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低温回火对经过正火+淬火处理的Q1100超高强钢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正火(890℃×40 min)+淬火(890℃×30 min)+回火(185~320℃×90 min)处理的实验钢主要获得回火马氏体组织。不同温度回火后,实验钢抗拉强度均大于1 360 MPa、屈服强度均大于1 200 MPa、硬度均大于400HV3、延伸率均大于13%、-40℃冲击功均大于35.0 J。随着回火温度升高,实验钢抗拉强度逐渐下降,屈服强度先上升后下降,硬度逐渐降低,断后延伸率先略微下降后逐渐上升,-40℃冲击功先下降后上升。回火温度230℃时,实验钢抗拉强度(1 445 MPa)、屈服强度(1 238 MPa)、硬度(429HV3)、塑性(13.8%)和-40℃冲击韧性(47.5 J)均表现优异,大幅超过Q1100级工程机械用超高强钢的服役标准。  相似文献   

2.
《煤矿机械》2016,(12):78-80
对Cr12模具钢进行亚温淬火+回火热处理并测定其力学性能,结合显微组织的观察,研究了亚温淬火及回火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r12钢处于800~920℃亚温淬火时,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铁素体的量逐渐减少,马氏体的量逐渐增加,导致强度、硬度上升,韧性逐渐降低。亚温淬火时,由于不同淬火温度下获得的两相比例及奥氏体中碳浓度不同,因此回火后钢的抗拉强度并非随淬火温度的降低而单调下降。在保证淬透性的前提下,920℃亚温淬火能满足强度、硬度、冲击韧性等力学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35SiMnMo截齿钢900℃正火后不同的回火温度对其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35SiMnMo钢900℃正火250℃回火强度出现最高值,回火温度在200~300℃时硬度值最高,不同温度回火,冲击韧度在300℃回火出现峰值,400℃出现了回火脆性,超过400℃回火冲击韧度升高。900℃正火、250℃回火试验材料可获得超高强度和一定的冲击韧度,900℃正火+600℃高温回火试验材料可获得高强度和高的冲击韧度。  相似文献   

4.
李安铭 《矿山机械》2002,30(12):21-22
以圆环链专用钢20MnV为对象,采用正交组合回归设计试验方法,研究零保温条件下,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对20MnV钢强度和硬度的影响,确定了淬火温度920+10℃、回火温度460+20℃的零保温热处理新工艺,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45钢亚温淬火工艺可减少淬火开裂倾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温淬火条件下,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对45钢强度及硬度有影响,分析了亚温淬火后的组织与性能。实验发现,在740~800℃,随淬火温度的升高,其强度和硬度升高,并减少了淬火裂纹。  相似文献   

6.
淬火工艺对27SiMn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淬火工艺对27SiMn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 830~930 ℃温度范围内“零保温”淬火, 随淬火温度升高, 27SiMn钢的强度、硬度增加; 高于930 ℃后, 强度、硬度逐步下降。该钢“零保温”淬火得到细小的板条状马氏体组织, 其原因与奥氏体晶粒细化和奥氏体中碳分布不均匀有关。采用(910±10)℃淬火、(630±10)℃回火的“零保温”调质工艺处理的27SiMn钢缸体, 力学性能完全满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7.
研制了一种截齿用新型35SiMnMo钢,研究了淬火不同温度回火对新型截齿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5SiMnMo截齿钢在880℃油淬200~350℃回火,具有超高强度和较高的冲击韧度,550~600℃回火,具有高强度和很高的冲击韧度,400℃回火出现回火脆性。880℃油淬350℃以下回火的组织为板条马氏体、贝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组织,超过350℃回火,碳化物逐渐析出,550~600℃回火组织为索氏体,具有较高的冲击值。880℃油淬200℃回火的冲击试样断裂机制为韧窝机制,400℃回火冲击试样断裂机制主要为准解理断裂。  相似文献   

8.
23MnNiMoCr54链条钢回火特性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矿用链条钢在不同温度经 1h回火后硬度的数据处理 ,运用淬火钢回火理论方程 ,对 2 3MnNiMoCr5 4钢回火硬度与回火温度和回火时间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了数值模拟和验证 ,为合理确定 2 3MnNiMoCr5 4钢短时回火工艺参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扫描电镜、洛氏硬度计和万能试验机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RM80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淬火温度升高,RM80钢中碳化物逐渐溶解,原奥氏体晶粒不断长大;在回火过程中,RM80组织由回火屈氏体转变为回火索氏体,且在较高温度淬火再回火后的RM80组织中仍能看到马氏体形态。经1 150℃淬火和550℃三次回火后,RM80钢可以实现强度和塑性的良好匹配,其屈服强度为1 244 MPa,抗拉强度为1 590 MPa,延伸率为12.0%。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35Cr Mo截齿钢Ac温度加热淬火不同回火时间实验材料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35Cr Mo钢Ac温度淬火,500℃不同时间回火,随回火时间延长,实验材料的抗拉强度在1 054~960 MPa变化,硬度值在HRC37~32变化,冲击值在62~78 J变化,回火保温时间为6 h时冲击值出现低谷值。35Cr Mo钢Ac淬火,500℃不同保温时间回火的组织主要为索氏体及未溶的铁素体组织,组织细化,回火保温时间在3 h以内实验材料可获得高的强韧性。  相似文献   

11.
矿用圆环链“零保温”淬火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正交组合回归设计试验方法 ,研究了“零保温”淬火条件下 ,加热温度和回火温度对 2 0MnV钢强度和硬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 ,淬火温度对该钢的抗拉强度和硬度有显著影响 ,适当提高淬火温度 ,2 0MnV钢“零保温”淬火的强、硬性高于常规的 880℃保温淬火。在试验的基础上 ,确定了 (92 0 ± 10 )℃、(46 0 ± 2 0 )℃的圆环链“零保温”淬火、回火工艺  相似文献   

12.
兰菲 《煤矿机械》2019,(8):90-92
基于硬度、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对比分析,对R780和G105钢异种金属旋转摩擦焊接回火前后性能进行研究,为其在实际生产中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显示:回火温度为570℃、保温240 min时,焊件回火后强度由回火前达到G105母材强度的84.7%提高到90.2%;焊缝回火后硬度降低,最高硬度由HV563降低到HV395,硬度的降低有利于改善飞边的切削性能;回火后焊缝组织由马氏体转变为回火索氏体,且碳化物偏析情况消失。  相似文献   

13.
李安铭  李小飞  陈昊 《煤炭学报》2008,33(9):1063-1066
采用正交组合回归设计实验方法,研究了二次淬火温度对27SiMn钢强度和硬度的影响.分析了该钢奥氏体逆相变亚温淬火后的组织与性能.实验表明,27SiMn钢经810~850 ℃奥氏体逆相变淬火,得到极细的板条状马氏体组织;淬火温度较低时,马氏体板条之间分布着条状的铁素体;在实验的温度范围内,随淬火温度升高,其强硬性升高,850 ℃淬火时,该钢的强硬性最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Cr12MoV,MnCrWV和4Cr5MoVSi三种模具钢进行淬火及在不同温度下回火处理,测定硬度值和粘着磨损、磨粒磨损的比磨损量,得到了磨具钢回火温度、硬度与比磨损量的关系特性。实验指出,注塑成型磨具在工作温度300℃、热处理硬度HRC55以上的条件下工作,三种磨具用钢均表现出良好的耐磨特性。  相似文献   

15.
张曙灵  刘东慧 《矿山机械》2006,34(9):111-112
介绍一种新型贝氏体铸钢材料,应用于综合采煤机截齿。这种钢通过适当的热处理,获得准贝氏体。其强度高且韧性好。其组织特征是,钢中的碳全部固溶于贝氏体铁素体和奥氏体中,不析出碳化物,基体组织贝氏体铁素体是含碳、硅等元素的过饱和固溶体,其亚结构为高密度位错,不存在孪晶;富碳奥氏体稳定性高,以薄膜状高度均匀的分布于贝氏体铁素体板条之间,与贝氏体铁素体交替均匀排列。准贝氏体钢在回火后使用,但对其回火组织和机械性能的变化研究较少,尤其是关于回火脆性的报道更少。因此,研究准贝氏体的回火脆性,在理论上和实用上都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40Cr钢淬火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完全淬火态40Cr和退火态40Cr进行亚温淬火和低温回火后的组织和性能,确立了920℃淬火+790℃淬火+200℃回火最佳亚温淬火工艺,与常规淬火及低温回火相比较强度bσ提高9%,塑性δ提高16%,韧性αk提高25%,硬度提高6%,磨损质量损耗下降67%。  相似文献   

17.
《煤矿机械》2016,(8):97-98
将ZGMn13加热至1 050℃保温不同时间后进行水韧处理,再在150℃回火40 min、60 min、80 min和100 min,然后测定了各试样的硬度及冲击韧性,并结合显微组织的观察,研究了水韧处理保温时间及回火时间对ZGMn13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 050℃水韧处理后,ZGMn13的组织为奥氏体基体及少量的马氏体和碳化物,适量的马氏体和碳化物能够显著提高钢的硬度,而奥氏体基体则保证高的塑性,因此能够获得较高的冲击韧性;水韧保温时间过长时,虽然有利于碳化物的溶解,但奥氏体稳定性上升,组织中马氏体和碳化物减少,使得钢的硬度降低,且奥氏体晶粒粗化,导致其冲击韧性降低。长时间回火后,水韧处理时获得的马氏体充分分解,虽然能够提高钢的冲击韧性,但会导致其硬度降低。  相似文献   

18.
李安铭  呼梦娟 《煤炭学报》2010,35(8):1391-1394
采用正交组合回归设计试验方法,研究了零保温奥氏体逆相变淬火温度对40Cr钢强度、硬度的影响,分析了其组织特征。实验表明,40Cr钢840~920 ℃零保温奥氏体逆相变淬火,可以细化奥氏体晶粒,得到细小的板条状马氏体组织。淬火温度较低时,马氏体板条间分布少量条状铁素体,随淬火温度提高铁素体逐步减少,880 ℃淬火得到全部板条状马氏体组织。在实验温度范围内,900 ℃+880 ℃两次淬火后40Cr钢的强度、硬度最高,其力学性能显著好于常规的880 ℃一次淬火。  相似文献   

19.
根据露天煤矿大型电铲铲唇的工作条件和性能要求,研制了一种PH2800XP电铲铲唇用耐磨材料ZG30CrMnSiNi2,研究了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对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900℃奥氏体化淬火、正火后随回火温度的提高,试验材料的强度和硬度逐渐降低,冲击韧度先降后升,350℃回火出现脆性,冲击韧度达到最低值,超过350℃回火冲击韧度升高。正火、淬火后200℃回火具有较高的强度和一定冲击韧度,550℃以上回火具有良好的强韧性配合,研制的PH2800电铲铲唇经过露天煤矿的应用,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显微硬度仪及拉伸试验等设备研究了不同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对H13热作模具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通过进行二次回火处理,并适当降低回火温度,可以有效地析出更多细小、弥散分布的碳化物,并充分释放淬火应力。H13热作模具钢的硬度和强韧性得到了显著提升。在淬火温度为1000℃回火温度为520℃进行二次回火时的力学性能较好,回火马氏体尺寸较小,组织分布更均匀。此条件下的硬度为487HV,抗拉强度可达到1779MPa,伸长率为11.5%。通过拉伸断口形貌的分析可看出,经过回火工艺处理后的样品断口呈现出大量的韧窝,其断裂特征表现为典型的韧性断裂。此外,还对H13钢在520℃至600℃回火过程中的软化行为进行了动力学建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