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面爆破在井巷掘进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光爆效果除了受布孔参数、装药量和装药结构影响之外,还与微差分段起爆有关。多年来井巷光爆微差起爆的最佳间隔时间的确定一直没有得到统一认识。本文根据岩石爆破作用原理及其物理过程,提出了井巷光爆中各圈炮孔间微差起爆的最优间隔时间的近似计算公式,在井巷掘进光爆参数设计和光爆器材生产中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微差爆破技术在巷道掘进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岩巷单自由面作用下岩石夹制作用较大的特点,介绍了微差爆破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合理的微差间隔时间。在巷道掘进中合理地选择微差间隔时间,利用先期爆撕;产生的心力场、自由面以及岩块问的相互碰撞。可以达到降低炸药单耗、控制爆堆集中和改善爆破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爆破延期时间等主要参数对爆破震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爆破震动影响因素入手,分析毫秒微差延期时间、测点距爆区距离、药量分布等爆破参数对爆破震动的影响,并用爆破震动观测实例说明以毫秒微差为主要降低爆破震动手段时,不能只考虑同段最大药量,还要考虑延期时间,测点距爆区距离及各段药量分布等参数,只有3者达到和谐统一时,才能达到最佳降震效果。  相似文献   

4.
微差爆破网路设计对于控制爆破振动、提高爆破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对数码电子雷管爆破网路不同延期方案下的爆破振动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以优选微差爆破方案。以某露天矿山为工程背景,选取延期时间、爆心距2个分析指标,设置8,16,24,32,48,72 ms共6种延期方案,开展方差分析及萨道夫斯基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爆心距单因素对爆破振动速度的影响相关系数R2为0.719 2;爆心距、延期时间双因素共同作用对爆破振动速度的影响相关系数R2为0.9008,均具有较强相关性;在距离爆源60~200 m,延期时间对爆破振动速度大小具有较大影响,且当最大段装药量一致时,不同延期时间对爆破振动速度的影响趋势相同。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毫秒延时间隔对岩石破碎的影响,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对露天矿山台阶爆破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微差时间过小,无法形成有效自由面,微小裂纹提前产生导致爆生气体逸出,不利于岩石破碎;微差时间过大,相当于单炮孔起爆,不能够形成叠加的应力场,影响岩石破碎效果。当微差时间为20 ms时,所选介质单元应力达到最大,有利于岩石破碎,能够改变爆破效果。现场进行台阶深孔微差爆破试验,使用WipFrag图像分析软件分析评价爆破效果。统计结果表明,爆区岩石尺寸小于下料口筛网尺寸的岩石占整个爆区的93.24%;爆区块度均匀度系数离散性很小,证明岩石破碎块度均匀、整体爆破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孔内孔间微差爆破间隔时间的合理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兰尖铁矿为保护平硐溜井和边坡,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孔内孔间微差爆破技术的探索。确定合理的微差间隔时间,既是保证爆破质量的需要,又是达到爆破降震的关键。叙述了孔内微差爆破时间间隔的确定、起爆方式、网络连接及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空孔直眼掏槽微差起爆时间的力学模型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程实践表明, 微差起爆时间是影响掏槽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掏槽孔装药爆破以后, 槽区内的破碎岩石与爆生气体混合并通过槽区口部向槽外抛掷, 工程上要求爆破结束时剩在槽腔内的岩石碎块越少越好。通过分析槽腔内岩石碎块的运动过程, 建立了掏槽爆破微差起爆延期时间计算的力学模型。应用模型对掏槽微差起爆时间进行的优化研究表明, 掏槽微差起爆时间与孔深成正比。  相似文献   

8.
为正确理解和使用Sadovki爆破地震衰减公式,研究了Sadovki爆破地震衰减公式中的k、α场域分布特征,运用灰关联分析方法,确定了分段装药量、爆心距、地形、岩性、微差间隔时间依次是影响爆破地震的主要因素,从而为台阶爆破合理设计与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该理论也可作为其他为确保边坡稳定进行爆破开挖设计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铜绿山矿露天减震爆破地震效应观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该矿露天减爆破地震效应的观测,证明了采用孔内分段间隔装药与人孔间微差爆破方案,改变爆破抵抗线与民房的相对位置、选用合理的微差间隔时间等措施,对降低爆破地震强度是有效的。这些措既有利于露天矿的扩帮剥离,又保证了爆克附近民房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郭德勇  张超  李柯  朱同功 《煤炭学报》2021,46(8):2583-2592
针对松软低透煤层微差聚能爆破致裂增透问题,在分析微差聚能爆破作用过程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流固耦合算法建立了微差聚能爆破数值模型,研究了煤体单元应力及裂隙发育特征,并通过煤层深孔微差聚能爆破现场试验探讨了微差聚能爆破致裂机理及对煤层增透的影响。结果表明:深孔微差聚能爆破的新自由面和应力波叠加效应是促进爆生裂隙扩展、衍生裂隙形成的关键因素,炮孔间煤体在短时间内经两次爆破作用使裂隙进一步发育和扩展。先爆炮孔为后爆炮孔提供了新的裂隙面,爆炸应力波经裂隙面绕射、反射并与入射波叠加,使裂隙面附近煤岩体处于拉伸应力状态并促进衍生裂隙的形成;后爆炮孔利用先爆炮孔形成的残余应力场使爆生裂隙密度增加,扩大了煤体致裂范围。微差时间与炮孔间距是影响爆生裂隙扩展特征的重要因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两者共同作用决定了爆生裂隙的发育形态。当先爆炮孔产生的应力波在微差时间内传播距离小于炮孔间距时,爆炸应力波在两炮孔间煤体中相互叠加增强,随后在裂隙面之间发生反射形成拉伸应力波对煤岩体产生复杂的破坏作用,在原有爆生裂隙间形成新的裂隙。煤层实施深孔微差聚能爆破后增透效果显著,先爆炮孔附近煤体裂隙在后爆炮孔作用下进一...  相似文献   

11.
微差爆破包括孔内微差、孔间微差、排间微差3种微差爆破技术,为研究这3种微差爆破技术与破碎块度之间的作用关系及作用因素大小排列,以仁怀茅台机场平场项目为试验场地,进行了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利用Spilt-Desktop 3.0软件对实验爆堆图片进行破碎块度分析,得出的结果表明:微差时间对爆破破碎块度影响由大到小依次是排间、孔间、孔内微差;排间微差和孔间微差对爆破块度有高度显著的影响,3因素的交互作用对爆破块度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增大岩巷掘进爆破延迟时间以减少抛掷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琦  罗云滚 《金属矿山》2001,1(10):24-25,38
结合微差爆破作用原理和岩巷掘进爆破的特点,建立了不同类别炮眼间合理微差延迟间隔时间的理论计算结构模型。现场工程实践表明,采用合理的段间延迟起爆时间,岩石碎块抛掷作用大大降低,炮眼利用率提高8%~10%,碎块抛掷距离减少约40%,块度均匀,爆堆集中,装岩效率提高约25%。  相似文献   

13.
微差爆破间隔时间对矿岩破碎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几年来研究成果,论述了微差爆破中间隔时间对介质(矿岩)破碎的影响规律,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有关间隔时间选择的一些主要论点。作者认为选择间隔时间的半理论、半经验公式可能更科学、更接近实际。基于爆破后形成新自由面、应力波干涉等假说,提出了在露天矿微差爆破(包括宽孔距爆破)中合理间隔时间的选择依据及计算公式。这些公式应用于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大孤山铁矿微差爆破的合理微差延期时间,借助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对双孔微差爆破进行二维数值计算。根据模拟计算结果,对大孤山铁矿铁矿石爆破推荐的合理微差延期时间为:若使用高精度非电导爆管雷管爆破,孔间和排间微差时间应分别为25ms和65ms;若使用数码电子雷管爆破,孔间和排间微差时间应分别为35ms和70ms;试验表明,利用推荐的延期时间进行爆破,可使爆堆块度更加均匀,提高了爆堆的松散性及电铲装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针对镜铁山铁矿高分段崩落法试验矿块的具体情况,结合所用凿岩设备和炸药性能,试验研究了深孔爆技术,主要包括单排孔齐发爆破、双排孔孔间微差和排间微差爆破,并统计分析了爆破块度和大块率。实践表明,所选用的爆破参数是合理的,双排孔爆效果优于单排孔爆破。  相似文献   

16.
根据岩体节理裂隙发育程度的不同设计相应的爆破间隔时间进行爆破试验研究。对油母页岩岩块、岩体进行声波纵波速度测试,确定岩体损伤程度以此反映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并根据测得的声波在油母页岩岩体中纵波传播速度、最小底盘抵抗线等设计微差爆破间隔时间。爆破试验后采用Split-Desktop3.1块度分析软件分析爆堆岩石块度分布,得出无损伤油母页岩岩体选取爆破间隔时间25 ms,中度损伤油母页岩岩体选取爆破间隔时间50 ms,高度损伤油母页岩岩体选取爆破间隔时间75 ms。  相似文献   

17.
微差时间和起爆系统是微差爆破的关键。本文分析了有关微差间隔时间规律的试验和起爆系统试验的结果,并介绍了现场工业性试验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巷道掘进中使用微差爆破技术的依据,合理微差间隔时间的确定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模拟爆破试验,在五种不同延迟间隔时间中寻求合理的微差爆破时间,据此进行工业试验,结果证明,所采用的50ms间隔时间可以改善破碎效果,减少抛掷距离,明显提高岩巷掘进效益。  相似文献   

20.
姜有 《煤炭工程师》1998,(5):46-47,50
介绍了巷道掘进中使用微差爆破技术的依据,合理微差间隔时间的确定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