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门诊西药房合理用药处方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方案,从而使得药剂工作更能凸显出其专业水平,也能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也规范医疗行为。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7月门诊西药房收治的14605张门诊处方,找出不合理用药处方并开始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3521张门诊处方中,出现152张不合理处方,占1.15%,而不合理用药处方的原因主要有下列几种:药物选择不合理、药物用量不合理、用药方式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用药间隔不合理等等。结论门诊西药处方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应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统计,加强审核力度、创建合理用药规章、提高医生和药剂师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等,保证临床合理用药,并提升门诊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统计分析门急诊药房接近失误处方,以提高处方合理性和规范性。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2月于门急诊药房接近失误的612张西药处方,统计分析其接近失误的类型和产生的原因。结果:不规范处方中由于医生未签字占23.03%,不合理处方中临床诊断缺失或不全和用法用量不适宜最多,分别占31.05%和25.49%。结论:药师审方时发现接近错误处方,及时与处方医生联系,规避不必要的错误发生。同时提高对临床医生处方规范性和合理性培训,增强医生相关方面认知和责任心,确保患者接受安全、合理的药学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比传统的工作方式管理药剂和加强药事管理的工作方式管理药剂,两种药剂管理方式,探讨加强药事管理在促进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在2016年和2017年两年间我院的药剂科留存的处方中,选择其中的2000张处方进行对比研究。其中2016年的1000张处方采取的是传统的工作方式管理药剂,2017年留存的1000张处方采用的是加强药事管理的工作方式管理药剂。比较两种方式留存的处方不合格率。结果:从整体上来看,2016年留存的1000张处方的不合格率低于2017年留存的1000张处方,具体来看,2016年留存的1000张处方的合格率为9.3%,不合格率为90.7%。2017年留存的1000张处方的不不合格率为1.5%,不合格率为9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结论:加强药事管理的工作方式管理药剂。其处方不不合格率远远低于传统的工作方式管理药剂的处方不合格率,说明加强药事管理的工作方式管理药剂能有效的提高处方的不合格率,使患者的用药更安全,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不受到伤害,可以在今后的药剂管理中进行推广药事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中药处方点评在中药调剂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7年6月施行中药处方点制度实施前后中药处方2000张,实施前1000张,实施后1000张,成立中药处方点评小组对实施前后的中药处方进行点评,分析实施中药处方点评制度前后处方调剂差错情况,并比较处方书写不规范、结构不明、药物剂量过大、配伍禁忌、未标明脚注、配药错误、发药错误情况发生率。结果:实施前处方调剂差错在处方书写不规范49.0%、结构不明23.0%、药物剂量过大18.0%、配伍禁忌26.0%、未标明脚注10.0%、配药错误14.0%、发药错误率18.0%均高于实施后处方调剂差错处方书写不规范11.0%、结构不明7.0%、药物剂量过大3.0%、配伍禁忌2.0%、未标明脚注2.0%、配药错误4.0%、发药错误率3.0%(P0.05)。结论:中药处方点评制度有利于在中药调剂中减少处方调剂差错发生率,保证临床患者用药的安全性、科学性、合理性,应在临床中大范围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药事管理在医院药剂科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药剂科未实施药事管理的药剂科工作人员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药剂科实施药事管理后的药剂科工作人员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我院药剂科实施药事管理前后的不合理用药处方发生率和摆药差错事件发生率。同时随机选取两个时间段内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各60例,对他们的用药满意度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观察组工作人员的不合理用药处方发生率和摆药差错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于医院的用药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我院药剂科实施药事管理后,药剂科的工作质量得到了非常显著的提升,摆药差错事件、不合理用药处方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医院在用药方面更加安全可靠,患者对于医院用药的满意度也获得了较大的提升,对于医院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统计分析门急诊药房退药原因和退药科室,研究解决对策,以减少不必要的退药。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3月-6月于门急诊药房退药的598张西药处方,统计分析其退药的科室和原因。结果 :退药科室最多的几个科室为消化内科、医保便民门诊和急诊科,分别占30.27%、15.38%和8.03%,检查取消和医保报销问题是退药的主要原因,分别占28.43%和26.25%。结论 :建议医生提高业务水平和责任心,药师加强药品管理,改进处方审核方式,医院完善相关制度,提高就医环境,增进医患沟通,以减少不合理的退药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的实施对中药处方合理性以及用药安全性的临床价值作用。方法:选取行中药处方治疗的患者320例,均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随机分组,比较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观察组,n=160)与未实施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对照组n=160)的中药处方的合理性及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处方合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房中加强调剂质量监管可促使中药处方更加合理化,进而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性,临床应用价值深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在联合使用多种西药时,患者若出现不良反应时应进行的应对措施。通过实验观察及数据对比分析,作出总结性分析,从而将其应用于临床中。方法 :选用对照实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入院并进行多种西药联合应用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用药干预和不用药干预两种方法。将两种方法设置成两个控制组—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使用药物治疗,对照组则不使用药物治疗。结果 :通过两组患者们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情况对比,我们可以得出反复用药、用法不当等问题都可能会造成患者的不良反应。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科学使用药物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从而提高多种西药联合应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效果。方法:以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实施常用抗菌药物治疗的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双盲法分组,A组(36例,不实施给药间隔时间控制),B组(36例,结合用药实际对给药间隔时间予以控制),对组间用药时间合理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分析。结果: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比A组27.78%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合理率为94.44%高于A组77.78%,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结合临床应用的抗菌药物,对药物的给药时间合理控制,可以提高合理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用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药不良反应产生原因以及临床策略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11月108例接受中药治疗的患者,对其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患者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比率,同时总结影响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因素,对其进行临床策略制定。结果:共108例接受中药治疗的患者中,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共有9例,占比8.33%(9/108),其中发生消化系统反应患者最多4.63%(5/108),是所有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55.56%(5/9),其次为皮肤反应患者33.33%(3/9),最低为神经系统反应患者11.11%(1/9)。配伍不当、炮制不规范、药物掺假、药品说明书不清晰以及给药剂量超标患者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均要明显高于配伍合理、炮制规范、药物正规、药品说明书清除以及给药剂量合理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P 0.05)。结论:对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因素予以分析,有利于临床策略的科学制定,能够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将PDCA循环理论运用于中药调剂质量管理,提高医院中药调剂质量。方法将该药房2016年7~12月中药房发放药品设为对照组,2017年1~6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方法后发放药品设为试验组,比较用PDCA循环法管理中药房药品发放前后的药方审核正确率、药品调配正确率、药品复核出的差错率。结果运用PDCA循环法管理后,处方的审核正确率、调配正确率和复核差错率均较原来的管理方法显著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PDCA循环管理门诊药房中药调剂质量,能显著降低门诊中药处方调剂差错率,促使医院中药房的调剂工作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发展,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用药安全管理程序在神经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2017年6月医院制定的实施全面、科学的用药安全管理程序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包括患者用药说明书的存档和药物学习制度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登记等相关内容,并对实施后用药安全管理程序前后用药安全事件以及用药护理水平等指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用药安全管理程序实施之前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用药安全事件发生的几率为20%,患者对用药护理的总体满意度为81%;用药安全管理程序实施后,用药安全事件发生的几率为6%,患者对护理总体满意度为97%。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实施用药安全管理程序能够极大的提高护理的质量,特别是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证,同时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得到提高,因此,应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用药安全管理程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提高临床中成药的应用水平,促进中成药的合理用药。方法 :通过工作实践及参考文献,就中成药处方点评的常见问题结合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进行分析。结果 :定期规范的处方点评可有效地贯彻中成药临床应用的指导原则,有助于分析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结论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贯彻执行需要开展多方面的工作,包括处方点评技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临床不合理用药及药学干预机制的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的100例未采用药学干预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100例采用药学干预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对两个年份内不合理用药情况及药学干预机制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用药不合理现象的发生率为53.00%,明显高于用药不合理现象的发生率为23.00%的研究组(P 0.05);对照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明显高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的研究组(P 0.05);对照组用药品偏差现象发生率为52%明显高于用药品偏差现象发生率为27%的研究组(P 0.05)讨论:对临床用药不合理的现象中进行药学干预机制,不仅可以减少用药不合理现象的发生,还能实现医院工作的规范性,加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以及合理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药剂师在临床用药指导中应用循证医学理念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各科室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44例患者,按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6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则基于循证医学理念开展临床用药指导,比较两组临床用药管理效果及医院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用药管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 :在药剂师临床用药指导当中,通过应用循证医学理念,能够显著提升用药管理水平,降低医院感染,缩短病程,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了临床护理管理在肝癌患者介入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临床肝癌患者55例,纳入时间为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对这些患者实施临床护理管理,比较实施护理管理前后患者的生命质量评价量表评分与护理有效度。结果 :实施护理管理后的患者生命质量评价量表评分与护理有效度明显优于为实施护理管理之前的状态,P0.05。结论 :对临床肝癌的患者用临床护理管理进行放射治疗可明显促进患者疾病恢复,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7.
加强对药剂科的管理对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临床的药物使用有指导作用。通过选取某医院药剂科2014和2015两年内的各100份药剂处方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两年处方中抗菌药物使用的比例、合理利用率及使用方法,可以得出在加强用药控制和干预,提高药剂科管理水平后,降低了不合理抗抗菌药物的利用率,可比性强(P0.05),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运用目标管理的效果。方法:本院早2016年2月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运用了目标管理,以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为实施前,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均选择50名护理人员及20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目标管理实施效果。结果:实施目标管理后普外科护士病房管理质量、护理工作质量、护理操作水平各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 0.05);实施后普外科护理不良风险事件发生率为3.50%,显著低于实施前10.50%的发生率(P 0.05)。结论:将目标管理应用于普外科护理管理中,可显著提高普外科护理管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时间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实施中医药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03月~2018年03月,本社区的2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常规西药防治,实验组:中医药防治,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90.00%)高于对照组(75.00%),血压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实施中医药管理的效果显著,既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又可提高血压控制情况,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谈规范化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实践作用。方法:以2016.6-2018.7在供应室工作的5名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调查了解细节管理实施以前的护理质量和差错发生率,然后再对实施细节管理之后的护理质量和差错发生率进行调查、并与实施之前进行对比。结果:实施细节管理后,临床差错发生率为0,在此之前这一数据为60%;实施细节管理前后的调查结果显示,实施后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风险防范意识等都有了显著提高,前后两者在差异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医院重要科室之一的消毒供应室,规范化管理的实施有助于降低临床错误率,同时还能提高护理质量,进而实现临床满意度的提高,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