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谷亚昕 《广西轻工业》2009,25(11):188-189
化工原理是制药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针对当前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教学多类似于化工类专业教学的现状,为提高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围绕着教学内容和教法,笔者介绍了为提高教学效果所做的课程教改实践与尝试,具体措施包括:激发学习兴趣、理论联系实际、增加计算实例、增设具有学科特色的实验等,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药物合成反应课程是浙江中医药大学制药工程、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化学药物(包括精细化工产品)及其中间体制备的重要有机合成反应和合成设计原理,打下必要的化学药物合成技术的专业基础,使学生能较好地适应毕业后新药研究及合成工作的需要。因此,尤其是对制药工程专业学生,  相似文献   

3.
张萍波  范明明 《中国油脂》2023,(11):155-157
<正>《食品工程原理》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授课内容具备很强的理论性、工程性以及学科交叉性,同时与实际工业化生产密切相关,并且《食品工程原理》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基础知识体系构建,以及学生从基础课到专业课的衔接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主要研究对象是食品化学工业中常见的单元操作,课程以“三传一反”为基础,研究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及质量传递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相似文献   

4.
杜慧林 《广西轻工业》2010,26(8):170-170,206
自动控制原理是电气信息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针对该课程的特点,进行了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等一系列课程教学改革,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工程思维,使学生掌握自动控制基本理论的同时,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正《包装应用力学》是包装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基础课,本课程是包装工程专业新设,并由教指委确定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主要研究内容是以包装件的物流过程为背景,应用力学原理,探索缓冲包装的内在规律,阐述和解决缓冲包装设计中的振动和冲击问题。以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课程为基础,同时为《包装结构设计》、《运输包装》、《包装工艺学》等课程奠定力学理论基础。该课程主要传授给学生现代包装工程和技术的基础性理论,夯实包装工  相似文献   

6.
校企合作是高校工科专业培养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文章以福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分析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探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必要性。通过增设企业课程、共建大学生校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举办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途径,培养工科基础扎实、科研实践和创新能力强、具有持久竞争力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优秀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7.
<正>印刷色彩学是印刷工程、包装工程和数字印刷等与图像复制有关专业学科的基础课,也是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是进一步学习图像处理、色彩管理、印刷原理等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学生对该课  相似文献   

8.
对工程专业学生进行热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是培养具有热物理工程技术的"大工程观"要求的高等工程人才的唯一途径。针对目前许多高校工程专业在热物理基础课程设置或者教学存在的较多问题,以"大工程观"教育理念为指导,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为基础,以热物理与其他课程交叉渗透为依托,以热物理工程的实践性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为核心,以具备合理用能、节能和环保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对工程专业的热物理基础课程进行适应性改革,探索大工程观背景下工程专业热物理基础课程内容改革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化工原理课程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过渡桥梁,然而由于该专业的特殊性,并不像其它化工类专业一样与化工原理课程紧密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存在困惑、积极性不高、敷衍式学习等现象。本文针对装控专业的特点,结合化工原理的教学经验,对该专业化工原理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课程思政有机融合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达到在专业课程的知识传授同时提升学生能力培养,加强价值导向和引领的目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融合思政教育与学科内容。以“制药分离工程”课程教学为例,基于课程内容和特点,探讨专业课程教学中思政内容的筛选、融合设计及融合方法,对于制药工程专业教学的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是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建设背景下提出的创新教学模式。文章以化工原理课程为例,结合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在化工原理发展史和最新研究成果中融入红色文化基因,在典型单元设备的操作中融入黄色安全思维,在典型单元设备的设计中融入绿色环保元素,培养学生运用单元操作基本知识、工程技术观点分析和解决复杂化工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今后开展新技术新工艺研究、设计与开发的专业兴趣。  相似文献   

12.
制药工程专业是一门建立在药学、化学及工程学等学科基础上的一门新兴、应用性较强的工科专业,如何在新形势下顺应制药产业的发展,培养出符合现代制药企业需求且具有创新能力的制药工程专业复合人才是很多高校制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以现代制药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为切入点,从重新设置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师资队建设及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方面对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探讨,以期为培养符合现代药业行业需求的复合人才提供可借鉴的模式或经验。  相似文献   

13.
制药工程专业仪器分析课程理论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仪器分析是制药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针对仪器分析理论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教学改革探讨,提出了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广西轻工业》2016,(8):69-70
控制工程基础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教学中涉及到大量的数学计算及仿真,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该课程愈发晦涩难懂,而通过引入MATLAB进行计算和仿真,能够使学生通过软件的应用解决数学上的难题,专注对控制工程基础的理解,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增加学生的科研能力及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制版设备与技术"是印刷工程专业教学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本研究针对"制版设备与技术"课程特点,探讨了在印刷制版工艺、设备、材料等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下,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通过课程体系的优化使学生掌握制版工艺理论基础;采取实践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地学会操作制版设备,提高学生使用检测设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方法的改变强调课程教学应与工业生产实践衔接。通过本课程教学改革,使学生全面掌握不同印刷制版工艺流程与技术特点,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际结合能力,重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对《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进行阐述和分析,并将计算机软件、实践教学及模型设计等方法应用于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工程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食品工程原理是具有工程性质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教学中,应把握知识脉络,优化课程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传授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工程观念,突出应用能力培养。在实践教学中,应构建具有主动学习情境的实践教学综合培养体系,培养学生工程素质。  相似文献   

18.
刘永  陈诚  陈君宝  周旭  褚晓雯 《轻工科技》2023,(2):182-184+190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涵盖了机械制造工艺学、金属切削机床、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机床夹具设计等内容,具有工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机械制造工程能力得不到训练等问题。为了提升课程质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优势,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展开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高校工科建设面临诸多挑战,为培养新形势下的创新型人才,并使我国工科教育更好地与国际接轨,目前我国高校正大力开展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质量认证体系建设。食品工程原理作为食品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目前食品工程原理课程在该体系建设中涌现了不少问题,需要就课程准备、课程开展、实践开展和课程评价四个阶段进行课程改革探讨,以期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中建立更加完善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为其他工程类课程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建设提供具体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一、概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与完善,企事业单位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录用标准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企业由过去的"培养储备"变为"即时任用"为主;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强的人才受到市场的青睐;用人单位录用人员时注重综合素质的考察等。高等教育只有努力适应这些要求,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办出特色,专业才有生命力。因此,在工科高等教育中,既要重视概念性、原理性、学术性的知识教育,又要重视工具性、经验性即实践性知识的教育。实践性课程是使学生巩固所学专业理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获得生产劳动技能和管理知识,增强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和工程素养,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