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金融信息化和信息网络化将是中国金融行业顺利转型、迅速与世界金融体系接轨的必经之路,中国金融业能否健康顺利发展,将成为中国经济向上提升的关键。那么我国金融行业信息安全的现状如何?信息化推进又面临哪些问题与挑战?这就是本文所要阐述的——2004年我国金融信息安全建设与安全攻略。  相似文献   

2.
金融信息化对于我国金融行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中国即将加入WTO,这对我国金融业来说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实现金融信息化是我国金融业在未来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所在。在金融信息化建设的大潮中,联想集团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为金融信息化提供动力,以自己领先的技术与产品满足金融行业用户多样的需求。 金融行业用户一直是联想最为看重的用广之一。  相似文献   

3.
继云计算、物联网被发明和应用之后,大数据成为了当前信息产业的又一大技术创新。大数据技术创新在给人们带来机会和挑战的同时也对现有的信息安全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大数据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现在的金融信息化已全面进入信息安全管理阶段,对计算机信息系统有着高度的依赖性,金融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显。本文主要论述了大数据时代对信息安全存在的威胁,并提出了如何采取对策确保大数据环境下的金融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有效应对这些信息安全问题?如何在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将安全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解决发展与安全的关系?2003年颁发的27号文件,明确了我国信息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战略方针、战略目标、工作原则以及具体的工作.它是我国今后一段时  相似文献   

5.
2004年5月12日,INTEL公司、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联盾公司共同举办的“2004年研祥金融行业嵌入式应用研讨会”首场在京隆重召开。此次研讨会旨在探索一条为中国金融企业构建统一的知识化、信息化管理平台,全面提升金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信息化之路。作为国内最大的工控上市企业,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系列适用于金融行业应用的板卡和模块级产品,已被广泛的使用在金融行业的系统方案中,并以稳定、优异的产品性能经受住了严格的现场考验。2004年在全力配合并助力我国金融行业信息化提升的基础之上,将研祥EIP产品的优秀…  相似文献   

6.
金卡工程、银联工程、网上保险和证券等金融信息化建设,是我国金融行业应对新的竞争带来必然结果。从现实生活角度来看,金融行业为消费者提供的产品就是自身的服务,金融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已关系到其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质量,其重要程度更加突出。《每周电脑报》7月中旬进行了针对金融行业信息化现状的调查研究。被访单化主要为银行、证券、保险三类主要金融企业,以华东为主,其次分布在华北、华南等主要地区。被访单位人员平均数量为500.42人。调查结果显示,市场竞争是我国金融行业信息化建设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7.
即将入世的机遇给中国经济发展和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各种影响。那么,在国内受到冲击最大的行业是哪一个呢?业界一致的观点就是:金融行业。金融电子化是金融行业发展的主旋律,而金融电子化的核心是IT技术。这也给未来的金融业发展带来了机遇。面对这些机遇,主流IT厂商又将如何应对呢?它们有着怎样的策略呢?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康柏(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李金水先生。话题首先从WTO对中国金融行业的冲击开始。  相似文献   

8.
金融行业作为我国较早使用网络手段来提供金融服务的部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三金工程”的推动下,信息化程度得到了飞速提高,“网上证券”、“电子银行”、“网上购物”等不仅给社会公众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更重要的是使我国的经济运行模式更进一步地与国际接轨,为入世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但由于网络等技术手段本来存在着安全漏洞,这使得金融领域在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中也面临着信息犯罪的威胁。本文首先对保障金融信息安全的地位和意义进行了阐述,然后主要对司法实践中的一些案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金融信息犯罪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公告牌     
加入WTO,给我国金融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金融业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运转效率,扩展服务范围,增强自身竞争力。3月6日中国国际金融(银行)技术暨设备展览会组委会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旨在促进我国金融行业信息化建设的“2002年中国国际金融(银行)技术暨设备展览会”(以下简称金融展)将于  相似文献   

10.
应市场而动     
姚沐 《软件世界》2006,(9):26-26
经过近10年的发展,中国整体信息安全产品市场和服务市场的规模及全球占有率还相当微小。伴随着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与中国信息化建设,中国的信息安全产业将如何会迎来一个什么样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金融行业是国家经济的命脉,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遍布全国每一个角落。金融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它是信息化高科技化办公系统普及的前沿。同时,金融作为一个高度数字化与信息化的行业,以及中国加入WTO之后的高效,健康与人性化的工作环境的基础,信息技术应用在金融行业成为关乎今后发展的现实问题,本文以中国农行为例说明LCD在金融系统的应用。根据CCID统计报告,2001年第三季度、各行业显示器需求排名依次为:金融行业25.16%、电信业16.24%、政府机关10.27%、教育行业9.39%,以是的邮政行  相似文献   

12.
正金融行业的互联网化由来已久,但仿佛在2013年的某个节点,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突然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金融行业的互联网化究竟是什么?为何会在一夕之间爆炸增长?未来又将走向何处?金融互联网化:一切才刚刚开始对于传统金融而言,互联网化是什么?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互联网周刊》采访了易宝支付CEO唐彬,以及众安保险总经理陈劲,两位在金融行业不同领域的资深金融家和企业家对这个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金融行业的高速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了金融企业实现持续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如果把资金比作金融企业运行的血液,信息系统就是保障血液顺畅流动的血管,金融企业的健康高效运转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撑和保障。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财)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的集团财务公司,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息安全变的越来越重要,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安全检查作为我国信息安全保障的重要手段和制度越来越被政府和各行各业重视.笔者通过积累多年的信息安全测评经验,以及结合金融行业和国税总局等多个全国联网大系统的风险评估、等级保护测评和安全检查三项整合工作的经验总结,提出在信息系统信息安全三合一整合的综合信息安全测评中采用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论,进行信息安全的综合评价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金融市场将逐步开放,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中国的经济发展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中国银行业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将成为中国经济提升的关键,而金融信息化和信息网络化是中国银行业顺利转型、迅速与世界金融体系接轨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6.
2004年5月12日,INTEL公司、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联盾公司共同举办的“2004年研祥金融行业嵌入式应用研讨会”首场在京隆重召开。此次研讨会旨在探索一条为中国金融企业构建统一的知识化、信息化管理平台,全面提升金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信息化之路。会上,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科技司副司长陈天晴先生、中国自动化学会孙柏林先生出席大会,并发表致词。  相似文献   

17.
《个人电脑》2013,(8):93-93
2013年7月23日,今日惠普在北京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智冠文印,赢响金融”的金融行业媒体沙龙。活动中,来自金融行业的专家、用户、厂商一起深入讨论了在金融行业电子信息化中文印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办公自动化》2013,(19):41
在2013中国国际金融展上,佳能提出"影像金融"理念,并携旗下多个领域的产品参展。金融行业在日常业务运作中必不可少文印环节,佳能根据目前金融机构发展趋势及用户需求,带来了专为金融用户量身定制的文印系统解决方案。通过软、硬件相结合的信息安全机制和佳能为用户提供的售前及售后服务,佳能文印系统解决方案将帮助用户规避文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系统应用》2001,10(7):25-29
历经20余年的改革、创新,中国金融业将迎来一些意义重大并且影响深远的重要变革──首先是金融业的对内开放,随之而来的是中国加入WTO后金融业的对外开放。 随着中国入世的临近,海外金融巨头抢滩中国市场的竞争压力扑面而来,为此金融行业把自身的业务和IT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信息化建设热潮为服务于金融行业的IT企业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金融IT企业如何正视自我、看清现实、着眼未来、谋求发展?带着这样的问题与思考,本刊专访了著名金融业务与技术专家、北京中润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连峰先生。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我国建设的各种信息化系统已成为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其中许多业务要与国际接轨,诸如电信、电子商务、金融网络等。因此,网络信息、安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影响国家全局和长远利益的关键问题之一。所以,探讨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现存问题及其发展对策具有很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