北方人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距今已有1 800多年历史。清代李光庭《乡言解颐》一书中有一首吃饺子的民歌:"夏令去,秋季过,年节又要奉婆婆,快包煮饽饽。皮儿薄,馅儿多,婆婆吃了笑呵呵,媳妇费张罗。"实际这也是吃饺子的趣闻。饺子作为一种年节食品,古今都有不少习俗,丰富的饺子  相似文献   

7.
马齿菜     
正小时候,每当母亲喊我跟她一起去挑马齿苋,我总是满肚子不情愿,那又单调又乏味。去田头垄边,四下寻找这种不起眼的野菜,一棵棵挑出来,装进篮子里。得仔细寻找,一边走一边猫着腰,找到了便蹲下挑菜,挑完了再继续找。不喜欢马齿苋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它长得不好看。  相似文献   

8.
吃饺子趣闻     
正饺子,在清朝乃至民国又叫"煮饽饽",是深受中国北方人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清代李光庭《乡言解颐》一书中有一首吃饺子的民歌:"夏令去,秋季过,年节又要奉婆婆,快包煮饽饽。皮儿薄,馅儿多,婆婆吃了笑呵呵,媳妇费张罗。"实际上,这也是吃饺子的趣闻。饺子作为一种年节食品,古今都有不少习俗,丰富的饺子文化,至今还流传着许多民间趣闻。  相似文献   

9.
“供”常被曲解为“封建迷信”,其实供的对象很多,人们通过供奉表达自己的心愿。供奉是一种敬仰、怀念和热爱的表达方式。饽饽供就是专门用于供奉的饽饽,因此,它既是可以吃的饽饽,又是具有供奉特征的供品。  相似文献   

10.
正正值"蚊出没"时节,花市里被称为"驱蚊草"的香叶天竺葵也越发多见了。这种叶片带柔毛、开粉白色小花的草本植物会散发清新甜美的香气。不过,近年来大众对于驱蚊草的好奇和疑问仍然不少:它到底是不是"转基因"植物?它的驱蚊效果到底有多强?应该如何种植?  相似文献   

11.
糕点是我国的传统食品之一。长期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就喜欢把美食与各种节庆、礼仪活动结合在一起,因而便逐渐形成了许多颇具地方特色和民族情趣的饮食习俗。糕点既是日常膳食中的不可或缺之品,又是逢年过节时的必备之物。由于各民族间食俗礼仪的不同,糕点更能体现各民族独特的风情。 清东陵糕点 满族名糕点,也称清东陵大饽饽。最早是清朝皇帝到东陵祭祀祖宗时做供品用的,因此也称为“祭饽饽”。早年做供品时有果馅厚酥饽饽、鱼儿饽饽、匙子饽饽、菊花饽饽、糊面  相似文献   

12.
正银杏这个古老的物种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3亿多年,是个不折不扣的"老寿星"。在南北朝的文献里它叫"枰",隋唐时称"平仲",后来它成了贡品,被称为"银杏"。在民间,因为它的叶子呈二叉分枝的扇形,与鸭掌颇为相似而被称为"鸭脚"。这鸭掌形的叶子是最令人神往的,小时候,如果能得到一两片银杏叶,必定要压得平平整整,夹在书里当书签。后来读到郭沫若先生  相似文献   

13.
吃肉逸事     
刚上小学的儿子什么都爱吃,惟独不爱吃肉。吃饭时,他紧皱着眉头,把盘中的肉拨拉来拨拉去,挑拣里面不多的青菜。我一边和妻子哄他,一边给他讲从前吃不上肉的往事,但他听后那茫然的神情,总是让我很无奈。在我小的时候,数着手指头盼过年,就是盼着能吃上一顿肉。可在我小时候吃肉最难忘的一次却不是在过年  相似文献   

14.
正小时候,身边的大多数人都很穷。但我到底是小孩,有一年过生日,像电视里的小姑娘一样问我妈":有什么生日礼物?奶油蛋糕?"我妈轻易地踢了皮球,说:"问你爸去。"我父亲虽然也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当时却躺在两条板凳上,梦呓般说":晚上,晚上给你买个蛋糕。"那是炎热的七月,奶油蛋糕从来不出现在这样的时节。但我眼巴巴地等到黄昏,看父亲是不是会推出脚踏车,出门寻一个蛋  相似文献   

15.
随笔两题     
难忘的黏饽饽 饽饽,是满语,对糕点的统称。黏饽饽自然是用黏面做成的了。 早年我的家乡种一种黏高梁,杆高、穗散、粒大,高梁糜子可扎笤帚。高梁碾成米,是黏米。把黏米用水粉了,用碾子砸成面粉,就是黏米面。用黏米面做成小饼,就叫黏饽饽了。  相似文献   

16.
山西 《美食》2011,(3):74-74
去天津,很幸运地吃到了一顿地道的传统风味美食——贴饽饽熬小鱼。天津是一个文化积淀深厚的城市,连很多小吃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十八街的麻花,狗不理的包子,耳朵眼的炸糕……每一样美食的背后都附带着一个美丽动人的典故。相比之下,这道贴饽饽熬小鱼,虽然没有上述“天津三绝”那么响亮的名堂,但吃来同样美味爽口。而且,它也有—个富于戏剧性的传说。  相似文献   

17.
旧京有个童谣,是说满人习俗瞧亲家的,其中有几句是:“阿哥阿哥你上哪?我到南边瞧亲家。瞧完亲家到我家,我家没别的,鞑子饽饽就奶茶。”鞑子饽饽就是满式饽饽,奶茶也是指满式奶茶。那时,京城有专门经营鞑子饽饽和奶茶的铺子,即为奶茶铺。奶茶铺门面很小,京城有一句歇后语,谓之:“奶茶铺的炕——长条儿。”这是旧京奶茶铺的一个轮廓。  相似文献   

18.
正我和老公养第一只狗狗是十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只是特别喜欢小动物,觉得狗狗特别可爱,就去犬舍买了一只雪纳瑞,并给它取名"马路"。那时候懂的不多,觉得只要是买名牌的犬粮,定期防疫、驱虫、上户口就能把它照顾好了,却时常忽略两个人都忙于工作时狗狗独自在家的孤单,以至于造成了它略显孤僻、惧怕陌生人的性格。2010年秋天,我在小区散步时遇到了流浪到小区院子里一只脏兮兮的小黄狗,在小区里住的两个小女孩挺喜欢它,想带回家,  相似文献   

19.
幸福的美味     
<正>小时候,大姐从同学家带回一根无花果的枝干,说是插在土里就会成活。大姐把它种在花盆里,我每天都会在花盆边巡视,看着它慢慢地抽枝发芽,枝桠间冒出小小的米粒大的果实,看着它由小变大,由绿转红,小心翼翼地摘下,觉得那是人间美味。后来,小小的花盆限制了它的生长,大姐就给它找了个"好人家"。再后来我家就有了很多的无花果,我最爱的是放在冰箱里冷藏后  相似文献   

20.
茶思     
罗丹 《饮食科学》2008,(11):60-60
每每茶叶飘香时,便勾起我无限的乡思。喝茶.那是小时候的事了。那时候我不懂什么叫品茶.只觉得喝茶跟喝水一样,都是解渴的。不同的是,茶里多了其他一些味道。这些味道,因茶的品种不同而各异.有的甘甜.有的则味苦,但不论哪种茶.都有一种植物特有的芳香。而水,则是淡淡的甘甜.因为那是天然的山泉.是几个村的村民一起从附近的深山里引下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