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交换算子组的联合状态值域、Taylor联合谱以及联合数值域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对北京石油化学工业公司芳烃联合装置的热联合流程进行了分析,阐明了将其应用于复杂热联合装置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优点是既可降低能耗、节省投资而且可简化工艺流程。本文的研究为热联合流程的工业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回答了S.M.Patel提出的问题,同时引进了联合ρ-膨胀及广义联合数值域的概念,得到了若干结果.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交揣算子组张量积联合多项式谱与联合多项式本质谱  相似文献   

5.
单一类型地球物理数据的反演会存在多解性,联合反演方法能够有效克服多解性,其在过程的稳定性、模型的成像质量以及后续资料解释等方面都发挥出独特的优势.交叉梯度联合反演方法以其不依赖岩石物性关系的优点,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以重震联合反演为例,详细研究了基于交叉梯度函数的联合反演方法以及反演中存在的相关问题.针对联合反演中不同...  相似文献   

6.
SCDMA系统中MSJD技术的实现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接近满码道工作时不能满足系统性能要求的联合检测技术,研究了能有效解决信噪比恶化问题、大大提高系统性能的多步联合检测技术;提出了改进的并行多步联合检测算法,减小了系统时延;并给出了SCDMA系统中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7.
通过探索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感知数据的时空相关性,可以构建适用于不同应用情形的联合稀疏模型。利用联合稀疏模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分布式压缩感知算法。该算法采用联合编码联合解码的方式,充分利用了信号内部和信号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可以用更少的观测值实现信号群的精确重构。与单独编码单独解码相比,采用联合编码联合解码的方法,在保证信息可靠传输的前提下,减少了整个网络的数据流量,节约了宝贵的能量资源,以能量有效的方式满足了传感器网络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风险投资机构间的资源互补与联合投资形成的关系,利用清科数据库2002-01~2011-12的数据,运用Probit回归模型,研究了资源互补对联合投资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资本规模上具有较强优势的风险投资机构与在经验、专业化程度上或网络位置上具有较强优势的风险投资机构进行资源交易,联合倾向会变大,两者之间更容易形成联合.因此,为促进联合投资形成,资本规模水平高的风险投资机构应该选择与经验丰富、或者专业化程度高、或者网络中心性高的机构进行联合.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果蔬联合干燥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联合干燥的定义和技术特点,介绍了各种联合干燥方式在国内外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探讨了该技术在果蔬干燥加工中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目前解决互联问题的方法与最新研究成果,建立了一个多目标数据互联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联合概率数据互联算法。实现了微机仿真并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多输入多输出(MIMO)中继系统的吞吐量性能并降低反馈信令比特数,提出了一种应用于两跳中继系统的子信道和调制方式联合自适应选择方法. 源端到目的端的信道被当作一个等效信道,通过奇异值分解,该等效信道被分解成多个并行子信道. 该算法将使用的子信道数及相应的调制方式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选择及反馈. 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各子信道独立选择调制方式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使用较少的信令比特数实现较高的吞吐量性能.  相似文献   

12.
Aimed at the problem of underdetermined blind identification, an algorithm based on generalized generating function decomposition is proposed, which no longer imposes sparsity restrictions on source signals. First, the second derivative matrices of the generalized generating function are stacked to the third-order tensor form, from which the number of source signals can be blindly estimated. Then the tensor is decomposed with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and the mixture matrix is estimated by the joint diagonalization method. Simulation results valid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and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acquire a better estimation precision than other classical algorithms with the same SNRs in the conditions of well-posed and underdetermined mixtures, meanwhile it extends the field of blind source separation application via the generalized generating function restricted only to the well-posed case.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三叉杆式万向联轴器转角差值分析的结果,推导出此类型联轴器中与运动有关的重要尺寸参数,即球形滚子中心与叉杆中心的距离h及相对位移μ,为三叉杆式万向联轴器的尺寸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简单介绍了基于搭接接头的结构光三维视觉传感原理.激光经过光学系统形成的光片以一定角度投向母材,光片与搭接焊缝相交成一单光纹.CCD摄像头会在母材垂直上方拍摄所形成的折线光纹,再交由计算机处理.在对所得到的图像进行各种处理,如中值滤波、二值化、低高通滤波、细化等的基础上,运用设计的算法算出搭接焊缝的边缘坐标,确定所需要的偏移量和深度值.实验表明,此方法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现有钢管柱节点单边螺栓锚固不足和操作复杂的问题,提出高强钢芯筒-螺栓连接副装配式节点,连接副由内置于钢管柱的高强钢芯筒和常规高强螺栓组成.为考察这种新型节点的静力性能,对6个1∶1足尺钢管柱框架边节点进行单调加载试验,研究变量为钢芯筒类型、筒壁厚度、螺栓直径、钢梁端板厚度.重点分析节点关键部位的应力变化、变形能力、破坏模式、螺栓拉力和节点类型.结果表明:试件均为半刚性节点、梁端塑性铰破坏机制,封闭型芯筒厚度与螺栓直径相当时可以满足梁柱刚接的强度条件;节点域变形很小可以忽略,芯筒转动变形对节点转动影响不超过10%;钢梁端板与柱的间隙随着芯筒厚度减小而快速增长,螺栓有拔出趋势,连接副的抗拉设计值可按钢板螺纹抗拉承载力的70%取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三维轴对称模型的弹性理论方法对螺栓连接中被连接件进行了建模,用均匀分布的环形力来模拟螺栓头部对被连接件的作用力,给出了被连接件的刚度的理论解析.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提出的计算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得到的被连接件刚度计算方法不需要进行太复杂的运算,适合螺纹连接设计中较为准确地计算被连接间的刚度,具有较好的工程实用性.基于三维弹性理论解析解的方法对被连接件的刚度进行求解,不需假设应力分布,也不需要对最佳的半锥角进行实验或有限元统计.  相似文献   

17.
针对避免奇异解的联合对角化算法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两种改进的高效算法.在第一种改进算法中,将对角化矩阵行列式按当前更新的列展开,从而避免了计算行列式过程中的矩阵求逆.另一种改进算法将列交换后的对角化矩阵进行QR分解,由分解得到的上三角矩阵计算对角化矩阵的行列式.由于两种改进算法减少了一次矩阵求逆,因此降低了原算法的计算量.仿真结果表明,当目标矩阵个数和维数较大时,两种改进算法的计算量分别为原算法的18.9%和13.5%.  相似文献   

18.
深化联教联训研究,积极探索适合总装院校特点的联教联训方法路子,对提高装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归纳了“联教-2012·确山’’联合研练带来的启示,提出了总装院校开展联教联训的构想。  相似文献   

19.
基于黏性边界理论,在DDA程序中实现了适用于底部输入地震波的人工边界条件,并通过算例验证了其合理性。采用改进的DDA方法研究了节理的刚度和间距、软弱夹层的厚度和波阻抗对弹性纵波传播规律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节理面透射系数的理论解与DDA数值解差别较小;随着法向刚度的降低,节理对弹性纵波的衰减作用增大;节理间距存在门槛值和临界值,在不同的取值范围,对弹性纵波的衰减规律不同;弹性纵波在分界面上的透射系数的理论解和DDA数值解基本一致;软弱夹层厚度影响多重透射波的干涉效应,厚度越小,干涉效应越强;随着软弱夹层与周围岩石的波阻抗比值的降低,软弱夹层对地震波的衰减作用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20.
采用真空钎焊方法,以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用材料(GH1035)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倾斜焊缝,根据焊缝组织随焊缝宽度的变化而改变的特点,确定最佳焊缝间隙区间,并从剪切强度试验结果及微观组织角度进行验证,证实本实验方法简便、结果可信,可以用来确定共晶钎料最佳钎缝间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