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溶胶-凝胶制备TiO2空气净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XRD等手段对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TiO2纳米粒子的表面特性及其对空气环境中乙醛的光催化降解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乙醇与钛酸四丁酯体积比、溶胶pH、加水量和焙烧温度等对催化剂降解乙醛的活性有显著影响。在实验条件范围内,较短胶凝时间制备出的纳米粉末晶粒尺寸较小,活性较高。焙烧温度不但影响TiO2粉末的粒径,而且对晶型的组成也有影响。锐钛矿晶型的光催化活性明显高于金红石晶型,锐钛矿型向金红石型转变的临界温度在(500~600) ℃。实验得到TiO2最佳制备条件为:V(乙醇)∶V(钛酸四丁酯)=4、溶胶pH=3.0、加水量4 mL和焙烧温度(400~500) ℃。  相似文献   

2.
焙烧温度对TiO2成型载体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偏钛酸为原料,采用挤条成型的方法制备TiO2成型载体。考察焙烧温度对TiO2成型载体抗压强度、比表面积、孔容、孔径分布和晶相结构等的影响,采用XRD、BET、TG-DSC和SEM等手段对载体进行表征,并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用于粗对苯二甲酸加氢精制的Pd/TiO2催化剂。结果表明,提高焙烧温度有利于提高成型载体的侧压强度,但会使成型载体的比表面积和孔容降低,孔径分布向大孔方向位移。焙烧温度超过800 ℃,锐钛型TiO2成型载体的晶型结构发生相变,逐步转变成金红石型。600 ℃制备的TiO2成型载体的侧压强度在110 N·cm-1以上,比表面积达60 m2·g-1。并用TiO2成型载体制备了质量分数0.5%Pd/TiO2催化剂,用于对苯二甲酸加氢精制过程,4-CBA转化率达99%以上,为对苯二甲酸加氢精制催化剂研究提供了新的载体。酸  相似文献   

3.
姜洪泉  王鹏  卢丹丹  吴兰英 《化工学报》2006,57(9):2194-2200
利用酸催化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纯的和不同Gd3+掺杂量的TiO2纳米粉体,并用XRD、BET、XPS、SPS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Gd3+掺杂量和焙烧温度对样品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活性、相结构、晶粒尺寸和表面织构特性的影响,并结合表面光电特性和表面组成等探讨了Gd3+掺杂对纳米TiO2的光催化活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与纯TiO2相比,适量掺杂Gd3+可以显著提高其光催化活性.当Gd3+掺杂量为0.5%(质量),焙烧温度为500 ℃时,TiO2复合纳米粉体的光催化活性最佳,其锐钛矿含量为100%,平均晶粒粒径为15.55 nm,比表面积为12.81 m2·g-1.Gd3+掺杂强烈地抑制TiO2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减小晶粒尺寸,提高光响应阈值,这三方面均有利于提高光催化活性.XPS分析表明,Gd3+掺杂导致TiO2纳米粉体的表面羟基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4.
微波法离子液体介质中纳米TiO2光催化剂制备及催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钛酸丁酯为前驱物,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水和无水乙醇组成的混合溶剂中,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微波干燥,制备了纳米TiO2光催化剂,并用XRD、TG和IR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以甲基橙为模拟污染物,高压汞灯为光源,考察了离子液体用量、焙烧温度、微波功率和微波干燥时间等对TiO2光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Bmim]PF6)∶钛酸丁酯)=3.0、焙烧温度550 ℃、微波干燥功率210 W和微波干燥时间20 min条件下,离子液体介质中用微波干燥所得的纳米TiO2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90 min使甲基橙降解率达97.8%,表明离子液体的存在抑制了TiO2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并起增大TiO2比表面积及表面羟基含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镍掺杂对二氧化钛光催化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甘露  郭秀生  周林 《工业催化》2005,13(12):58-6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以及不同掺镍量的TiO2纳米粒子(原料中Ni∶TiO2的摩尔分数为1%、3%、5%、7%、9%)。用紫外光照射甲基橙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实验研究了掺镍对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用n(Ni)∶n(TiO2)=5%的Ni(NO3)2溶液进行镍掺杂时,制得的TiO2催化剂光催化效率最高,但与纯TiO2相比,镍掺杂会减弱TiO2的光催化效率。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未掺杂的TiO2以锐钛矿和金红石两种晶型混合存在,镍掺杂后TiO2的晶型几乎全为锐钛矿。镍掺杂后会减小TiO2粒子的尺寸,增大其比表面积。  相似文献   

6.
硅胶负载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4BS染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凝胶蒸干法制备TiO2/SiO2(G)催化剂,以直接耐酸大红4BS染料废水为目标污染物,研究催化剂制备方法、催化剂用量、溶液pH、初始浓度和催化剂重复使用等因素对光催化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600 ℃焙烧的TiO2/SiO2(G)效果较好,晶相组成以锐钛矿为主,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最佳催化剂投加量为2 g·L-1,反应体系pH为4.0,反应120 min,4BS溶液的浓度去除率达99.8%,COD去除率达95.9%。催化剂重复使用后催化效果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90%左右。在相当宽的浓度范围,4BS的反应服从一级反应动力学,随着染料初始浓度的增大,表观速率常数随之减小。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负载在钛片上掺杂W6+的TiO2薄膜光催化剂。研究结果表明,焙烧温度为520 ℃,TiO2薄膜光催化剂活性最好;W6+的掺杂提高了TiO2薄膜的光催化活性。当W6+掺杂浓度为6.04×1016个·cm-3时,W6+-TiO2薄膜光催化剂光催化活性最高,XRD结果表明,掺杂W6+前后TiO2均为锐钛矿相,并未检测出任何钨的氧化物。  相似文献   

8.
液相沉淀法制备纳米TiO2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珂  田进军  王晟  叶庆国 《工业催化》2004,12(10):30-33
提出了一种以TiSO4为前驱体的制备锐钛矿型纳米TiO2的液相沉淀法。通过控制适宜的制备条件,可将Ti4+的初始浓度提高到15 mol·L-1。以丙烯酰胺的光催化降解为模型反应,考察了所制备TiO2的光催化活性。与萃取沉淀法制备的TiO2和工业催化剂相比,该法制备的TiO2不仅产率高,而且催化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常温和常压下,氢氧直接合成过氧化氢过程中,采用浸渍沉淀法制备Pd/TiO2催化剂。考察了pH、搅拌时间t1、静置时间t2及焙烧温度等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催化剂活性的顺序为:pH>搅拌时间>焙烧温度>静置时间。在pH=8、t1=0、t2=0和(250~300) ℃焙烧3 h的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10.
刘迎新  李秋贵  严巍 《化工学报》2009,60(1):98-103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系列Co/TiO2-SiO2催化剂,用于肉桂醛选择性加氢制备肉桂醇反应体系。系统考察了钴含量、焙烧温度、还原温度、稀土助剂等参数变化对钴催化剂选择性加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钴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与其表面钴的晶粒度有一定关系,较大尺寸的钴物种对肉桂醛加氢有利。当Co含量为15%、焙烧温度和还原温度均为823 K时,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加氢性能。稀土助剂La和Ce的引入能改善Co /TiO2-SiO2催化剂表面活性组分钴的分散度,提高了钴催化剂的加氢性能。  相似文献   

11.
高温处理锐钛型TiO2可以使其转晶以改变晶型比例,因此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是影响TiO2光催化活性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中,以该方法得到了可利用可见光的TiO2催化剂,并进行了可见光降解甲基紫的研究.结果表明,在TiO2和可见光共同作用下,甲基紫的光降解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锐钛型、金红石型和按照转晶的比率混合的锐钛型和金红石型TiO2.5.0小时的照射其降解率即可达到94.2%以上.而相同条件下,采用锐钛型、金红石型和按照转晶的比率混合的锐钛型和金红石型TiO2降解率分别只有55.82%、51.20%和40.47%.  相似文献   

12.
以多孔轻质陶瓷作为TiO_2催化剂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负载型催化剂,比较了不同的煅烧温度条件下TiO_2的晶形变化情况,并将这些催化剂用来降解亚甲基蓝,以比较它们的降解活性。研究结果证明,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部分锐钛矿会转变为金红石,从而降低了TiO_2催化剂的活性。紫外照射TiO_2催化剂比自然光照射时,其活性更高。  相似文献   

13.
TiO2 纳米薄膜微结构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钛酸丁酯Ti(OBu)4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在普通钠钙玻璃表面制备了TiO2纳米薄膜,用XRD、UV-VIS等技术对薄膜微结构及紫外吸收性能进行了表征,选用食用油光催化降解为模型对TiO2薄膜光催化性能进行了评价。探讨了退火温度对薄膜晶相结构及其光催化活性的影响,450℃退火处理的薄膜呈锐钛矿和金红石型混晶结构,锐钛矿相平均晶粒尺寸为28.8 nm,金红石相平均晶粒尺寸为40.4 nm,700℃退火后为纯金红石相。焙烧温度在450—490℃光催化活性较为理想,480℃附近光催化活性达到最高。涂膜层数增加,光催化活性增强,8层膜的光催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4.
以钛酸正丁酯(Cl6H36TiO4)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薄膜。TiO2薄膜分别在300,400,500,600,800℃下于空气中热处理2h。将热处理前后的TiO2薄膜浸泡于模拟体液(simulated body fluids,SBF)中,考察其表面诱导类骨磷灰石形成的能力。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等测试手段表征TiO2薄膜和磷灰石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原始和经300℃热处理的TiO2薄膜为无定形结构;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TiO2由无定形结构向锐钛矿相转变;温度升高至800℃后,锐钛矿相完全转化为金红石相。TiO2薄膜经SBF浸泡7d后,经400,500,600,800℃热处理的TiO2薄膜表面生成含有碳酸根的羟基磷灰石,且其Ca与P的摩尔比为1.52,接近人体骨骼的钙磷比(1.67)。而原始和经300℃热处理的TiO2薄膜无此现象发生,这说明TiO2薄膜的晶型对其生物活性具有重要影响,锐钛矿和金红石相TiO2薄膜均具有诱导磷灰石生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不同制备条件对光催化剂TiO2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了TiO2在不同制备条件下对其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制备方法外,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是影响TiO2光催化活性最主要的因素;而当两种不同晶型的锐钛矿型TiO2与金红石型TiO2以一定的比例共存时其光催化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以Ce掺杂的TiO2粉体为载体,MNOx为活性组分,制备了MNOx/Ce-TiO2体系SCR催化剂,利用TG-DSC,XRD,SEM及EDS考察了Ce的掺杂对MNOx/TiO2体系活性的影响,采用模拟烟气分析装置测试催化剂的活性。结果表明:Ce离子的掺杂阻碍了TiO2粒子由锐钛矿型向金红石型的转变,拓宽了锐钛矿型TiO2的使用温度范围。TiO2粉体粒子在锐钛矿型状态下,颗粒分散较为均匀,并且无明显团聚现象,保证了较高的比表面积,催化剂的SCR催化活性比未掺杂的催化剂活性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掺杂炭纤维对乙苯脱氢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氮气保护及程序控温条件下,制备了具有一定孔隙的炭纤维掺杂的乙苯脱氢催化剂。通过对比表面积、孔隙度的测定,发现微孔数量随炭纤维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炭纤维催化剂得到了活化。催化剂的扫描电镜分析、侧压强度及抗拉强度测试证明,炭纤维使催化剂的机械强度明显提高。乙苯脱氢实验表明,苯乙烯选择性随炭纤维的加量增大;乙苯的转化率则存在最大值。考虑机械强度与催化活性,加入6%炭纤维的催化剂最佳。  相似文献   

18.
A series of titania (anatase)-supported vanadia catalysts ranging in V2O5 content from 0.4 to 9.9 mol% was prepared by wet impregnation technique, characterized by BET surface area measurement and X-ray diffraction, and evaluated for ammoxidation of 3-picoline. The average oxidation number of vanadium in the fresh and used catalysts was determined by titrimetric methods. The ammoxidation activity and the average oxidation number were observed to increase with vanadia loading up to 3.4 mol% in the catalyst which corresponds to a monolayer coverage. The phase transformation of anatase to rutile after the reaction was observed at a V2O5 loading of 5.9 mol%. The slow decrease of ammoxidation activity beyond 3.4 mol% V2O5 was attributed to the coverage of active monomeric VOx species on the support by bulk vanadia and by other oxides, and also to compound formation with ammonia.  相似文献   

19.
采用穆斯堡尔谱,X-射线衍射和程序升温还原等方法,研究了乙苯脱氢铁钾系催化剂中氧化钛对铁钾活性相KFe_(11)O_(17)结构形成的影响。发现添加适量的氧化钛对形成KFe_(11)O_(17)物相有利,当催化剂中Fe_2O_3,K_2O,CeO_2和Mo_2O_3的质量比固定为75.0:12.0:7.0:3.0,而Fe_2O_3与TiO_2质量比为75.0:0.1时,TiO_2对铁钾尖晶石结构形成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催化剂的活性也最高。但当TiO_2添加的质量比继续提高,会抑制铁钾尖晶石的形成,从而使催化剂的活性下降。当Fe_2O_3与TiO_2的质量比为75.0:1.0时,催化剂内的铁钾尖晶石结构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20.
煅烧过程中二氧化钛微结构参数的变化和相变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采用X射线衍射研究室温到1273K煅烧过程中TiO2微结构特征和相变。结果发现:锐钛型TiO2向金红石型TiO2的转变出现在1223-1273K的高温区,此结果为高温烧结附着力强的锐钛型TiO2薄膜和将TiO2水溶胶直接加入釉料中制备光催化活性的釉面陶瓷提供了理论依据。773~973K之间的锐钛型TiO2基体中出现了质量分数小于12%的板钛型TiO2。锐钛型TiO2微晶尺寸分布在低温比在高温的均匀,其应变能量密度随煅烧温度升高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